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译文]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出典]   王维 《杂诗》

     注:

     1、《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2、注释:

      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

      来日:来的那一天。

     绮窗:雕刻花纹的窗子。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寒梅:冬天开的梅花。

     着花:着(zhu),开放;着花,开花。

 

    3、译文1:

    朋友你从家乡来,    应该熟知家乡事。

   来的那天花窗前,    那棵寒梅开花没?

    译文2: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4、王维生平可见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5、这是一首思乡诗,所表现情结浓郁。但对后两句:“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有学者撰文说:诗人由于长期在外,不了解家乡,害怕由于问到家乡不利的世事变迁,故而问起无关紧要的寒梅是否开放,感情基调是忧郁。不,我认为是浓郁!

  要想正确解读此诗内涵,首先要领会此诗首句“君”。很多人认为该君是来自故乡的对故乡特别了解的故乡人。否也,来人只是经过家乡而已,对诗人家乡并不了解。但诗人听说来人从故乡而来,特别亲切,特别兴奋。在诗人想象中,应知故乡事,由于对家乡的特别关心和热爱,免不了问这问那,可来人一无所知,引起诗人失望。再诗人看来,“不知故乡事”是不可以理解的,也是不可以原谅的。不禁问:“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译成白话文就是“来的时候,靠近我家窗子,寒梅开了没有?”诗人恼怒了,似乎对来人斥责,诗人容不得别人说不知道。

  兴奋也好,寻问也好,失望也好,斥责也罢。无不体现对家乡的关心和热爱。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本是正常的情感。一个久客异乡的人,突然遇到了故乡来人,最为迫切的自然是关于家乡的事,所以禁不住发问。要问的事情很多,如家乡的变化,亲友的安好等,但诗人对这些却都不问,却问起家中窗前的梅花:“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而且问的口气很郑重,这就使人觉得奇怪,不易理解。岂不知这正是作者情趣高雅之所在,透露出他脱俗超凡的兴致。同时从侧面也可见这位故乡来人也决非一位苟苟营营之辈,不然他顾及不到梅花开未,必然无言以对。所以友朋往来从其所交,更可看出作者的高情雅致。

这首小诗的艺术构思十分别致。前两句平平叙出故乡来客,后两句发问却只及梅花。这种过渡似乎显得有些突兀,但作者曲折深沉的情感却正是借这种突兀的结构得以传达,愈是突兀,则愈显得感情深沉强烈。其实,这种写法在古人诗中并不鲜见。传为晋陶渊明所作的《问来使》即云:“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居南窗前,今生几丛菊?”其后宋代王安石的《道人北山来》诗:“道人北山来,问松栽东岗,举手指屋脊,云今如许长。”但赵松谷说:“渊明、介甫二作下文缀语稍多,趣意便觉不远。右丞只为短句,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唐宋诗举要》引),对此诗更表赞赏。此诗寥寥几句,用意之间张驰相辅,不多赘一字一意,虽然结构突兀,情感骤涌,毕竟在情理之外显出了意趣自然。而这正是此诗高妙之所在。 

 

 

7、近日于古诗又只读王维。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临湖亭》),以如此好景待客,于自己又何尝不是福。“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欹湖》),客不久留,送君千里到尽头,再回首却只余青山白云悠。“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离人可有挂念我?

    按理说诘摩之诗如画如禅者多矣,吾却偏偏只记住这几首,当是近日思友之心甚切之故。天寒地冻,身在异乡,难免有些念家。便又有诘摩之诗云:“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三首〉)。谁能语我?

  但归家之日已是不远。下月中旬,即能到家。母亲甚至有些惊异:“那岂不是一转眼就到了?”所以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期待越少,则惊喜愈多。

  山河不惊,岁月静好。

 

 

   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当一个人很早就在外面生活后,通常会变的很沉默,会变的很寂寞.久而久之,就不得不接受这种寂寞,只能深藏心底,而不会对人说。

    如今呢,远离家乡几千里.寂寞,无法开口的寂寞啊,现在高中留给我的印象,只有冬天夜里的寒冷以及孤独的抗争.孤独的人其实很容易受伤,我很早离家以后,经过了很多地方,但都把自己当成一个过客,不去回想.而每次回家,也只能很沉默,只想安静的在家里呆一会,在外面脑子里经常想起的地方反而不想去,也不愿意去了。因为孤独寂寞的人是很脆弱的,他们固守着对儿时家乡美好的怀念和情感,他们不愿意看到被破坏,"近乡情更怯".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我也一样,家人来的时候,只是默默的听着嘱咐,告诉家人放心,只是不经意间会问一句 "家门前那棵花树开很多花了吗?"

 

 

    9、 我爱我的家人,妹妹坚强懂事。‘千年修的同船渡’我常想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那是要修多大的福份哪?人懂的珍惜才是幸福的。古人鸿雁传书,今日春运归潮。都是对家人的牵盼,我也写过收过不少家信内容都想不起来了。但有一封妹妹的来信结尾是“二哥,你带回的月季已开出两朵小黄花”。我永记不忘我也认为是写的最好的。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多好的诗句呀!那里包含着多少对回家的渴望;又包含着多少对家人的思念;寒梅临窗,孤灯照映,是母亲盼我过年回家的心。(雪爪鸿泥)

 

 

   10、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美人倚楼,壮士凭栏,多少美丽的往事从心中流过……

  小楼一夜听风雨,次日清晨大街小巷卖起了腊梅花。腊梅,尤以素心腊梅最为名贵。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依稀记得早年,到郊外的南山观腊梅的事。每年冬末岁寒的时候,送一束腊梅已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1、岁长莫怀乡,怀乡恐断肠,中国人的怀乡情愫,是一粒永生的种子,根植在每一个人心田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能写出此等佳句的高人非王维莫属,这个唐代诗坛的圣手,有的是呼风唤雨的功夫。素笺一展,轻舞狼毫,便让月华洒松间,清泉唱石上,演化成艳丽千年的绝美画图。还是他那管彩笔,倏然一抹,一剪寒梅跃然纸上,在一代又一代的人心头绽放,让那股思乡的气息有了色彩,有了芬芳,像湿淋淋的绯红云朵,氤氲着无数游子的思乡梦幻。

  这样去读王维的诗,这样的感觉,该是有许久了吧?随着年岁的增添,不少珍贵的事物渐行渐远,但诗人笔下那株梅花,似乎一直伴随在我的左右。岁长莫怀乡,怀乡恐断肠,中国人的怀乡情愫,是一粒永生的种子,根植在每一个人心田,年岁愈久,根须愈深,付诸于文字,则是不朽的诗篇:“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在海峡的对岸泪洗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余光中以绵绵的心音牵拽着怀乡的流韵。

    思乡,是文人持久而凝重的话题,可并未止于骚人墨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利,烙着我们与生俱来的鲜明印记。

 

 

    1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同为远游的人,此刻,才明白王维为何只敢问窗前梅花,就是轻声的问窗前梅花此时形状也要承受思乡之苦。俞陛云在《诗境浅说》里说,由此诗可见王维襟怀雅逸绝尘。今天看来王维当时的心境应和我此时的心境是一样的,虽然能酒朋言欢,而我只能在异乡与故乡好友分享故乡新闻旧事,一定要独自品嚼身在异乡的滋味。面对故乡好友即如面对故乡,希望从他的言谈举止里找出故乡山水的影子……

    此刻游子忽然会变成一个孩子,一定会提“寒梅着花未”的问题。王维虽雅逸绝尘,但他寄托在寒梅里的乡愁,对故乡的尊重如何能做“雅逸绝尘”这样简单的交待?

    寒梅分明是开了,如果不是我这里为什么要张大鼻翼深深的呼吸!

 

 

    13、“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那时候我们都很年轻,亦如现在我们都还活着,奔跑的速度里是不朽的激情与等待,我深信不疑,只要有一颗洞开的心,便会一直一直泛满希望,就算真的现在老去,行走的风景,仍然会令我不失天真,继续慢慢在成熟中成长。

  我是一具没有年代的标本,希翼着在风中来去自如的样子永远年轻,是为一段掠过霓裳衣袂的爱情,等候那惊鸿一瞥的风景,什么时候我们真实地拥有过的纯情年代,又什么时候各自西东,久久不相往来,窗外的雪曾经无声地飘落,就象冬无休止的思念,它的春很快就要到来,所以我听雪的心情也很轻盈。

  此刻你的窗前梅花开了吗?它淡淡的香味飘进你的案头吗?

  记得我们曾经那么喜欢在雪中赏梅的情景,记得你说梅的昵称应该是“雪里红”,那时候我们都相信梅花的风采应该是大红大红的颜色,映衬在一片洁白洁白的雪山上,它那么俏立冰天雪地里,仍然深信不疑地认定它是我们爱情的象征和见证。

  然而,雪化了,梅谢了。诗人说它是含笑丛中成为一缕护花的魂,曾经的芬芳不是为争春而俏丽,却是为迎春而消逝,于是,春来了,爱情盛开了,万绿丛中双双对对里却没有你我的身影,就这样,故事开始了。

 

 

   14、终于有一天,田园隐士王维一首“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驱散了天涯断肠人目睹“夕阳西下水东流”画卷图景时萌生的阵阵寒意,不经意间烘干了那个经年行走在他乡古道西风中游子潮湿的心灵,撩起了掩藏许久却又时时涌上心头的“故园东望路漫漫,老态龙钟泪始干”之怀恋思绪,从而以一种不拘一格、独出心裁的特有方式向阔别久违的家国传递亲情和祝福。

    古往今来,国人“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的忧伤流淌在唐诗宋词元曲及散文随笔日记里。山川、草木、鸟兽、屋宇、人群,都可以代表一种难以消融的家国梦。梅花,以其清新典雅的神韵,熟稔亲和的概念化形象,更适宜抒发迁客骚人魂牵梦萦挥之不去的家园情结。远离故土,飘泊南方晨昏暮雨点缀的小路上的我,忽然闻到了一种多年未曾谋面的幽香。那是从张明敏富有乡土气息的歌声中滑落的她——一剪梅。

    梅花啊,您使你我这些成天徜徉在“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意境中的群类,增添了“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之外的几缕欣慰。大地河山早非李唐有,而梅花依在,犹如彤云密布、万里雪飘的故国还有一轮冬月俏。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9:46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