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学界“苏联模式”研究述要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80年代末90年代初,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几乎在一夜之间解体了。存在了70余年的社会主义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和地理政治现实停止了自己的存在。〔1 〕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立刻引起了世界上所有关注社会主义命运、关注苏联前途的人们的注目;同时,也提醒人们去冷静地思索这一重大历史事变的前因后果。理所当然,这一重大历史事变更引发曾经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着紧密的制度联系的国人的思考。进入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苏联模式进行回顾性研究的文章连篇累牍。在此,拟对有关着文的观点择要进行综述,以期对这一重大课题的更深入的研究有所助益。
      一、苏联模式的成因
  苏联模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一定历史背景下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这是学术界的普遍看法。涉及到促使这一模式形成的具体原因,则有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三因素说。1.从思想上看,在二三十年代的苏共党内,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述的未来社会蓝图,即:(1)单一的全民所有制;(2)按劳分配;(3 )经济的计划化管理,消灭商品货币。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既如此,那么新经济政策中的所谓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并发展就是与上述目标相矛盾的,即使资本主义成分的存在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必要的,谁又能保证既容许资本主义的存在与发展而同时又有利于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于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列宁、布哈林都没有作出合理而又令人信服的说明。这就使新经济政策没有被当作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选择,使大多数党员都自然地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迫于形势的“暂时退却”。对于苏联当时存在的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可以视情势需要随时加以消灭。所以当1928年苏联一部分农民拒绝售粮给国家时,斯大林就视之为富农对苏维埃政权的进攻,由此发动消灭富农运动,并在农村进行急风暴雨式的集体化时,大多数党员站在了斯大林这一边,也就是一种合于情理的选择了。2.从苏联当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看,帝国主义列强视苏联为其天然的敌人,必欲除之而后快。面对当时的落后状况,苏联从上到下都有一种迅速发展工业,加强国防的压力。而发展工业的资金何来?在当时的形势下只能靠牺牲农民的利益。这样,在农村实行集体化,把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都控制在国家手中就成为一种简捷而富实效的选择。因此,农村的集体化就成为苏联工业化的可靠保证。3.当时苏联的国民经济结构比较简单,实行自上而下的计划管理简便易行,以国家政权为依托,运用无所不在的行政力量推动经济运行立竿见影。加上落后国家赶超先进的本能心理,工业化成为压倒一切的追求,群众在生活水平上做出一些牺牲也就成为自觉的选择。上述种种原因结合在一起,苏联模式就有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它的形成也就成为一种历史选择。〔2〕
  (二)四因素说。1.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领导人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在不考虑国情的前提下,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预测构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一种排斥市场机制、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2.在俄国这种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之后,要在长期缺乏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情况下保住和发展社会主义,就必然选择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来集中有限的人、财、物力以加速工业化。3.前苏联20—30年代所面临的险恶的国际环境也是促生苏联模式的重要因素。当时,苏联是在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包围之中的一个社会主义孤岛,对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战争准备,迫切要求全国经济、政治及其他方面的高度集中化,以便尽快把经济特别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搞上去。因此,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当时苏联所处的严峻的国际形势的产物。4.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是苏联模式形成的深层原因。1917年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革命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虽然掌握了政权,但是,在一个农业国里,占优势的力量不能不是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在此背景下,掌握着国家领导权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想保住政权,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单独建成社会主义,那就始终必须慎重处理同农民特别是同中农的关系。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同农民的关系问题决定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历史进程,它是苏联30年代产生和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深层原因。根据列宁的说法,小资产者握有几千小款,是私人资本主义的基地,无数的几千小款合起来,就给破坏社会主义的投机活动造成了数十亿的基础。正是为了对付这种自发势力,列宁才强调国家资本主义,强调一切由国家来计算和监督,甚至“不惜采用独裁方式”。尽管这时离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还相距甚远,但是,无论如何,经济生活的国家化正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从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关系中,已经可以看到形成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和社会基础。〔3〕
  另有一种“四因素说”,其视角与之不同,它认为苏联模式是当时的主客观条件的产物。客观条件有三,主观条件有一。 客观条件为:1.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小农国家,资本主义畸形发展, 封建集权传统影响根深蒂固。十月革命后,苏联尽管已跨入了社会主义,可是小农思想、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仍像汪洋大海,影响着国家的社会生活。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发展资本主义这个历史阶段由于无产阶级革命而被跳跃过去了,资本主义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苏俄是在沙皇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基础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因而封建专制集权制的传统影响严重地存在着,它给苏联模式打上了深刻的烙印。2.二三十年代紧张的国际形势,使苏联党和国家产生不安全感。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面临着帝国主义包围,苏维埃俄国虽然粉碎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但是,帝国主义国家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存在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反苏叫嚣,且日甚一日。2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各种矛盾更加激化。1933年,希特勒的纳粹党在德国上台,公开建立法西斯专政。在此之前,东方的日本已建立了法西斯政权。这样,在欧亚形成了两个新的战争策源地。战争是关系到社会主义苏联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为了准备战争,全党全国都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必须高速发展重工业,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二三十年代的国际形势,使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都带上了备战的色彩。3.激烈的党内斗争的影响。列宁去世后,苏联党内一直都在进行激烈的斗争。先是反对托洛茨基派的斗争;继之开展反对“新反对派”的斗争;继之开展反对托季联合反对派的斗争;继之开展反对布哈林反对派的斗争;继之开展“反对帝国主义间谍”的肃反运动。而且这场党内斗争愈演愈烈,从思想斗争发展到组织斗争,从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到敌我矛盾,并因之使党内民主越来越少,权力日益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苏联模式形成的主观条件,就是斯大林个人品格中的缺陷。如强烈的权力欲,猜疑、妒贤和粗暴任性,以及思想认识上的片面和武断。斯大林在个人品格上的这些缺陷,对苏联模式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三)五因素说。这种观点认为,应当将苏联模式的形成原因放到世界历史进程的总背景下予以探讨。1.当时,世界还处于工业社会,资本主义仍实行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者提出的计划经济理论正是作为这种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在工业社会,社会化是和大型化相联系的,从而形成了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趋向于集中合并成一个唯一的企业的观念,产生了工厂内部的计划生产形式可以变为整个社会的计划生产形式的设想,形成了忽视市场机制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也就是说,当时在客观上还不具备摆脱忽视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观念的充分条件。2.当时正处于资本主义大动乱的年代。大动乱的一个基本经济根源,就是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已经过时,从而出现了一次资本主义的发展性危机。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的弊端已经充分暴露,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尚未出现。在此背景下,人们把社会主义同计划经济相联系,同市场经济相对立,是十分自然的。当时,不仅在苏联,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者都异口同声地说:必须把市场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3.俄国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是以巨大的痛苦为代价卷入世界经济,卷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由于内部因素尚不成熟,它们面临的困难比第一批走向现代化的国家要大得多,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结构来克服内部困难。由于西方国家不仅掠夺这些国家,而且把它们自己的矛盾、痛苦、灾难转嫁到这些国家身上,为了适应在这种外部环境中的生存,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结构。这些因素促成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4.苏联是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经济落后的资源大国。苏联模式的特征之一就是采取粗放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由于苏俄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这促使它产生了不惜一切代价在经济增长速度和产品的数量上,特别是在国际上尽快赶上西方国家的强烈愿望,推动它采取粗放发展的战略。这种粗放发展的战略是同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的高度集中的体制相适应的。〔5〕
      二、对苏联模式的认识
    (一)苏联模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学界的基本观点,是认为苏联模式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苏联在面临着国际帝国主义的包围、国内阶级敌人的反抗和破坏的极其险恶的社会环境中,只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才能在经济上集中力量,建立起雄厚的物质基础,迅速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政治上粉碎帝国主义的进攻和国内外敌人的破坏活动,保持并巩固政权,显示社会主义的威力。〔6〕这一体制有可能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 财力用于最重要的重工业部门,解决带有战略意义的问题,有计划地改善经济结构。历史证明,这种体制保证了在短时间内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以12年时间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50到100年才完成的历史任务, 并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尽管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病,但是它具有历史的必然性。〔7〕
    (二)苏联模式的特征
  对苏联模式的特征进行描述的着文相当多,且多有重复。现仅择取有新意的两种观点简介如下:
  1.侧重于对发展战略特点与经济体制特点进行揭示。该观点认为,在发展战略方面,苏联模式有如下特点:(1 )以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2)以重工业为固定的发展重点。(3)以粗放发展为主实现经济增长。(4)以实现自给自足为重要目标。 在经济体制方面,苏联模式具有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高度集中的特点。(1)生产资料几乎全部归国家所有。(2)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国家主要用行政手段来协调经济,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依靠各级行政组织直接领导和管理企业。(3 )在经济管理上高度集中化,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企业和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监督。该观点不赞同把高度集中当作苏联经济体制的根本特征,认为苏联模式最根本的经济特征是忽视市场机制。所有制过分单一是这个体制的基础,高度集中正是这种体制的客观要求。建立了忽视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就必然会导致高度集中;离开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去解决高度集中问题,必然以失败告终。〔8〕
  2.侧重于对经济体制特点和政治体制特点进行揭示。该观点认为,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有以下特点:(1)国家集权。 一切社会资源全部集中于国家,民间不存在任何自由支配的资源。国家不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而且是国民经济的计划者和国民经济的总经营者。(2 )部门管理。1926年苏联进入工业化时期,为了集中力量加强基础工业和建立新兴工业部门,开始加强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部门管理。由于实行部门管理体制,大批地方企业被划归中央管理。到193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地方工业仅占10%,中央工业占90%。(3)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这主要表现为:其一,生产计划的下达是通过硬性的指令来实现的。其二,国家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对一切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分配实行无偿调拨和结算。其三,企业领导人由国家通过行政命令委派。(4 )实物平衡。宏观控制和调节以产品使用价值的实物平衡为主,而不是以控制国民收入分配的价值平衡为主,成为30年代以后苏联传统经济体制的又一突出特征。(5)平均分配。 这是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面第一次对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否定。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在经济体制方面的特征:(1)结构混同。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的现象。党政机构功能混同的现象导致了政治管理方式的“党政联合决议制”,这意味着执政党代行国家机关的立法职能,意味着党中央机关可以直接对国家的某一管理部门发指示,直接管理国民经济和文化工作。这是执政党国家化的一种重要表现。(2)过分集权。 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的权力集中于党的机关。其二,下级的权力集中于上级,各级权力都被集中于中央机关。其三,机关的权力集中于首要领导者个人。(3)等级授职。虽然苏联在1936年建立了普遍的、平等的、 直接的和不记名的选举制度,但这一制度只是书面上的,实际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委任制产生的。(4)缺乏监督。1934 年苏联为了加强一长制,解散了群众性的监督组织,取消了党的监察委员会和工农检查院。1940年通过的关于国家监察人民委员部条例根本没有规定吸引劳动者参加监督监察工作。(5)没有法制。其一, 立法机关和立法机构混乱,使苏维埃无法充分发挥其立法机关的作用。其二,司法不独立,司法机制混乱。其三,立法不完备。〔9〕
    (三)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
  苏联模式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定历史时期,确实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这是学术界的共识。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模式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第一,使苏联在短时间内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工业国。二三十年代,斯大林通过高速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使苏联的经济赶上和超过了除美国外的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大国的工业产值序列中,从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第二,有利于宏观经济规划。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生产力布局极不平衡,全国四个主要工业区全部集中于俄国的欧洲部分,而在俄国其他地区特别是广阔的亚洲地区,则大部分是落后的农业区域或沙俄宗立国的殖民经济区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便于控制和调整宏观经济比例,对有计划地开发和建设苏联东部地区,改变不合理工业布局起过重要作用。〔10〕
  另一种观点认为,除了在经济方面的历史作用外,在政治方面,传统模式在形成过程中及形成之后,也取得了明显成就。比如,创建了苏维埃政权,探索出了一套苏维埃组织机构和活动方式,继承和发展了巴黎公社事业;首次在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普遍、平等、直接、秘密的选举制度。不管后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何有悖于这一制度的实质,但从理论上说,这种选举制度还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建立了苏联国家集体元首制,这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集体元首制起到了开创性作用。〔11〕
  还有一种观点,进一步阐述了苏联模式在军事上和文化上的历史作用。在军事上,它在对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压力方面曾经是有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前苏联集中人、财、物力发展重工业,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否则,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将与现在的极不相同。在文化上,采取这种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曾经被当做后起而又成功地走向现代化的典范和追求理想社会的样板而广泛发生影响。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示范,“二战”以后,不仅一批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且许多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纷纷宣布自己搞社会主义,有的还以苏联的做法为样板。同时,社会主义苏联的普遍福利政策,对“二战”以后资本主义搞“福利国家”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生活的改善的影响,资本主义的面目将狰狞得多。〔12〕
      三、苏联模式衰败的原因
  对于苏联模式衰败的原因,国内学术界的争论比较激烈。尤其是对导致苏联模式衰败的决定性因素的认识,分歧更为明显。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从内因看,有远因也有近因。近因一:苏联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盲目冒进。由于苏共及其领导人在改革的思想方法上急于求成,结果不仅改革未见成效,反而造成了混乱。这种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苏共指导思想和社会意识的急剧转变,从所谓的“加速战略”、“根本变革”转而靠西方指点教化,其结果只能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从而导致全线崩溃。近因二: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将苏联改革引向死胡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将世界相互依存的同一性和人类共同利益增长的趋势绝对化,抽掉了客观存在的阶级内容,因此向国内外的反社会主义势力妥协,从而把社会主义的苏联引向了危机、衰落和解体的深渊。近因三:未找准改革的突破口。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中的不合理状况已明显暴露,但苏联仍优先发展重工业,加重了结构失调。1988年后又选择政治改革为突破口,更是犯了战略性错误。人民没有在政治改革中得到经济实惠,反而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这就加剧了社会危机,为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提供了社会基础。近因四:政治经济改革脱离国情。政治改革目标如“克服人与政治、人与政权相脱离的现象”、“全面充实人权”等过于抽象,远离实际,造成政治体制改革的混乱。经济改革中以打破行政干预为目标的分权放权,演变成了地方行政干预,不仅未形成统一的市场,反而破坏了原有的经济联系,造成全苏联经济系统的紊乱,为民族分离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近因五:放弃党的领导,将社会主义的苏联推向绝境。除了近期改革表面的、直接的原因外,苏联解体更深层的原因应从苏联历史发展中寻找。远因一:长期推行大族沙文主义,埋下了联盟解体的祸根。远因二:体制上的严重缺陷,造成了社会主义苏联解体的悲剧。远因三:长期以来的教条主义,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远因四:长期以来搞霸权主义,不仅丧失国际声誉,而且劳民伤财,最终使苏联走向自己的反面。远因五:长期以来,党的建设没有搞好。党内的官僚主义和腐败作风使人民逐渐丧失了对党的信任。〔13〕
  有论者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苏联的演变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其原因极为复杂。简单地罗列各种因素,不分主次,不抓主要矛盾,问题是说不清楚的。认为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不在于时下流行的“经济没有搞好”的看法,而在于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推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1 )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否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原则,贯彻这条路线就从根本上瓦解了社会主义的基础。戈尔巴乔夫用抽象的、超阶级的人道主义、民主、自由、社会公正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认为社会主义国家过去的实践是“扭曲了的社会主义”,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垄断”,无产阶级专政是“无法无天”,公有制“扼杀了人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束缚了人的思想。因此,他提出的改革,不是改变具体的体制,而是取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2)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根本改变了共产党的性质, 把苏共从共产主义式的无产阶级政党蜕变为社会民主主义式的资产阶级政党。第一,在阶级性质上,党不再是阶级的政党,而成为一个全民的党。第二,在奋斗目标上,党不再为共产主义而奋斗,而是实现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第三,在指导思想上,反对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党,主张党内意识形态多元化。第四,在组织原则上,抛弃民主集中制,主张“普遍的民主”,“民主的一致”,使党从一个富有战斗力的组织变为松散、自由辩论的俱乐部。第五,在党的作用上,党不再是坚强的战斗堡垒,政治核心,而变成组织竞选和开展议会斗争的议会党。(3 )在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下,共产党失去了对敌斗争的战略策略的科学的理论基础,因而在这场围绕着夺取政权展开的严重的阶级斗争中,共产党不断地妥协、退让,最终失去了政权。苏联局势的变化,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回合:动乱初起,反对派组织游行示威,要求承认他们是合法组织;一旦合法化,就要求实行多党制,让反对派政党在议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同共产党进行议会斗争;而一旦宣布实行多党制,就要求修改宪法,让各党派一律平等,自由竞争,这就为撵共产党下台奠定了基础;最后借“8.19事件”之机,实现了夺取政权、解散苏共的目的。〔14〕
  另一种观点,则把苏联模式衰败的原因,溯及“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认为在列宁以后,苏共领导人在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上产生严重偏差。表现为没有继续探索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提前结束了新经济政策,过早过急侧重于用行政手段消灭资本主义和小生产,阶级斗争扩大化,让封建主义残余渗透到社会主义肌体中来,形成了个人集权制、领导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人制这种权力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教条式地照搬马克思主义,在未经过商品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落后国家急于实行行政指令性的计划经济;降低了社会主义标准,在尚未完成工业化、电气化、机械化的情况下,就在1936年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还要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15〕
  与上述观点不谋而合,有论者也深刻地指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有着根本的缺陷,这就是没有对社会主义概念作层次分析,尤其是忽视其最高层次——社会主义的目的和目标。虽然坚持了公的制和按劳分配,但是没有用社会主义的目的和目标去检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正确与否。这种社会主义观衡量社会主义的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不是劳动生产率,不是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不是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程度,也不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而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和限制商品生产的程度。当然,不能说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完全不重视生产力的发展。须指出,它把高速度地增长国民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但这种经济增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国家的实力、尤其是国防实力,而忽视人民日常生活的改善和个人的解放,从而使经济体制日益僵化,经济停滞,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并最终使苏联模式趋于衰败。〔16〕
      四、苏联模式的衰败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
  对于国内外曾一度流行的苏联剧变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大失败”的观点,学术界普遍持否定态度。认为苏联模式的衰败,是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做法的失败,而决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因为苏联模式是僵化的、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社会主义,是被扭曲了的社会主义。〔17〕而社会主义本身并不包含导致苏联解体的种种错误。恰恰相反,苏联模式的衰败正是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违背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结果。〔18〕
  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论者多持乐观态度。首先,苏联虽然解体了,但社会主义事业犹在,社会主义仍然是当代世界数十亿人所实践着的生活方式和所追求的价值理想。其次,苏联的解体也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最终胜利。从苏联解体的原因不难看出,苏联并不是被资本主义击败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攻势固然起了催化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苏联解体是自己否定自己的结果。同时,苏联解体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存在的许多矛盾,这些矛盾仍然在继续加深和发展。即使新科技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社会主义尽管暂时处于劣势,但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国际化,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走向极限,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仍是不可避免。〔19〕第三,更为根本的是,社会发展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这是任何人也抗拒不了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块基石并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动摇。“二战”后资本主义靠技术革命的催化发展起来的巨大生产力,既是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稳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它又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更加接近于它所不能容纳的日子,同时也意味着它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准备了更加充分的物质基础。〔20〕
  也有论者指出,从世界社会主义大局的角度看,苏联模式的衰变,给予人们的启发很多。第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防止“左”的和右的错误。第二,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改善人民生活,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凝聚力。第三,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袭。第四,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反对个人专断。第五,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21〕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济南35~42D1社会主义研究刘京希19981998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 作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济南35~42D1社会主义研究刘京希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00:26

[新一篇] 九十年代以來中琉關系史研究概述  ——以中國大陸為中心

[舊一篇] 九十年代以來我國出口增長低于進口增長的原因分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