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 簡體 傳統 |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公布了29位从清华走出来的享誉海内外的大学者,吊诡的是,这批大学者接受的全都是民国教育而非建国后的教育,于是民国时期那段群星璀璨、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再次被提起。而民国教育的兴盛年代,不可忽视其影响最深的教育变革——壬戌学制。
王丽先生曾在中青报冰点周刊发表的《温故壬戌学制》中介绍道:在壬戌学制之前,中国已颁布过臆次壬戌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1912年壬子学制、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由于此学制系统由清末递嬗而来,而清末学制几乎完全抄自日本,当时已不能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1915年以来新文化运动开创的生机勃勃的局面。故1922年的壬戌学制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与现今出台的各项教育制度开宗明义便如数家珍的指导思想不同,壬戌学制并不带有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等带有政治色彩的虚无理论,而是非常实用的“7项标准”: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3、谋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这7项标准十分重视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兼顾人的个性发展。其中,“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的弹性规定,是民国教育得以焕发勃勃生机的原因之一。
比如,对民国时代的私塾保留和发展上,弹性学制便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胡适当年曾如此解释“壬戌学制”的弹性特点:“中国这样广大的区域,这样种种不同的地方情形,这样种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只有五花八门的学制是适用的。”
据民国教育部1919年底统计,该年全国初等小学性质的私塾共有29425所,其中男塾28947所,女塾478所;而同年公立小学总数为69357所,其中男子小学67353所,女子小学2004所。私塾几乎占公立小学的一半;高等小学性质的私塾总数为1904所,其中男塾1792所,女塾112所。该年公立高小总校数为5459所,其中男子高小5125所,女子高小334所,私塾占高小总数的30-40%。1936年,教育部对1935-1936学年度全国私塾进行了统计,该年度全国私塾共有10144所,有塾师110933人,私塾学生1878351人。
陶行知在《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一文中有明确主张:“我们的旧学制,多半应当改革;但因国中特别情形,或亦有宜斟酌保存之处。……所以,当我们欢迎新学制出现的时候,也得回过头来看看掉了东西没有。”还说“本国以前的经验,如有适用的,就保存他;如不适用,就除掉他。去和取,只问适和不适,不问新与旧。”
因此,经过教育家们的努力和推动,民国教育部在保留私塾的前提下,1937年6月1日颁布《改良私塾办法》,对私塾做出了改良性的规定。比如规定私塾基本课程为:一、国语(包括读书、作文、写字);二、常识(包括社会、自然、卫生);三、算术(包括笔算与珠算);四、体育。其补充课程得依地方需要,由塾师自定之。教育部要求抓住私塾塾师这一关键,促进私塾教学内容的革新改造。
据此可知,私塾在民国后期仍得以较好地发展,壬戌学制并没有借助行政力量一刀切地规定各地私塾一律停办,全部改为新学制小学。私塾跟公立学校比起来有灵活自由的优点,其在民国得以生存发展既有赖于民国教育家们的眼光和胸襟,也得益于当时的文化环境,社会上对于私塾也没有偏见。在这样的情况下,绵延了两千多年的私塾和现代新学制小学处于新旧并存的互补局面,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各种社会人群对教育的需要,直至1949年后被逐步取消。
李华兴主编的《民国教育史》中提到“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十年间,是民国教育稳步发展、趋于定型的时期。由于社会政局相对稳定,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教育管理的渐次完善,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勤勉敬业,各级各类教育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毋庸置疑,在壬戌学制推出的这一年,可以说是中国基础教育体系建设趋于完备的开端。值得一提的还有,在这一年,商务印书馆发行了一套涵盖各个学科的“新学制教科书”,其中就有公民教科书,公民教育开始贯穿中小学阶段。而壬戌学制推行的小学、中学之“六、三、三”制则一直沿用至今。
如果在森林里迷了路,最好的办法是回到起点。重温1922年的壬戌学制,对比当今千方百计取缔私立学校的现实,不难看出当今教育培养不出大师来的根本原因。那么,曾经开放、多元化的教育黄金时代,我们是回不去了还是不愿意回去呢?
(本文发表于2011.6月《云中往来》)
云中往来 2011-06-16 08:56:3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