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雨僧先生小传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吴雨僧先生,清光绪二十年甲午七月二十日(1894年8月20日)生于陕西泾阳县安吴堡,原名玉衡,少年时改名陀曼,1910年报考清华学堂时更名为宓,取其“安静”之义,字雨生,又名雨僧。

  先生生父名建寅,字芷敬。落世半年,生母辞世,3岁过嗣与叔父。嗣父名建常,字仲旗,民初曾任凉州副都统及国民政府监察委员。吴氏为泾阳望族。先生文心早慧,幼即寝馈诗文,亦以天性所近,得之自然。13岁起就读三原宏道学堂,孜孜向学,中怀文字起衰、赤骥风尘之想。宣统三年(1911)春,考入清华学堂(前身为游美肄学馆),是为清华立校之始,同学有吴芳吉、汤用彤、刘方济等。五载流光,书卷沉吟,于青灯识味之际,先生卒业清华。民国六年(1917)夏,放洋赴美。入弗吉尼亚州立大学二年级习文学,翌年转学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师从文学批评家白璧德(Irving Babbitt)。自此植立融会中西悟真崇道之人文主义理想。其时,《红楼梦》、柏拉图、中西文化之本体精神皆先生子思与俳徊者。同道陈寅恪、俞大维、汤用彤、张鑫(歆)海、楼光来诸君,俊彦常集。越三年,先生于该校本科及研究院先后毕业,获文学硕士衔,旋即应已先期返国的梅光迪先生约,买舟还。抵沪后,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英语系,讲授《英国文学史》等课程。

1922年,先生参与创办之《学衡》杂志出版,任总编辑。并于该刊先后发表《文学研究法》、《论新文化运动》、《诗学总论》、《英诗浅释》、《我之人生观》等论文,译介白璧德等人论人文主义思想资料。十年间,先生由东南大学而东北大学而清华大学,席不暇暖,于《学衡》编事仍任之始终,耿耿其心。时新文化思潮涌动,先生不喜趋时,亦不惜以自己之失败奉献时代。其弘扬传统文化之真价值,反对宗傍自然主义、机械主义、功利主义的“物主文化”意识,持守以人文道德为本位的文化观和独行精神(意志自由),运思宏远,慷慨任道,其意义初不以白话文言之争、新旧之争所限也。《学衡》之外,先生亦曾主编《大公报 ·文学副刊》,至1933年止。

另,1925年,先生重返清华园故地。是年,值清华改为国立大学,开设国学研究院,先生主其事,奔走筹画。聘请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导师,称一时之选,先后有吴其昌、刘盼遂、徐中舒、高亨、王力、谢国桢、刘节、陆侃如等问学于此,先生有功学术亦大矣。后辞研究院主任职,专任外文系教授,开设“中西诗之比较”等课程,才俊之士多出门下。

婚姻生活为先生另一烦恼。先是,于1922年与杭县陈心一女士结缡,七载后分手。而所挚恋之“海伦”(毛彦文女士)弃而他适。故先生有“空轩诗”忏语:“空轩冷月对梅花,往事回环梦影斜,始信情场原理窟,未甘术取任缘差。”其情感独钟,不恤人言,表现其人亦有诗人雪莱式的浪漫气质,情真而襟怀坦白,非世故所可讥弹者。

七·七变起,先生随清华南迁,辗转入滇,执教于西南联大。又讲学不辍于成都之燕京大学、四川大学,乐山之武汉大学,遵义之浙江大学,于文学事旨、人生哲理,深研几索,拨隐抉幽,恒以出世心为入世事。

光复后,先生出川,居白云黄鹤地方,受聘武汉大学教席。又一度讲学西安、广州。1949年4月再度入川,欲赴成都川大,阻于重庆北碚。自此卜居山城,任教于西南师范学院,迄于暮年。

先生后半生,寂寞而坎壈犹加,仍勤勉教苑,出入中西文史,奈何着述付梓为难,墨泽多归散佚。然其安道乐仁、嘤嘤友声,俱见于一生诗作及与寅恪先生的终生友谊。其遗音大旨或已寄托于1935年中华书局版《吴宓诗集》一巨册,及新版之旧稿《文学与人生》。作为20世纪中国文化性格、命运的典型之一,其“保守”,或须平心覆按,再作释读。

惟先生一生知音难获,值1966年“文革”难起,更在劫中。先生备尝折磨,晚境凄凉,至生活难以自理,伶仃无所依,1976年冬由妹须曼迎养回籍。迄1978年1月17日瞑逝故土泾阳,终年八十四。后三年,名誉得以恢复,埋骨灰于嵯峨山下。

吴方 2011-04-11 20:20:24

[新一篇] 從《孫傳庭疏牘》看明末陜情

[舊一篇] 《鵑失啼》與黨崇雅晚年心態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