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小学教育管理价值取向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学校作为一个具有特定活动目标、任务、结构、规则、程序,并由为实现特定目标相互合作、相互联系和依赖的一组群体组成的组织,向来离不开管理活动。根据管理活动中重“人”还是重“工作”或“组织”的判断,现代组织的管理大致有两种基本的模式——人本管理和科学管理。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管理领域中非理性主义理论的兴起,我国许多教育工作者从“人”是教育管理中核心的、最重要的要素出发,认为在当前以至未来的中小学教育管理中,非理性管理将成为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和提高管理效能的新的生长点,提出以“人本管理”为价值取向的结论,大力推崇人本管理模式。我们认为,论及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未来价值取向时,强调人本管理自然有其合理性,但不能因此抛弃科学管理。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倡导以“人本管理”为取向的同时,更应强调以“科学管理”为基础。这是由管理活动自身的发展规律,由我国的国情及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实际决定的。
  科学管理以泰勒、韦伯为代表,在管理中以“工作”或“组织”为中心,强调有效的组织机构、周密的工作计划、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职责分工以及金钱刺激和纪律强制。无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还是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都体现了这一精神,他们为教育管理的发展奠定了科学主义的基础。人本管理倡导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注重满足员工社会和心理的需要,改善工作环境,协调人际关系,激发群体士气,培养组织凝聚力。对于人本管理,有两种不同的认识。其一强调满足员工社会和心理的需要在提高工作效率中起主要的作用,关注人只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手段而已。因此,此时的人依然是“工具人”;其二视人为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目的,此时人才是“目的人”。
  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作为两种基本的管理模式,由于侧重不同,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其管理原则和方法定会有差异,但二者在内容上并非绝对的泾渭分明。科学管理依然可以关注人的社会和心理需要,而人本管理也离不开科学的工作程序。其实无论是经验、科学管理还是行为科学管理,对人的关注都有体现,只是在经验和科学管理中,人处于“末”位而不是“本”位。行为科学管理较之前两者更关注人的需要,但从管理者的角度看,人依然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工具,但至少他们的做法客观上或多或少地促进了被管理者某些需要的满足。人本管理的精髓应该体现和突显“目的人”,但“目的人”作为人类管理活动中的理论价值追求,它的实现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现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只要科学管理在实现这些物质基础方面还有作用,科学管理的模式将依然存在。
   一、管理活动自身发展的规律决定了科学管理是人本管理的基础
   1.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考察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发展到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在管理上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人本管理等主要的管理模式,这是一个随着生产发展方式而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内在的规律。纵观整个管理史,我们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管理的人本取向——以人为本的人性管理模式成为热点,其实是经历了与以物本主义为基石的科学管理模式之间此消彼长的过程。科学管理构成了人本管理的基础。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和韦伯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的出现和发展,使科学管理从经验管理的模式中分化出来,从而奠定了教育管理科学主义的基础。30年代起,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主持了有名的霍桑实验,由此实验始发而兴起的行为科学,向泰勒的科学主义挑战,他们宣称,只有把人当作“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和“机械人”,注重非正式组织,协调人际关系,激发员工“士气”,才能提高管理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直到70年代,由于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如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在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在西方又引起广泛关注,它要求教育管理强调正式组织的形式、成文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科学管理的肯定,但相对忽略了对人性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人们的生产、生活、交往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普遍兴起的企业文化,重新把管理的重心拉回到对人性的关注及社会心理的管理效用上,非理性主义理论兴起,人本管理成为新的发展潮流。教育界,产生于70年代的模糊、主观等管理模式一方面尖锐地批评了以理性为基石的科学管理的缺陷——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不重视人,另一方面强调非理性管理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这些理论模式又成为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教育管理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因此,从其发生看,科学管理是人本管理的基础。二者相互作用,螺旋式上升,推动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
   2.从科学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效用上考察
  (1)效率是一切组织的首要目标,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操作规程、精细的成本核算是一切现代组织的基础,而这一切只有在科学主义的理性原则的指导下建立起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管理由于强调组织权威的力量和制度规范的约束,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较大的效果。
  (2)马克思的科学的人性观告诉我们,人是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自然性是人性的基础。因此,在对人的激励方面,物质激励处于基础的地位。人本管理较多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但这一关注如不是建立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它就不会牢固,也不能持久。因此,只有在物质财富丰富起来,人们的精神追求日趋广泛,而一定时期内科学管理对于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提高生产效率作用有限时,人本管理才能适用,并显示它的优越性。
  管理活动自身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科学管理是人本管理的基础,人本管理是以成熟的高水平的科学管理为前提,是科学管理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为此,在通往人本管理理想的征途上,必须打好科学管理的基础。我们不能因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管理的人本取向及科学管理在管理活动中的局限而否定科学管理的价值,尤其是否定它在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二、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结合
  任何一种教育思想包括教育管理理念,都有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处于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这一特定的大时代,人本管理的思想将对全球包括我国的教育管理起导向作用。教育思想的这种导向作用以及教育思想在其存在的历史向度上的前瞻性和预见性,预示着人本管理将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由于中西方国家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正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管理热点的人本管理模式,在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育管理中还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这可以从中西方国情之比较中清楚地看到。
   1.人成为当代信息社会中重要的来源
  人的价值随信息社会的到来而提升。西方国家发达的经济,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劳动除了作为谋生的手段外,被越来越多地看作实现个人价值,发展个性的重要途径。强调“服从性”、“计划性”、“统一性”的科学管理自然受到冷落。而我国目前正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不高,劳动主要还是谋生的手段。近年来的改革开放,虽然促使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沿海地区,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而且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基本上属于传统的外延型或粗放型增长方式,科技含量低,主要依靠扩大投资与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的。
   2.西方国家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率普遍下降
  劳动力供应量不断减少,因此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管理者不得不重视对劳动者的智能开发,满足他们多种心理需求。而我国人口出生率虽大幅下低,但人口的压力依然很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资源在目前和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不是供不应求,而是大量过剩。从表面上看,与其它行业相比,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素质较高,职业相对稳定,较少失业之忧,这似乎更适合人本管理。但这是以物质条件低下而引起的一流教师缺乏或流失、现有人员大量不合格、素质和积极性低下为前提的,在这种情况下,人本管理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物质待遇的提高依然是提高教育工作者积极性的最根本手段。其实,当前中国的许多行业依然把物质刺激作为基本的管理手段,而且效果理想。中国的外资企业以其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高额的工资奖金吸引着我国社会各个层次的劳动者趋之若鹜,这就是很好的例证。
  因此,在追求和实现人本管理的教育理想时,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管理中的人本取向有其深刻的社会的、经济的背景。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倡导人本管理取向的同时,更应强调以科学管理为基础,这是由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状况决定的。
   3.中国儒家文化在管理思想本质上是“人治”
  历史上我国又长期受封建统治和小农经济的影响,缺乏近代科学管理的洗礼,十年动乱又严重破坏了组织和规章制度的建设,致使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和规范化程度低下的状况。许多地方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决策随意性大,员工积极性和管理的效率低下,基本上还处于经验管理的阶段。为此,许多学校的教育改革首先从管理制度入手,如建立、健全各种规章,明确部门职权,制订奖惩标准等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学校办学的效率。从整个国家范围来看,自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以来,中央推出的一系列改革中,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从最初的校内结构工资制、校长负责制的试行,到目前的教育宏观保障等制度的建立,都旨在科学管理方面有所突破。因此,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重点,依然是走出经验管理的窠臼向科学管理迈进。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在倡导人本取向的同时仍要加强科学管理的基础。这是由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实践决定的。
  另一方面,我国中小学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素质还不能适应人本管理的要求,从而不能充分发挥人本管理的作用。据《教育文摘报》报摘所说目前我国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低下,只有13%稍多,尤其是西部偏远山区,情形更令人担忧。人本管理对管理者的知识、能力、管理艺术都有更高的要求,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素质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人本管理不但不能发挥优势,反容易扭曲变形,被简单化、庸俗化。此时科学管理以其严密的组织结构、周密的计划方案、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责任分工,往往能显示强大的力量。事实上,在当前的学校管理中,强调科学管理,强调依法治校,健全各项制度恰恰是消除腐败,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
  学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众主体意识的增强,人本管理将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趋向。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独特的社会环境和中小学管理实际,倡导人本管理仍需加强科学管理的基础。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科版138~140G30中小学学校管理陈君20022002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倡导以“人本管理”为取向的同时,应十分强调以“科学管理”为基础。这是由管理活动自身的发展规律,由我国的国情及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实际所决定的。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基础/价值取向陈君,宁波大学 师范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0 作者:哈尔滨学院学报:社科版138~140G30中小学学校管理陈君20022002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倡导以“人本管理”为取向的同时,应十分强调以“科学管理”为基础。这是由管理活动自身的发展规律,由我国的国情及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实际所决定的。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基础/价值取向

网载 2013-09-10 21:37:10

[新一篇] 略論中國教育管理觀的歷史演變

[舊一篇] 略論出版社信息化建設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