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3)01-0027-05
  近年来,“以人为本”思想逐步被人们所了解,成为实际工作的指导思想。例如,经 济“以人为本”,企业“以人为本”,管理“以人为本”,科技“以人为本”,教育“ 以人为本”,城建“以人为本”等提法的日益流行,表明“以人为本”不仅已被社会所 普遍接受,而且也已贯彻于各项实际工作中。“以人为本”思想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 的概括,反映了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它 的根本含义是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其中更根本的是一切为了人 ,因为人是目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
  “以人为本”思想根植于人是历史的主体这一客观事实。恩格斯在说明社会活动与自 然活动本质区别时指出:“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 然界中,“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 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 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 ,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P247)可见,自然运动是没有人参与的;在社会活动则是 人自觉参与的活动。造成这种区别的根源是:人是历史的主体,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承担 者。离开了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参与,社会的一切活动,无论实践活动还是精神活 动,甚至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创造,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由于人是历史的主体,所以,“历史是由人创造的”。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 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P131)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 以人为本”的历史。离开“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就不能科学地说明历史创造和社会进 步的真正根源。
  在研究人的本质时,人们总是引用马克思的名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 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5)人们在引用这句话的时 候,往往把它理解为:人的本质是由一切社会关系总和所决定的。这种理解当然也不能 说是错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马克思在这里所特别强调的是 “在其现实性上”,其目的正是要说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都是人的内在本质在外部 的现实表现,是人的本质通过社会活动而成为外部的现实。换句话说,一切社会关系的 总和,都是由人所创造的。正如马克思所进一步指出的:“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 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 。[2](P245)既然社会关系是由人所生产、所创造的,那么,随着人的不断发展,必然 地要创造出新的社会关系,由此创造出新的历史。这表明,人类历史是以人为中心的, 历史的发展都要依靠人,历史的发展都是为了人。“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对人类“ 历史之谜”的真正揭示。
      “以人为本”是人与历史相互关系的科学总结
  “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对人与历史相互关系的总概括。其内涵的进一步展开是指: 人是历史的前提,人是历史的基础,人是历史的动力,人是历史的目的。所有这些,都 反映了人与历史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具体思想内容。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历史的前提,一切从人出发,把现实的人作为一 切活动的出发点,充分反映人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人是历史的前提,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历史的原始前提和历史的经常前提。社会 是人的集合体,历史是人的活动。在起源上,从猿到人转变,是人类历史的原始前提。 人从自然界中、从动物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类存在物,是生物进化和社会劳动的结果 。这种结果,是历史形成的起点。“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 存在。”[5](P23)由于有了人的存在,才产生各种需要,由此推动着物质资料和精神资 料等生产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在发展上,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历史的发展都是以一定 的既得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人,因而又是以一定的既得的人为基础的 。作为这个既得基础的生产力和人,它们又都是历史的产物。因而又是历史的经常前提 。一方面,作为每一个新时期的历史前提的人,都是前一个时期的历史的产物和结果; 另一方面,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人又要创造出新的社会关系,新的人,这些新的社会关 系和新的人又成为更新的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出发点。马克思说:“人,作为人类历史的 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 提。”[4](P545)人是历史的前提,所以历史活动都是“以人为本”的。我们的一切工 作都要从现实的人出发,路线、方针和政策都要反映现实的人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第二,“以人为本”,必须把人看作是历史的基础,社会的进步程度是由人的发展阶 段所决定的。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不仅是历史的前提,而且还是历史的基础。不同的社会形态是建立在不同人的发展 阶段基础上的。人的不断发展,导致社会形态的变化,其结果必然是,新社会形态的产 生和旧社会形态的灭亡。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地产生和历史地灭亡的社会形态,资产阶 级学者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因而也不愿意承认作为历史基础的人的发展和变化,把资产 者看作是绝对不变的人性,从而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永恒不变的社会。马克思指出: “他们全都不了解,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是一种历史的和暂时的形式,也正象封建形式的 情况一样。其所以发生这个错误,是由于在他们看来作为资产者的人是一切社会的唯一 基础,是由于他们不能想象会有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那里这种人不再是资产者。”[5 ](P484-485)马克思这种分析的思想基础是:人是社会的基础,人的发展和变化,导致 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他根据人的本性和能力的这种发展,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 分为三个大的社会形态。这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的基础,是人的发展三个不同的历史阶 段,即人的依赖性、在物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和人的自由个性。马克思说: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 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 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 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2](P24)这种社会形态划分表明, 不同时代的人,是不同社会形态的基础。
  第三,“以人为本”,必须确认人是历史的动力,树立一切依靠人,依靠人民群众的 思想,实践“以民为本”,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最常见的是: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 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 力等。这些提法在总体上是对的。但是,它们的共同缺陷是没有明确指出人在历史发展 中的动力作用。我们既然承认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必然承认人是历 史发展的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阶级斗争的开 展,改革的实行和深化,归根到底,都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所以,人,而且只有人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同自然运动不同,在历史发展的动力中,不仅存在着 物质动力,而且也存在着精神动力,这些动力的综合,就是人的动力。恩格斯特别强调 精神动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他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 多人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 ,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 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 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1](P697)精神是人所特有的,它在人类历史发展中 ,起着特殊的动力作用。这种特殊作用,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物,而只能归结为人,是人 的历史动力的具体表现。作为创造历史的动力的人,主体是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 核心是“以民为本”。一切从人出发,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出发;一切为了人,就是一 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就是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第四,“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要以人为历史的目的,一切活动的归宿都是为了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的全面实现。
  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着的物质文化需要。人类 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人的衣、食、住等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所以,历史 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人类历史上 ,真正把人作为目的的,是自然经济时代和未来的产品经济,因为在两个经济时代中, 人们生产的产品直接是为了自己消费,而不是为了获得交换价值。在商品经济时代,人 们生产的产品不是为了自己的消费,而是为了获取产品的交换价值。这时人不是生产的 目的,创造物质财富及其交换价值才是生产的目的。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首先 ,“以人为本”不只是一种经济思想,而是一种科学的历史观,是对人类的一切历史创 造活动的概括。以人为目的,对一切历史领域和方面,都具有普遍的意义,不能把它解 释为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规律的体现。其次,即使是商品生产,它仍然是以人为目的的 。大家都知道,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物满足人们需要的有用性,对商 品生产者来说,虽然生产商品使用价值不是他们的直接目的,但是以使用价值满足社会 需要,并在这个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实现交换价值,这是任何商品生产者获取利润的 唯一途径。如果不以生产使用价值满足人们需要,任何商品的价值都是不能实现的。这 是不以商品生产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管商品生产者的主观愿望如何,商品具 有使用价值;商品生产不能单纯生产商品的价值,而必须同时生产价值的物质载体,即 商品的使用价值。这就决定了商品生产同样是以人为目的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仍然是,而且更加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即以人为目的,促进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
      “以人为本”是对“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的科学表述
  “以人为本”思想的产生,是历史观上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人是现实的活动着的人,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现实活动为本,表明社会实践是历史的本原。旧唯物主义者 不懂“以人为本”的道理,只是把人看作感性的对象,而不了解人是感性的活动,看不 到人创造历史的能动性。他们在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的观点,包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但是,马克思认为,这种观点包含着极大的缺陷,即 它还没有最终地摆脱唯心史观。马克思说:“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 ,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 分高出于社会之上”。[3](P4)旧唯物主义者虽然主张人是环境产物的,而不了解人是 环境的创造者,最终还是陷入了唯心史观。只有把人看作是环境和教育创造者和产物, 才能最终地避免对环境和教育作出唯心主义的解释。马克思关于人既是历史的前提又是 历史的产物的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P43)历史正是在这 种交互作用中发展的,人也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创造自己的。这种交互作用就是人的 活动。
  唯心主义者只是把人看作理性的活动,而否认人首先是感性的活动,因而片面地夸大 了精神在创造历史的能动作用,从而把社会意识看作是社会历史的本原。从观念、原理 第一性、历史第二性的观点出发,蒲鲁东假定:现实历史的时间次序,适应于观念、范 畴和原理在其中出现的那种历史顺序。不可否认,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例如, 与权威原理相适应的是十一世纪,与个人主义原理相适应的是十八世纪。由此,普鲁东 得到的结论是:不是原理属于世纪,而是世纪属于原理;不是历史创造原理,而是原理 创造历史。这个结论是错误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某一个原理出现在十一世纪或十八世 纪,而不出现在其他世纪呢?决定性的因素还是人的发展阶段。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马 克思认为,我们必须研究一下:十一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十八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 在每一个世纪中,人们的需要、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由 这一切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所有这些所要研究的问题,既是 人们创造历史的前提,又是人们进行历史创造的结果和产物。马克思说:“难道探讨这 一切问题不就是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不就是把这些人既当成剧 作者有当成剧中人物吗?”[7](P149)人是历史的剧作者,任何历史剧都是由人创作出来 的;人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人是历史的产物,他在历史剧中所扮演的角色,又要受自己 制作的历史剧所制约。所以,人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的创造物,“以人为本” 正是对“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的科学表述。
  坚持“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 的历史意义。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 高全体劳动者和全民族的素质。当前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改革,实际上是一场革 命,其实质是人的革命,是提高人的素质的全面革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 底,是人的全面素质建设,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社会主义公民。有了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不利的条件下,都能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仰。所以,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江泽民说:“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P179) 当然,我们强调人是历史的目的,也并不否定人也是手段。但是,归根到底,人是目的 ,手段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关于目的与手段的这种辩证关系,江泽民进一步指出:“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 基础的。人越是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 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有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8](P180)我们是目的 和手段的辩证统一论者,而目的则是这种统一中的主要方面。
  收稿日期:2002-08-20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合肥27~31B1哲学原理孙显元20032003“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是对“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 ”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表述,是唯物史观的核心。“人是历史的主体”规定 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它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都要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基础 ,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概括起来,就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 只有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历史主体/“以人为本”/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合肥 230026  孙显元(1935-),男,浙江温州人,中国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 作者: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合肥27~31B1哲学原理孙显元20032003“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是对“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 ”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表述,是唯物史观的核心。“人是历史的主体”规定 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它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都要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基础 ,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概括起来,就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 只有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历史主体/“以人为本”/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

网载 2013-09-10 21:59:36

[新一篇] 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前景與挑戰

[舊一篇] 論“依法治國”的憲法效力  ——兼談“依法治國”憲法規范的界定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