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及其全球影响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尽管明显包含着全球变迁以美国为中心的倾向,但却反映了美国在世界上迅速崛起的过程,也表明了美国对人类社会发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全方位的影响。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显得比较特殊,它没有沉重的传统包袱,从一开始就展现了现代社会的很多特征。这是美国能够率先进入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主要原因。现代大众消费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模式,体现了对传统产生很大冲击的新的生活方式。在20世纪期间,各国都在探讨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源于美国的这种发展模式由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对这些国家的社会产生了难以抵制的影响。全球“美国化”之所以在20世纪被很多人炒得沸沸扬扬,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影响的深广性。因此,对美国现代大众消费模式的形成及其影响的历史考察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美国对外经济和文化扩张的本质,而且有助于对20世纪的世界现代化进程进行更为深刻的总体理解。
  一 美国“现代性”的根源
  在国际学术界,“现代性”(modernity)与“文化”一样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而且很有争议性的术语,不同学科的学者尽管对“现代性”有着重点不同的解释,但对“现代性”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无异议。关于这一术语的历史起源,学术界尚无定论,但其所体现的与传统相对立的含义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马蒂·卡利内斯库在其1987年出版的一部影响很大的专着中详细考察了“现代性”概念的起源。在他看来,现代性的概念实际上与欧洲中世纪末期“神与人分离”的世俗化过程息息相关。不过,他的“现代性”概念中包含了整个社会对“时尚”追求的消极因素。①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于尔根·哈贝马斯也持类似观点,他在1981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认为,现代性一般被认为涉及到16世纪左右在欧洲出现的社会组织方式,广泛地表现为“新大陆”的发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②
  显而易见,“现代性”这一概念的出现与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密切相关,而围绕这一概念形成的对不同问题的解释话语反映了资本主义的不断深入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代表世界发展主流的许多西方国家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阶段后,这一术语便在社会学、哲学、文化学、文学批评、历史学和艺术等领域广泛使用。据有的学者考察,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首次比较准确地使用了“现代性”这一术语,“现代性”成为韦伯在与传统社会进行比较中阐释现代社会的重要概念之一。③ 因此,在西方学术界,许多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在使用“现代性”这一概念时与追求更为抽象的“颓废派”艺术家有着根本的不同,明显地将之与推动社会进步的新的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社会学讲师阿兰·斯温格伍德认为,在欧洲,“现代性是和世俗化过程密切相关的,所以它集中表现为对理性的崇拜、对经济发展、市场体制和法律、行政体制的信仰、对合理化秩序的信念,我们可以把这些信念概括为一种现代化的意识形态”。这样,在他的笔下,现代性代表着一种创新的文化,一种在批判思想、经验知识和人文主义名义下向传统和宗教仪式发出挑战的理性精神。④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克里尚·库马尔强调,现代性只是包含理性、政治和社会的观念,在历史上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技术和经济生活联系在一起。⑤ 卡利内斯也谈到,现代性的其中一个类型是科技进步、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的迅速变化的产物。它以进步为旨归,相信科学技术能给人们带来最大的福利和满足;它关注时间(一种可以用金钱加以度量的、像商品一样可以自由买卖的时间);它推崇理性,相信人文主义框架内的自由的理想;它追求实用主义,膜拜行动和成功——这些均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⑥
  学者们对“现代性”的解释可谓各执一词,但这一术语包含着与“传统性”的对立却是他们的基本共识。现代性意味着对“传统”的一种超越,也意指“与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形式革命性的决裂”。⑦ 从文化上讲,高雅文化具有长期的历史积淀,为社会少数精英所控制和享有,其所体现出的“传统性”自然就非常明显。大众文化尽管古往有之,但真正形成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气候却是在世界进入到资本主义成熟期之后。到了此时,文化已从高深的殿堂中走出,在普通人生活的社会中获得了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广阔空间,并且不再与社会息息相关的经济发展相分离,而成为促进现代大众消费社会形成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工具。因此,现代大众消费之所以在美国兴起,自然能从“现代性”中找到它的根源。
  美国立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水平尚无法与欧洲主要大国相提并论,在内战之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这丝毫不意味着美国远离按照当时发展水平来衡量的现代社会。其实,衡量现代社会的指标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要具有创造或追赶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观念或思想氛围,即能为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营造一个十分宽松有利的环境。美国在这方面的确是当时欧洲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这种状况丝毫不足为奇。在殖民地时期,源源不断的移民不畏艰险从欧洲来到险象环生的北美大陆,他们不远万里迁徙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心理上至少体现出对母国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反叛”,试图在一个完全陌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建立他们理想中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从“零”开始的,北美大陆就像一张白纸,绘成什么样的图画完全取决于他们。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一些能够反映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新思想。1902年,美国历史学家威廉·札斯廷·曼以自豪的语气宣称:“美国的经历和现代世界历史相同。”⑧ 在经济上,移民们尽管多从事农业种植,但他们的经营已经与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生产的粮食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通过世界市场来赚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因此,英属北美殖民地从一开始就走上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道路。用美国历史学家卡尔·德格勒的话来说,“资本主义随着第一批船只来到了北美”。⑨ 在意识形态上,诸如洛克、卢梭等欧洲许多着名思想家提出的与封建君主统治完全对立的先进观念和思想被移民们带到了北美大陆,在这里找到了最适宜其成长结果的土壤。美国能够比较早地确立了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这种民主制的一个重要结果是美国社会无明显的等级分层,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在文化观念上,美利坚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移民母国文化的影响,但基本上是清教徒伦理观念与北美大陆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结合的产物。因此,不管是在经济理念上,在思想意识上,还是在文化观念上,北美殖民地和以后的美国处处显现出所谓的“现代性”特征。正如欧洲一些研究“美国化”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美国人和其他人通常把美国与现代性联系在一起,把现代性与美国联系在一起”。⑩
  美国在经济上并没有长期落后于欧洲大国之后,正是因为具备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先进理念。美国经济在内战之后开始迅速发展,西部广大地区得到开拓,欧洲移民大批流入,大规模的铁路修建把各地分散的市场联系在一起,初步形成了广阔而统一的国内市场。铁路的修建直接带动了钢铁、煤炭和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的发展,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也先后出现。在不断涌现的科技发明的推动下,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美国以较快的速度完成了工业化,顺利地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成为居于世界首位的现代工业强国。据统计,1860年,美国制造业雇佣人数为147.4万,增值价值为8.15亿美元,到1910年,这一数字分别上升为661.1万人和85.29亿美元。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着名经济学家斯坦利·恩格尔曼等人由此认为:“在内战之前制造业部门尽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战争结束之后的半个世纪内,制造业内部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更是引人注目。在这一时期,美国在人均收入和工业产量上赶上了英国,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制造业经济。”(11) 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美国向现代大众消费社会迈进的基础。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一般意味着保守性和封闭性,多是固守着自己的“势力范围”,而“现代”文化却表现出开放性和外延性,很少把自己局限于原来的“领地”。美国文化更为特殊,其产生与演化几乎与现代社会发展同步,因此,这种文化内含的“现代”成分的确是其他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它向外扩张很大程度上既没有“传统”的包袱,又有着“现代”的推动。美国历史学家弗兰克·宁柯维奇认为,美国与外国的文化关系不仅是“反传统的”,而且是“反文化的”。(12) 他这里所谓的“反文化”,显然是指体现“现代性”的美国文化对其他国家古老的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美国前驻荷兰大使辛西娅·施奈德在一次讲话中宣称,美国“是第一个经历我们称为现代化许多变革的国家。美国有时看起来充当领袖是因为美国首先处于全新的地方。美国一些特殊的情况能使我们产生特别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形态:我们没有规定什么能否接受的精英阶层;我们愿意接受影响,使我们的产品适合他人的情趣;英语具有普遍性;我们拥有以大众文化作为工具的早期经历;我们拥有一种真正开放的民主环境”。(13) 施奈德这番话在美国社会很有代表性,反映了美国人对自己文化优越的自豪,明显含有文化中心主义的味道,但却说明了“现代性”既是美国现代大众消费社会形成的基础,也是导致其在形成之后以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或生活方式向外大规模扩张的重要根源。
  二 美国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
  作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个术语,“消费”显然与商品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主要指在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过,与人们生存密切相关的消费活动基本上与人类文明发展同步。消费是体现在人身上的一种自然行为,也就是说,对更好物质生活的追求是人的本能之一。在前工业社会,对物质品的消费主要是满足基本生存所需,奢侈品消费主要是社会上层者所为,广大民众往往处于一种消费“匮乏”的状态。消费主义与消费存在很大的区别,是对物品消费的一种无限制的追求,完全超越了生存所必需,包含着对奢侈品占有的炫耀以及在消费物品过程中身心愉悦的体验,对消费商品者而言同时具有身份象征的文化内涵。显然,消费主义与前工业社会无缘。在有些学者看来,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主义自中世纪晚期便在欧洲出现,最初的标志乃是有钱阶层对食糖的钟情而导致对该商品需求市场的日益扩大。这样,食糖便成为在欧洲的一种大规模消费的商品。到18世纪中期,消费主义就已存在于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及德国和意大利部分地区。(14) 因此,消费主义的出现显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比利时卢万天主教大学文化社会学教授鲁迪·拉尔曼斯通过对商店演变的考察,认为现代消费文化从19世纪之初便开始出现,进入20世纪之后日臻完善。(15) 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现代消费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其实,消费主义与消费文化之间并无任何区别,只是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述而已。学者们尽管在解释消费主义时侧重点有所不同,对消费主义出现的时间也存有分歧,但在消费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且大大促进了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上很少出现异议。大众消费主义不是“有闲”阶层的消费观在范围上的简单扩大,而是在资本主义框架之下一个社会发生深刻转变的标志之一,在这方面,美国远远走在了其他西方工业国家的前面。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研究法国史的学者保罗·加农指出:“20世纪的新美国不仅展现出一种政治制度,而且展现出一种受大众消费经济秩序控制的全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似乎左右了自己的环境,以更适合其效率功能的新价值观取代了传统价值观。”(16) 这样,美国逐步从观念和行为上完成了向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转变。
  美国不是消费主义的始作俑者,但却是后来者居上,把消费主义观念所导致的行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消费主义不再局限于富有的“有闲”的社会阶层在物质生活方面的价值取向,而逐渐成为弥漫于整个社会的一种时尚观念,也成为不断刺激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美国,向整个社会传播消费主义观念的过程从19世纪末期美国经济开始腾飞时就已开始,并且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膨胀而日益加快。在这一过程中,曾经主宰美国社会的传统清教主义的节俭观受到巨大挑战,最终在来势迅猛的消费主义大潮的冲击下几乎荡然无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已经步入了现代大众消费社会。战争结束之后,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特征在美国愈益明显,“金钱万能”主宰了人们的一切活动,与过去相比,商业化的气息更为突出,整个社会狂热地拜倒在金钱的裙下。赚钱就是为了享受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本信条。尤其是在卡尔文·柯立芝担任美国总统的时代,大众消费主义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诸如小汽车、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等商品进入了美国的千家万户,成为多数家庭的生活必需品。汽车本来是富裕阶层炫耀社会地位的一种奢侈品,但在20年代以后已成为大众所拥有的最普通商品之一。1919年,总共有660万辆小汽车和90万辆卡车在美国登记注册,十年以后,这一数字分别上升为2300万和350万。(17) 此外,“大众”原本是指在社会上居于多数的从事体力劳动的阶层,到了此时,“大众”的内涵已发生变化,把收入相对平稳而且一直呈扩大态势的中间阶层包括在内。美国的大众消费逐渐地主要指这个阶层的消费行为。这是美国向现代大众消费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许多学者把20年代作为美国现代生活方式的开端,主要是基于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消费方式追赶时尚之上的。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莉莎贝思·科恩指出:“在20世纪20年代期间,大众消费——标准化的品牌商品的生产、分配和购买旨在范围最广泛地使公众购买成为可能——越来越普遍。到了20年代结束之时,大多数美国人不管他们不得不开销了多少钱,都承认大众消费在整个国家购买上的主导地位日益上升。”(18) 美国西方大学教授林恩·迪梅尼尔把20年代看作是美国向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和科层的“现代社会”的转变时期。(19) 其实,社会上依然有一大批人由于工作不稳定而没有过上像柯立芝政府宣扬的“富裕”生活,但在制造商、广告商、大众杂志和电影所传播的以消费主义为导向的“美国梦”的刺激下,他们无不竭力地维持比较体面的最低生活,潜意识里进入了这种消费文化所构织的庞大网络。即使美国在20年代末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之后,“美国梦”尽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陷于生活困境的人们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这种已经根深蒂固于美国社会中的消费主义观,一旦美国走出危机,大众消费主义便以更大的规模“卷土重来”。
  美国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19世纪以后对人类物质文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发明多出自美国。重大技术发现和应用往往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先导,诸如以电为核心的各项技术发明促成了社会发生深刻的转变。这一时期电话、无线电及留声机等新技术的出现带来通讯领域的巨大变革,导致大众文化传播的速度更为加快,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其实,这种“技术进步”还应该包括生产管理上的革命。如至今依然在生产经营管理上具有广泛影响的“泰勒制”和“福特制”。泰勒制的核心内容是标准化作业管理,其实行的结果在美国引起了生产管理上的一场革命,通过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结果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涌向市场。“福特制”的标准化程度较“泰勒制”更进一步,大力推广产品标准化、零件规格化、工厂专业化、作业固定化和机器及工具专门化等。“福特制”的推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批量生产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使美国民众都能有条件购买起小汽车和其他耐用消费品。在20世纪20年代,“合理化”这一术语流行于美国工商企业界,主要指企业通过生产工序的简化和标准化、对时间和动作的研究、市场分析、市场划分、广告、成本核算以及规模装配等来进行科学有效的生产。其实,生产经营“合理化”就是“福特制”的另一个称谓。
  大众消费主义的盛行所导致的重要结果之一是大众文化逐渐在社会上居于主导地位。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一个最大特征是一切都围绕着“钱”来转。因此,在寻求最大限度利润的刺激下,文化逐渐从高雅的圣殿中走出,来到了寻常百姓之家,并且与经济活动密切地挂在了一起,本是上层社会垄断的文化变得更加商业化、世俗化、流行化和大众化,形成了现代人非常熟悉的“消费文化”。消费文化“是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扩张为前提,引起以消费品的购买和消费场所形式的物质文化的巨大积累”。(20) 实际上,消费文化只是大众文化的另一种表述,同时反映了大众文化从此在整个社会中开始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正是具备了上述这些条件,美国进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派繁荣的大众消费社会。
  现代大众消费社会在美国的形成预示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产生。因此,在20世纪初,“美国生活方式”这一概念开始出现,到20、30年代便广为流行。纽约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理查德·凯塞尔谈到这一时期美国大众消费社会的特征时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尤其在“生活标准和技术力量”上反映了繁荣,代表了正在来临的“消费社会”。这种消费社会同时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新的消费模式、更高的工资水平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流动”,是围绕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物质至上的哲学”所确定一种“生活”。在他看来,这种生活方式在本质上代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21) 凯塞尔在这里明确提出美国消费社会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威胁与挑战。另一位美国教授玛丽·诺兰详细地探讨了“美国生活方式”所体现的基本含义,认为美国生活方式过去和现在都是把试图反映20世纪根本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转变的各种其他概念联系在一起,这些概念是标准化、泰勒制、福特制、大众消费、大众文化、现代化和现代性等。(22) 由此可见,美国生活方式不仅把“现代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的确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乔治·桑塔亚纳在一篇关于美国生活方式的论文中写道:“美国生活方式首先本身是革命性的,它仍然竭力要把人类所有更古老的传统抛掷一边,因为他们是毫无用处的寄生物和障碍物。然而。美国生活方式本身成为一种传统:它已经形成了将把自己强加给人性的精神,以自己的形象重塑所有人的灵魂。”(23) 桑塔亚纳是一个未加入美国籍的着名学者,一生着述甚丰,再版书多达100余部,他在这里以激烈批评美国社会的态度勾勒出了以现代消费主义为特征的美国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全方位的影响。这也正是这种现代消费模式在形成之后能够在美国境外产生强大冲击的主要原因。
  三 现代大众消费主义对欧洲的冲击
  欧洲国家多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根深蒂固,许多欧洲人对之引以为豪,但的确成为这些国家大步迈入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障碍。其实,在20世纪初,所有西方工业国家已经意识到商品的消费与生产同样重要,制造商获取利润的多寡最终是由消费市场的大小来决定的。所以,“消费文化”成为这一时期工业国家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然而,欧洲的消费文化主要体现了社会精英的价值观,其所面对的主要是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地位的少数群体。在这种消费文化的主导下,制造商生产的产品绝不能“粗制滥造”,而要包含着很高品位和档次,应同时具有消费和欣赏价值,这类产品往往价格昂贵,普通百姓对之只是“可望而不可及”。因此,至少在工业化很长时间内,欧洲国家对诸如在当时被视为“奢侈品”的汽车和贵重电器等商品方面难以形成以大众为主体的消费市场。正如欧洲着名汽车制造商戴姆勒·本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指出的那样:“在美国,每位琼斯先生都可拥有一辆车,但在这里,我们离美国的情况还有很大的距离。对我们来说,轿车在极大程度上只是有钱阶层的一种交通工具。”(24) 本茨的这番话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大众消费社会在当时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普遍,几乎只是美国所独有。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克莱·刘易斯1922年出版了小说《巴比特》,描述了美国商业文化繁盛时期城市商人生活,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商人巴比特,字里行间充斥着对“美国生活方式”的辛辣嘲讽,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商业社会的粗俗与道德沦丧,以批判美国商业文化的笔墨给人们提供了对这一时期“美国思想”发展的理解。尽管他对美国商业社会的“生活方式”极尽嘲讽之辞,但也揭示了美国社会正在出现的一种“新文化”的鲜明特征。(25) 西方着名的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对刘易斯这部小说的评论与他对“美国方式和福特制”的观察相一致。他指出:“问题不在于美国是否存在一种新的文明,即一种新的文化,甚或作为一个‘灯塔’,是否美国正在入侵或已经入侵欧洲。……美国是否通过其经济生产的不可抑止的力量(以及因而间接地)将强迫或已经正在强迫欧洲改变其完全过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26) 对这些问题,葛兰西实际上做了肯定的回答。实际上,美国大众消费文化在占取国内市场的同时,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境外蔓延。在很大程度上讲,体现大众消费的美国生活方式在境外的传播并非扮演了完全消极的角色,而是起着一种双重性的作用,既丰富了接受美国大众文化产品的国家的生活,但同时也给这些国家的传统生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与美国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欧洲国家最先感到了这种犹如“洪水猛兽”的冲击,这样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欧洲国家很快就寻找到市场,给传统性很明显的欧洲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欧洲人对“美国生活方式”的理解虽简单,但却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在许多欧洲人看来,“是现代的就属于美国的,属于美国的就喜欢毁灭一直被设想为是欧洲过去的乡村淳朴与家庭极乐”。这段话是美国学者佩尔斯在其着述中对欧洲人面对“美国生活方式”的“入侵”所持复杂心情的描述,他特别引用了挪威着名人士西格蒙·斯卡尔的话说,现代性的威胁正在吞没“在我们自己古老文明中我非常欣赏的东西”。(27) 斯卡尔之言也许有些过头,但在欧洲知识精英中很有代表性,这既是他们真实感情的表露,也把美国生活方式所体现的与传统相对立的现代性大白于天下。美国这种生活方式向境外的大规模蔓延,对于固守传统的欧洲社会来说也许是“不祥之兆”,但却是难以抵制的。美国学者埃德加·莫勒在1928年出版的《这个美国的世界》一书中认为,美国现在是地球上最富裕强大的国家,所以自然成为形成当代历史的最重要的单一因素,而欧洲正在逐渐失去对世界发展进程的支配,昔日的辉煌不仅不复存在,而且成为欧洲国家难以适应现代消费社会的负担。莫勒本人对美国生活方式体现出的主要特征持批评态度,但却明确承认这种生活方式代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所以他在这本书中专章论述欧洲社会在经济、娱乐、习俗、消费、金融等各个方面已经变得“美国化”。很有意思的是,莫勒对美国大众文化似乎有“不屑为伍”的口气,但对美国在进入20世纪之后对欧洲乃至对世界会产生强大影响却充满信心。他在最后一章谈到“美国的未来”时,将“欧洲的美国化”与“两千年前左右的地中海世界的罗马化”进行了比较。他预言,美国将证明比罗马“更有力量,更为仁慈,更有教养,更为民主,更为辉煌”。不过他认为,欧洲的“美国化”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历史已证明“希腊从未变成罗马”,所以,“欧洲将不会从根本上被美国化”。(28) 法国社会学家安德烈·西格弗里德认为,不管是工作方法,还是日常生活本身,没有什么能够避免美国这种以现代性为主要特征的生活方式的巨大冲击。(29)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维多利亚·德格拉西亚指出,大致从1890年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化”涉及到这一时期美国历史上出现的大众消费社会作为一种模式在国外的互换及其构建。(30) 德格拉西亚划分的时间段正是其他工业国家向消费社会的过渡时期,美国生活方式的影响自然就比较显而易见。一些欧洲精英曾对美国生活方式提出质疑,但更多的人还是希望从美国的发展过程中寻求欧洲未来的答案。不管是采取消极抵制,还是抱着积极的态度,都反映了美国现代大众消费主义对欧洲社会的广泛影响。
  在向欧洲传递美国现代消费主义理念上,电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所有的大众娱乐形式中,电影可以说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向外国传递美国的文化观念在电影出现之前早就开始,这在美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19世纪在国外充当美国文化“使者”的主要是手持《圣经》的传教士。不可否认,传教士在国外传播美国生活方式上功不可没,但却很难向当地人形象地展现出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外国人只是在传教士的布道中通过相关文字材料和口头宣讲在脑海中“虚拟”出美国社会的图景,效果未必很佳。欧洲不存在美国传教士前往传播美国生活方式的问题,但与非西方世界一样,人们对美国社会并不存在着直观的认识。好莱坞在国外的风行大大改变了这种状况,人们可以通过银幕上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以及画面背景来间接地目睹“真实”与“虚幻”交织在一起的美国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好莱坞是把美国生活方式传递到国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或途径。人们喜欢观看好莱坞影片并不必然意味着对影片中表现出的生活方式的模仿,但的确有相当多的人是这样做的,他们竭力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模仿好莱坞影片中男女主角的举止言谈和衣食住行。在这方面,欧洲年轻人显然走在了前面。1925年1月,《纽约时报》刊文认为,欧洲更年轻一代的“美国化”正在飞快地进行。该文指出:“在欧洲,电影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话来自银幕。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严重包围之中。如果你与一个年轻的美国同伴观看电影,你会知道其中一些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你自己也能看到许多电影是多么廉价和庸俗,在观看时惊诧痛苦不已。然而,年轻的欧洲人喜欢它们,并深受其影响。”(31) 好莱坞对欧洲生活方式的影响远不止此。面对好莱坞的冲击,欧洲政治和文化精英不只是担心本国电影市场沦入美国之手,主要忧虑好莱坞威胁了国家的认同和欧洲各国的生活方式。法国学者克莱芒·沃特尔抱怨说,“美国通过电影已经殖民化了我们”。英国许多人担心,在整个帝国境内放映的好莱坞电影将导致“国家特性或特征发展中美国的支配地位”。(32)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许多上层人士担心的“美国化”主要集中在美国好莱坞影片对欧洲生活方式的冲击。
  美国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在这一时期对欧洲产生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实际上这是迈向大众消费社会的经济基础。按照葛兰西的观点,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技术的影响为理解欧洲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关键。(33) 国际联盟国际劳工办公室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世纪20年代,科学管理把泰勒制的独到观点延伸到劳动生产率、技术效率,甚至公司管理。作为美国文明的一个特征,这种管理方式在欧洲效仿者中引起极大的热情。(34) 英、法、德等国尽管没有照搬美国的生产和管理模式,但无疑吸收了其中的精华。规模化的生产必然与规模化的营销联系在一起,这样,美国的商店经营方式自然成为现代大众消费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标准化的廉价商品主要是通过这一环节传递到消费者那里的。因此,当欧洲国家逐渐采取规模化的生产手段后,那种以零售小商店为主的传统经营理念显然不合时宜。这样,受美国商业经营理念的影响,以扩大市场为目的的商店、连锁店和廉价商店(有时称作“1/5角商店”或“穷人商店”)很快在欧洲一些国家兴起。商店经营理念的改变导致了面向大众的营销方式在销售环节上逐渐居于了主导地位,并且在刺激大众消费的同时为这种消费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美国一些学者强调,走出厨房的“新派”妇女在大众消费市场形成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罗森堡列出了一个公式:美国=现代性=消费=现代妇女。这个公式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妇女的新角色常常象征着现代化和美国化的进程”。(35)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向以“现代性”为特征的大众消费社会迈进。这本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但欧洲国家在从传统消费社会向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转变中深深地受到美国生产和消费理念的影响,在这一进程中明显留下了“美国化”的痕迹。欧洲着名诗人赫尔·福伊希特万格指出:“我没有声称是美国的代表,这是一个我不知道的国家。我想要给那些欧洲中等阶级当头一棒,他们越来越使自己接受了他们喜欢认为属于美国的各种特性,但使之适应了自己的嗜好。在今天的欧洲,不同阶层的人们比大多数美国居民可能更‘美国’。”(36) 福伊希特万格对欧洲社会的“美国化”极尽讽刺挖苦之词,颇有点“调侃”的味道,所言显然有所夸大,但也反映出欧洲受美国生活方式影响的程度。一位很有名的德国宗教界人士宣称,“我们的文化现在受到美国化的严重威胁”。(37) 另外一位德国学界名家1929年写道,“美国今天以一种典型的方式决定整个欧美世界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整个文明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国化”,“无人能否认这一事实,即我们注视大洋彼岸时,我们看到了我们自己未来的形象”。他确信,任何以前的世界征服“在程度和效率上都无法与美国化相比”。(38) 这位学者显然是把“美国化”等同于美国现代生活方式对欧洲传统生活方式的“征服”。用“征服”这一术语只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但却反映了这一时期美国现代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对处于转型时期的欧洲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美国化”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欧洲出现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现代大众消费主义传播所导致的结果。美国大众消费文化能以极强的穿透力深入到异文化的场景内,固然与美国的经济强盛有很大的关系,但却反映了这种文化至少在当时代表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英国格拉斯高大学教授德莱尔·波恩斯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欧洲文化担心美国化,但这种现象却会必然到来。所以,他把“欧洲的美国化”看作是不可避免的,“只是世界工业化的一个最新阶段”。(39) 波恩斯的观点暗含着传统的欧洲很难抵制来自大洋彼岸的新的生活方式。其实,当欧洲一些工业国家开始逐渐向现代大众消费社会过渡时,在此之前已经在美国形成的与这种消费社会相适应的各种理念势必会发生作用,以很强的外力形式促进了“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化”可能给欧洲国家带来文化和社会转型上的混乱或许多人的“失落感”和无所适从,但从长远来看只会给欧洲“传统”中添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新成分。正是在美国现代大众消费文化的强大冲击之下,欧洲工业国家在力图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选择了向现代大众消费社会大踏步地迈进,这一过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终完成。
  四 现代大众消费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从大的文化范畴来划分,非西方国家文化形态与西方文化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在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者的眼中,这些国家或地区向来是文化上的“荒漠”,需要已处于优越地位的西方文化对之“征服”,使之向着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或趋同。因此,许多非西方国家在历史上曾经经历了西方文化对本土生活方式的巨大冲击,不过它们没有像西方国家一直所希冀的那样完全被“西化”,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从蜂拥而入的西方文化中吸取到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成分,逐渐地融入了源于西方工业化国家构织的全球化网络,长期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对这些所谓的落后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进入20世纪之后,美国迅速崛起为首屈一指的世界大国,在大众消费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生活方式借着美国经济对外扩张之潮很快向境外蔓延,欧洲国家最先感到了来自这种生活方式的“威胁”,与美国有着密切交往的非西方国家也未幸免。美国的这种影响可以说是全球性的,正如克里斯廷·弗雷德里克夫人在20世纪20年代末出版的一本书中认为的那样,消费主义是“美国必然带给世界的最伟大的观念;这个观念是,工人和大众不再简单地被看作是劳动者或生产者,而是被看作是消费者”。(40) 其实,消费永远是和收入成正比例的,如果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比较快,就容易接受美国这种消费模式的影响,反之则缺乏前提条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非西方国家一般不具有普遍模仿美国生活方式的基础,只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人们才能看到或体验到现代消费主义的存在。如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上海与西方国家的大城市几乎没有多大区别。美国学者彼得·斯特恩斯在其着述中描述了20年代上海销售的“消费品与新的商业休闲方式联系在一起”。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上海正在变得与中国其他地方迥然相异,弥漫在这座城市的商业主义已使其“堕落”。(41) 这种情况也程度不同地存在于其他非西方国家中与国外联系密切的大城市。因此,在此时的非西方国家,现代消费主义的影响只局限于某些大城市,而且只是由少数人构成的有钱阶层或中产阶级的一种带有“时尚”的价值观,现代消费主义几乎与“大众”无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开始大踏步地迈向现代化进程,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只是到了此时,美国现代大众消费模式才在与美国经济联系密切的非西方国家逐渐盛行开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随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国门洞开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剧,美国的这种影响更加显而易见。与20世纪20年代欧洲国家一样,在美国大众消费主义的冲击之下,这些国家的社会文化面临着“美国化”的严峻挑战。
  战后很长时期内,发展中世界属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中间地带”。因此,当发展中国家在努力寻求经济发展道路时,美国希望这些国家能够模仿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历,最终成为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抗争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成员。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一些现代化理论专家为发展中国家开出的发展“药方”通常是基于这种思想之上,即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和价值体系上应该走美国的道路。所以,对于像罗斯托那样的理论家来说,“现代化看起来非常像美国化:把美国作为现代国家的缩影,他们把美国抬高到发展中国家模仿的模式,系统地表述了旨在发展中国家复制美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的政策”。(42) 不可否认,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制订以及经济发展受到美国很大的影响,美国在有意向外输出其发展模式时不可避免地把现代大众消费主义观念带到了这些国家。很有意思的是,此时的大众消费主义观念已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很长时期为美国所独有,而成为全球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之一。英国着名社会学家莱斯利·斯克莱尔批评了把“文化帝国主义”只等同于美国或美国资本主义,言下之意,美国的影响不能取代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传播。“美国化属于不是由美国政府而是由一个全球资本主义阶层传播的更宽泛的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组成部分”。(43) 因此,发展中国家不只是从美国而且也从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接受了现代消费主义观念。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消费文化的形成固然与本国的经济增长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对普遍提高有关,但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研究第三世界消费文化的专家贝尔克认为:“来自第三世界的例子表明西方消费模式的普遍影响。”(44)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首先,刺激大众消费的广告业务急剧增长,发达国家的广告公司在其中占取了相当多的份额,它们在形成发展中国家的大众消费文化上起了巨大的作用。据英国经济学家赖斯·詹金斯的统计,在第三世界,2/3的广告收入流入外国公司的口袋,其中美国广告公司占取近一半。因此,在欠发达国家,“广告是消费信息的主要渠道”。(45) 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刺激下,人们不仅对来自发达国家的产品“趋之若鹜”,而且那些在广告上投入资金多的商品也深受青睐。如果说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一张消费大网的话,广告就是吸引人们奔入这张大网的媒介;其次,其他跨国媒介文化产品的作用。诸如电影、电视节目、书籍、连环漫画及杂志从一开始就在发展中国家拥有市场。冷战结束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国门开放和实行贸易自由化,实际上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媒介产品的大规模进入提供了一个良机。在拉丁美洲,好莱坞影片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每天的电视节目中有相当大的部分为美国制作,有些国家播放美国制作的电视节目甚至高达85%以上。詹金斯的研究结论是:“电影、电视节目和旅游者也促进了西方消费模式,没有这些影响,跨国公司的广告是不可能如此有效的。作为资本国际化的组成部分,消费模式已在世界范围内标准化。”(46) 这些媒介产品传播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人们消费理念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三,现代消费主义最容易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少年产生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大众文化适应了他们对“现代性”追求的好奇心理。这一特殊年龄群体对美国大众文化传递的价值观念的模仿最为突出。因此,对美国文化产品的制造商和销售商来说,青少年是其主要市场。用美国学者彼得拉斯的话来说:“对美国文化出口来说,青年人意味着主要市场,他们最容易接受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宣传。”(47) 其实,这种对美国生活方式的模仿不仅仅发生在青少年的身上。谢里夫·海塔塔是埃及的一位医生,他目睹了美国大众文化在埃及的扩张,他本人曾是信守传统的“激进保守派”,看不惯年轻人对外来事物的模仿。然而,他最终还是没有抵制住现代消费主义的强烈“诱惑”,成为美国文化产品的主动消费者。他说:“我知道这些东西已悄悄溜进了我们的生活,通过传媒,通过电视、电影、广播、广告、报纸,甚至小说、音乐、诗歌。这就是文化,它正四处伸展,席卷全球。”(48) 海塔塔尽管只是指埃及的情况,但却道出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同时也表明现代大众消费主义对人们观念改变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几乎是很难抵制的。
  现代大众消费主义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反映了弘扬消费主义的美国大众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任何国家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够被他国之人所模仿,因为它所带来的好处很难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然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显然不是很多,在20世纪以后能够使自己的生活方式风靡全球大概只有美国独自一家了。美国人自信“美国生活方式”是美国境外之人“所需要的东西。美国的优越是自然的、符合每个人的最好利益”。(49)“美国生活方式”是否为最好,历史自有定论,但显然不会像美国人理解的那样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从发展中国家来看,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模仿也带来很多负面效应。总体来看,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高消费、高生产和高收入基本上是一致的,享乐主义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自然结果,以中等阶层为主的大众消费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消费水平与生产能力及大众购买力不是协调发展。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绝大部分落入少数人手中,他们形成了社会上的“特殊消费阶层”,而广大民众仍然处在为“温饱”奋斗的状态。一旦现代消费主义在整个社会占据了上风,而大众相应的正常收入跟不上消费水平的急剧提高,结果就会造成有钱阶层的无节制的畸形消费和大众阶层中的很多人对高消费的盲目模仿,高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实用的价值,完全变成了身份的象征和富有的炫耀。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的两极分化由此更为凸现出来。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而且还会在虚假的繁荣中埋下经济和社会动荡的根源。拉美着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从理论上批评了外围国家模仿中心国家的消费方式所产生的不利于前者发展的后果。(50) 此外,对美国消费文化的模仿尽管不会造成传统生活方式完全消失,但却会使维系整个社会认同的本土文化面临危机。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世界调查,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侵害常常归咎于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如在拉美国家,5/8被调查者认为,“消费主义和商业主义是对我们文化的威胁”。(51) 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很多人把现代大众消费主义产生的结果等同于“美国化”,并对这一现象给予尖锐的批评。显而易见,发展中国家对现代消费主义的盲目追求与国情不符,肯定不会带来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循环。然而,现代消费文化的全球传播却迎合了人们对“现代性”生活的追求,是一种很难抵制住的趋势。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形成适合发展中国家各自国情的消费文化,是发展中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所面对的一个严峻的挑战。
  五 结语
  “美国化”的载体主要是美国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向境外大规模的传播不仅表现为处于不同文化场景下的人们对美国文化产品的消费,而且体现为人们对美国现代消费文化价值观的接受,后者甚至比前者更为重要。最早感受到美国现代大众消费文化冲击的是与美国经济关系密切的欧洲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寻求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也不可避免地感到了源于美国的全球资本主义现代消费理念的冲击。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这些消费理念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显得越来越大和更为普遍。
  从历史与现实来看,美国大众消费文化是很多国家迈向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主要外部驱动力之一。美国大众消费文化的传播意味着一种以“现代性”为主要特征的生活方式从美国向世界蔓延,当然,从经济发展角度讲,对以“现代性”为主要特征的消费理念的接受对这些国家来说未必是件坏事,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却犹如“克星”。“现代性”与“传统”尽管是一对矛盾,但绝非水火两不相容,如何使两者有机的结合,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一直是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所面对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难题”,很少有国家不受这一“难题”的困扰,但最终还是面对着难以抵制的现实大踏步地迈入了现代消费社会。其实,这些国家走向现代消费社会并不意味着他们必然会放弃传统,把美国人的消费观念“不折不扣”地移植过来。事实表明,许多国家在历史上曾经历了美国大众消费文化对本土生活方式的巨大冲击,不过它们没有像美国一直所希冀的那样完全被“美国化”,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从蜂拥而入的美国大众文化中吸取到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成分,逐渐地使本土文化适应了全球发展的大潮,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注入来自外部文化有益的成分,在国家迈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消费社会似乎成为大势所趋,这一过程中包含着对源于美国的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理念的接受。但如果已经或正在迈向现代消费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像美国人那样生活,对世界的生存环境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家,其公民每年消耗的自然资源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望尘莫及的。据世界资源研究所(The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的统计,美国消费世界石油的1/4,纸张的1/3,牛肉的40%等。如果这种消费模式只是被中国模仿,对世界资源的影响都将是灾难性的。(52) 而如果全世界各国都像美国人那样消费,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无疑是一场难以挽回的巨大灾难。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发展中国家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模仿美国生活方式的趋势。这种状况引起了很多学者和组织的关注,出于维护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来考虑,他们抨击消费主义在全球的传播。设在美国西雅图的“西北部环境观察”组织(Northwest Environment Watch)负责人阿兰·德宁从保护全球资源和生态的角度批评了对美国消费模式的效仿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恶果,认为当消费主义在工业国家变得根深蒂固时,在物质上获得成功的标准逐渐左右了传统的非物质价值观。结果,越来越多的社会追求导致全球环境恶化的物质目的。其实,基于不断传播最富裕国家高消费生活方式之上的一个全球消费社会是不可能持续的。人类将要为全球消费主义付出高昂的代价。(53) 着名的世界观察研究所(Worldwatch Institute)2004年发布的《世界状况报告》专门讨论了消费主义,对发展中国家以环境、健康和幸福为代价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消费行为提出质疑,指出发展中国家有越来越多的国民采取了发达国家的饮食习惯、交通手段和生活方式。报告坦率地承认,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是人的本性,只要条件许可,人们就会不断地提高消费档次,这也是全球进入消费阶层的人(17亿)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世界不能继续按照目前的轨道发展,地球的自然系统根本无法长期支撑此类节节攀高的消费。(54) 世界观察研究所发布这份报告的主要目的是想寻找一条更适宜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但同时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既不是人类走向进步的“标志”,模仿这种消费方式更不会确保发展中国家的人们都能过上一种幸福愉悦的生活,相反还会使这些国家不断地面对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以及资源匮乏的挑战,更不用说还会带来难以解决的诸多社会问题。在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发展中国家尽管很难不受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文化的影响,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追求高消费的氛围实在不足可取。发展中国家出现的高消费或过度消费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希冀的结果,它们从中可以赚取到更多的利润,但由此而产生的“苦果”最终还是由发展中国家自己吞下。在研究美国现代大众消费主义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时,这一问题的确值得人们深思。
  注释:
  ①Matei Calinescu,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Postmodern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 1987.
  ②Bill Ashcroft, Post-Colonial Transformation( Florence: Routledge) , 2001, p. 210.
  ③Alan Swingewood, Cultural Theory and the Problem of Modernity( New York: St. Martin' s Press Inc. ) , 1998, p. 137.
  ④Swingewood, Cultural Theory and the Problem of Modernity, pp. 137~138.
  ⑤Krishan Kumar, From Post-Industrial to Post-Modern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 , 1995, p. 82.
  ⑥Calinescu,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Postmodernism, pp. 41~42.
  ⑦Frank Ninkovich, Modernity and Power: A History of the Domino The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94, p. xiv.
  ⑧William Justin Mann, America in Its Relation to the Great Epochs of History( Boston: Little, Brown) , 1902, p. 224. 转引自Frank Ninkovich, The Wilsonian Century: U. S. Foreign Policy since 1900(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99, p. 22。
  ⑨Carl N. Degle, Out of Our Past: the Forces that Shaped Modern America( New York: Harper & Row) , 1959, p. 1.
  ⑩David Ellwood and Mel Van Elteren, " Questions of Cultural Exchange: The NLAS Statement on the European Reception of American Mass Culture, " American Studies International, October 1994, Vol. 32, No. 2, pp. 32~45. 全文可在南开大学图书馆EBSCO数据库中得到。
  (11)Stanley L. Engerman and Kenneth L. Sokoloff, "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ization, 1790~1914, " in Stanley L. Engerman and Robert E. Gallman,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 Ⅱ, The Long Nine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0, pp. 376, 380.
  (12)Frank Ninkovich, " The Trajectory of Cultural Internationalism, " in Joyce K. Kallgren and Dennis Fred Simon, eds. , Educational Exchanges: Essays on the Sino-American Experie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87, pp. 8~23.
  (13)Cynthia P. Schneider, " Americanization: An Inductive View, " the address at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May 18, 2000, available at http: //www. usemb. nl/051800. htm.
  (14)Peter N. Stearns, Consumerism in World History: The Global Transformation of Desire( Florence: Routledge, 2001) , p. 15.
  (15)Rudi Laermans, " Learning to Consume: Early Department Stores and the Shaping of the Modern Consumer Culture( 1800~1914) , " in Neva R. Goodwin, ed. , Consumer Society( Covelo: Island Press) , 1997, pp. 140~141.
  (16)Paul A. Gagnon, " French Views of the Second American Revolution, " French Historical Studies, Vol. 2, No. 4. Autumn 1962, p. 432.
  (17)Michael A. Bernstein, " The American Economy of the Interwar Era: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Great War to the Great Depression, " in John Earl Haynes, ed. , Calvin Coolidge and the Coolidge Era: Essays on the History of the 1920s( Hanover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 1998, p. 192.
  (18)Lizabeth Cohen, Consumers' Republic: The Politics of Mass Consumption in Postwar America( Westminster: Knopf Publishing Group) , 2003, p. 22.
  (19)Lynn Dumenil, " Re-Shifting Perspectives on the 1920s: Recent Trends in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 in Haynes, ed. , Calvin Coolidge and the Coolidge Era, p. 63.
  (20)Mike Featherstone,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 1991, p. 13.
  (21)Richard F. Kuisel, Seducing the French: The Dilemma of Americaniz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93, p. 3.
  (22)Mary Nolan, " America in the German Imagination, " in Heide Fehrenbach and Uta G. Poiger, eds. , Transactions, Transgressions, Transformations: American Culture in Western Europe and Japan(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 2000, pp. 6~7.
  (23)George Santayana, The Idler and his Works, and Other Essays( edited by Daniel Cory,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Inc. ) , 1957, p. 52.
  (24)Volker R. Berghahn: " European Elitism, American Money, and Popular Culture, " in R. Laurence Moore and Maurizio Vaudagna eds. , The American Century in Europe(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2003, p. 123.
  (25)辛克莱·路易斯:《巴比特》,蔡玉辉、宋志俊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3版。
  (26)A. Gramsci, Selections from Cultural Writings( edited by D. Forgacs and G. Nowell-Smith,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85, p. 278; Giles Scott-Smith, Politics of Apolitical Culture: 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 and the CI and Post-War American Hegemony( Florence: Routledge) , 2002. p. 143.
  (27)Richard Pells, Not Like Us: How Europeans Have Loved, Hated, and Transformed American Culture since World War Ⅱ( New York: Basic Books) , 1997, p. 202.
  (28)Edgar A. Mowrer, This American World( New York: J. H. Sears & Company, Inc. ) , 1928, pp. 126, 226, 237.
  (29)Allen, French Views of America in the 1930s, p. 71.
  (30)Victoria de Grazia, " Americanization and Changing Paradigms of Consumer Modernity: France, 1930~1990, " Journal of the Twentieth-Century/Contemporary French Studies, Vol. 1, No. 1, Spring 1997, pp. 193~194.
  (31)Henry B. Fuller, " The Americanization of Europe' s Youth, "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5, 1925, p. SM15.
  (32)以上引文见Frank Costigliola, Awkward Dominion: America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lations with Europe, 1919~1933(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1984, p. 177。
  (33)转引自Charles S. Maier, " Between Taylorism and Technocracy: European Ideologies and Vis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vity in the 1920s, "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 5, No. 2, 1970, p. 27。
  (34)League of Nations,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nference Geneva, May 4, 1927, Documentation: Scientific Management in Europe, Geneva, 1926, pp. 7~8. 转引自Maier, " Between Taylorism and Technocracy: European Ideologies and Vis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vity in the 1920s, " p. 27。
  (35)Emily S. Rosenberg, " Consuming Women: Images of Americanization in the' American Century' , " Diplomatic History, Vol. 23, No. 3, Summer 1999, pp. 441~442.
  (36)Herbert Gorman, " Herr Feuchtwanger Jests at Europe's' Americanization' , " New York Times, August 18, 1929, p. BR2.
  (37)" Scopes Case Stirs Berlin, " New York Times, July 19, 1925, p. 2.
  (38)Müler-Freienfels, Richardm, Mysteries of the Soul, London: G. Allen & Unwin ltd, 1929, pp. 239, 287. 转引自Comer Vann Woodward, The Old World' s New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1, p. 81。
  (39)" Asserts America Cannot Shun League, " New York Times, August 1, 1930, p. 18.
  (40)Ben Fine, World of Consumption: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Revisited( London: Routledge) , 2002. p. 171.
  (41)Stearns, Consumerism in World History: The Global Transformation of Desire, p. 87.
  (42)Christina Klein, Cold War Orientalism: Asia in the Middlebrow Imagination, 1945~1961( Ew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2003. p. 198.
  (43)Leslie Sklair, " Summary of The Culture-Ideology of Consumerism in the Third World, " in Goodwin, ed. , Consumer Society, p. 321.
  (44)Russell W. Belk, " Summary of Third World Consumer Culture, " in Goodwin, ed. , Consumer Society, p. 313.
  (45)Rhys Jenkins, " Summar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ird World Consumption: Implications of Competitive Strategies, " in Goodwin, ed. , Consumer Society, p. 328.
  (46)Jenkins, " Summar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ird World Consumption, " pp. 329~330.
  (47)James Petras, " Cultural Imperialism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Vol. 23, Vol. 2, 1993, p. 139.
  (48)谢里夫·海塔塔:“美元化、解体和上帝”,载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等编:《全球化的文化》,马丁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0页。
  (49)Martin Barker, Comics: Ideology, Power, and the Critic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1989, p. 279.
  (50)参见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苏振兴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03页。
  (51)具体数字详见The Pew Research Center, Views of a Changing World, Washington D. C. , June 2003, p. 88, available at http://www.pewtrusts.com/pdf/vf_pew_research_global_attitudes_0603. pdf。
  (52)G. Pascal Zachary, " The World Gets in Touch with Its Inner America, " Mother Jones, Vol. 24, No. 1, January 1999, pp. 50~57. 全文可在南开大学图书馆EBSCO数据库中得到。
  (53)Alan Durning, " Summary of Asking How Much is Enough, " in Goodwin, ed. , Consumer Society, p. 11.
  (54)Gary Gardner, Erik Assadourian, and Radhika Sarin, " The State of Consumption Today, " Worldwatch Institute, State of the World 2004. available at http: //www. worldwatch. org/node/3816.

美国研究京48~67F8世界经济导刊王晓德20072007
美国文化/美国化/现代性/大众消费
现代大众消费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模式,体现了对传统产生很大冲击的新的生活方式。20世纪初,美国就已展现出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特征,到了20年代以后,大众消费主义在美国社会居于支配地位。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在美国形成之后很快向境外蔓延,欧洲工业国家最先感到了“美国化”的威胁,但却在美国这种发展模式的影响下逐步过渡到了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一种全球资本主义价值观,现代消费主义在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史事实表明,不管是欧洲工业化国家,还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美国大众消费文化对本土生活方式的巨大冲击,不过它们没有像美国一直所希冀的那样被“美国化”,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从蜂拥而入的美国消费文化中吸取到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成分,逐渐地使本土文化适应了全球发展的大潮,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注入来自外部文化有益的成分,在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美国研究京48~67F8世界经济导刊王晓德20072007
美国文化/美国化/现代性/大众消费

网载 2013-09-10 21:37:55

[新一篇] 美國旅行社的現代經營管理模式

[舊一篇] 美國的意識形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