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困境与出路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症结在于农业人口过多
  中国农业落后的症结何在?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入手,从农业转型(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般规律入手。
  什么是现代农业?以往的学者多从生产手段变革的角度加以定义。如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卷》把现代农业解释为“建立起广泛采用现代生产工具、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的农业生产体系。”作者认为,这样的认识,显然仅仅只是看到了现代农业的外在表现,而没有抓住它的本质特征。
  我们知道,传统农业是建立在自给自足基础上的一种封闭式的生产体系,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投入要素完全是由农业系统内部提供的,农业生产的产出也主要用于满足农户自身消费的需要。与之相反,在现代农业体系下,其生产流程不再表现为农业内部的封闭式自我循环,而是和外部系统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能量及信息转换。这种转换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包括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科学化是以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为前提和基础的,并从属于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的需要的。同时,越是现代化的农业,其和外部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转换的规模和强度越大,农业的商品化程度也越高。
  以美国农业为例。随着农业社会分工的日趋深化,不仅农业生产的基本投入要素(如机械、化肥、农药、籽种等)。已完全实现了商品化,而且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许多作业项目,如耕地、播种、施肥、植保、灌溉、收获、储藏、运输等,也是以外购劳务的方式来完成。1986年,美国农场劳动投入的90%是由农场外为农服务的企业提供的。而在农业产出的商品化方面,1979年,在农场的全部产品中,只有1.1%是直接在农场内消费的。
  既然农业商品化是现代农业的本质和核心,那么,农业商品化又是如何不断提高的呢?答案只有一个,而且是唯一的一个,这就是不断地减少农业人口,从而不断地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因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农民才能够在满足自身消费需要之后,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商品农产品,同时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农民才能够在消费之外积累起足够的剩余,用于购买各种现代投入要素,从而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经验事实看,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可以说是一个普遍规律。从各国的资料比较看(见表1),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也越低。同时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的学者把劳动人口的就业结构作为判断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见表2)。
  附图F20a01.JPG
  (注:农业劳动力比重为1990年数据,人均GNP为1994年数据。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附表。)
  附图F20a02.JPG
  (资料来源:袁志刚:《农业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5页。)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12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农业劳动力比重高达72%,农民人均耕地仅3.2亩,户均耕地不足8亩,而且随着耕地资源的不断流失和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经营规模存在着进一步缩小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均田到户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一家农户承包经营的数亩土地,往往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几块甚至十几块,而且随着农户内部子女成年后的分家分业,原本极为零碎的块地进一步趋向分散。
  中国农业资源禀赋的如此结构,造成了农业部门要素配置严重失调,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这不仅直接阻碍着节省劳动的农用机械的广泛采用,而且由于农户经营规模狭小,农业产出的商品化程度和农民人均货币化收入较低,难以形成足够的消费剩余来扩大对现代投入要素和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最终只能是使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长期无法改变。
  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断减少农业人口,扩大农户经营规模。据中国农科院和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研究,中等规模农业比小规模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农业现代化程度都将提高一倍左右。另一位学者的研究则表明,在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下,土地经营规模每降低0.5亩,农业生产效益将降低10~15%,反之,若扩大0.5亩,效益提高17-22%。显然,不减少农业人口,就不可能发展农业。9亿农民在人均一亩二分地的基础上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而要减少农业人口,出路只有一个,就是推动宏观经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二、根源在于工业、城市的落后
  依作者的观点,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依附性的、非自主的过程。换句话说,农业不能依靠其自身内部的力量实现现代化。一方面,对传统农业的技术改造有赖于城市工业部门提供的各种现代要素,另一方面,农业分工的深化和商品化的发展有赖于城市工业部门对其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最终是由其工业化水平所决定的。
  从上述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农业落后,并非由于农业本身的原因,根源在于工业、城市的落后。虽然从微观经济来看,城市工业一般来讲技术上较为先进,工人文化素质较高,但是从宏观经济来看,从运行体制来看,则城市工业自我积累、自我扩张的能力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从农业国到工业国过程中,对其提出的大规模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为农业部门提供先进适用、质优价低的各种现代生产要素的要求。换句话说,我国的城市工业,是在政府运用国家机器大规模抽取农业剩余予以补贴,同时又严格限制农业人口流入城市工业部门,这样一种对于农业和农民而言极不公平的高强度保护背景下生存和发展的(即占总人口80%的农民保护着总人口20%的市民),由此形成了工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巨大反差。
  工业发展严重滞后,未能有效地带动农业发展,特别是未能有效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可由工业化、城市化的结构偏差得到印证。根据钱纳里等人对全球101个国家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在低收入区内,城市化率已超过工业化率,但差异不是很大。在人均GNP为200~300美元(1964年美元,下同)区间,是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变动最显着阶段,前者的数值由14.9%,几乎都增长了一倍。当人均GNP超过500美元时,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而在总人口中占主导地位。此后,变动速度趋于减慢。当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5%时,人口的乡城流动趋于稳定。
  从我国建国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远远偏离了上述钱纳里的正常模式。195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总人口)为11.2%,工业化率(工业附加值/GNP)为14.1%,城市化偏差系数(城市化率—工业化率)为-2.9%。1978年上述两个指标分别为16.6%、46.8%,城市化偏差系数扩大到-30.2%。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偏差系数有所缩小,但到1994年,仍高达-19.46%。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这种结构性偏差表明,长期以来,中国的工业发展基本上走的是一条脱离了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工业化道路,同时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农业人口及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大幅上升,以至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经营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从而形成了对农业现代化的巨大抑制。
  问题的严重性还不止此。事实上,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我国农业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民开始了自己解放自己的“二次工业革命”,即农民通过自己的力量,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和建设小城镇,而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涌现了一批像江苏华西村、天津大邱庄这样的典型。
  对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而言,由于社会、经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区域内工业基础本来就极端落后,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而且由于其工业运行结构仍以重工业(能源及原材料等)及国有企业为主,经济运行效率低下,当前其自身内部富余工人都无力安排,更别说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另一方面,就乡镇企业发展而言,东部乡镇企业是我国工业产品特别是日用消费品极度匮乏的背景下启动的。而就今天的宏观经济形势看,工业品市场已全面走向饱和。这就使中、西部地区依靠发展乡镇企业,来加速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并由此带动区域内农业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三、出路在于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从全国来看,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使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比重下降到15%左右的水平,在目前条件下,意味着还要将24000万左右的农业劳动力转入非农部门,加上其抚养的人口,意味着还要将近5亿人口转入城市,相当于还要兴建近60个上海市。按照近20年来的平均城市化速度和1%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要实现上述15%的农业就业人口目标,还须经过70年左右的时间。这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仍然需要经过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正如在前文中已经指出的那样,中国农业的发展问题,本质上不是农业内部自身的问题,而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因此,如何加速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就成为从宏观上决定中国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何时能够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简而言之,如果我国的城市工业特别是国有工业企业运行效率低下的局面不改变,城市化进程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有效提高,那么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只是一句空话。
发展研究福州10~12F2农业经济程厚思20002000程厚思 作者单位:云南省社科院经济学所 作者:发展研究福州10~12F2农业经济程厚思20002000

网载 2013-09-10 21:26:10

[新一篇] 中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研究

[舊一篇] 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走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