蒋介石一生 刻下现代中国每一瞬间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1967年1月16日,蒋介石眺望大陆。

“我们做事不可好高骛远;我们的习惯不可近于虚浮浪漫,我们要从普通的实际的生活和事情中,去求经验和常识;徒然耽想着理想的高远的事业,而忽视普通的实际的事业,不是我们青年应有的态度。”

“你看现在无论哪一个地方,哪一个机关,差不多都是一样: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好,却先有一本很厚的报告,看起来什么事情都做好了,其实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这不是骗人是做什么?!即此可见现在政治上的事情都是假的!极其所至,非到亡国不可。”

——《蒋介石1887-1975(自述)》1967年1月16日,蒋介石眺望大陆。

本报记者 严友良 发自上海

刚刚过去的这几天,令年过不惑的师永刚欣喜而又不安。

出乎师永刚的料想,由他牵头编选、华文出版社出版的《蒋介石1887-1975(自述)》(上)甫一面世,就引起了两岸三地极大的关注。先是香港 《文汇报》以“大陆一字不删出版《蒋介石自述》”进行了报道,接着台湾几乎所有报纸都刊登了此书出版的消息。有媒体就认为“这是历史的进步”,甚至提出 “这种取态可作为改善两岸关系的基础”。与此同时,内地不少读者也对该书评价不错,赞赏该书“有突破”,“往前走了一大步”。

“其实,这就是一个蒋介石思想言论的简明读物,目标群体是那些对历史不是很了解的80、90后。”师永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筹划此书的时候,并没 想到会引起今天的过度解读。”他坦言一些读者的评论甚至令他有点“心惊肉跳”,“蒋介石就是那么一个人,一直在历史里放着,在你眼里是什么样子,取决于你 从哪个角度看他。”

“只删不改”

“我们做事不可好高骛远;我们的习惯不可近于虚浮浪漫,我们要从普通的实际的生活和事情中,去求经验和常识;徒然耽想着理想的高远的事业,而忽视普通的实际的事业,不是我们青年应有的态度。”

“你看现在无论哪一个地方,哪一个机关,差不多都是一样: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好,却先有一本很厚的报告,看起来什么事情都做好了,其实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这不是骗人是做什么?!即此可见现在政治上的事情都是假的!极其所至,非到亡国不可。”

“真的难以相信这样的话会出自蒋介石。”在转引了上面这两段话之后,网友“灰灰”一连在自己微博的评论后面加上了几个感叹号。作为典型的80后,“灰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没有翻看《蒋介石1887-1975(自述)》,估计有不少人会和他一样。

事实上,这也不难理解。因为自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之后,刻印在上个世纪大陆人印象中的蒋介石面孔单调而呆板:“反动派”、“蒋匪”、贪污腐化 的“四大家族之首”。1975年蒋介石病逝于台北时,中国新华社刊登报道就如下:“一九七五年四月六日讯台北消息:国民党反动派的头子、中国人民的公敌蒋 介石,四月五日在台湾病死。”而许多年轻一代的人对蒋的认知更是“符号化”:因为是宁波人,嘴里骂着“娘希匹”成为了蒋的标签;因为提出“攘外必先安 内”、下令“东北军不抵抗”,蒋又成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典型;因为曾经出入十里洋场与上海颇有瓜葛则被视为混入革命阵营的“投机者”……

师永刚至今都记得一次他跟内地的一位朋友提及蒋介石谈信仰时,朋友脸上的表情。“那绝对是惊异外加些许不屑,朋友根本不相信蒋介石这样的一个人也会有信仰。”

“归根结底,蒋不过是一个被打败的人而已。”师永刚承认蒋介石有不完美的一面,但是“蒋氏一生,无不刻下现代中国艰难转身的每一瞬间”,他肯定也有“真实、世俗、人性化、人间化”的一面。

实际上,从不同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多面的历史人物正是师永刚这位《凤凰周刊》主编一贯坚持的做法。2006年,他就出版了《雷锋》一书。在书中,他利 用300多幅鲜为人知的图片,展现了雷锋 “时尚”一面,将雷锋从“固有的一个道德符号、固定词语与国家伦理的一部分”,变成了一个曾经的时尚青年、潮流先锋:——雷锋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 当政府公务员、开拖拉机、提着彩色的藤编篮子照相、发表文章、穿皮夹克戴手表、在天安门广场骑在摩托车上照相……

“在我看来,每段历史都是不完整的,后人需要来做历史拼图,尽量把一个完整的人物图给拼出来。”师永刚特别强调,《蒋介石1887-1975(自 述)》坚持的基本态度是“笔则笔,削则削。不烧香,不媚俗”,删减意识形态、政治方面对蒋的刻意描摹或有意误导,试图以蒋氏自己的语言,还原真实的蒋氏人 生。

而对于网上那些认为这本书具有“颠覆性”的意见,师永刚自己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蒋介石1887-1975(自述)》仅仅是“从新闻人角度编选的关于蒋介石思想言论的简明常识读本”,只是给大家打开一个“针孔”,让大家了解到了一些曾经被遮蔽的蒋介石的另一面而已。

记者就注意到,除了上面摘录的这些段落之外,不少读者还特别提到了蒋介石辛亥革命那年率领敢死队攻打杭州城时,其母亲给他“死生一视与义,毋以家事 为念”的留言,以及蒋介石关于修身信条:“一个人缺少了人格,无论有怎样大的能力学问,只是增加作恶的工具,一定不免于失败。以后最重要是为事择人,不要 为人找事。为事择人,才能因人成事!为人找事,必至以事殉人!”等。

语录形式的“蒋自述”

从已经出版的《蒋介石1887-1975(自述)》(上)看,该书有“蒋介石词条”外加“盐商之子”、“自述•青春”、“革命者”等十一卷。其中特 别引人注意的是,书中采用了语录形式,收录了蒋氏谈青春、谈革命、谈信仰、谈治军、谈治国等不少言论,此外还精编了数篇蒋介石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公开演 讲。

采用自述的形式,这是师永刚在一番考察后的体验。

当时师永刚特别留意到台湾的媒体报道说,大陆游客到台湾,最想去的地方,不是日月潭,而是蒋介石的故居和陵寝。这也让师永刚的台湾朋友不解,他们觉得“大陆人对蒋介石好像有一种很奇怪的情感”。

可是,师永刚后来才发现,大陆民众对蒋介石的关注,大多集中在“他的陵墓什么时候迁回慈溪”这类事情上,似乎并不关注蒋介石这个具体的人。

鉴于此,2008年师永刚决定出一本真实反映蒋介石思想和言论的书。而又因为2005年曾编着《蒋介石画传》,师永刚相对深入地关注了蒋介石的作品和言论,他发现,“蒋介石写的东西比我写的介绍他的东西要好多了”。于是,新书决定采用“自述”的形式。

而采用语录体的创意,则是源自蒋介石身边最亲近的人—秦孝仪所编辑的《蒋介石嘉言录》。秦孝仪长期出任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蒋介石发表的政策文稿几乎全部出自秦孝仪之手。

“《蒋介石嘉言录》是一本在台湾很着名的书,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岛上人民都要熟读,学生们还要背诵的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毛主席语录》是 大陆人民耳熟能详、倒背如流的。由此可见,一边有什么,另一边也要与之相对应地有什么,蒋公退守台湾后,但在内心中仍然没有放弃在和他此生最强劲的对手的 无形较量。”师永刚说。

有意思的是,2006年台湾作家和政论家杨照曾将《毛主席语录》引入台湾出版。当时,反响也很大。“不得不承认,两岸对历史的了解不对称,两岸在历 史人物的评价上也不对称。我们要做的就是弥合这种不对称。”师永刚曾向相关人士透露,这也是他出版《蒋介石1887-1975(自述)》的初衷。

其实,在该书当中,读者还能在不少地方看到师永刚将毛泽东和蒋介石进行比较的地方。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杨奎松教授曾在一篇演讲中也提到,作为 “一生的对手”,对于他们二人“我们过去对他们的评价和说法,有太多褒贬的色彩,这显然不利于我们全面地去认识他们,但如果能从这二人的出身、教育、成长 过程等方面来比较他们各自的特性以及一些共性,则能总结出一些带有某种逻辑性或规律性的东西来”。

让历史书时尚起来的优势与困惑

师永刚多次提及,“该书付梓历时三年,送审书稿花去一年”,如今终偿心愿,算是“修成正果”。

这或多或少得益于大陆整个出版环境的改变。当时代周报记者向国内着名的蒋介石研究者、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先生提及此书的出版时,他就特别肯定了这一点。

长期以来,蒋氏的思想与各种文集,曾经难以进入内地。师永刚说,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陆出版的关于蒋介石及民国的书籍超过一百本,最初主要用作供 批判。90年代之后更为客观,突破了过去的一些教条,但仍有局限。一直到最近,内地才慢慢形成蒋介石书籍的出版热,而蒋介石及民国类的研讨会越来越多—而 台湾岛内则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蒋”时代关于蒋介石的研究在台湾是显学,而伴随着八十年代蒋氏家族退出台湾政坛,蒋学研究逐渐消 沉。

值得一提的是,比较于不少蒋介石的研究性和传记类着作,为了吸引读者,尤其是80、90后的年轻读者,该书突破了传统传记类书的叙述风格和叙述手法,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语录体+画传+杂志”的设计构思风格。

师永刚试图让这本书变得“时尚”起来的用意明显。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思想脉络,借以了解历史。该书运用章节体的形式,把蒋氏 的人生分为几个大的阶段,又用简洁的杂志体方式,把每一阶段的重要部分加以展示,配以整段的原版语录及独家图片,使阅读一本历史人物的传记变得轻松便捷。

“如果读者对蒋氏有充分的好奇并有充足的阅读时间,那么,这种最新的阅读形式,可以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以图文并进的方式收获想要的信息。如果没有 大块的阅读时间,读者随便翻开书的任何一页,也不存在着连接不上、信息零散的困扰。”在师永刚看来,把严肃严谨的内容轻松化,把人物传记鲜活化,把历史拿 来趣读,是《蒋介石1887-1975(自述)》与众不同的地方。

对这种取悦读者的做法,不少学者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他们担心一些没有经过历史充分考证的东西会“惯坏了读者们的胃口”。2010年,杨天石先生就特 别提到当时很多关于蒋介石的着作都是低水平重复,有的甚至是胡乱编造,没有可靠依据。“这样的书出多了,把读者的口味都给吃坏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历 史学者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他特别提到,“《蒋介石1887-1975(自述)》一书尽管用到了很多关于蒋介石的照片,但实际提供的独家照 片几乎没有,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该书只能算是蒋介石言论的摘录,标题上用‘自述’有误导读者之嫌。”据这位学者介绍,台湾还真的有《蒋介石自述》这一本 书。


时代周报 2011-06-16 09:27:12

[新一篇] 臺灣清華大學稱每年仍能收到庚子賠款支票

[舊一篇] 胡適:我們的政治主張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