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道路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前言
    在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当代高科技的推动下,全球性的信息网迅猛发展,以其令人惊叹的巨大威力,叩开了经济全球化的大门。信息网络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并引起了人类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的革命。信息网络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出现多极化发展格局,这与当前的经济全球化一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因为目前国际形势仍然动荡不安,世界各种矛盾在深入发展,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纷争突出起来,甚至酿成流血冲突和局部战争。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更加恶化,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21世纪是中国继续和平崛起的世纪。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管理科学要实现提高水平、走向世界的目标,就既要注意全球化,又要实现本土化。国外许多管理学大师提出的管理理论都是由实践中总结而来,显然中国的管理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探索。我们提倡中国的管理科学家在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把握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重点的同时,能够深入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进行案例研究,总结出中国自己的管理理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为世界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只有这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的水平才会得到世界的承认,中国的管理学的科学家也才能得到世界管理科学界的关注和认可。
        简短的回顾
      1、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博大而精深,据笔者个人的理解,似可归纳为两大类型,即儒家管理思想与兵家管理思想。前者着重于国家及社会的管理,其精髓可归纳为“重在治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知人善任”;而后者则着重于管理的战略与战术,其精髓可归纳为“深谋远虑,雄才大略,随机应变,速战速决”。这两类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由于儒家思想是我国文化传统的主流,故其管理思想比较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而兵家战略与战术中所体现的管理思想也为我国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其中一些高度智慧的论述早已深入人心。从本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大人物的着作中,常常可以看到他们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引申和运用。
    对待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我们应当采取“古为今用”的方针。一是要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与分析,有些问题还应进行认真的考证;二是要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不要拔得过高,更不应牵强附会,须知古人因受其历史条件限制,不可能为今天的管理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三是要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将古代管理思想中的原则与当前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四是要将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防止食古不化,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虽然我国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哲学、文学与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过辉煌的时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长期与外部世界缺乏联系,如清朝在建立全国政权之后,厉行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建国初期学习苏联和文化大革命都使中国丧失了吸收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后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包括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机遇。鸦片战争之后虽然有了向西方学习的机会,但由于长期的外侮内患,并没有对西方进行过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管理科学方面,由于种种原因,长期受到忽视和轻视,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将学习西方管理科学和培养管理人员的任务提上日程。
      2、中国管理科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管理是生产力中的软件,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将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加速生产力的发展。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中客观规律的科学,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技术改造的进程中,它都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管理科学的大发展应该属于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先后出现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这些都是我国管理科学理论得以发展的沃土。在此期间,我国众多管理学家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我国企业管理的实践,使我国管理科学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总结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管理科学发展历史上具有三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其一,1978年钱学森等人在《文汇报》上发表“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开辟了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道路;其二,1986年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促进了管理科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结合;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的成立。成立的当年,管理科学部支持管理科学研究的经费就达2000万元,其后经费支持额逐年增加。2003年支持管理科学研究的经费达6000万元,其中受理面上项目申请1934页,资助282项,共计3433万元。资助重点项目4项,应急研究项目4项,杰出青年6人,创新群体一家。同时,中央及地方的软科学研究经费支持力度也大幅度增加,达到2000万元人民币。管理科学部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管理科学的全面发展。
        中国管理科学面临的挑战
    21世纪我国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完成此目标,我国目前必须应对众多挑战:①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②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③提高国家竞争力,参与全球竞争。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实力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实力的竞争,人才实力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上。经济只能保证中国的今天,科技可以保障我们的明天,教育才能保障我们的后天;④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理想,那么积极应对这四个挑战则是我国在21世纪初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因为理想决定使命,使命决定战略,战略决定结构。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国管理学界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为了不辱使命,中国管理科学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发展战略,然后据此调整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
      1、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战略
    中国管理科学的战略目标为:提高水平,走向世界。提高水平是中国管理科学走向世界所必需的发展过程,而走向世界则是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战略的长期目标。经过20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我国管理科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少数学科方向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管理科学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有相当的距离,需要我国众多的企业家和管理科学家以及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地提高水平,缩小差距。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科学理论的同时,我们提倡中国的管理科学家能够深入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进行案例研究,总结出中国自己的管理理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为世界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我国当前仍然属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没有历史的或国际的经验可借鉴,一切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在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我国管理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并把经验系统化和抽象成理论知识以进一步指导我们的管理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提高管理水平,并走向世界。“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越是世界的东西”的观点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要衡量中国管理科学是否达到了这个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制定若干测度指标。在这里我提出四个主要的指标如下:①提高对中国高层决策支持的实效;②创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及方法;③在主要管理科学领域中的学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水平;④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中发表文章的数量及担任编委的人数显着增加。
      2、现代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
    关于现代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我曾提出了“三个基础、三个层次和三个领域”的战略构想。
    (1)三个基础。就是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的兴起从泰勒(Taylor F.W)算起,发展到现在有一百多年了,这其中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运筹学实际上是从数学发展起来的,研究在一定的目标和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怎样优化资源的配置。经济学对管理科学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要用经济标准来衡量管理的效果,因此有一门“管理经济学”。行为科学是研究人们的行为的,管理离不开行为的因素。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通常在一个问题中同时存在,举一个交通问题的例子,从A点到B点,怎么走最近?从数学来说,有一套最短路径算法可以把最短路径算出来。但经济学家会说,最短路径不见得是经济效果最好的路径,因为最短路径的路面情况可能不好,有堵车、老要刹车、很费油。堵车的话,地理距离最短的路径耗费的时间可能反而更多。经济学家提出,应该对所有驾驶员提供路况信息,通过广播或CPS,让大家都知道路况,平等自由地选择路径,最后达到一种广义成本上的均衡状态,任何人都不能从个人路径的单方面改变中获益。但是,行为科学家又争论,即使所有的驾驶员获得完全对称的信息,各人的经验和偏好不同,择路行为还是不可预测。有的驾驶员凭经验知道哪个地方的堵车是暂时的,哪个地方的堵车可能要延续两三个小时,你告诉他现在路况怎么样,最好选择哪条路,但他就是不这样选择,他的偏好心理在起作用。这就说明,真正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三者相互结合起来。
    管理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经验管理,就是凭人的经验;第二个是科学管理,就是运用数量的方法和计算机等工具辅助管理;第三个阶段是文化管理,就是利用人们共同的价值观来管理,21世纪的管理将进一步向文化管理迈进。文化管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在的,比如音像、仪式、楷模等,庆功会、总结会、劳动模范、优秀工作者,都是为了树立外在文化形象;另一种是内在的文化,是共同的价值观,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就是要用统一的价值观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举一个质量管理的例子,在经验管理阶段,管理者老是在工人身后转来转去,出了质量问题就罚款、批评;到了科学管理阶段,就搞TQC(全面质量控制)、TQM(全面质量管理)、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但是在我国推广这些方法已有不少时间了,产品质量还是有问题。现在讲文化管理,就是要在职工中树立这样一种价值观,认识到出了质量事故是见不得人、要受大家谴责的事情,这样的话人们就会把重视质量视为一种文化,自觉提高质量意识。这样一种价值观的树立是要通过管理者的倡导和身体力行才能做到的。
    (2)三个层次。管理有三个层次,即基础管理、职能管理和战略管理。基础管理是指管理的一些基础工作;职能管理是把管理的基础和某些职能结合起来,比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等,既要用到管理的理论,又要结合具体的职能;最高层次的管理是战略管理,除了要把基础和职能管理综合起来外,还要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
    (3)三个领域。管理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领域,第一个是公共政策与宏观管理,国内有些人把公共政策研究称为科学研究;第二个是工商企业和非盈利性机构管理,简称工商管理,是微观的,非盈利性机构包括学校、医院等等;第三个就是管理理论与方法,属基础科学。
      3、公共政策研究(软科学研究)
    软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包括其组织、计划、控制、指导、协调、交流等各方面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为各种类型及各个层次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里主要强调了软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以及研究成果的决策支持作用。这三点应当说已得到国内许多软科学工作者的认同。
    溯本清源,软科学这一术语借自计算机科学中软件的概念,如果将一般的科学看成是“硬”科学的话,那么“软”科学就相当于科学中的软件。即通过软科学可以对各种科学进行组织协调,使其能为达到预定的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就需要对气象学、水文学、水工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研究移民问题)等科学进行组织协调。又如为了研制出杀灭某一种害虫的农药,就需要对化学、化学工程学、生物学、毒理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科学进行组织协调。由此可见,软科学不仅在支持决策上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促进科学的发展和实用化方面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认为软科学基本属于系统科学范畴,但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规模巨大、结构复杂、耦合度高、透明度低、动态而且开放、人的因素起重要作用,等等),故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以及研究成果对决策的支持作用。
    软科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它能为各个层次及各种类型的决策提供支持,因此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当务之急是加强软科学的应用,我认为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创造条件,让软科学走向市场,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是要提高各级决策者对软科学的认识,为软科学培育市场需求;其次是要提高软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为软科学创造良好声誉;再次是要发展咨询产业,为软科学提供应用桥梁。最后是要培养人才,为软科学积累发展后劲。
    管理科学与软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接合部,理应成为推进科学融合的突破口。管理是生产力中的软件。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将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加速生产力的发展。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中的客观规律,数学、经济学及行为科学是它的三个重要基础。而软科学是宏观层次上的管理科学,主要是为各级各类的决策提供支持。因此努力发展管理科学及软科学不仅是推进科学发展及融合的需要,也是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实现科学的融合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估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从现在起就应努力为此创造条件。建议可先安排一批有关的基础研究课题,例如复杂性研究等,同时应适当增加对管理科学及软科学研究的投入。还可以通过举办研讨会、学习班等形式,增强自然科学界与社会科学界的相互了解。
    实现科学的融合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其中有许多问题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我之所以不断提出这一问题,正是希望能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重视,并为实现这一宏大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4、公共政策与宏观管理研究对政府政策的支持作用
    宏观管理在我国主要是指政府机构对国家及地方事务的管理,大体上对应于国外的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我国通常所说的政策研究则大体上对应于国外的公共政策(Publiu Policy)研究。宏观管理与政策的服务对象是政府官员,其研究方法主要是系统分析与综合集成,其成果应用途径主要是被采纳到政府的决策及政策中。国外在管理科学进入政府的管理之后,产生了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这一学科,其范围要广于我国学术界所说的行政管理。而管理科学与政治学的结合又产生了政策科学,主要是用管理科学的方法来改善政策制定的体制和过程。我国由于历史上“约定俗成”的原因,通常将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列入软科学的范围。在国内外对软科学的定义都尚未能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笔者曾提出了一种说法,即“软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包括其组织、计划、控制、指挥、协调、交流等各方面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为各种类型及各个层次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里主要强调了软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以及研究成果的决策支持作用。软科学研究应当针对决策者所关心的问题,从探讨理论基础、评介国外经验、完善总体设计、分析实施难点等方面来为决策者提供支持。为此,应当选择以下一些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与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宏观管理与政策领域的发展重点。
        探索的方向
    由于管理科学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学科,直到几年前才被作为独立的学科门类来对待,再加上管理科学本身又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特点,以及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世界上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故我国的管理科学在复杂科学、虚拟经济、风险投资、网络与管理变革和知识管理等若干领域存在大量的值得探索的方向,下面我们就前三个探索方向进行简要的描述。
      1、复杂科学
    复杂科学是研究复杂性与复杂系统的科学,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被一些科学家称为“21世纪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复杂系统,例如植物、动物、人体、生命、生态(生物链)、企业、市场(股票市场)、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系统,还可以包括物理、化学(例如择形催化)、天文、气象等方面的系统。其所用的工具包括数学、计算机模拟、形式逻辑、后现代主义分析、语义学、符号学等等。研究深度不限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而是更着重于揭示客观事物构成的原因及其演化的历程,并力图尽可能准确地推测其未来的发展。例如为什么一个受精卵能演化成具有脑、眼、口、鼻、肝、肺等器官的人体?为什么处于大致相同环境的企业各有成败?等等。
    关于复杂科学的研究一般认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从当前的研究来看,英美等国做了比较多的工作,我国也做了一些工作。在美国复杂科学的研究已形成了五个学派,如下表1所示。
    表1 复杂科学五个学派比较
┌─────┬───────────────┬──────────┬─────┬───────┐│学派名称  │             代表人物         │  理论工具          │复杂性所在│主要研究方向  │├─────┼───────────────┼──────────┼─────┼───────┤│          │Forrester,Meadows,Senge等以 │                    │          │              ││系统动力学│                              │常微分方程          │系统中    │组织理论,特别││          │MIT为基地的学者               │                    │          │是学习型组织  │├─────┼───────────────┼──────────┼─────┼───────┤│          │Cowen,Kauffman,Holland,    │                    │          │              ││适应性系统│Arthur,Casti等以SFI为基地的  │偏微分方程          │系统中    │经济、生物、认││          │学者                          │                    │          │知等系统      │├─────┼───────────────┼──────────┼─────┼───────┤│  混沌    │一些分散的小组                │非线性常微分方程    │系统中    │物力、经济系统│├─────┼───────────────┼──────────┼─────┼───────┤│          │Warfield,Vickers,Piece,    │西方逻辑形式,包括  │          │              ││结构基础  │                              │集合论、关系论、图论│人脑中    │管理理论、特别││          │Polanyi,Piaget等             │、点阵论、布尔方法、│          │是交互式管理  ││          │                              │分拆代数等          │          │              │├─────┼───────────────┼──────────┼─────┼───────┤│          │                              │学科交叉及(或)后现│不明显地  │              ││   暧昧   │一些独立的研究学者            │                    │          │社会、科学、语││          │                              │代主义方法          │承认      │言等系统      │└─────┴───────────────┴──────────┴─────┴───────┘   Robert D.Retherford is Coordinator and Senior Fellow,Population and Health Studies,East-West Center;Minja Kim Choe is Senior Fellow,Population and Health Studies,East-West Center;Chen Jiajian is Senior Fellow,Population and Health Studies,East-West Center;Li Xiru is Director,Section of Geographic Environment,Population Division,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Cui Hongyan is Deputy Director,Section of Population Census,Population Division,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成思危,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作者:管理评论京3~8C3管理科学成思危20042004“三农”问题一直横亘在我们心中,拂之而不能去。用社会学视野观察之,是想让具有乡土情结的人“倾听它的声响”。本期论坛主要讨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如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尊重和依靠农民跳出历史周期律、“组合竞选”谁与之争峰以及影响农民职业流动的因素。陆学艺教授认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打破“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格局。郭书田研究员认为,突破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必须在十四个方面予以改革;石山老先生认为,应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尊重和依靠农民跳出历史周期律;辛秋水研究员认为,在村民自治中创造的“组合竞选制”模式具有科学规范、公平合理、简便易行等优点,值得推广;同春芬博士则在全面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中国农民职业流动的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本研究问卷是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陈崇林同志执行的。陈崇林同志还对数据进行了初步计算和分析。

            

网载 2013-09-10 21:57:38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