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译文]  梦中相见,又喜又羞,要离开又依依不舍。

  [出典]   五代  韦庄  《女冠子》其二

  注:

  1、  《女冠子》其二 韦庄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2、注释:

    桃花面:形容女子容貌艳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柳叶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如柳叶一般细长秀美。隋朝陈子良《新城安乐宫》诗:“柳叶来眉上,桃花落脸红。”

   3、译文:

     昨天深夜里,我清楚的记得自己梦见了你。和你说了许久的话,发现你依旧还是那么美丽,频频低垂的眼睑,弯弯的柳叶眉。

    害羞又欢喜的样子,想走却又依依不舍。等到一觉醒来才惊觉只是梦一场,不禁悲从中来。

 

   4、韦庄的生平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5、这首《女冠子》,记述了一对恋人离别之后在梦中相见的情景。他俩把臂欷歔,说不尽的离愁别苦。“语多时,依旧桃花面”,特别是“频低柳叶眉”,“欲去又依依”的神态音容,宛在眼前。然而,夜长梦短,梦醒之后,更令人不胜伤悲。此词不似多数花间词之浓艳,而是在清淡中意味深远,耐得咀嚼。所谓“意婉词直”,“似直而纤”,别具风味。

  《历代词人考略》称赞韦庄词:“能运密入疏,寓浓于淡”。《女冠子》说明了这一特色。 

    《介存斋论词杂着》:端己词清艳绝伦。他的《女冠子》足以说明。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通篇记梦境,一气赶下。梦中言语,情态皆真切生动。着末一句翻腾,将梦境点明,凝重而沉痛。韦词结句多畅发尽致,与温词之多含蓄者不同。

 

   6、《女冠子》其一 韦庄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韦庄《女冠子》二首属联章词。所谓联章就是以两首或多首词组合成一个套曲,用以歌咏某一类题材。

    联章词一般多叙事,这两首词都是为追念旧欢而作,作于与情人分别一周年后,构成一段完整的情感历程。

    后首词通篇记叙梦境,对梦中相见情景记述尤为真切。大凡相见的时间、相语的长短、对方的长相神态以及临别依依不舍之情,均缓缓缕述,足见内心之兴奋和相思得以慰籍的喜悦,亦可从中窥见去年此日两情缱绻的情形。结二句翻腾,将梦境点明,遂使实处皆空,由大喜而堕入大悲。合观这两首词,由忆而梦,由梦而醒,叙事情节自然合理,而且语言本色,不假修饰,带有明显的唐代民间词的痕迹。

 

    7、有月,有日,有年,我悲哀,我怀念,这是韦庄。梦见什么?梦见我所爱的那个女子回来跟我说话。“语多时”,谈了很长的时候,这个女子像从前一样美丽,“依旧桃花面”。而且说话时的表情比较羞怯,时常垂下眼,低下头来,“频低柳叶眉”。说“半羞还半喜”,她一方面见到所爱的人很欢喜,但一方面又很羞怯。“欲去又依依”,我梦中梦到我们再见面,也梦到分离,梦到你要走的时候,那种依依不肯分别的样子,然后一梦醒来,“觉来知是梦”,那桃花面柳叶眉都是梦,所以我有说不尽的悲哀。这是多么直接,多么真率的一种感情。

 

    8、他说跟一个女子离别了,还怀念她,梦见她了,“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说得多么的直接,多么的直率。梦见什么?,“语多时”,谈了很久,这个女子像从前一样美丽,“依旧桃花面”。而且说话时的表情,古代女子都比较害羞,羞怯,说话时常垂下眼,低下头来,“频低柳叶眉”,说“半羞还半喜”,中国过去的女子都所以如此的。她一方面见到所爱的人很喜欢,但是一方面有害羞。“欲去又依依”,我梦中梦到我们再见面,梦中也梦到又分离,梦到你要走的时候,那种依依不舍的样子。然后一觉醒来,“觉来知是梦”,“不胜悲”有说不尽的悲哀。这是多么直接的一种感情。

   当我们心里有很多话要说的时候,不防痛痛快快的说出来,也许别人才能知道你需要什么。直面表达,不羞羞答答,大胆地表达吧。

 

   9、爱美而画眉,画眉而生情。含凝的眉黛,流盼的眼波传递了千百年来多少无声的爱怨,牵动了多少忧愁。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写一个女子因无人欣赏,连自赏的心情都没有了,这是古代女性共有的心情。唐玄宗专宠杨贵妃后就冷落了其他妃子,包括曾经宠爱过的梅妃江采萍,但又难免旧情难忘,便给梅妃密赐了一斛珍珠以示歉意,谁料个性强烈的梅妃却把珍珠原封不动地退回来,并附诗一首:“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玄宗看到后虽然理解梅妃哀怨后面的一片情愫,怎奈已是情随境迁了。

    说到画眉,不能不提到张敞画眉的典故。据《汉书·张敞传》记载:京兆尹张敞和妻子情深,妻子化妆时,他常为妻子把笔画眉,被长安人笑为“张京兆眉怃”。后来汉宣帝亲自过问这件事,张敞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张敞的回答既巧妙又合乎情理,宣帝爱才,当然不会难为张京兆,从此世间又多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张京兆画眉实际上是画情,正因为如此,才为后人追慕。唐玄宗写过一首婉约的小令《好时光》:“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虽说“眉黛不须张敞画”,却希望那个姑娘能嫁一个张敞那样的有情郎。元邵亨贞《沁园春》:“扫黛嫌浓,涂铅讶浅,能画张郎不自由。”大约是诗人效仿张郎给夫人画眉,却因不得法反被嗔怨的自嘲。性情中人张潮自然不掩饰性情了:“大丈夫苟不能干云直上,吐气扬眉,便须坐绿窗前,与诸美人共相眉语,当晓妆时,为染螺子黛,亦殊不恶。” 

    张敞与妻子的深情何尝不为女性所向往,唐代诗人常浩《寄远》诗写:“却念容华非昔好,画眉犹自待君来。”希望远方的人能早些回来为她画眉。元末女居士张惠莲中年时寡居苏州春梦楼,追忆与亡夫的昔日恩爱,写下一首《竹枝词》:“忆把明珠买妾时,妾起梳头郎画眉。郎今何处妾独在,怕见花间双蝶飞。” 画眉的温情一幕,在回忆里徒剩了伤感。同样,明代秦淮名妓马湘兰写“楼阁新成花欲语,梦中谁是画眉人”时,又该是怎样孤寂落寞的心情? 

    明人徐士俊的《十眉谣》中有几句话很动人:“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语,眉亦应语。” 谁说不是呢?古语讲眉目传情,眼波与眉语自然是心里的私语。李白《怨情》写女子愁眉后面万千心事:“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清照《一剪梅》里述说自己的寂寞:“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王观《卜算子》描写送别时的依依难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韦庄的《女冠子》写一场梦中的相会:“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纳兰性德怀念亡妻的《齐天乐·洗妆台怀古》怕是人间最凄凉的眉语了:“冷艳金消,苍苔玉匣,翻书十眉遗谱。”纳兰堪称张京兆的知己,尽管他们相隔了一千八百年。

 

    10、昨夜,那梦里的女人可是媚卿?与伊“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梦里执着佳人手,窃窃地说不完。你的桃花面,柳叶眉可就是我梦里的样子,那种袅娜态度,半羞半喜,欲去不忍,又回首切切依依,温婉如软语茶香,幽韵撩人,让人温情难禁,爱意流连。

 

    11、通过梦中幽会来抒写离合悲欢之情的:此类篇什,车载斗量,俯拾即是。即如五代词人韦庄的《女冠子》之一: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这首词以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抒写了情人梦中幽会的全过程。从入梦到梦醒,将梦中的欢合与梦醒后的悲离交融在一起写,更显得情深意切,哀楚动人。开头两句写入梦,末尾两句写梦醒。中间五句抒写梦中片刻的欢乐遇合。柳眉花面,真真切切;软语绵绵,细细切切;半羞半喜,柔情似水;欲去依依,难分难舍。正当此时,忽然梦醒,现实与梦境,对照鲜明。

 

    12、人生一场大梦,多少牵肠事,恨愁眠眠无绝期,终究还是在真真假假,魂梦与现实,回忆与追寻中度过。词中虽过于儿女情长,但这个话题却千百年来长盛不衰。多少文章,多少典故,就是美在这才子佳人的离愁别思之中呢。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4:36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