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潜科学导论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C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07)01-0132-06
  作者于1992年8月23日在潜科学研究所东北分所召开的学术研讨会曾作过《谈谈〈潜科学〉杂志和潜科学研究》的专题报告,报告的后一部分重点论及“应用潜科学”的研究问题。本文系在上述报告后一部分有关“应用潜科学”内容基础上扩充修改而成。本文较长,这里先把主要几节发表出来。文章内容未及向赵红州、申先甲、柳树滋、朱新民、解恩泽、田运诸位科学着名学者请教。如有错误,当由作者个人负责。
  一、问题的提出
  一般的学科都包括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个方面,比如物理学包括理论物理学与应用物理学,遗传学包括理论遗传学与应用遗传学,等等。潜科学自然也包括理论潜科学与应用潜科学两个方面。其实,潜科学之包括理论潜科学与应用潜科学,用不着去找别的例子,就现成地拿潜科学所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来做例子就够了。我们知道,“潜科学一方面要研究创新性的科学技术思想胚胎从潜到显的内部孕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以寻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们科学创造潜力的途径;另一方面要研究新观点、新学说,从提出、传播、鉴别和检验到进入科学殿堂的外部成长过程的基本规律。”[1]以上关于科学思想胚胎的内部孕育规律,这纯属理论潜科学研究的范畴。但是关于新观点、新学说的外部成长规律,那就不光是理论潜科学研究的事了,它实际上还涉及处理人际关系、组织鉴定或验证、组织中间试验等等环节。这些环节就不属于纯理论研究,而是要动用纯理论研究以外的手段才能处理得好的。因此,这里就多少与应用研究沾边了。
  我国的潜科学研究由于自创立至今才十几年,故迄今对潜科学的研究偏重于理论潜科学的研究,而不太顾得上去开展应用潜科学的研究。在一个学科的草创阶段当然要多作基础性的研究,这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当一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我们就要抽出一定力量来开展这个学科的应用研究。我国潜科学研究的情况正是这样。自1979年11月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了“潜科学”(Potential Science)这一概念,1980年就创刊了属于国内外首创的《潜科学》杂志,后来又成立了潜科学研究所、中国潜科学研究会[2]。接着“研究会”与《潜科学》杂志又共同组织出版了一套“潜科学丛书”。这些年来,中国潜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研究者在潜科学研究所的组织协调下,以《潜科学》杂志为阵地,做了大量有价值的关于潜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理论潜科学方面的论着。这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现在,为了使我国潜科学研究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在继续做好理论潜科学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应用潜科学研究。
  二、应用潜科学的内涵
  应用科学是相对于理论科学而言的,它们两者之间没有绝然的分界线。所以,应用科学实际上包含了典型的应用科学与边缘的应用科学两部分。相应的,应用潜科学也包含了典型的应用潜科学与边缘的应用潜科学两部分。
  笔者认为,至少以下各项内容是属于应用潜科学范畴或者与开展应用潜科学的研究是有关系的:A.成立中国潜科学基金会;B.建立中国潜科学思想库与成立中国潜科学思想库基金会;C.开发潜技术与成立潜技术产品“中试公司”;D.成立潜科学“伯乐”委员会;E.开展“潜科学业余教育”;F.开展潜科学立法的研究;G.组织力量对有较大现实需要并且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或基本成熟的潜科学项目进行强化研究,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限于篇幅,本文只就A、B、D、E四项展开讨论,其他各项另文讨论。
  三、如何开展应用潜科学的研究
  (一)成立中国潜科学基金会
  这一项在开展应用潜科学研究中是最关键、最不可少的。因为要真正发展潜科学事业,要真正帮助一些非常值得扶持的潜科学人才或潜科学项目,并不是光给他们发表几篇论文、出版几本书就够的,更重要的还要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支持(这点下面还要谈到)。所以,成立中国潜科学基金会的重要性是用不着多说的。
  (二)建立中国潜科学思想库与成立中国潜科学思想库基金会
  如果中国潜科学基金会得以顺利成立,中国潜科学思想库基金会也可以不成立或先不成立。但如果具备条件,最好单独成立一个中国潜科学思想库基金会。因为如果中国潜科学思想库真的建立,并且要想很好开展工作,所需经费是比较多的,能有一个独立的专为“思想库”服务的基金会当然是最理想的。
  首先说明潜科学思想库是什么性质的机构。
  一个科学家总是先有思想,然后才有论着产生。可是无论是思想从产生到形成,或是论着的开写到写成,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或短或长,全由每个当事人的健康、经济、工作(指职业工作)和社会认识等主客观条件所决定。有的人刚有一个思想萌芽或科学胚胎,还来不及发育成完整的思想,由于种种原因,发育过程中止了。有的人已形成完整的思想,刚刚动手写,或者刚刚写了一半,可由于种种原因,写作过程中止了。有的人有好些个思想,可以写成好些种论着,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全写完,写作过程中止了。有的人已写出若干种论着,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修改定稿,或者已修改定稿而老得不到发表或出版的机会,最后“人亡稿失”。
  人人都说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可是不见得每个人都明白:人才之所以浪费,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在于:他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被迫中断了,他的开创性的着作过程被迫中断了,他的创造性的思想与开创性的着作被埋没了。其实,这才是人才浪费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开创性的着作过程来说,对于开创性的着作来说,不管是被迫中断还是被埋没,其原因总不外乎主观的与客观的两大类:主观的主要表现在于健康、灾祸方面,由于得了急症或难治之症,或者遇到了车祸之类,人一下子辞世了,脑子里的东西就被完全带走了,写出来的东西如还没有发表出来,夹在或压在乱七八糟的书堆里,也很容易被搞丢或被埋没。客观的主要表现在同行的忌妒与打击,社会的不理解或压制之类。
  我们要建立“潜科学思想库”,其目的就是要设法避免上述种种不幸结局的发生。不幸结局如果终于发生了,也要设法尽可能多地抢救下来一些宝贵的思想财富。上述有可能被迫中止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与创造性着作过程,有可能被埋没的开创性着作,主要涉及年岁较大或健康较差的科学家或类似人员。对于年岁较小或健康较好的科学家或类似人员来说,这方面的问题并不那么严重。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诚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现代生活中,车祸、急病等等祸患随时都有可能夺去一个科学家或类似人员的生命或使他丧失思维能力。
  过去,我们编《潜科学》杂志的人,主要是担心年轻的人才被压制或被埋没,没有考虑到或很少考虑到老科学家或类似人员的新理论、新见解等被压制或被埋没。
  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其实是有点可笑的现象。如果把人才比作庄稼,好多人只盼着幼苗快快长成,秋天可以收割。如果发生旱涝灾害,枯死或涝死了庄稼,大家都会觉得无比的惋惜。可是庄稼熟透了烂在地里,有时人们的痛惜程度好像反而赶不上庄稼被早死或涝死似的。再把人才比作金钱,好多人平时愿意花大力气去申请贷款,而老爷爷身上那个现成的大存折,他们倒像是没有看见似的。有一天老爷爷的大存折丢失了(找不着了,被盗了,或者被抢了),他们也好像并不太感到惋惜。笔者不是在这里说风凉话,光是议论人家怎么样怎么样,其实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潜科学研究者,特别是我们编《潜科学》杂志的人中间,也是存在的。如上所述,我们往往担心年轻人才被压制或被埋没,在这方面真是小心翼翼,生怕因自己做得不够而阻碍了新生力量的成长。可是老科学家、老年学者提出的新理论、新见解是不是有被压制、被埋没的可能?这方面我们就考虑得比较少了。实际上,在当前不正之风严重腐蚀着科研队伍和学术界,学阀、学霸像喷吐着可怕浓烟的大烟筒一样随处可见的情况下,即使是有很大知名度的专家教授,当他提出一个与身居高位的同行的陈旧观点、陈旧理论相左的新观点、新理论时,同样会受到无情的压制甚至打击。《潜科学》1991年第3期发表了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着名地理学家金祖孟教授的论文《中国古宇宙论的重新评价》。此文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古宇宙论中延续了两千年的“浑天说”优于“盖天说”的传统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观点应该是“盖天说”优于“浑天说”。由于这个新观点触犯了维护传统观点的天文学界的某些当权人物,所以他的一批重要论文就无法在天文学界的权威性刊物上发表。金祖孟教授为坚持真理,与天文学界的某些当权人物就中国古宇宙论展开了长达10年的论战。为此,他耗尽心血,最后积郁成疾,不幸离开了人世(当然,不能说他的辞世完全是这个新观点受压抑所致)。可以庆幸的是,在他离开人间之前,他不仅在大致还健康时看到了自己的重要论文在《潜科学》上正式发表,而且在弥留之际还看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他紧急出版的他的重要论文的合集《中国古宇宙论》的样书(此书把他关于中国古宇宙论研究的29篇论文结集成册)。此书出版后,在国内外天文地理学界,都得到积极的评价。
  另外,还不得不承认,我们潜科学研究者自己,过去也不曾考虑必须采取措施去抢救年迈、体弱科学家或类似人员头脑中装着的,还没有写出、随时有可能被带走的宝贵思想财富。我们没有办法去精确统计,却可以作个粗略估计:全国务行各业、各条战线,每天有多少学有专长或有造诣、有大贡献的科学家、专家、学者、作家、诗人、演员、艺术家、教授、高级记者、高级编辑、高级翻译、高级工程师、高级设计师、高级医师、高级技师(包括厨师、缝纫师、中药技师……)等等宝贵人才,不等把自己头脑里装着的思想财富都传下来就匆匆离开人世?如果我们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他们去世之前尽可能多地把他们头脑里装着的、来不及倒出来的思想财富抢救下来,这将是一件多大的好事啊!
  这里愿意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来说一说。一个例子是我国着名作家周立波同志。他早就打算写一部军事题材的大作品。他为此准备了约30年,一切就绪,详细提纲也写出来了。正等要动笔写,在20世纪70年代末,他因病匆匆离开了人世。当时如果“潜科学思想库”已经办起来,把这部大作品的详细提纲连同关于此书在构思、布局等方面的种种想法、打算乃至某些细节的安排等等都通过录音录像设备记录下来,该有多好!
  另一个例子是我国着名语言学家丁声树先生。他有很高的语言学造诣,可是由于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他一生没有发表更多的论着。20世纪70年代末他突然患脑溢血,昏迷了整整十年,再也没有能工作。他就这样装着满脑子的学问和知识离开了人间。当时如果“潜科学思想库”已经办起来,尽可能多地把他那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记录下来,该是多么宝贵的一笔学术财富!
  下面说说建立“潜科学思想库”的具体做法。
  1.贮存潜科学思想的方法可分两类,一类是利用录音录像手段,一类是接受文字档案资料。两类资料都要用科学方法分类登记妥善保管。
  2.本思想库所收藏的录音录像资料和文字档案资料,开始时以收藏保管为主。到了一定时候,就可以对外办理借阅业务。借阅者首先应持本学科两位有高级职称的人士的推荐信,另外还要办理公证手续,明确保证不剽窃所阅资料。不仅是引用所阅资料,即使是在思路上受过所阅资料的启发,也要在日后的着作或发明中注明或有其他方式的体现。如果是受了所阅资料的启发或是在所阅资料基础上作出的科技发明,都应视所阅资料在该项发明中所起作用之大小,适当承认所阅资料作者的发明权。当然,这就涉及潜科学的立法问题。限于篇幅,这里不多谈。笔者将在另文比较详细地谈谈个人对上述问题处理办法的设想。
  3.就思想库的工作方法而论,思想库首先是主动访求有关收藏品,包括录音、录像资料和文字档案资料;另一方面也被动受托保管有关收藏品。受托保管的收藏品原则上需交纳适量的保管费。
  4.思想库的服务范围:科技研究人员、教师、医药卫生人员、文艺工作者、新闻出版工作者、各类技工等等人员中有特殊贡献与较高造诣者,某些奇才、怪才、偏才,某些拥有祖传、秘传绝技的一般公民。对于不肯公开的祖传、秘传等绝技,要用加密方式贮入思想库。
  对“潜科学思想库”的行政管理人员,要有明确的规章确保他们不泄漏、不剽窃“潜科学思想库”所保管的带有保密性的学术资料档案。
  5.思想库收藏内容范围:这应该分别从纵横两方面来看。从横的方面看,思想库只收那些尚未发表的,有价值而具有发明创造性质的东西(具体作品或思想内容),这一点上文已经大致提及,此处不赘。从纵的方面看,大凡科技发明或科学发现总是先有(1)思想萌芽,然后再发育成(2)科学胚胎(暂分早、中、晚三期),最后再发育成(3)成熟的胎儿。就“潜科学思想库”的宗旨而言,只要有抢救的需要的,处于以上三个阶段的科技发明或科学发现都在它的收藏范围之内。就是说,潜科学思想库虽然也收藏足月的胎儿(不管已分娩的或待分娩的),更注重收藏受精卵和发育中的、未足月的胎儿(大致相当于早、中期的科学胚胎)。就像一家商品收购公司,它不仅收购成品,更注重收购半成品,还收购设计图纸(当然,这个比喻其实并不十分贴切)。原来,一种科技发明也好,一种科学发现也好,很多情况下都是社会集体的产物,而不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当然,一般情况下“思想萌芽”都是某一个人先提出来的,再接下去到“科学胚胎”阶段,限于财力人力,有的人光靠自己就搞不下去了。这种情况下就有两种可能的发展前途,第一种是发明人始终保守秘密,思想萌芽发育到早期或中期“科学胚胎”后,再也无力使它得到进一步的发育,最后就落下了个“胎死腹中”的结局;第二种是为避免“胎死腹中”,及时把“思想萌芽”或早、中期的“科学胚胎”移植到社会上,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或向全社会公开出来。这样,“思想萌芽”或早、中期的“科学胚胎”有可能在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得到正常的进一步的发育,最后顺利发育成足月的胎儿。这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大有好处的。但是迄今为止,无论是科技界或卫生文艺等等其他各界,“思想萌芽”或早、中期“科学胚胎”,因种种原因而落得“胎死腹中”结局的现象还是大量存在的。“潜科学思想库”如果办得好,就可以把上述“胎死腹中”现象减少到最低。
  对年老的、年迈的专家学者或类似人员来说。“潜科学思想库”不仅要收藏他们的“成熟的胎儿”(当然是指尚未公开发表的),还要收藏他们的早、中期“科学胚胎”甚至“思想萌芽”。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以年老科学家为例来做一说明。一个有成就的老科学家奋斗了一辈子,除了已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外,脑子里还装了相当数量的科研成果,这种成果有的相当于“足月的胎儿”,有的相当于早、中期“科学胚胎”,有的相当于“思想萌芽”。不能只看重“足月的胎儿”,而忽视早、中期“科学胚胎”或“思想萌芽”。这对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是不利的。从潜科学的角度来看,“思想萌芽”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东西。从事科研工作的人都会同意,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全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这里所说的“思想萌芽”大致和发现与提出问题相当。假如一个有眼光的企业家组织了一个“科技发明开发公司”,他一定高度重视“思想萌芽”这个首要环节,他一定会着力搜寻闪光的“思想萌芽”。一旦这个“思想萌芽”发育成功并开发出一种畅销的新产品,他一定会重奖提供“思想萌芽”的人。中国今天有相当多的从事科技开发的公司却缺乏上述这种眼光。他们只想吃现成饭,喜欢接受那种连工艺流程都已设计好的,拿来马上可以投产的项目,而对早、中期“科学胚胎”,对“思想萌芽”不屑一顾,根本认识不到它们的巨大价值。显然,这种做法对科技开发与社会进步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为了扭转这种不正常的风气,“潜科学思想库”除了要做好“思想萌芽”与早、中期“科学胚胎”的收藏工作外,还要通过适当手段和适当途径向社会多做宣传,还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有益于“思想萌芽”生长,有益于“科学胚胎”发育的具体工作。
  (三)成立潜科学“伯乐”委员会
  《潜科学》杂志的宗旨是:扶持和促进孕育中的科学胚胎,发现和培育有苗头的科学人才。过去,我们更多地从理论潜科学研究的角度去理解以上两项办刊宗旨,总以为在处理稿件上小心谨慎,做到不埋没人才也就尽到刊物的责任了。现在看起来,这样理解还是不够全面的。实际上,我们还应该从应用潜科学的角度来理解以上两项宗旨。因为要实现以上两项宗旨,不是光靠理论研究就能解决问题的,更不是光凭一副好心肠为某些应该扶持的作者、读者发表几篇文章就能解决问题的。首先,我们的国家这么大,行业这么多,光看来稿,只能了解到一小部分孕育中的科学胚胎,只能发现一小部分有苗头的科学人才。其次,有时一个作者遇到的困难不是光把文章发表了就能解决的,他还需要在组织关系、经费、设备等方面得到一些有效的帮助。所以,除非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笔者想到了筹备成立一个不妨称之为“潜科学伯乐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当然,这是一个咨询性的组织机构,但应该是全国性的组织机构。它的隶属关系、领导成员、工作职能等等,都需要好好研究,好好协商。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在各市县,在国家大中型企业,在科研机构的院一级,在各大专院校,都应该成立它的精干的基层办事机构。为了符合精减机构的精神,这种基层办事机构可以附设在同级的科委、科协、社科联或政协组织内。应多遴选当地热心科学事业,有相当威望、爱护科学人才的离退休老干部、老科技人员等参加基层办事机构。
  一旦这个“潜科学伯乐委员会”得以建立,《潜科学》杂志可以从各基层办事机构聘请“潜科学伯乐委员会”通讯员,以协助刊物开展工作。
  要成立这么一个“潜科学伯乐委员会”,肯定是不会那么容易的。但是,如果大家认为确有此需要,那么,就应该早日开始酝酿如何开展筹备工作。
  (四)开展“潜科学业余教育”
  近年来好多热心的作者、读者都建议《潜科学》杂志社成立培训部,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既有益于社会,又有经济收入。我们认为《潜科学》杂志社成立培训部的意见是对的。但问题是培训成立起来后怎样开展工作。现在社会上以创收为主要目的的培训班多如牛毛,这样的培训我们显然是不能举办的。
  经过近两年的酝酿,现在对如何办培训班已经有了一点明确的认识。
  我们经常收到一些读者的来稿,稿子字迹潦草、内容空洞,逻辑不严密,口气还很大,根本不能刊用。但是,仔细地分析稿子,也可以从中看到一点闪光的东西,这就是作者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说明作者有较好的“悟性”,或者说颇有点创造性思维的闪光。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在人群里有较好的“悟性”,或者说颇有点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的,比例不是很大。就是在科研队伍里,悟性较差或者缺乏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的也有的是。所以,从潜科学角度来看,我们要珍惜社会上一切有较好悟性和颇有点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的人才。“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也飞不了鹰那么高。”别看这些稿子不能刊用,它的作者却具有较好的科研素质。如果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补课教育,日后成才乃至成大才的可能是不小的。那么,应该对他们进行什么样的补课教育呢?总的说来,要对他们进行“潜科学人才业余补课教育”(下文简称“潜科学业余教育”)。此种补课教育也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就社会各色潜科学人才来说,为他们办一个“潜科学人才函授学院”是合适的。
  目前我们通过来稿发现的潜科学人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胸怀大志(换一种说法就是“狂得要死”),刻苦钻研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等)的。对这一批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感到很头疼。我们从潜科学和潜人才角度看,倒觉得这一批人非常可爱。的确,他们都很狂,他们当中多数人的数学功底却都不够好,有的还很差,正如数学所某专家所指出的,“严格地说,他们大多数连中学数学都未学好,证明中大部分错误不超出中学常识范围。”[3]我倒觉得应该专门为这批人办一个“潜科学业余数学爱好者进修学院”,对他们实行“按程度分班,因材施教”的补课教育。目前这样的业余数学爱好者,据笔者粗略估计,对数学难题钻得比较深,甚至达到“数学迷”程度的,全国不会少于1000人,入迷程度稍逊一等的可能在万人以上。我们的“潜科学业余数学爱好者进修学院”如果真的办起来了,入学人数有可能超过10000人。以后还会不断增加。因此,这个进修学院开始时只能是函授学院或刊授学院。经过半年至一年的教育、观察,或许可以从中选拔出50-100人来办个面授的提高班。进修学院也好,提高班也好,都要聘请有水平的、有伯乐精神的高校数学系或科学院数学所的专家学者来设计课程和授课。进修学院还可以聘请国内外的数学界有影响的人士担任名誉院领导。
  《潜科学》培训部如果把“潜科学人才函授学院”和“潜科学业余数学爱好者进修学院”这两个学院办成了,效果都比较好,那么《潜科学》培训部还应该和各有关部门合作再办一系列不同学科的潜科学人才函授学院或进修学院。办这种函授学院或进修学院在选拔学员方面应有其特点。它不搞严格的入学考试,而是把入学标准放得比较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真正有发展前途的潜人才不被拒之门外(现行的高考制度容易把一些奇才、怪才、偏才拒之门外)。入学时人数不妨多一些,但要在不长的时间内比如半年至一年内把沙子里的“珍珠”(优秀分子)基本上都筛选出来,然后加以特殊的培养。当然对筛选后剩下来的“沙子”(一般分子)也要因材施教地给予适当的培养,使他们各得其所,每人都达到适合自己素质的档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述这种性质的“潜科学业余教育”,我们认为是适合于我们目前的国情的。我国高校和高中招生人数都比较有限,每年都有几十万高中毕业生高考落选,至于每年高中升学考试落选的初中毕业生更是数以百万计。这几百万落选的高初中毕业生中,包含着多少万粒大小不等的“珍珠”啊!我们难道不应该想方设法去把掺在沙子里的大量“珍珠”找回一部分来吗?当然能找回越多越好。要实现多找“珍珠”的宏伟目标,最好的办法是在全国范围内,各个行业和地区都兴办“潜科学人才业余教育。”
  广泛兴办上述“潜科学业余教育”,其好处首先当然在于培养人才。不过这里培养出的人才,奇才、怪才、偏才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正规的高等院校也会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奇才、怪才、偏才,但在人才总数中所占比例肯定要低得多。广泛兴办上述“潜科学业余教育”,还有一个大好处,就是可以在全社会兴起好学之风。这个好处,在当前尤其显得意义重大。因为现在社会上年轻人普遍地学习风气不浓,大批大批的年轻人沉醉于吃喝玩乐,有的甚至坠入犯罪的深渊。如果把社会上大批好学的年轻人都吸收到上述“函授学院”、“进修学院”里来,一定会把更多的年轻人吸引到好学者的队伍中来。这对当前社会风气的好转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里要把当今普通的成人教育(电大、职大、夜大、函大等)与上述“潜科学业余教育”等在办学宗旨、教学特点方面作一对比。
  当今普通成人教育,从学校方面说,更多地以提高高等教育普及面为主要目的,从大多数参加学习的人的方面说,取得一个学历,一张文凭是他们入学的主要目的。筛选出人才,特别是筛选出可能会对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奇才、怪才、偏才、似乎不是普通的成人教育的主要目的。
  “潜科学业余教育”则不同,无论从办学方面说,还是从就学人员方面说,提高专业知识与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使更多的人成才,特别是使大批可能会对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奇才、怪才、偏才脱颖而出,是“潜科学业余教育”教、学双方的共同目的。而学历、文凭在“潜科学业余教育”的教、学双方心目中却不占主要地位。
  另外,以上两类教育在招生范围招生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也各有不同,限于篇幅,此处不赘。
  最后,还要说两点看似题外话其实不是题外话的重要意见:一是开展“潜科学业余教育”与改善民族文化素质的关系,二是“潜科学业余教育”与普通的成人教育的关系。
  先说第一点,开展“潜科学业余教育”对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有很大好处。首先是在优生学上的好处。现在无数事实已证明,同一对年轻夫妻,在他们还是文盲时生的孩子和他们已提高了文化水平以后生的孩子有素质上的差别;早婚早育的孩子与正常婚龄生出来的孩子也有素质上的差异。同一个母亲在同一个年龄段里,当她上着业余大学、刻苦好学时怀的、生的孩子与整天蹦蹦跳跳、不好学习时怀的、生的孩子,其好学本性也有差别(以上差别光从基因角度无法解释,所以值得进一步研究)。可见,广泛开展“潜科学业余教育”,不仅能提高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入学者的文化素质,也能提高他们的下一代的文化素质。其次,现在大家常常用“人均”这个词,但是只听说“人均收入(多少元)”、“人均产值(多少元)”、“人均粮食(多少公斤)”、“人均资源拥有量”等等,可是没听说有什么人曾计算过人民的“文化素质”、“公德心”、“智商”这类东西的“人均值”。当然,这类东西暂时还无法作定量分析。其实对“智商”作定量分析,在理论上还是可能的,至少作抽样的定量分析还是可能的。如果有办法对人民的“文化素质”、“公德心”、“智商”这类东西作定量分析,那么大家一定会承认,由于“文革”的恶性破坏,现在全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公德心的“人均值”一定比“文革”前大大下降了,“智商”的“人均值”可能也下降了。“文化素质”、“公德心”、“智商”这类东西的“人均值”的下降,有点像“地下水位”的下降,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将会日益显示出它的严重后果来。笔者认为,我国领导人在领导我们国家时,不仅要抓“人均收入”、“人均产值”等等,还要抓“文化素质”、“公德心”、“智商”这类东西的“人均值”。那么,大批的人,比方说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几千万人去刻苦钻研学问(倒不限于钻研数学难题)和参加“潜科学业余教育”,肯定会有助于全民族“文化素质”、“公德心”、“智商”这类东西的“人均值”的提高的。可见,鼓励人们钻研学问和开展“潜科学业余教育”,对国家、对人民都是很有好处的。
  再来谈第二点,“潜科学业余教育”与普通的成人教育的关系问题。
  笔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成人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它为普及教育尤其是普及高等教育,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从我们研究潜科学的人看来,目前我国的成人教育还有一点不足,就是参加成人教育的人有较大比例是奔学历和文凭来的。由于目前“文凭热”已经过去,人们参加成人教育的劲头已不如80年代了。现在社会上在勤奋自学某一学科、在刻苦钻研某一课题的人却有一个很大的数量,由于这一部分人学习的目的主要不在于取得学历和文凭,而在于学真本事,成才做贡献。对于这一部分人,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等都与他们的要求不甚对口。而笔者上文提出的“潜科学业余教育”是最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的。所以,笔者认为,从国家的整个需要来说,“潜科学业余教育”不仅应该正式列为国家成人教育或业余教育的一类(“潜科学业余教育”还包括刚就业的未成年的初中、高中肄业生和毕业生的业余教育),而且还要把它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上。因为以上“成人教育”与“潜科学业余教育”这两类教育,如果从潜在的、长远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培训对象对国家、对民族的重要性,那么很可能,后一类比前一类还重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认真考虑一下这个大胆的推断。如果认为有道理,就应该重视“潜科学业余教育”问题,并把它纳入国家成人教育与业余教育的正式轨道。
  四、余论
  上文笔者提出了与“应用潜科学”有关的七项内容,并对其中比较重要的四项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其中,A项“成中国潜科基金会”重要,B项“建立中国潜科学思想库与成立中国潜科学思想库基金会”应该当作一项抢救性的紧急任务去看待。早一天把它成立起来并开始运转起来,每天就可以抢回来多少本来要被带进棺材的思想财富。有形的损失容易看见,也就容易引起重视。无形的损失大家不容易看见,也就不容易引起重视。E项“开展潜科学业余教育”虽不若A项、B项紧迫,但也应抓紧向广大群众和有关部门作宣传,以期引起他们的认可与支持,然后才有可能顺利地付诸实施。E项一旦付诸实施,大量的奇才、怪才、偏才就可以应运而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认清奇才、怪才、偏才的价值而给予正确的孕育、培养和使用,让他们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大发挥自己的作用。D项“成立潜科学伯乐委员会”虽没有A项、B项、E项紧迫,却也希望得到有关领导部门和有关权威人士的重视,早日把潜科学伯乐委员会成立起来。在学阀、学霸比较厉害、红眼病盛行的今天,潜科学人才渴望科技界的伯乐们能带给他们一点甘霖。
  关于开展应用潜科学的研究问题,在潜科学界还是初次被正式提出来,笔者个人发表以上见解,只是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如果能抛砖引玉,笔者将感到无比的欣慰。
  [收稿日期]2006-11-25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32~137B2科学技术哲学金有景20072007
潜科学/显科学/应用潜科学/导论/潜科学思想库/潜科学业余教育
  potential science/visible science/applied science/introduction/think-bank of potential science/spare-time education of potenti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potential science  JIN You-jingThe concept, potential science,first put forward by Chinese scholars, is the opposite to the visible science, which is developed and accepted by the public. Potential science refers to the science which is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with uncertainty and potential.The potential science research should consist of two part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But up to now only the theoretical potential science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actively, while applied science research is almost ignored. The author first suggests carrying out the applied scienc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potential science and makes a clear statement of the connotation, research methods of potential science.
“潜科学”这一概念是1979年11月由中国学者首次提出的。潜科学是指处于研究过程中的科学,它具有不确定性和潜在性,与发展成熟、为社会公认的科学即“显科学”相对。潜科学包括理论潜科学与应用潜科学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偏重于理论潜科学的研究,忽略了应用潜科学的研究。1992年,作者在潜科学界首次提出了开展应用潜科学研究的问题,并且对应用潜科学的内涵、研究方法等学术问题都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作者: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32~137B2科学技术哲学金有景20072007
潜科学/显科学/应用潜科学/导论/潜科学思想库/潜科学业余教育
  potential science/visible science/applied science/introduction/think-bank of potential science/spare-time education of potential science

网载 2013-09-10 21:35:21

[新一篇] 應對人口老齡化  ——對“接力”模式和“反哺”模式的再思考

[舊一篇] 應用語言學的基本理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