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建构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长春39-44G0文化研究邴正19971997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因而带来了中国社会面临的三个大的文化矛盾:来自市场经济的文化冲击;普遍的文化不适应;评价系统的不确定性。这种文化模式的震荡和冲击,导致了人文精神的追寻及文化建构的潮流。文化模式的转折,归根到底是人格模式的转折。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模式经历了由泛道德化、泛政治化到泛经济化人格的转变。泛经济化的人格模式不应成为今后中国的文化取向与人格取向。现代人应向前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模式。 作者: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长春39-44G0文化研究邴正19971997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因而带来了中国社会面临的三个大的文化矛盾:来自市场经济的文化冲击;普遍的文化不适应;评价系统的不确定性。这种文化模式的震荡和冲击,导致了人文精神的追寻及文化建构的潮流。文化模式的转折,归根到底是人格模式的转折。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模式经历了由泛道德化、泛政治化到泛经济化人格的转变。泛经济化的人格模式不应成为今后中国的文化取向与人格取向。现代人应向前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模式。
网载 2013-09-10 21:37:29
[新一篇]
社會轉型時期的制度設計理論與原則
[舊一篇]
社會轉型時期恥感的缺失與重建
相關閱讀
科學技術與人的尊嚴
對經濟形勢的估量和對策建議
中國長期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上)
簡評《西方經濟學》
中國旅行社業集中度變遷的初步研究
對我國中央銀行開辦公開市場業務的思考
論情報學與信息管理的關系
論自然價值規律
孫立平:建立防止既得利益集團扭曲改革的機制
推薦文章
萬人迷必備(1)
師范教育的傳統與變遷
晚清七十年 第一部 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綜論(十二)第10章中國近現代史的拓荒者郭廷以先生
城市的精神脈博 ——論香港現代派小說的一種形態
旁觀者清——三位“局外人”眼中的中國游戲研發
評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框架
賈平凹《說死》:人為什么都不肯死│鳳凰副刊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3 李悝
中國古代十大名刀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