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个转变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我国经济实行两个转变的实质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  要实现“九五”时期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期性重大举措。其实质是继续加大力度,深化改革,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可持续性发展。
  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两个转变,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把农业放在发展经济的首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国家要在政策上、投资上、科技教育上向农业倾斜,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已经取得了空前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应看到,目前农村市场集中的程度还很低,农业经营规模狭小,限制了农业的市场化和现代化,加之国家对农业投入的相对下降和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不力, 造成农业比较效益低下, 致使自1985年以来粮食和农产品总量增长滞后,结构失衡。以1993年与1985年相比,农村非农产业总产值增长9.6倍,而农业总产值只增长2倍,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9.8%下降到21.9%;同期相比,全国除肉、禽、鱼、果等有增长外,粮食总产量只增长20.4%,1987年以后一直徘徊在4.4亿吨左右,棉花总产量则减少8.8%。由于农业生产水平低,1993年我国历史上粮食产量的最高年份的人均产量只有343.7公斤, 比世界人均谷物产量358公斤低4.3%,比国际上公认的人均粮食500 公斤的安全线还低约1/3,只及美国人均谷物1386公斤的1/4。〔1 〕问题还在于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目前只维持在甚至低于80年代前期的水平。农产品生产水平低的集中表现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目前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一般只占总人口、总劳动力的2~5%,不超过10%;农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也接近这一比例。而我国则以80%人口和60%劳动力,提供20%多一点的国民生产总值。而且,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低而提高不快,对农业的投入及其报酬率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的比较效益是经济部门中最低的。总之,我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是发展滞后的产业,它严重制约和障碍了整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之所以滞后,使我们从另一角度看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上严重存在着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及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根本制约因素,从而强化我们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两个转变的客观必要性和重大现实意义的自觉意识。为此,笔者认为当前有两个最基本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是如何认识和实现这两个转变;二是怎样正确处理两个转变中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问题。
      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两个转变的要求及其内涵
    (一)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已经在全国农村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基本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第一个飞跃”。但是,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还要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并为不断提高农户承包经营的水平提供有力的服务和支持。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复杂的过程,为此必须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目前亟应提到日程上的主要有以下几项:
  1.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一个理想的产权制度应该是兼顾公平与效率,以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已经建立的集体土地以农户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符合这一基本要求的,但目前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基础上,产权主体和产权体系不完备,产权关系不明晰,土地不动产难于进入市场,稳定了所有权,但没有搞活使用权,交易成本高,产权主体之间利益不协调。因此应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实行产权多元化,明确各产权主体的法人及其责、权、利关系,并依法协调其关系,以维护产权的整体利益。
  2.在坚持和完善已有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根据有条件、农民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规模经营的主要目标,是求得规模经济效益,使同等产量的平均成本最低。而目前我国的农业经营体制多以农户经营为主,双层经营体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完备,农户的经营规模狭小、分散,农产品商品率低,不能适应大市场的要求;传统的小生产方式,难以容纳先进的大型机械和高新技术,阻碍了农业现代化。所以邓小平同志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喻为我国农业改革的“第二个飞跃”,旨在使我国农业经营体制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3.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一词,是借用的西方外来语“industrialization”。其意是使传统农业“工业化”、“商业化”,即现代化和市场化(或企业化)。所以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指发展现代化、市场化农业产业。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的基本特征是科技含量高,土地三率(即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高,产、供、销一体化程度高,企业化经营程度高,综合经济效益高,所获利润不低于非农产业。所有这些,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农业,很有借鉴价值;与我国当前各地推行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形式,以发展龙头产业带动贸、工、农一体化等的做法,也不无相通之处。实践证明,把农业生产与产品加工、运销、综合利用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农业的综合效益和比较利益并不低。可见,实行农业产业化对提高农业的自我维持与发展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4.加强国家对农村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建设。实行农业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除加强农业自身经济体制改革与建设外,国家政府部门应重视对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其中包括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资金、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等。只有作为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交易载体的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了,才能使生产、加工、运销和流通各环节衔接,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受益。为此还需要政府管好市场,稳定市场,增强市场调节能力和配置资源的功能。
  5.要建立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农业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均较大,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能力较为脆弱,加上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以致农业综合效益和比较效益低,农业发展滞后。这就需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今后国家还要进一步从财政、金融、科技和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强大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使之制度化、法律化。
  此外,还应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的社会组织,如建设农民协会、农会等,以加强农民的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素养,发挥农民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动性及自持能力。
    (二)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增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实行经济增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利用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它不同于经济体制的转变,又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的导向和基础上与经济体制的转变结合进行的。这对农业也不例外。
  经营方式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在传统农业经济学上一向把农业经营方式区分为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两种形式,并认为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是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粗放经营(extensive farming),又称粗放耕作, 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投入少量的劳动和资本;集约经营(intensive farming),又称集约耕作, 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投入多量的劳动和资本。这主要是依据投入产出效果原理,即“等量投入等量产出”原则而言的。其实,在我国古代早已有“广种薄收”和“精耕细作”之说,则寓意更为确切。
  集约经营作为一种农业经营学的理论,首创于19世纪初,由德国早期着名农业经营经济学家泰厄(A. Thaer 1752~1828年)提出。 他称集约农业是“合理的农业”,指出当时欧洲推行的“轮作制”农业与过去的“三圃式”农业相比是较为集约的合理农业,其意向与我们现在实行农业增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一致的。其理论意义,主要是看到并强调了对土地资源利用实行增量投入,以求得合理的耕作和产出率。但他的这一理论以及后来形成的传统农业经济学的农业集约化经营理论,大都只是注意到土地的利用,而甚少致力于其他领域的稀缺自然资源利用;而且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甚少注意到生态环境因素,也很少研究经营方式的选择所应依据的客观条件。因此,我国农业增产方式转变,还应强调以下两点:
  1.怎样依据我国国情来选择一个理想的集约型农业增产方式。选择一个合理的集约型的农业经营方式,应依据国情和实际客观条件。选择集约型农业经营并不意味着立即排斥和扬弃有条件存在的合理的粗放型经营,也不是无条件、无限地要求越集约越好,那不仅是做不到的,而且将会带来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应该承认,有合理的集约,也有合理的粗放,并积极创造条件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在选择合理的集约型经营方式上,必须把握住集约经营的适合度问题。这取决两个方面:一是取决于一国一地区的人地比例、稀缺自然资源和供求关系。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其他自然资源也较少,在人口增加、农业增产中,靠大量增加自然资源的投入是不可能的,根本出路是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综合效益。二是取决于我们怎样选择自然资源集约利用和经营的合理集约度。所谓合理的集约投入,既要使增量投入能为土地、自然资源所承受,而不致流入浪费,又能保证高产、优质、高效,才能成为适度、适量的集约。这就是说,合理的集约度和集约经营方式实质上是一个生态经济概念,即要经济上适度、适量,又要生态上适度、适量。所以,我国的集约型农业增产和经营方式的最佳模式是生态农业模式。
  2.如何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增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现实总体上看,我国一方面人均自然资源十分紧缺,另一方面农业经营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对稀缺珍贵自然资源浪费严重。例如,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不到40%,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30%,远低于发达国家,加上资金、技术投入少,劳动力素质低,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业产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均较发达国家低。特别是,我国农业增产中科技含量,只占30%,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般已达50~80%,这表明农业增产中实行“科教兴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我国农业增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不仅是提高投入产出比的问题,而且是有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大问题。
      三、农业和农村经济两个转变中的发展与资源、环境
  我国于1994年由国务院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提出:“人类认识到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持续发展的道路。”〔2〕接着,1995年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正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措施。应该说实行两个转变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怎样通过实行两个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样是艰巨的任务和复杂的问题。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目前还处于两个转变的初始阶段,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发育成熟;经济增长方式也还处于以粗放型为主的时期。而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一时难以缓解。二是两个转变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相应的资源、环境问题亟待深入探索。
  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发展与环境问题所涉及的面广,问题多。除人口问题外,从宏观角度围绕两个转变来看,应着重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1.首先应普及和强化人们的“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协调好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长期和总体上看,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人口、资源、环境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应该相互协调,而不应相互排斥。但是处理不好也会出现矛盾。因此,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寓于发展之中,并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发展和建设规划中的环境规划与评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两个根本转变的出发点,尤其是农业增产方式的转变至为重要。
  2.两个转变中农业增产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两个转变除正确处理自身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外,还要考虑到农业的外围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外在宏观环境条件的改善。就此而言,对农业最有重大影响意义的莫过于发展林业、加强水利建设、做好土地保护、治理沙漠和整治国土等。这实际上是改善农业的外在环境。①林业是发展农业的保障。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发展林业不仅能根本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而且能保障粮食和农业稳产、高产和持续增产。开展植树造林能有效地防止和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减缓水土流失,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保持土壤肥力,保障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能,保证粮食产量普遍增长;利用我国69%国土的山区,造林种果,发展木本粮食等并综合开发利用,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意义十分重大。②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基本条件,也是资源、环境的最基本要素。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灌溉面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条件,从除害兴利两方面提高对农业发展的保障能力。坚持开源节流相结合,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防止江、河、湖、海水环境污染,有利于从各方面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矛盾。③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整治国土,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立国之本。我国人均耕地紧缺,节约合理地集约用地是农业增产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按照江泽民同志所说,“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不仅农业用地,办工厂、盖房子都要注意节约用地,要为子孙着想,珍惜每一寸土地。存得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就是我国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因此要求加强土地管理,实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力求做到“人增地不减”,“用中国的地养中国的人”。④实行农业增产方式的转变,要大力推行生态农业模式。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人均水资源紧缺,要实行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是国情决定的,但必须十分注意节约,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既要高产、高质、高效又要低耗,这就要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即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地,适度、适量地增加投入,并使投入结构合理,形成最佳集约型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农业增产方式,不能只是一种理想目标模式,而必须是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现实的生态农业模式。
  此外,还应加强对城市污染的防治。目前我国农业除有自身污染外,70~80%的污染源来自非农业和城市工业污染,而且后者有向农村扩展的趋势,因而必须加强整治城市工业、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强化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改善投入结构,并重视对资源和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入。实行农业和农村经济增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首先要求对农业增加投入,改变过去“只用不养”,“重用轻养”,“广种薄收”,甚至掠夺式的经营方式。实行多投入的集约化经营不仅是增加劳动、资金、机械设备,更重要的是实行“科学种田”,发展科技,提高农业增产报酬中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现代化。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在政策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在农业增产方式转变中,“九五”时期全国新增400亿公斤粮食,基本要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 这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可能做到的。从我国现有几项主要技术措施的潜力来看,粮食单产的增加,良种的作用约占30%;化肥利用率从目前的30%提高到40%以上,可增产8—15%;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可提高水的利用率40%以上,从而可大大增加灌溉面积,提高产量;采用现有技术防治病、虫、草、鼠害,可减少粮食损失10%左右;实行精量播种可节约用种量20%,等等。〔3〕由此可见,增加科技投入的增产潜力是很大的, 依靠“科教兴农”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必须指出,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言,一切经济包括农业在内的增长方式,不仅是为了增产,而且包括发展与资源、环境改善的综合内涵,即一切对增产的投入中除了直接用于发展生产外,还必须包括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整治与管理的具体内容。必须明确发展中的生产成本用于资源、环境的保护、整治和管理上的费用,同样应按照“等价原则”实行补偿和价值增值循环。因此一切投入,包括科技投入,如果只是看到了科技用于增产的效益,而忽视了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和作用,要长期实现可持续增产和发展则是不可能的。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责任编辑:丁一)*
  〔1〕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4》有关资料计算。
  〔2〕1994年3月国务院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
  〔3〕中共中央办公厅调查室等:《依靠科技推动粮食增产》, 《人民日报》1996年7月17日。
  
  
  
中国农村经济京16-20F2农业经济刘书楷19961996 作者:中国农村经济京16-20F2农业经济刘书楷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2:00:00

[新一篇] 論我國價值論研究的路徑依賴

[舊一篇] 論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策略調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