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面向新世纪的若干关系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G23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37-1377(2001)04-0066-04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作为第二次经济革命,使我们面临了一个高速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作为知识产品之一的期刊如何适应这种高速发展,如何把握机遇、面对挑战,是期刊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自国家新闻出版署提出了“以数量规模为主要特征向以质量效益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性转移目标以来,已近十个年头了。在这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中,期刊出版工作中过去没有明确的或不明晰的一些问题,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凸现了。怎么认识、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是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必须思考的。
  一、出版业改革的普遍性要求与期刊业改革的特殊性要求的关系
  1998年,新闻出版署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制订并公布的《新闻出版业2000年至2010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为实现出版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积极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出版业集约化经营能力,要推进组建出版、发行、印刷集团的工作[1]。几年来,图书出版、报纸出版单位都已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和产业化的要求,在调整结构,提高行业集约化程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图书、报纸两业的普遍改革,也刺激了期刊改革步伐。前不久,新闻出版署石宗源署长在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设“中国期刊方阵”的战略,并提出了拟议中的实施方案:
  附图Z11j02.JPG
  图1 中国期刊方阵略图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拟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优化期刊结构、激活资源配置、实行试办期制度、组建期刊集团等。尽管这些还都是初步的,还要进一步论证、研讨,可是我们已经看到,期刊产业化的步伐已在加快了。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丧失发展机会[3]。
  但是,期刊业的改革是有其特殊性和难度的。在我国,从体制上看,出版社和报社绝大多数都是独立建制的,虽然很长时间被划为事业单位,但进行企业化管理(即政治上享受事业单位待遇,管理上采用“企业”的运作方式)已有时日了。而期刊出版单位(刊社或编辑部)除了归属于出版社的刊物较早地采用企业化方式运作外,归属于专业部门(科研院所)、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的期刊则作为这些部门的二级单位,一直在计划经济下运作,过着经济上靠拨款,工作上靠指点的日子。近期,虽然有些期刊因“断奶”被推向市场,但仍以官办为主。这些期刊社(编辑部)规模小、压力少、产权不明、机制不活,在刊物定位上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定势,在经营运作上手法老套,缺少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办刊的思想准备和经验。这些情况使得期刊的产业化具有了相当的难度。纵观我国现有的八千多种期刊,为数不少的在办刊宗旨,报道范围上重复或相似,这已成为影响期刊产业化的重要因素。
  讨论期刊产业化,表面看是产业政策问题,实际上它主要涉及的是产业结构问题。用经济术语来说,是生产力布局的问题。期刊一旦脱离了“事业单位”的保护,推行产业化,首当其冲面临的就是资产重组以解决重复建设问题[2]。以高校学报为例,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这类刊物的定位大多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的“窗口”,师生学术交流的“论坛”,培养年轻人的“园地”。因此,一校一刊或多刊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高校学报除了在高校间或相关科研单位间交换外,似乎没有其他的传播空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校优秀的科研成果报道,学术研究论文并不完全在自己学校的学报上发表;另一方面,学报为了起到“窗口”作用,学校有多少专业,学报就有多少涉及这些专业的稿件发表。由于读者是将学报作为信息参考的文献源来阅读的,相对于他们,学报就成了一个综合性的信息汇集载体,提供给具体读者的有用信息的含量相对就少了。这样的学报,没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久而久之,读者的兴趣减少,最终寻找其他的替代品。
  从体制改革上来看,出版社、报社是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这一“编辑经营型”基础上推行产业化的。而期刊的出版单位则大多数还处于“事业单位的一部分”(单纯编辑型)状态,离期刊出版产业化还相去甚远。讨论到此,就不能不涉及我国的期刊管理方式。目前,我国对期刊执行的是审批制,而许多发达国家实行的是登记制。由于通过审批并获准出刊的难度相当大,有刊号的期刊,就是办的再艰难,主办单位也会尽力维持的。主办单位领导者要的是“守土有责”,这就增加了期刊重组的难度。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期刊的改革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号召一下就可以办得到的,也不是办刊者想办就能办得到的。
  二、出版业改革的长远目标与期刊业现实存在问题的关系
  按照中央有关规定,出版业要实现产业化,要参与市场竞争,成为经济行为的主体,必须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前提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我国有2/3的期刊出版单位不仅历史上,而且到目前为止的基本状况是“权利不清,定位不明,经费不够,独立不行”。这就是期刊所面临的不容忽视的实际。这种情况如得不到彻底解决,建立期刊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一句空话。而正视这个实际,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和推动期刊业的市场化,也就是一种实事求是。当前,期刊业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
  (一)期刊业的市场化运行体系很不完善
  当前,期刊业的市场化因素在增长,但发展相当不平衡。究其原因有:①期刊的市场化进程更多地还要取决于主办单位的改革力度,并且要服从于主办单位本身对期刊的政策措施;②办刊观念落后,轻视宣传和发行,信息化程度不高;③财力单薄,无法进一步发展;④期刊的发行体制滞后,各项政策制度不健全;⑤缺乏具有现代素质的编辑人员,人才流失严重。
  (二)期刊的无序竞争相当严重
  市场竞争是商品经济运动的普遍规律,只要期刊以商品的形式进行交换,期刊的出版者就必定会卷入市场竞争之中。可以说,期刊的竞争实际就是期刊经营者的竞争。这种竞争主要表现在:①定位的竞争;②质量的竞争;③策划的竞争;④价格的竞争;⑤广告的竞争;⑥人才的竞争;⑦宣传的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焦点是市场占有率,它是反映生产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就不能搞短期行为,而必须研究市场,研究读者,开展质量、信誉和服务的竞争。然而,由于利益的驱动,期刊中的无序竞争也相当严重。例如定位,有的期刊由于开发出了“自己所有、别人所无”的市场空间,有了较好的效益,就一定会有一些期刊进行效仿,抢着挤占这一市场份额。使得内容相似、栏目相同、缺乏特色的期刊充斥市场,既破坏了别人的大好局面,自己又没办出个亮点来。再例如广告的竞争,很多期刊不是靠信誉,靠策划来争取广告客户,而是靠一些歪门邪道“拉”广告,或采取“价格战”破坏广告的有序竞争。如何处理好期刊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与现实的关系,开拓我国的期刊市场的生命力,开展有序竞争,摒弃无序竞争,是摆在办刊人面前的严肃课题。
  (三)期刊市场化的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期刊产业是个复杂的系统,是在一定体制下的生产经营、信息收集、市场开发、产品销售,以及文化内涵、两个文明建设等许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之外还与外部的市场环境、社会政治环境、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期刊市场有其自己的特性,而我们目前对于期刊市场的机制还缺乏研究,特别是对期刊市场的交换行为、交换主体还了解不深,对于期刊市场化的保障机制也缺乏调研,可以说这是我国期刊市场化有待进一步研讨的课题群。
  (四)期刊运营的现代化程度较低
  期刊的运营包括出版行政、财务管理、信息处理、编辑加工、装帧设计、印刷装订、储运发行。我国由于绝大部分期刊社(编辑部)规模小,经营分散并且很多环节是手工作坊式的操作,这直接影响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运营全程现代化的程度实际上已经成为期刊社是否适应市场化的一个标志。
  三、出版业面临的形势与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刻表日益临近,出版界对“入世”后形势以及应对措施的讨论也越来越深刻,“机遇与挑战并存”已经成为共识。作为机遇,它为期刊提供了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作为挑战,它对期刊的全面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何把握机遇,从容应对挑战,是每一个期刊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当前期刊业对外开放的总体情况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出于对意识形态的考虑,我国对出版业一直采取的是相当谨慎的保护态度,因此,期刊业的对外开放仅始于1990年。十多年来,开放的形式大致有:①合作出版刊物;②以版权贸易的形式,间接与外方合作办刊;③通过广告形式,允许境外资金进入,间接介入办刊。由于我国期刊业的对外开放只是“拉开了一点门缝”,从数量上看,参与开放的期刊只有凤毛麟角;从力度上看,远不如图书出版业。因此,这种开放只是一种试点,没有起到提升期刊生产水平的作用,也没有达到学习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的目的,更没有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二)入世后期刊界面临的形势
  1.国外资本集团虎视眈眈。在外国资本集团看来,期刊是仅次于金融及黄金而位居第三的获大利行业,中国的期刊市场则又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市场。因此,国际上许多大出版集团早就瞄准了中国市场,他们以文化公司、工作室等形式,投石问路,试探着用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期刊的运作,并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成熟的运作机制,以赔本5~10年的决心来打入中国市场。
  2.国内市场日益扩大。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环境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求职的压力,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激烈竞争,以及个人对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都会激励人们努力学习、不断求知。这种社会生存与事业发展的需要,加上寻求精神解脱与情感调剂的要求,将直接地推进文化、教育、娱乐、科学技术的精神消费。涉及这些领域的期刊如果能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趋势,对期刊从宏观的结构、类型,到微观的内容、形式做出战略的调整,就会随着国门的大开而获得发展机遇。
  3.现行管理和经营模式将被打破。随着境外资金进入我国力度的加大,现行的行政管理和经营模式将被打破,国外对期刊的策划、制作、营销、统计、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规则和经验会被介绍过来,我国期刊市场将会受到分割,效益差的期刊将不堪重负,自动出局,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现代化经营观念的编辑人员将被淘汰。所有这些都向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
  4.管理法规、建设力度逐渐加大。国家目前加大了对期刊出版业实施有效宏观调控管理的力度,通过制定新的经济政策来引导和鼓励期刊的发展,并且逐步建立和完善对期刊管理的各项法制体系,如通过年检、评优等方式对期刊进行间接管理,实行试办期制度等,确保期刊出版工作的正确导向,形成健康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虽然在加入WTO后我国的期刊市场是否立即全部对外开放,其决定权主要掌握在中国政府手里,开放的程度也由我国政府说了算,但是从长远看,期刊市场的开放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出版产业的保护措施,以及WTO规章体系中一系列的例外规则,争取时间,加快调整,建立比较稳固的、能抵御风险和冲击的机制[4]。
  (三)期刊业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1.转变认识,更新观念。转变对期刊这一信息载体所具有的功能的模糊认识,将期刊当作一种产业来对待,是历史和观念的进步。我们要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树立市场经济基本观念,对期刊的发展目标、产业规模、实施重点、人才培养等进行全新的规划。对我们所办的期刊的整体技术水平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优势特点、发展目标及定位都进行全面的考虑,这样才能明确为达到目标采取的策略,知己知彼,在改革中争取期刊的最大利益。
  2.参与竞争,提倡创新。我们期刊管理的低水平目前仍被保护性垄断所掩盖。一旦真正走向市场,这种落后就暴露无遗。要谋求期刊的发展,就必须立足于创新,参与竞争。随着期刊市场可选择、可替代的产品的增多,期刊就越来越依赖于自身的知识价值含量了。因此,树立形象和品牌,形成自己的风格,统一规划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与销售战略,对于提高竞争力,形成整体优势就具有了重大的意义。
  3.积极进行战略性整合。面临对外开放的形势,我国期刊出版单位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的情况亟待增强,因此,期刊业进行战略性调整也势在必行。这种调整包括了对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生产布局的调整和重组。实际上,这也是对出版资源的重新配置。当然,这种整合的形式可能是紧密的,也可能是松散的;可能是横向的,也可能是纵向的;可能是外延扩张的,也可能是内涵式发展的。总之,要达到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的唯一目的。
  4.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经营管理方式概括起来就是以公司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以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基本形式的领导制度,科学灵活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制度。随着期刊也逐步向市场经济的靠拢,我们将呈现从编辑型向编辑经营型,进而是生产经营型,最后是生产经营型与资本经营型的方向发展。
  发展期刊产业,关键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期刊市场,要解决市场的中心地位问题。对于期刊出版业来说,就是要扩大市场占有。品牌、规模和特色要在期刊扩大市场占有这一工作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讲求整体营销策略,全方位地参与市场,才能把期刊市场搞活。
  在新的世纪之初,新的挑战给每个期刊都带来了新压力,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每个刊社(编辑部),作为期刊这一知识产品的生产部门,应当首先感到这种压力和机遇,并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加强学习,认清形势,辨析期刊面向新世纪的各种关系,提前做一些必要的思考,协助主办单位制定好发展战略,迎接这诱人的挑战。
  收稿日期:2001-04-23
《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66~69Z1出版工作徐威20012001在知识经济时代,期刊出版工作的许多问题日益明显。为了适应新的机遇,期刊工作者需要处理好普遍与特殊,长远目标与现实问题,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关系,力求将期刊业推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期刊/普遍性/特殊性/现实问题/可持续发展journal/universality/particularity/actual problems/sustainabledevelopmentSome Relations of Journals in the New CenturyXU Wei(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Jinan University,Jinan 250022,China)In the times of knowledge economy,many problems of journalism areincreasingly clear,To fit in with new opportunity,journalists should resolve such relations as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far purposes and actual problems,sustainable development.徐威(1951-),女,辽宁法库人,济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编,副编审。济南大学 学报编辑部,山东 济南 250022 作者:《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66~69Z1出版工作徐威20012001在知识经济时代,期刊出版工作的许多问题日益明显。为了适应新的机遇,期刊工作者需要处理好普遍与特殊,长远目标与现实问题,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关系,力求将期刊业推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期刊/普遍性/特殊性/现实问题/可持续发展journal/universality/particularity/actual problems/sustainabledevelopment

网载 2013-09-10 21:45:29

[新一篇] 朝鮮詩話略論

[舊一篇] 未來學家托夫勒談未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