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货币化过程——访着名经济学家易纲教授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从1978年以来,我国的货币增长率经常大于物价上涨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和,货币流通速度逐年减慢。西方经济学界对此现象提出了三种假说。第一种假说认为我国的官方通货膨胀率人为地低估了,真实的通货膨胀率加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应该大致等于货币增长率。第二种假说认为我国存在着强迫储蓄和压抑性的通货膨胀。第三种假说是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易纲提出的,他认为这种现象应该主要用货币化过程来解释。带着这个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采访了易纲教授。
  问:易教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增长率经常大于通货膨胀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和,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这可以用货币化过程来解释。所谓货币化的过程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经济活动的比例不断增长。当经济发展时,不仅总产值增加,而且货币化经济的比例也会增加。货币供应不仅要随经济正常增长而有比例地增加,而且由于新的货币化部门的增加,货币供应还要相应地增加。我国出现货币增长率大于通货膨胀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大量的货币沉淀在经济中,大量的货币增量被经济消化了,没有变成通货膨胀释放出来,这是货币化的结果。
  问:有人提出多发的货币虽然没有造成当年的通货膨胀,但会造成下一年通货膨胀的压力,您认为是否有道理?
  答:如果单从一个年度来说,这种说法完全正确。但是,如果把改革17年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确实有大量的货币沉淀下来以适应超常的货币需求,这部分因体制变化而引起对货币的超常需求,即货币化过程。应该说,在货币化过程被吸收的货币,基本上没有成为压抑性通货膨胀,也没有强迫储蓄。举农村为例,1978年改革以前,和国家进行商品交换的是生产队。一般来说,国家和生产队一年只有两次现金来往,一次是生产队向国家卖夏粮以后,一次是卖秋粮以后。农民见现金也是一年两次,一次预分,一次年终分红。在许多地方,生产队向国家卖粮,国家向生产队提供生产资料。国家给生产队的现金只是这种商品交换在价值上相抵后的余额。这样就使农业这块所用的现金量小化了。而改革以后,国家面对的是众多的农户,卖粮的时候,国家要支付给每个农户以现金,与人民公社相比,包产到户的制度安排在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过程中所需的现金要多得多。改革中出现的个体经济、乡镇企业、其他各种形式的非国有企业都加快了我国货币化的进程。货币化进程基本上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经济发展程度;二是经济体制或结构的变化。
  问:易教授,由于货币化过程,超常的货币增长率是否意味着中央财政收入的增加?
  答:是的。货币化的过程给中央财政带来巨大的好处。因为基础货币的发行收入等于中央银行每年基础货币的增加额减掉其中的通货膨胀税。由于货币化的过程,大量货币发行的增加额被经济吸收掉,中央政府从中得到了巨额发行收入,又没有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在1986—1993年期间,中央政府每年从货币发行中得到的收入平均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4%,中央政府的发行收入对于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对改革中受损的方方面面进行补贴,维持经济稳定转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问:有人认为目前我国的货币化过程已经完成,您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答:从1985年以来,我国的货币化过程慢了下来,主要表现在我国经济吸收超量货币发行的潜力在下降,超量的货币发行较多地转变成通货膨胀而释放出来。从1985—1994年的10年间,有5年(1985、1988、1989、1993、1994)的货币(M[,2])增长率小于通货膨胀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和。然而,总的说来,这10年的货币增长率还是大于通货膨胀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和。这10年的M[,2]的平均增长率为25.5%,平均通货膨胀率为10.35%,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9.79%。
  有人认为我国货币化的过程已完成,其根据是1992年我国广义货币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已超过1.05,更确切地说,在比较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字后,认为我国1992年广义货币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已超过某些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国家。我国自1978年以来,这比率确实以很快的速度增长,从1978年的0.32增到1985年的0.60,又增到1992年的1.05。但是从国际上看,1990年印度的广义货币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为0.47,美国为0.67,韩国为0.57,日本为1.89,我国的这一比率虽比美国、韩国、印度高,但还是比日本低得多,这比率还是经济制度的重要函数,因此,很难说我国的货币化过程已完成,尚需进一步研究。
  问:易教授,您是计算经济学方面的专家,您认为如何用变量来衡量货币化过程。
  答:在货币化过程中,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产生了超常的货币需求。把货币化过程作为一个自变量放在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困难在于货币化是个难以测量的过程。在经济发展过程,货币化经济所占的比重会增加。随着分工的发达和市场的细化,货币化的深度也在发展。因此,很难找出一个全面反映货币化过程的变量。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对货币化变量主要有两种处理,一是按照经济各部门的分类分别去估计每个部门的货币化比例,然后经过加权算出整个经济的货币化比例。二是找一个与货币化过程高度相关的工具变量来代表,比如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农产品的商品率等等。
  问:您认为货币增长率是由哪些因素来决定的?
  答:按照货币化的思路,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有一部分是自产自销、自给自足,没有进入市场的产出。这部分产品不需要以货币为媒介进入市场,因此应把国民生产总值分为两部分:货币化部分和非货币化部分。引入货币化概念后,宏观经济分析中常用着名的交换恒等式变为:MV=xYP(其中x是货币化部分在GNP中的比例),取自然对数,然后微分,M=-V+x+Y+P。由此可见,货币增长率可以由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通货膨胀,或这四个因素的组合来解释。
  问:既然货币化可以消化超量的货币发行,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我们在目前以及将来是否可继续利用货币化来进行货币的财政发行?
  答:不行。因为货币化过程总有完成的时候,到那时超量的货币发行就会以通货膨胀的形式释放出来。我国货币化过程也是货币流通速度逐年减慢的过程。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剔除了制度、政策的因素外,可以说它是衡量货币化过程是否已完成的一个重要指标。当然,我们还应注意货币乘数的变化规律。流通速度反映了货币供给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货币乘数反映基础货币与货币总量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经济处于转轨时期,货币乘数与货币流通速度都在变化,无疑增加了我们研究的难度。
  问:为什么中央银行要多发货币?基础货币是通过什么渠道被逼出来的?
  答:这要从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双重性来解释。目前我国的货币供给机制兼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特点。在计划经济下,货币供给机制是内生的,即货币供给是由实物生产与流通的需要而定的。自1984年中央银行开始运作以来,我国的货币供给机制有了质的变化。首先,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为特征的货币供给机制。其次,我国经济中的货币量也由改革前的被动变量变为一个对经济起落有重要影响的变量。货币供给和外生性越来越明显。我曾经对1985—1992年的数字进行计量分析,其结果表明货币量与经济活动变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超前关系。这种超前关系指的是货币供给与工业产出在时间上的前后关系,并不因此得出货币增长引起工业产出增长的结论。一般说来,货币量对产出的这种超前关系,在计划经济下是极少见到的。这些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供给机制开始呈现出市场经济的特征。与此同时,我国的货币供给机制中仍保留着许多计划经济的特征(内生性)。货币供给量等于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货币供应内生性主要表现为基础货币发出过程的内生性。基础货币的变化是中央银行资产运动的结果,中央银行的资产增长之后,或是流通中的现金量增长,或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上升,或是两者同时变化,从而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一般说来,引起我国中央银行资产变化的因素有三个:一是中央银行的再贷款;二是外汇金银占款;三是财政透支与借款。其中外汇占款和财政借款的内生性非常强,在经济转轨中,中央银行很难控制住这两个渠道。而且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的内生性也是明显的,这些贷款多用于国家重点建设、农副产品收购、国有工商企业流动资金等非贷不可的项目。所以说,目前我国的货币供给机制具有双重性,既具备许多市场经济的属性,又保留着不少计划经济的特征。正因为货币供给机制具有的双重性,中央银行具有多发货币的内在冲动。
  问:易教授,您是如何看待影响货币需求的种种因素的?
  答:货币需求是由个人、企业自愿持币的数量决定的。在经济生活中,个人、企业以各种形式持有资产,其中把自己资产的一部分以货币的形式来持有,这便是对货币的需求。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较多,主要有五个因素:国民生产总值、利息率、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国际收支余额和货币化指数。
  一般说来,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主要反映在收入上。收入越高,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就越大。利息率则反映持币的机会成本,利息率是资金的价格,是一种最重要的价格,倘若利率扭曲会带来全局性的资源配置的浪费。目前我国的利率还远不是市场均衡利率,利率不能自由浮动,这给用利率作为自变量解释对货币的需求带来了难度。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通货膨胀对社会的最大危害是它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社会经济中的各个主体承担的风险增加了,并且要花费时间和资源去尽力减少由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当人们的预期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经济状况会好些(其解是收敛的)。当人们的预期高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经济可能面临崩溃(其解是发散的)。国际收支状况也影响货币需求,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贸易依存度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整合,国际收支变量成为解释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最后着重提一下货币化过程。货币需求是货币化指数的函数,货币化是平抑物价上涨的福音。在货币化的过程中,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产生了超常的货币需求。(本文根据采访录音整理,未经易纲教授审阅)
   (本文作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林少佳)*
  
  
  
沿海新潮汕头58-59F62金融与保险林国春19971997 作者:沿海新潮汕头58-59F62金融与保险林国春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27:50

[新一篇] 中國的淡水資源問題

[舊一篇] 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