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与师生关系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
  人类发展至今,还从未有一种媒体像计算机网络这样彻底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以媒体形式出现的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技术工具,正日益介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然而,科学技术与人文理念从来就是唇齿相依,共同生存的。一种新技术成果的出现必然会伴随人文理念的相应改变。由于网络的出现,人们正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他们与外部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网络正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渗透进了人类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这一切无不体现着一种新文化的出现。这种文化就是伴随网络技术应运而产生的网络文化。
  透过网络技术发展的表面可以发现,网络文化具有高科技的特征、民主性平等性的特征、自主性的特征。网络文化的高科技性能满足人类追求便捷与舒适的享受;网络文化的民主、平等性能满足人类追求自由的天性;网络文化的自主性能满足人类追求激发自我潜能的愿望。而这些恰恰是人性中最普遍、最本能的愿望。由此不难看出网络文化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文化,其实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个体的,独立的,自由的。这样的一种文化使得人性得到前所未有程度的张扬。
  虽然网络文化刚刚开始形成,但是我们不难预料,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的壮大和蔓延将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并将会使人类的生存状态发生巨大改变,教育的传统基石也将被强烈地撼动。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人,自然会受到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文化理念的影响。因此师生的角色、形象、地位乃至心理状态都将发生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须重新予以审视和解读。
    二、网络文化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随着网络日益广泛地在教学中的运用,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文化随之将会改变师生之间长期以来缺乏自我、缺乏人性的“物—物”关系,形成“人—人”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知识的学习方面
  在以“物—物”为基础的师生关系中,知识的传授方式与学习的方式带有强烈的工具主义色彩。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被动的,对立的。一方面,教师被动接受上面指派的教学任务而“照本宣科”,另一方面,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不同个性和不同的学习兴趣被扼杀。知识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只不过是一种占有性的工具,而不是发展人的理智、思维的手段。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失去了人的“自主”的权利,他们的关系被异化为“知识的传播工具”和“知识的接受工具”,并因此丧失了主体性和创造性。但是网络这种媒体一经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就动摇了以“物—物”为基础的知识传授方式和学习的方式,并能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航者的教与学关系。
  首先,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网络文化是种“以人为本”,强调“自我”的文化形态意识,所以这种思想意识会随着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而渗透到教师和学生的意识中去。一方面,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方式。近几年兴起的校园网、网校、远程教育及众多网站,使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变的更加自主,更加个性化。由于网络上有大量丰富的知识信息储备,这就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有了很大的自主权;由于网络上提供的知识信息具有很大的层次性和开放性,这就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水平和兴趣在网上学习探索未知知识成为可能;由于网络上的知识包罗万象,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就不是再局限于教师的传授,因此学生的学习可以不再受时间、地点、内容的限制。另外网络社会的学习观念是:“决定个体发展水平的,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个体不断利用新信息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注:王松涛,《论网络学习》,《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2000年5期,第26页。)现在的学生将是未来网络社会的主体,他们为了适应未来的社会,就必须顺应这种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也会反思自己权威者的角色,他们也意识到把学生当成被动的学习客体,忽视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差异,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填鸭的学习方式已不适用于学生了。这样教师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进一步尊重学生学习的不同学习爱好与兴趣,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其次,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导航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对教师的否定。学生的学习过程依旧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只是教师的角色有所改变,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变为知识学习的导航者。一方面,随着网络而产生的“自我”的新观念对教师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形成了冲击,使得他们不得不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和自己。教师不仅会意识到学生是个有自我意识、不同个性的人,同时也会对自己重新思考和定位,这就会促使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于是他们不甘心再做一个被物化的“知识传播的工具”,而要成为一个为学生提供选择、管理、组织、促进知识的“人师”。另一方面,在今天及未来的网络社会中,由于网络上有丰富的知识及大量的学习资源,因此学习不再意味着掌握知识的多寡,而意味着个体获取、利用、加工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但是学生在面对纷繁庞杂的网络时,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判断能力都是有限的,不成熟的,因此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排除无用知识、垃圾信息的干扰,为学生寻找到他们真正需要的有用的知识进行“导航”,并承担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促进者的新角色。“教师不应该仅仅把学生领到互联网上,指给他们看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所有的风景,他们应该帮助学生学会缩小自己搜索知识的范围,并能够对所找到的知识进行评价,同时又能鼓励学生去不断开拓自己的天地。”(注:严峰、卜卫,《生活在网络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正在弱化,教师更多地是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属于“自我”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网络文化环境中教育者的权威和作用,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和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唤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个人热情。”(注:双传学,《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0年9期,第40页。)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网上无限展开的学习情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成为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导航者,那就意味着要协助学生自己寻找、组织、管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从网络上获取和加工知识的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和尊重,同时也使教师在思考和创造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作为“人师”的价值。
  2.从人格地位方面
  在“物—物”的师生关系中,由于教师的知识掌握比学生更早,更专业,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拥有了知识赋予他们的特殊权力,并把这种权力扩展到其他方面,如教师拥有奖惩学生的权力,拥有命令学生的权力等。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趋于一种“权威—服从”的关系,从而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不平等。但是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知识的获取方式,同时网络文化处处体现的民主、平等的观念以及“自我”的解放,使得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地位趋于一种平等的关系。首先,网络的出现,使得知识的学习不再分彼此先后了,教师们先掌握的文化知识在网络上却能被学生平等的享用,而且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取掌握更多教师不为所知的知识,并有可能成为某方面的权威。因此教师就会逐渐丧失了其作为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来源的地位,从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弱化了其拥有的知识所赋有的权力,使其在人格上的权威地位产生动摇并且日益丧失,而学生的人格地位会得到尊重和提升。其次,教师和学生是作为“人”相遇在一起的,因此他们不是异化的工具和手段,他们双方都有独立的人格,他们在人格地位上应是民主、平等。强调“自我”的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已逐渐随着网络的发展影响到了教师学生的心态,使他们意识到“自我”是个体的,独立的,自主的,这些就构成了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一方面,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接触了网络,并使用了网络,网络及网络文化所体现的自主性,民主性特征使教师体会到网络无所不在的个性化,自主化,独立化,也更加体会到不同学生的个体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学生们在面对使他们如鱼得水的网络空间,会展示自己最具个性的一面,以此来证明自己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独立个体的价值。在这种网络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深刻意识到:他们是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存在的。教师要尊重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价值。教师要尊重自己的人格,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注:许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第14页。)在这种基础上才能使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再次,虽然近几年一直在提倡师生人格平等关系的建立,但是这种平等关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二元对立的哲学观念的指导,就是仍把学生看成是客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实质上还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网络文化环境中,强调以人为本,强调“自我”和“人性”,这就为建立以“人”为基础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更多的是指平等的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关系的建立。通过这种沟通,师生双方都能获得自己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在人格上都走向一个崭新的成熟阶段,双方都获得了发展。
  3.从关心人性,培养道德品质方面
  在“物—物”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传授知识,师生关系主要围绕知识教学来进行。过分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性发展和相应道德品质培养。受充分张扬人性的网络文化的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将要更多的围绕关心学生的人性发展及道德品质的培养。首先,网络的出现,一方面使信息知识达到前所未有的丰富程度,在知识的传播上,网络等媒体已日渐代替了教师的角色。教师因此可以从繁重的知识教学劳动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学生心性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媒体技术介入教学活动中,显然无法起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这一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教师身上。其次,在这种充分“自我”的网络文化氛围中,学生一方面更独立,更具“自我”中心意识,另一方面,则更显得孤独,无助,更具有对他人的依赖性。“人的真正独立,真正个体化是以人的自主能力的成熟强大为前提的,而学生由于还不成熟,相对处于弱小的地位,因而对群体的依赖则相对较强,其意志,道德品质等发展的还不完善。”(注:周宗伟,《网络文化与教育变革》,《教育实验与研究》2000年1期,第42页。)尤其面对网络这个纷繁的世界,他们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无所适从。因此这就需要成人,特别是教师要在其内心世界的发展及人性的发展上多给予指导。再次,在网络文化氛围中,强调自我意识,个性日益凸显出来的同时,面对日益多元的网络空间,人的价值取向更具多元性,师生之间围绕关心人性,培养道德品质的活动是要在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已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对学生进行价值观,道德品质的灌输了,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多元选择的权利。教师做的只是帮助学生建立辨析判断的能力,指导学生自己选择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网络的出现,将有可能使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以“自我”为中心,关注人性发展的网络文化也将会推动“人—人”师生关系的建构,且使师生关系更趋于平等,民主,也更具有人性化。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技术的应用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的确是为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网络在满足了“自我”个性解放愿望的同时,也解放了“自我”的控制力,对“自我”的控制力的减弱虽然使个体独立,个性化了,但是如果失去“度”的话,必将产生不良的后果。那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将失去平衡。所以我们还要冷静地思考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几个问题。
    三、几点思考
  1.网络文化强调“自我”,这虽然使学生的自我意识日益凸显出来,对知识信息的获取也更加自主了。但是另一方面很有可能使他们对知识、信息的学习成为一种表现炫耀自己有追赶潮流能力的手段。也就是说,在网络环境中,学生表现出对学习,对知识的主动性、创造性,只是为了张扬“自我”,为了追赶潮流,即“为了自我而自我”,因此他们在学习知识时,不再是为了知识本身,而是为了满足追赶高科技的虚荣心。如果任其发展的话,那么知识又会成为被占有的工具,师生之间的关系又会重新回到失衡的状态中。因此,如何使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媒体转向学习内容本身是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要面临的一大问题。
  2.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趋于平等,教师对学生的约束力大大地被削弱了。但是过度的放纵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不闻不问,是危险的,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从压制的极端走向放纵自由的极端。一方面,学生作为尚未成熟的个体,自我控制力较弱,如果缺乏成人的监督和管束,其学习效果必定不能保证。另一方面,无法想像一个独自面对网络进行学习、交往而没有集体生活,没有受到教师性格气质影响的学生会有正常人的交际能力和思想意识。在网络环境中,我们追求师生关系的平等自由,但是无限制的自由和过分放纵学生,等于是无自由可言。所以,在网络环境中,对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而言,建立适当的约束机制,寻求一种自由与约束的平衡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3.通过网络,学生和教师的学习交流变得瞬时化、即时化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满足了人性中渴望交流的愿望。然而这种交流是符号化了的,最终只是隔着网络媒体进行的,虽然学生能通过屏幕看到教师的一举一动,但是却永远也不可能隔着网络中介感受到教师的情感,感受到面对面交流时的情感体验;虽然隔着网络,教师和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摩擦减少了,学生可以不必再直面使他们感到惶恐的教师,教师也不必再直面令他们头疼的学生,但是这样的交流方式在避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的相互伤害的同时,也进一步形成了师生之间相对冷漠的情感关系。所以在网络环境中如何使教师和学生进行一种良好的情感沟通也是师生交往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问题。
  4.网络文化的高科技性使教育、学习的活动变得轻松愉快,然而过分的依赖科技,网络所营造的舒适便捷将意味着懒惰。虽然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但是过度的舒适也将意味着对学生的娇纵和溺爱。在网络空间里,不论是知识的获取还是情感的交流,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然而学习本身是一件辛苦的事,没有只按一下按钮就能将一个傻瓜变成一个学者的简单事情。痛苦和艰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师生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围绕如何寻求一种舒适与痛苦的平衡这个问题进行建构。
  网络媒体的产生源自于对“自我”个性解放的愿望。网络文化确实带来了自由、平等的人性观。但是崇尚“自我”的网络文化在解放了“自我”的创造力的同时,却也解放了控制力,凡事皆有其“度”,当失去对其度的把握的时候,必将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网络这个氛围中,学生们在更大程度上开始承担自己学习成长的责任。依靠网络,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逐渐减小,但是过分的依赖网络,让网络来代替教师和学校却是万万不能的。网络不可能具有真实的教师的情感、思维和品质;网络也不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社会化场所。所以鼓吹推倒学校围墙、将课堂搬回家、使学校和教师消失的极端论调是不可能实现的。
山东教育科研济南12~14G1教育学孟繁华/张静20022002孟繁华 张静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山东教育科研济南12~14G1教育学孟繁华/张静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1:18:07

[新一篇] 網絡化的哲學意蘊

[舊一篇] 網絡文化及其哲學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