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由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黄兴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1月11日至1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近30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中心议题,就“什么是现代化”、“儒学的现代价值”以及“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与未来世界的文化走向”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一、现代化的涵义界定及模式
  要理清“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问题,首先必须对“什么是现代化”作出明确界定。与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现代化的涵义界定发表了看法。部分学者从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角度立论,认为现代化即是工业化,现代社会即是所谓的工业社会。也有些学者总结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认为现代化即是“五四”以来所提倡的科学化、民主化,“民主”与“科学”乃是现代化的根本标志。还有一些学者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强调现代化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变革与发展的特殊历史进程,其本质是适应现代世界发展趋势而进行不断的革新,这种革新不仅包括器物层面的革新、体制层面的革新,而且还包括观念层面即思想文化的革新与现代化。
  与对现代化内涵的界定相关联,与会的专家学者还探讨了现代化的模式问题。有些学者根据社会性质的不同,把现代化划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指出,这两种现代化由于其指导思想的根本对立,实现现代化的途径、手段和目的也必然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有的学者注意到,即使是在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中,东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模式与西方欧美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因而主张依照地域和文化传统的不同,把现代化区分为东方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并特别提出现代化的东亚模式问题。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现代化的模式应当是多元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由于其社会状况、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所走的现代化道路不可能也不应当强求一致,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创立出适宜自己发展的现代化模式。
   二、儒学的现代价值
  对于“儒学还有没有价值”的问题,与会的专家学者从儒学的时代性与超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学者们认为,儒学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儒家学派的学说,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主流和主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儒学不仅有着鲜明的民族性,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历史时代性。在另一方面,儒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理论形态和思想学说,它探讨了人类所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类的共同精神,对人类的自我认识和自身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因此,儒学中的某些理论和思想又具有世界意义和超时代价值。与会的专家学者经过讨论,基本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即:儒学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具有一定的世界性,既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又有着某种超时代性。从儒学的民族性来看,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体,是适合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形态和精神显现,它对于中华民族的亲和认同和中国文化的连续发展,具有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只要中华民族存在,这种文化形态就不会完全失去价值。儒学的世界性和超时代性则进一步表明,儒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永恒价值。
  同时,与会的大多数专家学者也明确指出,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文化支柱,其中有许多思想理论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这些具有时代局限性的东西是与现代思想文化格格不入的,因此,对儒学的现代价值要作适当的估价,不能过分拔高,不能走向历史复古主义。
  儒学的现代价值究竟何在呢?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对于这个问题要以慎重的态度作出科学的具体分析。张岱年先生指出,儒学讲变化,讲和谐,强调人格尊严、自强不息,这些思想在现代还有重要的价值,还要继承与发挥。有些学者还把儒学的“和合”的观念、“通”的观念特别提出来加以讨论,认为,儒学强调“和合”、崇尚“通”的文化精神,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风格,成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胸怀,这种文化精神对于处理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还有些学者提出,儒家所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现代精神有相通之处,可以成为普遍适用的伦理原则。也有的学者认为,儒学以“仁德”为内核的“克己复礼谓仁”的思想、“以修身为本”的“修齐治平”的思想以及“正名”的思想等,可以为我们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有的学者还对儒学的理论特点作了总体分析,认为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是情感型文化,与西方的理智型文化适成对照,也不同于西方现代哲学中的情感主义,而是强调情理统一、情性合一,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宗教情怀,儒学对人的情感尤其是对人的道德情感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工具理性支配一切的情况下,有着独特的思想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还有的学者着重分析了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的总体建构,指出,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对伦理道德思想作出了一些基本规定,提出了一整套伦理道德范畴,既从整体的社会秩序层面规范了人际伦理关系,又确立了个体道德生活的根本原则,解决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提供了构建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样式,同时也提供了一整套道德实践的具体方法,这对于现代伦理道德学说的构建和现实的社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另有些学者强调,儒学是一个历史范畴,自孔孟创立儒学以来,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儒学内部形成了许多流派,这些流派的观点并不一样,有时甚至针锋相对,因此,应当结合着不同学派的具体观点,来谈儒学的现代价值。有的学者着重分析了作为儒家五经之首的《周易》,认为《周易》不仅为中华文化的思想体系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而且还对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了较为系统的哲学论证,提出了许多精湛而深刻的范畴、命题和思想,如天人协调、崇德利用、神道设教、中和思想、刚健有为等,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整体思维方式,集中反映了阴阳变易的思想观念,凸显了中国文化崇尚和谐的价值理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有这些,都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有的学者主张,在讨论儒学的现代价值时,应对儒学中事功学派的思想给以足够的重视,陈亮、叶适重视事功的思想具有现实意义和现代价值。还有的学者认为在阳明的心学体系中蕴含着近代启蒙思想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前提,构造了一个可以通向近代意识形态的理论中介,值得认真挖掘和深入研究。有的学者指出,在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时,除了要注意儒学早期的思想资源外,还要特别重视明代中期以后的思想,例如,泰州学派曾从阳明心学中开发出个性自由的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李二曲等提倡务实,反对专制,使儒学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些进步思想对于现代文化建设,仍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此外,还有些学者从文艺理论、科技发展、教育改革等方面,对儒学的现代价值作了探讨。
  与会的专家学者还就“儒学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发挥儒学应有的现代价值,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儒学的糟粕和精华作科学的分析;即使是儒学中的精华部分,也不能原封不动地搬来就用,而要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加以创造性地发挥、更新和提高。
   三、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与未来世界的文化走向
  文化研究最终要落实到现实的文化建设上来,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问题,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有的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主要在于处理好古今中外的问题,一方面要注意开发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思想资源,另一方面又要以开放的眼光、博大的胸怀积极吸收西方现代文化的合理思想因素,在融通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创建中国的现代文化。有的学者则强调,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既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超越,又不能追随西方文化之后亦步亦趋,而要以“立”为主,大胆创新,创造出既符合现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思想体系。更有部分学者指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中、西、马”的关系问题,并特别强调文化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论指导,坚持邓小平提出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基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进行文化的综合创新,使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面临着世纪之交,与会的专家学者还就共同关心的未来世界的文化走向问题作了探讨。学者们认为,未来文化的发展既不可能以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为核心而走向“全盘西化”,也不可能像有些人所讲的那样,21世纪将以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为主体,更不可能有所谓的“儒学复兴”。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将可能是东西方文化日益走向沟通,日益相互认同,不断整合与重构,不断融合与创新。这一趋势体现了世界文化的一体化与个性化、全球的开放性与民族的特殊性的统一。有的学者还对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及美国哲学家亨廷顿关于未来世界文化走向的预测作了批评,指出,汤因比所谓21世纪“世界文化走向统一”的观点,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没有认识到文化首先是特定民族的文化,然后才是全人类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但不可能达到完全的融合;而亨廷顿所宣扬的“未来文化世界大战”论及“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论,则是少数西方学者以西方文化为中心而敌视中国文化的病态心理的反映。总之,在学者们看来,多元并存、不断融合将是未来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向,这一趋向也将在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反映出来。同时,学者们也强调指出,对中国文化而言,讲多元并存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否认马克思主义在未来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正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指导下,对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化,同时借鉴并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成果,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京47-49B5中国哲学张风雷19971997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京47-49B5中国哲学张风雷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54:00

[新一篇] “以人為本”的哲學意義

[舊一篇] “前話風格”的又一佳作——看大型話劇《虎踞鐘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