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鹃失啼》与党崇雅晚年心态研究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长安大学图书馆 710064)

 

【摘 要】本文以党崇雅传世诗集《鹃失啼》为据,分析研究党崇雅晚年心态,认为诗作表达了亡国之恨,失节之悔和丧子之痛。
  【关键词】 明清史 党崇雅 鹃失啼
  【分类号】 K827=49


 《鹃失啼》是明末清初名臣党崇雅晚年致仕后,避世隐居在宝鸡固川方塘埔村北太平堡天然山洞意先居所作诗集,大约写于顺治十二年(1655)至康熙三年(1664),共收诗165首。从内容上看,其中除《有是无》和《无是有》两首五律诗带有浓厚的虚无缥缈的佛家禅意外,其余都是赠答怀念友人、哭忆爱子和述怀的写实之作。据统计:状景抒怀诗共65首,赠答友人诗55首,怀旧伤感诗25首,哭忆爱子诗10首,题画诗7首。《鹃失啼》是党崇雅惟一传世诗集,另有数篇碑文志序题跋散见于地方志中,其余着作已散失无存。党崇雅,宝鸡蟠龙山人,1585年生,1625年中进士,初仕南阳府推官,升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选四川巡按,崇祯末年官至户部督饷侍郎。明亡,投降李自成。后降清,任刑部左侍郎,升尚书。调户部尚书,告老还乡,特旨起用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未一年,告老致仕,回原籍宝鸡。1666年去世。民间尊称“党阁老”,其轶闻故事广为流传,并被编为戏剧《党阁老辞朝》。

一、《鹃失啼》题解及主要思想倾向

《鹃失啼》抄本是咸丰五年宝鸡人李棻手抄,书前录《宝鸡县志》“党崇雅传”二篇,并有道光十七年小蓬山人题跋和东崖朴堂氏《书鹃失啼后》七律诗一首。后附阅邑志补入诗二首,《贾大司马修栈记》和《宝鸡县志序》文二篇。李棻作了一篇序言,认为党崇雅仕清是借清复仇,为明朝官僚地主报农民起义镇压之仇。又说:“余曾闻故老相传,先生于闯焚神器之日,隐居待时,日与僚友数人,联床赋诗,谈心适虑,窃臆《鹃失啼》即此时所作也。今读其诗,音节苍古,可歌可泣,虽未与先生同时,戴共主,而忧国思君之忱,如见先生之忠魂宛在”。[1][P7]猜测《鹃失啼》作于甲申(1644)年是不对的。党崇雅在《鹃失啼》中表达了亡国之恨,失节之悔和丧子之痛,是其晚年悲恨痛悔,寂寞孤独,无人理解,被人嘲讽的苦闷心情的反映。诗中大量借用庄子寓言典故,是失意之士借老庄思想自我麻醉,排遣孤独痛苦的常用方式。“庄子思想是士人人生失意时的一种精神慰藉,是可以得到解脱的一片精神天地。……有的因庄子思想而走向消沉,有的因庄子思想而走向旷达,而有的却因庄子思想而走向悲愤。”[2][P12]

“诗以言志,凡身所履之地,与所处之时,艰难险阻,抑郁无聊,口所不能宣者,而诗皆足以达之。是诗为发抒性情之具,抑即为觇验人品之券也。”[3][P7]“崇雅回乡后心情是十分苦闷的,一是忧虑民生。十年间灾荒不断,人民饥苦,再加上家事不顺,爱儿党恂如夭亡,还有地方上有封建正统观念的人对他‘三易其主’的不理解,说什么‘乐死刘之勃,气死党崇雅’”[4][P242]“曾闻鸟之鹃者,愧德不灵,若遂自亡,化而为鸟,血鸣达旦。余曷鸣乎?惟德不朽,生其具耳,是以遽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卫武公行年七十,而兴淇澳绿竹之感,原所存出,岂无谓哉?余也按步循墙,讵敢自外于古,不了之生,逼八十矣。视彼五十七十,课行若何?昼为夜息,旦气若何?追昔泣今,此心之悔,翻天覆地,犹然我也。秦人不自哀,谁其哀之。亦曰:“山间明月,江上清风。且得一寸心,容此万斛愁。芦灰可止滔水耶?二子能指东南翔雍耶?凿井窥天,倾肝沥胆,卒至竭思。血枯归化,不得结舌无声。人乎鸟乎,向谁鸣乎。故曰:《鹃失啼》。康熙癸卯春月有先山人于姜党崇雅题于混沌穴。”[5][P9]党崇雅在自序中解释了以“鹃失啼”命名诗集的缘故,也指示了诗作的情感基础是“此心之悔,翻天覆地。”杜鹃鸟又名子规,相传蜀帝杜宇称为望帝,他死之后其魂化为杜鹃,其啼声惨烈吐血,人民见鹃鸣而思望帝。费孝通在《杜甫与杜鹃》一文中说:“杜鹃是望帝的化身,久已为人所公认,所以杜甫见群鸟‘礼若奉至尊,’不免要引起当时乱世的君不君、臣不臣的现象。”“但是可怜,在这禽鸟都不如的人类,在湮灭了人伦礼法的人类,除了互相残杀和争斗外,毫无其他合乎人道作为的人类里,既无明君可寻,更没顺民可求。”[6][P320]党崇雅曾任四川巡按,对四川杜鹃及杜甫诗当然熟悉。“少陵先生者,余素奇先生之诗,并奇先生之遇。何也?曾见《得弟书》:‘老身须付托,白骨更何忧’!为之掩卷,即流寓秦州,遗韵颇多,非诗也,盖以不可逃之身寄无可寄之心者也。”[7][P287]党崇雅与杜甫一样,遭逢昏君乱世,兵荒马乱之际,颠沛流离失所,抱负理想难以实现,《鹃失啼》之作,也是“以不可逃之身寄无可寄之心者也”。借用杜鹃啼血失声意象表达自己痛悔不已,有口难辩的复杂心情,是恰当而自然的。

二、党崇雅在《鹃失啼》中抒发了明朝灭亡的亡国之恨

明清易代,甲申乙酉之际,“这是一个大变动的时代,每一个英雄豪杰或迟或早都要面临生与死、忠与奸的抉择。这又是一个悲惨的时代,每一个英雄豪杰几乎都以鲜血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点。”[8][P17]“于姜先生,我邑名人,大明臣子,其委身以事怀宗也,累官至户部尚书[侍郎],人臣之荣。不可谓不极矣,而际遇亦不可谓不艰。比年以来,群贼蜂起,进思退补,交瘁心力,惟以恢复社稷为任,孰意天心不佑,未几年而河山一改,人臣履极尊之地,当鼎革之时,满腔愁惨,实有难为俗人道者,悉寓于诗中以发之,亦固其宜。”[9][P7]党崇雅在《宝鸡县志序》中说:“语云‘穷则变’,今日之风俗,犹望今日之人心留之乎?惟自岁之己巳,寇氛渐炽,户口日消,桑田半成草莱……所可为之,慎固封守,树内藩以御外侮而已。余故出蜀入告曰:‘绸绸西南牖户。’虽两廑圣虑,深愧空言无当。”[10][P51]党崇雅希望明朝廷注意防守四川,保住南方半壁江山,但空言无济于事。慎固封守,树内藩御外侮的正确建议不被崇祯帝采纳,奏请皇帝重用四川名将涂原以蜀人治蜀兵防守巴蜀的正确建议被朱由检拒绝。后李自成崛起于商洛汉中,张献忠称王于四川重庆,明朝廷即全面崩溃。“纵览天外,纷愁取匡。移形落影,矗草回光。石鼓跷望,潘溪沸狂。嗟兰有室,忆味含香。拂柳清岸,飞花折肠。金断说利,卯起追商。云也南返,龙其北翔。鞭秋熟黍,续命餍稂。寄兴之戴,返舟者王。倾山着雾,裂雨垂堂。披开尺素,颠倒玄黄。炎威日永,胞短思长。淡却如水,醇仍醉觞。抟沙膄腹,乱耳鸣璫。榆景伊近,鸟哀莫将。我深眷念,谁忍遗忘。忽见风转,两鬓挥霜。归心失所,剜肉医疮。”这首《怀旧》诗是《鹃失啼》第一篇。总述其晚年归隐生活和苦闷心情。《苦略》诗具体描述其人生痛苦,以无所归一句领起通篇。“归舟迷口渡,浪逆打漂萍。积想深残夜,待酬畏及晨,追亡遗乃影,忘返失其真。四壁垂天盖,荒田暂幕宾。层岩盘曲辙,跋马驾方轮。困极居奇货,情深说故人。灭明心割痛,胡广杖行迍。抚弱看磨砚,娱甘茹味辛。呼炊曾得伴,抱枕自长呻。造命非无意,劳生亦有因。颜窥今异旧,眼入昔惊新。纵洒歧途泪,何辞跃冶嗔。饥寒难作主,喜怒敢撄鳞。为妒流清鬼,偏留遗戮民。游魂沉月旦,挺骨试荆棒。步到周千变,声狂患一身。分愁谁识取,息气怎凝神。点雨无宁耳,波风乱鼓唇。休哉朝者菌,倦矣古之椿。遍地翻江海,吞来当玉津。”这首诗用归舟迷渡,逆浪漂萍起兴,抒发了党崇雅晚年担心被人误解贬损的心情。“灭明心割痛”是用春秋时孔子弟子澹台灭明的儿子被水溺死指代党恂如夭亡的丧子之痛。“胡广杖行迍”是用东汉中期重臣胡广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的典故,反衬自己步履艰难,扶杖而行的衰敝情形。“纵洒歧途泪,何辞跃冶嗔”反映党崇雅明亡之际,虽然歧路徘徊,道穷痛哭而返,然仕闯及清,难辞苟且偷生,攀援幸进的嘲讽。“饥寒难作主,喜怒敢撄鳞”吐露了身处乱世,饥寒交迫,无法自由选择生存方式的艰难困境和皇帝专制制度下进退惟谷、伴君如伴虎的恐惧心态。

1644年三月十九日凌晨,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二十日“贼分骑走通州,叛弁魏广胜出粮饷贼,州遂破。党崇雅、柳寅东在通州降。二十一日,党、柳方巾色衣,自西长安门骑马入内。二十四日,例授原官伪侍郎,直指使”[11][P104-114]可见党崇雅是被农民起义军俘虏才被迫投降的,“不曰叛降,曰降臣何?明诸臣之初心,非有背逆,偷生畏死,以至此极也。夫国亡君死,为人臣者,仗戈匡复,宏济艰难,计之上也,能死者次之。既不能为其上,又不肯为其次,隐忍贪昧,廉耻道丧,名辱身危,愧恨莫及”。[12][P126-127]“明亡之际,事多令人啼笑皆非。……非但‘忠义’被归结于死,“失节”亦必以死惩之。‘节义’问题简化为死的问题,死成为最终解决。实在痛快之至,也荒谬之至。但这还非有关死的议论的全部,死否之外,更有死早死迟的议论,即死,而又有以一死塞责的批评”。[13][P30]《述怀》诗“夫岂耽余岁,始知脱网难。身心多自负,天地肯为宽。积恨形敲影,抽思胆裂肝。朝迎风雨侮,暮卧杖针端。待唤皮毛问,争啼骨髓干。我途悲阮籍,谁雪卧袁安。书起忙留画,袍先教典冠。旋巢回顾卵,夺气刷飞翰。枻鼓孤舟渡,津迷万里滩。冥冥游不到,日日抱冰丸。”不是偷生怕死,而是走投无路,身心矛盾痛苦,寝食不安。途穷而哭,孤舟迷渡,悔恨苦恼,如饮冰吞雪。《闻鸟》诗“飞高声在耳,想入旧时枋。不解号飞意,惟深绕树藏。分愁难共语,合苦敢撄芒。大地浑如许,偏来折我肠”。闻鸟声起兴,鸟寻故巢而不得,号鸣高飞,绕树深藏,比喻自己家国两失,名节不保。不能共语分愁排解,又怎忍触动痛苦的敏感神经,多添烦恼。天地这么广大,这惨叫的鸟声为什么偏来折磨我的肺肠,真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与杜甫同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受了。其《感燕》诗“栖屋飞来远,计归切旧投。低声传密语,点泪洒离愁。啼咽心倾倒,腹狂血出呕,迷深谁正路,浪迹纵穷游。”借燕子寻故垒而不得比喻自己无有精神寄托和归宿。党崇雅降闯王李自成从明朝地主阶级立场上看是背叛明朝廷,南明福王小朝廷定从贼案,党崇雅列在陷北庭听赎俟定夺者中第五名,而被明遗民士大夫抛弃和羞辱;其仕清,从汉民族儒家立场上又是破坏夷夏之大防,是失节不贞之举。明末清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同时激化,尖锐对立,要求每个人不为玉碎,则为瓦全,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后汉书》“胡广传”后论曰:“爵任之于人重矣,全丧之于生大矣,怀禄以图存者,仕子之恒情,审能而就列者,出身之常体。夫纡与物则非已,直于志则犯俗,辞其艰则乖义,殉其节则失身。统之,方轨易因,险途难御。故昔人明慎于所受之分,迟迟于歧路之间也。如令志行无牵于物,临生不先其存,后世何贬焉?”[14][P642]党崇雅处世为人,遭际行事如东汉中后期的胡广。“胡广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 [15][P641]胡广周流四方三十余年,历事六帝,练达故事而温柔谨悫,取媚于时,无忠直之风,天下以此薄之。犯颜直谏,逆鳞丧生是胡广不愿意为也不能为的,党崇雅也是如此。“以先生读书明理,岂不知忠臣不事二君,古人垂训,昭如日星,而顾偷生忍辱,与忘君事仇,趋炎希荣者等乎,其心盖有不得已而为之者,恐庸流耳目,未能识其微也。”[16][P8]这不得已,就是以“百姓之心为心,因时变通”。[17][P6]“俾薄海内,得扶杖而听宽租之诏;安居食力,再见法省不烦之治。”[18][P51]党崇雅是以百姓安居乐业为标准选择追随统治者,而不计较一家一姓之得失,个人名节之毁誉,这与封建统治者宣扬的愚忠愚孝是矛盾对立的。

三、党崇雅在《鹃失啼》中抒发了被迫仕闯和清的失节之悔

清王朝建立之初,大量招用明朝降附官吏,一方面固然是人才缺乏,另一方面,也是政治手段,“盖开闯大一统之规模,自不得不加之录用,以靖人心而明顺逆。”[19][P776]但清王朝实权掌握在满清军事贵族手中,有孝庄皇太后、皇帝福临、摄政王多尔衮,还有议政王大臣会议,亲王兼管六部。尚书满汉各一,侍郎满汉各二,顺治五年前无汉尚书。党崇雅等汉官在清朝不过是充门面,写文字,备顾问,作参谋而已。而清初剃发令,圈地令,逃人法等弊政层出不穷,遭到汉民族激烈反抗。党崇雅身为刑部侍郎、尚书,反对滥刑滥杀,草菅人命,奏请暂用明律,恢复朝审秋审制度,参与纂修《大清律集解附例》。“之俊,崇雅郑重断狱,可谓能举其大矣。要其谨身奉上,亦一代风气所由始也。”[20][P7556]其调任户部尚书时,灾荒战乱频繁,财政赤字扩大,党崇雅一方面奏请减免贫民赋税摊派负担,另一方面建议精兵简政,捐纳屯田,设法向富民官绅劝献捐输,征收财产税来增加财政收入。而“封建官场常常是不平静的。同僚间勾心斗角,上司喜怒无常,政敌互相倾轧,政局变幻莫测,都是官场上常见的现象。因此,久历官场,便揣摸出了圆滑模棱,以时趋避的做官诀窍。靠此便可以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从而顺利地做官升官。清代官场上这种做官诀窍甚为流行,清初官场上的普便观念是:圆滑是明智,刚正是狂愚”。[21][P86]党崇雅任国史院大学士时“扃居禁署,谢客却扫,亲故难睹其面”[22][P1]其忧谗畏讥,明哲保身之状如在目前。“骆养性被讦贪婪通贼,辞连党崇雅,谳不实,免议。给事中庄宪祖劾崇雅衰庸,崇雅疏乞罢,留之”。[23][P7554]顺治帝认为“党崇雅服官洁操,臣工罕睹。”[24][P374]而史书载“八年调户部尚书,诸法司凛凛,奉法唯谨,节时饭一鱼一果,力却之,日饭粗叨蔬,至家童有乞去者。厮隶赤脚单裤,风雪中从崇雅策蹇过天街,都人士相聚观叹:‘尚书公一寒至此哉’”。[25][P1]而顺治年间政治斗争尖锐复杂,多尔衮死后被清算,满汉隔阂民族歧视,南北官员朋党斗争,反清复明战争此起彼伏。党崇雅谨慎小心,正是避祸心理的表现。

1652年,顺治对(1644)死节之士进行褒彰,为士大夫确定了新的行为标准,这显然使党崇雅等曾事明顺二主的归降者感到狼狈。清朝统治渐趋稳固,历年科举少年新进不少,党崇雅在满洲贵族和新进少年眼中是可笑可鄙的,况且年已七旬,引年高蹈,实为激流勇退,见机而作的明智之举。如此则不难理解其任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仅十个月即告老致仕的缘由了。顺治八年上谕吏部:“近见部院诸臣因仍前弊,未能洗涤肺肠,托名熟练,持禄养交,习为固然。其有年届悬车,恋恋爵禄,岂真有心报国,不过假借朝廷为养身之计。如大学士冯铨着令致仕,户部尚书谢启光革职为民,永不叙用”。[26][P289]陈名夏被绞死,陈之遴被流放,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所有拥护清朝的汉人对满族人都怀有矛盾的心理。同时满族人也警惕着与其合作的汉人,但满族的君主若不联合汉官,去击败贵族势力,便不可能有所作为,但他们也意识到,若全按汉族传统方式进行统治,则会变得过于汉化。从而失去汉族人民对他们的忠诚和爱戴。他们感激与其合作的汉人教会了他们如何按儒家方式统治中国,也同样地轻蔑这些明朝的叛徒。鄙视其苟且偷生,谴责其变节卖国”。[27][P1]后来清乾隆帝修贰臣传,党崇雅果然名列其中。“为清朝效力的汉人,抛弃了明朝末年那种虚幻的道德英雄主义,作为补偿,则获得了实行各种政治改革的机会,这些改革确实起到了稳定中央政府的作用,而这正是崇祯时期那些浮夸的文人学士远不可能做到的。与满族合作的汉人有权说他们以“救民于水火”的实际行动完成了儒者的使命,但还是先去了旧日自我标榜的社会理想主义者的自信心。”[28][P2]美国人魏斐德不愧为党崇雅异国知已,党崇雅《鹃失啼》所反映的正是缺乏太上立德的不朽,惟恐因失节遭受后人贬斥的复杂心理。而《述怀》诗:“无聊气转乱啼声,为我耽游与海争。接汉狂澜思砥柱,呼杯鼓枻待孤征。不知楚越俱肝胆,惟见梃戈是性情。想到沙来抟世界,踢翻万古沸天铛”则是激愤解脱之语,表达齐物我,泯是非,遨游逍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思想境界。

四、党崇雅在《鹃失啼》中抒发了子女先他病逝的丧子之痛

党崇雅至少有四个儿子,只有党恂如有历史记载。党恂如是顺治八年辛卯(1651)科举人,能诗善文,风流儒雅,深得党崇雅钟爱。党恂如康熙初年病逝,党崇雅异常悲痛,这使得他的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伤。其《哭儿》诗“想我曾餔尔,仍然说少瘳。从容来入咽,隐忍怕生愁。转盼言无次,吞声挽莫留。瞻依知在念,别苦复怜不?”“涕泣旁无语,连呼我数声。从中难尽意,只此不胜情。欲起追长夜,来谁可绝缨 。心涛千丈血,点点向谁倾。”晚年丧子是人生三大不幸事之一,白发人送黑发人,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残酷和无情。而封建大家族若无功名之士维持将不可避免地衰败下去。党崇雅死后蟠龙山乡居大宅院易主,宝鸡县城府居沦为酒肆、书院即是明证。“重门寂寂曾更主,流水潺潺不复湾。石宝平泉评买价,书残邺架散人间,后园客罢飘帘动(旧注:城中旧第已为酒肆),优孟歌闻负薪还。剩有西州门下泪,遗诗三叠尚容删。”[29][P21]“大家庭生活出资人的权威来源于家庭以外的政治、社会地位和年龄、辈份的礼制优势,一旦家庭中心人物过世,几乎没有一个家庭不面临着分家的结局。个案大家庭生活现象,从来是短暂的,此起彼伏的。历史上个案大家庭的衰败之迷,常常引起人们的极大探究兴趣,一般总是在其内部寻找原因,而忽略了外部生存条件。中心人物一经消失,若没有相应等级的后继者,政治眷属、社会尊敬和经济收入立刻朝恶化方向变化。各类性质的凯觎之心变作实际行动成为可能。”[30][P28]“明智的士宦巨富之家无不把后代的教育投资放在首位,期望后世代有英才通过科举进入政界。然而这一虑及长远的教育投资十之八九以失败告终。”[31][P33]党崇雅任大学士时“暇则据几伸纸,以课阿郎,犹迄迄作举子业”。[32][P1]其《梦儿来书》“每向梦中寻,今何难再睹。公车去路遥,独立归期数。信寄已心倾,开函仍血吐。呼天地两分,教我魂游釜。” 《望儿》诗“子去严寒五夜霜,无情草木也飞黄。啼鸡不视安危寝,爱刃何来骨肉伤。禹锡难收千顷泪,乐天转断九回肠。于今几向延陵望,苦我留生釜沸汤。”哭儿忆女,生不如死,如沸汤油锅,食不知味,眠不入梦。其《七夕》诗“经年今夜会,费我许多思。不识成桥几,殊念转路歧。郎来先已驾,女去复何之,想是清虚上,机缘别有期。”其《咏怀》诗“何知深若岁,卧块木号风。结想无头绪,盟交付影中。孤孙怀泣砚,二竖早悲穷。待问贻经事,西山宿雾蒙”。爱子夭伤,孤孙泣砚,贻经无人,后事凄凉。党崇雅晚年长歌当哭,《鹃失啼》之作,实是呕心沥血的人生挽歌,也是“穷而后工”的诗歌精华。


参考文献

[1][3][5][9][10][16][18][22][25][32] [清]党崇雅,鹃失啼[M],咸丰五年李棻抄本,藏宝鸡市地方志办公室
[2] 涂光社,庄子范畴心解[M],罗宗强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梁福义,宝鸡史话[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0
[6] 费孝通,推己及人[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7] 王耀,南郭寺艺文录[M],《杜诗石刻》党崇雅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8] 方舟子,江山无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11][12] [清]徐鼒,小腆纪年附考[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3]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15]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长沙,岳簏书社,1994
[17] [清]王国玮,石门遗事[M],藏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19] 谢国祯,增订晚明史籍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0][23] 戴逸,(简体字本)二十六史,清史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1] 李乔,烈日秋霜[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4][26] 史松,清史编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7][28] [美]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M]导言,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9] [民国]强振志,宝鸡县志[M],录[清]邓梦琴题党太保别业诗,宝鸡,1922
[30][31] 李宝臣,文化冲撞中的制度惯性[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A Study Dang Chong Ya’s Mentality in His Later years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ends to study Dang chong Ya’s mentality in his later years on the Basis of his literary works--《Juan Shi Ti》 collection of poems.The author of the article Thinks that Dang chong Ya’s poem reflects the hatred for losses of his country,the integrity And his son.
Key Words: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Dang chong Ya;《Juan Shi Ti》 Collection Of poems.


作者简介:李均宏(1972--),男,陕西凤翔县人,长安大学图书馆馆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


李均宏 2011-04-11 20:22:09

[新一篇] 吳雨僧先生小傳

[舊一篇] 難忘老西安的創傷——回憶日本空軍對西安的狂轟濫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