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价值选择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杭州117-122B1哲学原理潘正云/彭水生19951995价值选择,是人类价值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人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重大的时代课题。本文从几个侧面对价值选择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价值选择的内在矛盾及其运行轨迹、价值选择的理想境界与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以期对人们进行积极有效的价值选择能有所裨益。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与完善,人们的“价值世界”在发生着相应的裂变,矛盾、冲突、多元已成为人们的价值主旋律,人们的价值选择在经受着“阵痛”的考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与探讨价值选择对于人们建构既符合主体需要又适应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念,具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价值选择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一)价值选择的内涵  所谓价值选择,简言之,就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作用过程中,主体根据自己的价值尺度,对客体的属性、功能及其对主体可能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比较,以求用最小的代价取得对主体最大的价值的选择过程。  价值选择,是人类自觉、自主的活动,是人类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人类就是在价值选择中发展进步的。人类的本质也是在价值选择中不断实现和完善的。在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价值选择的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的工具来利用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1]  价值选择是人生征程上的重要航标,因为可供选择的价值是多元的、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不同的价值主体或同一价值主体,由于价值选择的差别或前后不一,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价值结果。商戈令先生曾这样说:“仔细体验过人生的每一个人,都会承认人生无时无刻不充满着选择,一个人最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与其选择了怎样的人生道路密切相关的。一样的血肉之躯,一样的时代背景,甚至一样的环境条件,却常会产生不同的人格,这里除了一般的原因之外,主要是由于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人格。”[2]可见,选择的差异直接决定着由此而产生的价值效应。  价值选择,也是价值冲突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行为。没有选择的参与和作用,价值冲突就难以弱化或消除,人们的价值决策就难以科学化和合理化。价值选择,是人们的值活动的重要的调节、助动器。  价值选择的内容非常丰富,为把握其全貌和内在的实质,我们有必要对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进行概述。  (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  主体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的统一。人,具有一种与动物不同的根本特征,即永不停息地为合理的目标而奋斗。即使面临着矛盾,面临着种种不合理性,人也总不甘处于被动地位,不甘受人生悖论的摆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按照自己理想的目标生活。价值选择,是人有意识、有预期的活动,是人们不甘屈从、勇于追求价值的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是人类主体行为最好例证之一。可以说,一切人的活动,不管他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都是在选择。如果看不到人的选择作用,或者把人的选择看成命定的、被动的,那么,就会陷入宿命论的泥潭。另一方面,人的价值选择也不是任意的。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历史环境、客观条件之中,他的选择必然受到历史环境、客观条件的制约。如果把价值选择说成一种纯主观的东西,似乎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想选择什么就选择什么,说会导致对历史必然性的否定,把人类历史的发展看作人任意选择的结果,是非常荒谬的。事实上,价值的选择是主体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的有机统一。  多样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价值世界广袤深邃,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得出不同价值,比如,在性质上有正负价值之分,在量上有大小价值之分,在内容上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之分,等等。不同的客体,其属性和功能不同,对同一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就是同一客体,其属性功能也是多方面的,不同属性与功能对同一主体的价值也不相同。价值多样性决定了价值选择必然具有多样性。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变革的日益深入,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客观存在物对人、对社会的作用的性质和意义也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愈来愈多的自在存在物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内,同主体发生价值关系,而且这一切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由此形成了价值、价值关系的不确定性,从而使价值选择在一定时期内的一定条件下表现为易变、不确定性。当然,价值选择的不确定性是相对的,从总体上看,价值选择是多样的,是多样性统一于相对的不确定性之中。  功利性。“功利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人类追求价值,在最普遍、最根本的意义上就是追求功利。”[3]功利尺度,是人们改造世界实践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在因素,它既是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又是贯穿实践活动过程始终的准绳。离开了功利尺度,人的实践活动就成了不可思议的东西。价值选择,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它的产生、发展,毫无疑义是价值主体由于受特定的功利需要驱动的,人们一般是不会去做那些徒劳无益、毫无实效和得不偿失的盲目的价值选择的。也就是说,人们的价值选择具有功利性的特点。当然,这里强调“功利”,并不意味着把“功利”推至为人类至高无上的原则和人类的唯一关系。事实上,“把所有各式各样的人类的相互关系都归结为唯一的功利关系,看起来是很愚蠢的。”[4]  等级性。德国心理学家施普兰格尔在《价值的等级》中指出,各种价值之间有高低之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等级。他认为经济价值最低,宗教价值最高。马克思和马斯洛对人的需要的划分,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对其心目中价值的等级的划分。价值的等级是客观存在的,它同人们的价值密切相关,不同的价值观的人,他的价值等级序列是不一样的。面对价值的等级,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于生活意义的确定,来寻找最有价值和最宝贵的那些“价值”,以作为价值选择的既定方针。显然,价值的等级性决定着价值选择的等级性。  以上我们探讨了价值选择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正是这些基本特征的存在和作用,才使价值选择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不可替代性。为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价值选择的形成和发展的脉络,科学地利用其作用机制,使我们在价值实践、价值创造中积极思考和行动,有必要对价值选择的内在矛盾和运行轨迹进行透视。   二、价值选择的内在矛盾及其运行轨迹  价值选择,是价值冲突过程中的选择。正是由于冲突的存在作用,所以我们才选择;正是由于我们的选择,所以才身陷冲突之中。因此,价值选择必然是十分棘手的价值行为。“即使最合乎理性的社会,即使最有利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社会条件,也仍然存在着自我矛盾和价值冲突,存在着人生价值的难以抉择,存在着进退维谷的境地”。[5]也就是说,价值选择是一个矛盾的世界,这个“世界”又具有着自己运行的轨迹。  (一)价值选择的内在矛盾  价值选择的内在矛盾是十分复杂的,从现实的状况看,主要表现为社会价值选择与个体价值选择的矛盾、理想价值选择与现实价值选择的矛盾、经济价值选择与伦理价值选择的矛盾。  社会价值选择与个体价值选择的矛盾。一般说来,社会选择与个体选择是统一的,因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6]这就是说,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在不可分割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社会选择就是个体选择,个体选择就是社会选择。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设定其价值目标的,或者说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特殊价值,并且都期望达到最大的效用。即使社会根据无数个体的价值偏好来选定价值模式,然而这种价值模式的均值也不等于各个体价值之和,而只能是一个概率分布的偏好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选择只是部分地反映个人的价值追求,只能局部地满足个体价值,而不能使他的价值得到极大的充分发挥。有时为了实现某种社会价值,要牺牲一些个体价值。因此,社会的价值选择与个体的价值选择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理想价值选择与现实价值选择的矛盾。理想是指向未来的,只是一种可能的东西。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这种想象诉诸情感,又依托于智者,它是合乎规律之“想”。“理想好比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它虽然生长在泥土中,但它又不是泥土”(张闻天)。一般说来,理想的本质是建立在客观必然性基础上的,是应有的东西。而现实是一种客观事实的存在,是一种有限的存在,它要受到一定的界限、限制。人,生活在一个“理想”与“现实”既统一又区别的世界上,他不象动物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直接给予的“现实”,永远不能超越“现实”的规定。恰恰相反,人总是不满足于现实的规定,而是按照一定的“理想”的构建,不断地造就和完善自己。人们的价值选择,如同人类其他的实践和生活一样,也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因为生活中对价值的理想选择毕竟不等于价值的现实的选择:对现实价值做出的选择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与理想的价值选择又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理想的不现实,现实的不理想”,这是矛盾,也是冲突。  理性价值选择与非理性价值选择的矛盾。在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其他所有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渗透和伴随着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一般说来,理性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直觉性、个体性和体验性的特点。在现实的生活中,从事价值选择的主体,“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7],因而人们的价值选择一般是在高度理性支配下所进行的活动。然而,这种活动又离不开价值主体的诸如兴趣、爱好、嗜好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一定的价值选择是在主体的理性与非理性的作用下既矛盾又统一的结果。司马云杰先生曾这样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心理、有自己特殊的价值体验、有不同经验世界。这些心理、体验、经验等不仅从科学及其他其它理性文化实践中来,也从宗教信仰、迷信等非理性的文化实践中来,它构成了各种不同层次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理性者的选择象闸门控制着感情的洪水,而非理性者的选择象滔滔江河,肆无忌惮。这样在现实生活的价值选择中,理性的与非理性的、自觉与非自觉的、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公开的与隐蔽的,不断撞击、摩擦、拍打,就构成了既和谐又不和谐的价值奏鸣曲。”[8]  经济价值选择与伦理价值选择的矛盾。伦理价值,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竖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但两者又未必成正比。因为发展经济总把利润、效益放在首位,总要有竞争,这样就可能出现有悖于社会伦理要求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西方有,在我国也不乏见。也就是说,经济价值选择与伦理价值选择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有时强调了经济上的功利,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伦理;有时想兼得经济功利和伦理双重价值,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又不能不有所侧重,这些显然为“经济”与“伦理”双向积极互动增添了负荷。  (二)价值选择的运行轨迹  价值选择,虽然充满着矛盾和困惑,但它并不是无序的、混乱的。相反,它一直沿着自己的轨道,依照自己的逻辑运行着。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本质角度看,价值选择运行的轨迹表现为“曲线”与“轴线”的有机统一。  所谓“曲线”,是指价值选择立足点的历史变迁的非线性特征。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便开始了价值选择,但价值选择的立足点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原始社会,虽然由于人的文化环境的作用和人对整个外部世界的价值反思作用都很弱,人主要是被自然界包围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和屈从于自然,自然价值在人的价值意识建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人的价值选择一般处在非自觉、非理性的状态中,但原始人与人之间共同劳动、协作配合、互相关心、平等一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价值选择的立足点必然是“社会本位”、“集体本位”,即社会与个体、个体与集体在价值选择上是一致的。人类进化到文明时代,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交换的产生与扩大、人类的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完全改变了先前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价值才被放到普遍的社会关系中来,因而使价值选择处于比较自觉的状态。但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存在,价值选择的立足点也随之发生变化,表现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假性的”、“抽象的”、“社会本位”,即看起来价值选择的立足点是社会,但它并不能反映人民的价值愿望,它只代表着少数统治者的价值要求,实质上是统治阶级的个人本位。因此,它是消极的、空洞的、变形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大大提高了人的个性,个人利益与个人价值的地位,但同时又“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引自《共产党宣言》),工人所得到的只是出卖劳动力的自由,资产阶级所考虑的只是如何使个人利益不断增殖,因而人们的价值选择的立足立从“假性的社会本位”转化为十足的“个体本位”。虽然这种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但在总体上给人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到了公有制社会,由于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消除,人民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人与人之间彼此平等真诚,彼此互惠互利互助,价值选择的立足点又转化为“社会本位”,这种“转化”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个体本位”的有效扬弃,它强调重社会但又不排斥个体。尽管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侧面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价值选择的非理性倾向,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在自身基础上充分发展了的,因此,“它在各个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社会的痕迹”,[9]但在总体上价值选择实现了正向发展。“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的全部财富”。[10]。因而,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选择也必然是自觉自由的。  由此不难发现,人类价值选择的立足点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迂回曲折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有急流、有漩涡,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却始终围绕着追求生产力发展、追求创造社会财富、追求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追求不断提高人类物质文化生活这根“轴线”运行的。即使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满足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人民发展生产和追求生活改善的价值选择。可见,价值选择的“曲线”与“轴线”构成了其运行的一般轨迹。人类的价值选择正是遵循这条轨迹的要求,不断克服着内在的矛盾、扬弃着自身的“异质”,朝着其理想的境界不断迈进。   三、价值选择的理想境界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价值选择理想境界的内涵  我们知道,价值选择,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实现和确立主体性的过程,是认识客体、改造客体,使客体“为我存在”,实现主、客体和谐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人类按照真善美,为了真善美,最后达到真善美统一的过程。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11]。真善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形态和共同主题,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生活和人类世界的基本轮廓,表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取向和最高的理想追求,也是人们在实践创造中应共同遵循的尺度。  真善美,作为人的活动的三种理想,主客体统一的三种状态,本身就是三种不同的价值表现形式,是价值系统中人类价值的具体表现、确证和部分,它们三者的彼此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价值的现实性和理想性。人类价值选择在一定层次上就是追求真善美,因为价值选择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不能主观任意地实施,而要立足“真”,按照“真”的方向合乎规律地探索、求征;又要根据“善”的要求来自我调节和约束:同时还要接受和追求“美”的力量和影响。也就是说,价值选择能够而且必须按照真善美的尺度进行,逐步达到三者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主体和客体在观念形态与实在形态、主体自身素质与对象化了的本质力量的积极统一,达到至真、至善、至美、和谐一致的价值选择的理想境界。因此,我们认为价值选择的理想境界就在于使价值追求求真、向善、爱美,实现价值中真善美的统一。当然,这种境界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达到的,因为当人们实现了特定的价值目标,达到一定境界后,又会提出新的真善美的价值目标,由此往复,以至无穷,人类的价值选择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过程。  (二)价值选择的理想境界与人的全面发展  价值选择的理想境界虽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人类每向它靠近一步,它就会在相应的程度上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也就是说,人类愈是拥有更多的真善美,就愈是获得了更多的解放和发展,这是因为:  ──价值中的“真”,既是一种知识境界,也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它体现着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人对“真”的价值追求,是为了理解客体,把握客体,实现人对客体的主体性,因而追求“真”是极有意义的人生活动。“真”可以转化为无穷的实用财富和功利价值,可以造福于人类和推动社会的的文明进步,可以帮助人类改善自己的实际处境,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和完善人的德性,可以使人们从必然王国升华到自由王国,可以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体现人的创造智慧、才能和生命,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价值中的“善”,可以维系行为主体之间的同构共识,调整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保持社会生活安定有序。“善”也可驱使行为主体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行事,以保证人的活动目的、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合正当性、合社会性,从而保证实践创造活动的合理性质。“善”还可强化行为主体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使命感,坚定他们扬善抑恶的进取意志和内心信念,提高他们的理想境界,塑造他们的理想人格,从而创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彼此协调和谐的氛围,使人全面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奠严。  ──价值中的“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集中地标志着一个社会的进步水平,更是表现着一个社会认识世界、理解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对价值中“美”的追求与选择,有利于全面强化人的本质力量,促使智慧的开发,激发自由探索精神和带来无穷的创造力量;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美化社会环境,提高生产劳动质量,促使劳动者的身心全面发展,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造就融洽宽松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与人自身的文明程度,塑造更加完善的人的世界。  总之,追求真善美的有机统一,是价值选择的理想境界。价值中的真善美,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在真的价值、善的价值、美的价值统一的境界中,人将逐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尽善完美的人、自由的人,世界成为属人的世界,成为充满人生意义的世界,人成为世界自由自在的、真正的主人。  注释:  [1]《马恩全集》第2卷P.118~119。  [2]《道德价值论》P.139,商戈令着,浙江人民出版社。  [3]《价值学引论》P.117,袁桂仁着,北师大出版社。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P.479。  [5]《文化价值论》P.187,司马云杰着,山东人民出版社。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P.8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P.243。  [8]《文化价值论》P.179,司马云杰着,山东人民出版社。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P.10。  [10]《马克思恩格斯集》第42卷,P.120。  [11]《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P.47,上海科技出版社。       作者: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杭州117-122B1哲学原理潘正云/彭水生19951995价值选择,是人类价值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人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重大的时代课题。本文从几个侧面对价值选择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价值选择的内在矛盾及其运行轨迹、价值选择的理想境界与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以期对人们进行积极有效的价值选择能有所裨益。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与完善,人们的“价值世界”在发生着相应的裂变,矛盾、冲突、多元已成为人们的价值主旋律,人们的价值选择在经受着“阵痛”的考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与探讨价值选择对于人们建构既符合主体需要又适应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念,具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价值选择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一)价值选择的内涵  所谓价值选择,简言之,就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作用过程中,主体根据自己的价值尺度,对客体的属性、功能及其对主体可能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比较,以求用最小的代价取得对主体最大的价值的选择过程。  价值选择,是人类自觉、自主的活动,是人类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人类就是在价值选择中发展进步的。人类的本质也是在价值选择中不断实现和完善的。在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价值选择的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的工具来利用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1]  价值选择是人生征程上的重要航标,因为可供选择的价值是多元的、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不同的价值主体或同一价值主体,由于价值选择的差别或前后不一,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价值结果。商戈令先生曾这样说:“仔细体验过人生的每一个人,都会承认人生无时无刻不充满着选择,一个人最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与其选择了怎样的人生道路密切相关的。一样的血肉之躯,一样的时代背景,甚至一样的环境条件,却常会产生不同的人格,这里除了一般的原因之外,主要是由于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人格。”[2]可见,选择的差异直接决定着由此而产生的价值效应。  价值选择,也是价值冲突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行为。没有选择的参与和作用,价值冲突就难以弱化或消除,人们的价值决策就难以科学化和合理化。价值选择,是人们的值活动的重要的调节、助动器。  价值选择的内容非常丰富,为把握其全貌和内在的实质,我们有必要对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进行概述。  (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  主体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的统一。人,具有一种与动物不同的根本特征,即永不停息地为合理的目标而奋斗。即使面临着矛盾,面临着种种不合理性,人也总不甘处于被动地位,不甘受人生悖论的摆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按照自己理想的目标生活。价值选择,是人有意识、有预期的活动,是人们不甘屈从、勇于追求价值的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是人类主体行为最好例证之一。可以说,一切人的活动,不管他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都是在选择。如果看不到人的选择作用,或者把人的选择看成命定的、被动的,那么,就会陷入宿命论的泥潭。另一方面,人的价值选择也不是任意的。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历史环境、客观条件之中,他的选择必然受到历史环境、客观条件的制约。如果把价值选择说成一种纯主观的东西,似乎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想选择什么就选择什么,说会导致对历史必然性的否定,把人类历史的发展看作人任意选择的结果,是非常荒谬的。事实上,价值的选择是主体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的有机统一。  多样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价值世界广袤深邃,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得出不同价值,比如,在性质上有正负价值之分,在量上有大小价值之分,在内容上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之分,等等。不同的客体,其属性和功能不同,对同一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就是同一客体,其属性功能也是多方面的,不同属性与功能对同一主体的价值也不相同。价值多样性决定了价值选择必然具有多样性。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变革的日益深入,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客观存在物对人、对社会的作用的性质和意义也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愈来愈多的自在存在物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内,同主体发生价值关系,而且这一切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由此形成了价值、价值关系的不确定性,从而使价值选择在一定时期内的一定条件下表现为易变、不确定性。当然,价值选择的不确定性是相对的,从总体上看,价值选择是多样的,是多样性统一于相对的不确定性之中。  功利性。“功利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人类追求价值,在最普遍、最根本的意义上就是追求功利。”[3]功利尺度,是人们改造世界实践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在因素,它既是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又是贯穿实践活动过程始终的准绳。离开了功利尺度,人的实践活动就成了不可思议的东西。价值选择,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它的产生、发展,毫无疑义是价值主体由于受特定的功利需要驱动的,人们一般是不会去做那些徒劳无益、毫无实效和得不偿失的盲目的价值选择的。也就是说,人们的价值选择具有功利性的特点。当然,这里强调“功利”,并不意味着把“功利”推至为人类至高无上的原则和人类的唯一关系。事实上,“把所有各式各样的人类的相互关系都归结为唯一的功利关系,看起来是很愚蠢的。”[4]  等级性。德国心理学家施普兰格尔在《价值的等级》中指出,各种价值之间有高低之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等级。他认为经济价值最低,宗教价值最高。马克思和马斯洛对人的需要的划分,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对其心目中价值的等级的划分。价值的等级是客观存在的,它同人们的价值密切相关,不同的价值观的人,他的价值等级序列是不一样的。面对价值的等级,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于生活意义的确定,来寻找最有价值和最宝贵的那些“价值”,以作为价值选择的既定方针。显然,价值的等级性决定着价值选择的等级性。  以上我们探讨了价值选择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正是这些基本特征的存在和作用,才使价值选择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不可替代性。为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价值选择的形成和发展的脉络,科学地利用其作用机制,使我们在价值实践、价值创造中积极思考和行动,有必要对价值选择的内在矛盾和运行轨迹进行透视。   二、价值选择的内在矛盾及其运行轨迹  价值选择,是价值冲突过程中的选择。正是由于冲突的存在作用,所以我们才选择;正是由于我们的选择,所以才身陷冲突之中。因此,价值选择必然是十分棘手的价值行为。“即使最合乎理性的社会,即使最有利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社会条件,也仍然存在着自我矛盾和价值冲突,存在着人生价值的难以抉择,存在着进退维谷的境地”。[5]也就是说,价值选择是一个矛盾的世界,这个“世界”又具有着自己运行的轨迹。  (一)价值选择的内在矛盾  价值选择的内在矛盾是十分复杂的,从现实的状况看,主要表现为社会价值选择与个体价值选择的矛盾、理想价值选择与现实价值选择的矛盾、经济价值选择与伦理价值选择的矛盾。  社会价值选择与个体价值选择的矛盾。一般说来,社会选择与个体选择是统一的,因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6]这就是说,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在不可分割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社会选择就是个体选择,个体选择就是社会选择。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设定其价值目标的,或者说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特殊价值,并且都期望达到最大的效用。即使社会根据无数个体的价值偏好来选定价值模式,然而这种价值模式的均值也不等于各个体价值之和,而只能是一个概率分布的偏好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选择只是部分地反映个人的价值追求,只能局部地满足个体价值,而不能使他的价值得到极大的充分发挥。有时为了实现某种社会价值,要牺牲一些个体价值。因此,社会的价值选择与个体的价值选择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理想价值选择与现实价值选择的矛盾。理想是指向未来的,只是一种可能的东西。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这种想象诉诸情感,又依托于智者,它是合乎规律之“想”。“理想好比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它虽然生长在泥土中,但它又不是泥土”(张闻天)。一般说来,理想的本质是建立在客观必然性基础上的,是应有的东西。而现实是一种客观事实的存在,是一种有限的存在,它要受到一定的界限、限制。人,生活在一个“理想”与“现实”既统一又区别的世界上,他不象动物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直接给予的“现实”,永远不能超越“现实”的规定。恰恰相反,人总是不满足于现实的规定,而是按照一定的“理想”的构建,不断地造就和完善自己。人们的价值选择,如同人类其他的实践和生活一样,也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因为生活中对价值的理想选择毕竟不等于价值的现实的选择:对现实价值做出的选择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与理想的价值选择又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理想的不现实,现实的不理想”,这是矛盾,也是冲突。  理性价值选择与非理性价值选择的矛盾。在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其他所有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渗透和伴随着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一般说来,理性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直觉性、个体性和体验性的特点。在现实的生活中,从事价值选择的主体,“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7],因而人们的价值选择一般是在高度理性支配下所进行的活动。然而,这种活动又离不开价值主体的诸如兴趣、爱好、嗜好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一定的价值选择是在主体的理性与非理性的作用下既矛盾又统一的结果。司马云杰先生曾这样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心理、有自己特殊的价值体验、有不同经验世界。这些心理、体验、经验等不仅从科学及其他其它理性文化实践中来,也从宗教信仰、迷信等非理性的文化实践中来,它构成了各种不同层次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理性者的选择象闸门控制着感情的洪水,而非理性者的选择象滔滔江河,肆无忌惮。这样在现实生活的价值选择中,理性的与非理性的、自觉与非自觉的、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公开的与隐蔽的,不断撞击、摩擦、拍打,就构成了既和谐又不和谐的价值奏鸣曲。”[8]  经济价值选择与伦理价值选择的矛盾。伦理价值,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竖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但两者又未必成正比。因为发展经济总把利润、效益放在首位,总要有竞争,这样就可能出现有悖于社会伦理要求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西方有,在我国也不乏见。也就是说,经济价值选择与伦理价值选择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有时强调了经济上的功利,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伦理;有时想兼得经济功利和伦理双重价值,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又不能不有所侧重,这些显然为“经济”与“伦理”双向积极互动增添了负荷。  (二)价值选择的运行轨迹  价值选择,虽然充满着矛盾和困惑,但它并不是无序的、混乱的。相反,它一直沿着自己的轨道,依照自己的逻辑运行着。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本质角度看,价值选择运行的轨迹表现为“曲线”与“轴线”的有机统一。  所谓“曲线”,是指价值选择立足点的历史变迁的非线性特征。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便开始了价值选择,但价值选择的立足点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原始社会,虽然由于人的文化环境的作用和人对整个外部世界的价值反思作用都很弱,人主要是被自然界包围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和屈从于自然,自然价值在人的价值意识建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人的价值选择一般处在非自觉、非理性的状态中,但原始人与人之间共同劳动、协作配合、互相关心、平等一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价值选择的立足点必然是“社会本位”、“集体本位”,即社会与个体、个体与集体在价值选择上是一致的。人类进化到文明时代,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交换的产生与扩大、人类的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完全改变了先前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价值才被放到普遍的社会关系中来,因而使价值选择处于比较自觉的状态。但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存在,价值选择的立足点也随之发生变化,表现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假性的”、“抽象的”、“社会本位”,即看起来价值选择的立足点是社会,但它并不能反映人民的价值愿望,它只代表着少数统治者的价值要求,实质上是统治阶级的个人本位。因此,它是消极的、空洞的、变形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大大提高了人的个性,个人利益与个人价值的地位,但同时又“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引自《共产党宣言》),工人所得到的只是出卖劳动力的自由,资产阶级所考虑的只是如何使个人利益不断增殖,因而人们的价值选择的立足立从“假性的社会本位”转化为十足的“个体本位”。虽然这种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但在总体上给人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到了公有制社会,由于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消除,人民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人与人之间彼此平等真诚,彼此互惠互利互助,价值选择的立足点又转化为“社会本位”,这种“转化”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个体本位”的有效扬弃,它强调重社会但又不排斥个体。尽管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侧面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价值选择的非理性倾向,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在自身基础上充分发展了的,因此,“它在各个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社会的痕迹”,[9]但在总体上价值选择实现了正向发展。“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的全部财富”。[10]。因而,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选择也必然是自觉自由的。  由此不难发现,人类价值选择的立足点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迂回曲折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有急流、有漩涡,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却始终围绕着追求生产力发展、追求创造社会财富、追求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追求不断提高人类物质文化生活这根“轴线”运行的。即使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满足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人民发展生产和追求生活改善的价值选择。可见,价值选择的“曲线”与“轴线”构成了其运行的一般轨迹。人类的价值选择正是遵循这条轨迹的要求,不断克服着内在的矛盾、扬弃着自身的“异质”,朝着其理想的境界不断迈进。   三、价值选择的理想境界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价值选择理想境界的内涵  我们知道,价值选择,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实现和确立主体性的过程,是认识客体、改造客体,使客体“为我存在”,实现主、客体和谐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人类按照真善美,为了真善美,最后达到真善美统一的过程。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11]。真善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形态和共同主题,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生活和人类世界的基本轮廓,表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取向和最高的理想追求,也是人们在实践创造中应共同遵循的尺度。  真善美,作为人的活动的三种理想,主客体统一的三种状态,本身就是三种不同的价值表现形式,是价值系统中人类价值的具体表现、确证和部分,它们三者的彼此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价值的现实性和理想性。人类价值选择在一定层次上就是追求真善美,因为价值选择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不能主观任意地实施,而要立足“真”,按照“真”的方向合乎规律地探索、求征;又要根据“善”的要求来自我调节和约束:同时还要接受和追求“美”的力量和影响。也就是说,价值选择能够而且必须按照真善美的尺度进行,逐步达到三者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主体和客体在观念形态与实在形态、主体自身素质与对象化了的本质力量的积极统一,达到至真、至善、至美、和谐一致的价值选择的理想境界。因此,我们认为价值选择的理想境界就在于使价值追求求真、向善、爱美,实现价值中真善美的统一。当然,这种境界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达到的,因为当人们实现了特定的价值目标,达到一定境界后,又会提出新的真善美的价值目标,由此往复,以至无穷,人类的价值选择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过程。  (二)价值选择的理想境界与人的全面发展  价值选择的理想境界虽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人类每向它靠近一步,它就会在相应的程度上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也就是说,人类愈是拥有更多的真善美,就愈是获得了更多的解放和发展,这是因为:  ──价值中的“真”,既是一种知识境界,也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它体现着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人对“真”的价值追求,是为了理解客体,把握客体,实现人对客体的主体性,因而追求“真”是极有意义的人生活动。“真”可以转化为无穷的实用财富和功利价值,可以造福于人类和推动社会的的文明进步,可以帮助人类改善自己的实际处境,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和完善人的德性,可以使人们从必然王国升华到自由王国,可以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体现人的创造智慧、才能和生命,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价值中的“善”,可以维系行为主体之间的同构共识,调整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保持社会生活安定有序。“善”也可驱使行为主体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行事,以保证人的活动目的、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合正当性、合社会性,从而保证实践创造活动的合理性质。“善”还可强化行为主体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使命感,坚定他们扬善抑恶的进取意志和内心信念,提高他们的理想境界,塑造他们的理想人格,从而创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彼此协调和谐的氛围,使人全面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奠严。  ──价值中的“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集中地标志着一个社会的进步水平,更是表现着一个社会认识世界、理解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对价值中“美”的追求与选择,有利于全面强化人的本质力量,促使智慧的开发,激发自由探索精神和带来无穷的创造力量;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美化社会环境,提高生产劳动质量,促使劳动者的身心全面发展,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造就融洽宽松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与人自身的文明程度,塑造更加完善的人的世界。  总之,追求真善美的有机统一,是价值选择的理想境界。价值中的真善美,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在真的价值、善的价值、美的价值统一的境界中,人将逐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尽善完美的人、自由的人,世界成为属人的世界,成为充满人生意义的世界,人成为世界自由自在的、真正的主人。  注释:  [1]《马恩全集》第2卷P.118~119。  [2]《道德价值论》P.139,商戈令着,浙江人民出版社。  [3]《价值学引论》P.117,袁桂仁着,北师大出版社。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P.479。  [5]《文化价值论》P.187,司马云杰着,山东人民出版社。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P.8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P.243。  [8]《文化价值论》P.179,司马云杰着,山东人民出版社。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P.10。  [10]《马克思恩格斯集》第42卷,P.120。  [11]《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P.47,上海科技出版社。

网载 2013-09-10 21:31:34

[新一篇] 論價值的辯證性質

[舊一篇] 論傳銷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其規范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