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理性的信仰实践  ——C. S. 路易斯的祷告观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理性与信仰问题的讨论在哲学史上由来已久。很多个世纪以来,哲学家和神学家都试图从理性的角度阐释信仰及其中的难题,但都不是十分成功。英国经验论哲学大师约翰·洛克跳出理性与非理性二分法的樊篱,将事情分为三类:合乎理性、违背理性和超越理性。他认为,那些通过考察、追溯来自感觉和反省中的观念,通过自然的推理,能够看出是真的或可能的事情是合乎理性的;那些与清楚明确的观念不相符或不相容的事情是违背理性的;那些根据理性无法从这些原则推断其真实性或可能性的事情是超越理性的。在洛克看来,信仰的有些内容,如存在一位上帝,是合乎理性的;有些内容,如存在多位上帝,是违背理性的;另有一些内容,如死人复活,是超越理性的。①洛克的三分法为信仰与理性关系的探讨提供了新的思路。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基督教作家、护教学家之一——C.S.路易斯继承了英国经验论的传统,重视常识,在他的神学着作中力求揭示基督教信仰合乎理性的一面。同时,作为一名坚持超自然者存在的神学家,他在论述苦难、祷告、神迹等棘手的神学问题时,也坦率地承认基督教信仰存在超越理性的一面。他的祷告观以圣经和基督教思想传统为基础,重在揭示祷告超越理性的方面,涉及的内容主要有祷告的性质、祷告的有效性、祷告的应允与拒绝、上帝在永恒之中对祷告的倾听和应允等。从路易斯对祷告这一基本的基督教信仰实践所作的独特讨论中,人们无疑会对基督教信仰超越理性的特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祷告的性质
  (一)祷告既是人的活动,也是上帝的活动
  从表面上看,祷告是人对上帝说话,但是圣经也提到圣灵替人代求:“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马书》8:26)。圣经也提到圣子耶稣基督是人与圣父上帝之间的中保(《提摩太前书》2:5),加尔文说:“……没有一个人,凭着自己的身份,配到上帝面前,亲自向上帝陈诉,天父……乃差遣他的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来作为我们的中保。有了基督的引导,我们可以坦然无惧地接近上帝。”②加尔文称基督“是祷告的唯一途径。”③
  由此可见,祷告既是人的活动,也是三位一体的上帝的活动。路易斯基于圣经和基督教思想传统,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当一个基督徒跪下祷告时,他是想与圣父上帝交流。但是他也知道,在他心里感动他、促使他祷告的也是上帝,此刻站在他身边,帮他祷告,使他获得对圣父上帝的真正认识的还是上帝。
  上帝是他祈祷的对象——他努力要达到的目标;上帝也是在他里面推动他的那种力量—他的动力;上帝还是道路或桥梁,沿着它,他被推向那个目标。因此,当一个普通人祈祷时,三位一体的上帝的整个三重的生命实际上都在他那间普通的小卧室中运行,将他提升到更高级的生命,即……灵性的生命,他被上帝带入了上帝之中,但同时仍然是他自己。④
  祷告超越理性的一个方面即在于,它既是人的活动,又是上帝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与上帝的工作密不可分。
  祷告……越发自人内心的深处,就越是上帝的,也丝毫不失为人自己的。最属于上帝的东西也最属于人自己,与上帝隔绝就是消失为虚无。⑤
  路易斯对祷告的这一看法与传统的基督教神学既坚持上帝的超越性也坚持上帝的内在性是一致的。他强调“上帝既在人之内也在人之上和之外”,说一件事是上帝做的与说它是人做的都同样正确。⑥在他最着名的神学着作《返璞归真》(Mere Christianity)中,路易斯谈到人得救究竟是靠信心还是靠善行的问题。他以《腓立比书》2:12—13⑦为依据,认为信心和善行就像一把剪刀的两个叶片,不可拆分。他说,信靠基督就意味着遵守他的诫命,就必定会有善行,因为这时候人行善
  不是为了得救,而是因为基督已经开始拯救你。你不是要以自己的行动换取进入天堂,而是不由自主地以特定的方式去行动,因为天堂最初一缕依稀的曙光已经照射到你里面。⑧
  (二)在祷告中上帝给出他自己
  路易斯认为,祷告时既然圣灵在人之中说话,那么,“在祷告中上帝就在对自己说话。”⑨上帝为什么要通过人对自己说话?这也是祷告超越理性的一面,路易斯猜测这是上帝创造的奥秘,认为上帝藉着人的祷告和其他活动给出他自己。
  路易斯举例说,上帝可以供给人类食物,但他选择让农夫、面包师、屠夫去劳动;他可以赋予人类以知识,但他选择让有学问的人去传授;他可以让异教徒归信,但他选择让传教士去宣教。上帝在创造时赋予了人以自由意志,尽管上帝是全能的,能够在顷刻之间将一切做得尽善尽美,但是他处处选择“退位”,让人“挥舞自己小小的三叉戟”,去做上帝的事,哪怕做得很慢,会犯错误,会失败。上帝的这种作为,路易斯称之为“从无中创造有,确切地说,是从无中创造众神。”⑩
  创造似乎是彻底的委托,受造物能够做的事上帝决不亲自去做。因为他是给予者,他除了给出自己外,别无其他可给。给出他自己就是通过受造物做他的事,使之在某种意义上、在不同的程度上成为上帝自己。(11)
  路易斯的神学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是换位(transposition),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论,即认为自然事物与灵性事物之间具有明显的连续性,超自然的事件会在自然事件中重现。例如,他认为,死者复活这类事件在自然界年复一年地体现在种子烂在土里,然后发芽结实的过程中;耶稣用五饼二鱼喂饱几千人,展现的是少量的东西骤然增多的神迹,这一神迹每年都体现在少量的种子长出大量的五谷,鱼类大量地滋生繁殖的过程中,五饼二鱼的神迹只是这一自然过程的缩短而已。按照路易斯的换位理论,上帝通过人类的祷告和其他活动来实现他的创造,这也体现在父母培养孩子的方式上。父母让孩子掌握一门技艺,是通过让他自己去动手、摸索,甚至犯错误;父母让孩子具备坚毅的品质,是通过让他自己去经历风浪。父母全身心的给予和爱,正是体现在这些看似残忍之处,他们若处处代劳、设置保障,孩子永远是孩子,不能成为独立的人。
  如果说上帝通过让人工作,使人具备和自己一样行事的能力,那么,上帝通过人对自己说话,就是要让人开放自己,学会交流。正如潘能伯格所说,人若不向上帝开放,便不会向自己和世界开放,便不是真正的人。(12)
  (三)祷告中人向上帝开放,成为真正的人
  人祷告主要是向上帝表达自己的敬拜、忏悔和祈求。基督教宣称上帝是全知的,耶稣说:“……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马太福音》6:8)。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也说:“主,永恒既属于你,你岂不知道我对你所说的事?……我向你依次讲述这些故事……当然不是为了你可以藉我知晓。”(13)上帝既然知道人的一切需求和所犯下的罪,人为什么还需要祷告?
  路易斯认为,人通过祷告超出于其他受造物,在祷告中人向上帝揭示自己。
  一切受造物都同样地彻底地永远为上帝所知……这是受造物共同的命运。为上帝所知虽然是同样的,但所知的性质却可以不同。……为上帝所知属于物类,在这点上人与蚯蚓、蔬菜、星云相似,都是上帝认识的对象。但是人一旦意识到这一事实,并真心地愿意自己这样为上帝所知,他就在与上帝的关系中将自己看作了人,而不是物。人揭开了自己的面纱,发生了改变,由被动转为主动,不再仅仅为上帝所知,而是……主动呈现自己让上帝察看。(14)
  祷告不仅使人的地位发生改变,还使人与上帝的关系发生改变。路易斯说,当人揭示自己,通过认罪、祈求在上帝面前占住人的高位时,上帝也就降尊,将自己启示为人。
  上帝如何对待人,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人如何对待上帝,上帝开启之门正是人叩敲之门。……当人真正地称他为“你”,时,他便以“我”来对人说话。(15)
  正因为祷告是人向上帝开放,上帝从中向人启示,人的开放程度与上帝启示自己的程度相连,路易斯提醒人们,祷告时一定要诚实,要以“真实的我”去对“真实的你[上帝]”说话。“真实的我”指的是现实中的而不是理想中的我,祷告是将我实际思想的而不是我应该思想的内容告诉上帝。即使自己的渴望是不应该有的渴望,是一项需要忏悔的罪,人也应该将它陈明在上帝的面前。“心之所思皆应放入祷告。”(16)有些人因为事情微小,觉得不值得向上帝祈求。路易斯尖锐地指出,这种想法很可能是“出于维护人自己的尊严,而非上帝的尊严。”(17)他告诫人们,勿以事小而不求,人若在小事上不学会向上帝祈求,在大事上也会不太愿意转向上帝。
  二、祷告的有效性
  (一)祷告对宇宙事件的进程发生作用
  祷告最常见的一类是祈求,但是根据基督教神学,上帝是不动情的(impassible),他的意志不为一切所改变,这就产生了祷告是否有效的问题。这也是祷告超越理性的一面,因为祷告的有效性无法通过经验或实验来证明。
  路易斯肯定祷告的作用,他认为,上帝的意志,即上帝整个的旨意确实是不可改变的,“但是那个旨意会根据受造物的行动,包括祷告,以不同的方式实现。”(18)旧约中约拿的故事对此也许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尼尼微人作恶甚多上帝按照他的公义,要惩罚他们。但是像爱惜他所有的造物一样,上帝“爱惜”该城的居民及其中的牲畜,派先知约拿去尼尼微宣告他将毁灭该城的消息,旨在促使他们悔改,拯救他们的性命。尼尼微人听到约拿的宣告后,禁食、求告、“离开恶道”,上帝“察看他们的行为,……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约拿书》3:10)。上帝要尼尼微人改邪归正的旨意不变,但是因为他们的祈求、悔改,他没有用“倾覆”该城的方式来实现他的旨意。
  对祷告与上帝的旨意之间的关系,路易斯巧妙地用演员与剧作家的比喻进行了说明。他说:
  ……上帝没有选择亲手书写整部历史。宇宙中发生的大部分事件确实不由我们控制,但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如此。这如同一曲戏剧,故事的场景和总的情节由剧作家确定,一些小的细节则留给演员即兴发挥。(19)
  根据路易斯的说法,上帝在创造宇宙之时就已经决定,让人类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对宇宙事件的进程发生作用:一是通过工作,上帝将物质设计成可以因人的行动而改变的样式(如,木头经过加工可以制成桌椅);二是通过祷告,上帝在他的宇宙计划中允许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发挥,让它可以因祷告作相应的改变。(20)
  上帝设立祷告的目的之一也许是要证明,事件的进程不像国家的治理,而像艺术品的创作。每一样存在都在其中发挥作用,并且(在祷告中)有意识地发挥作用。在这幅艺术品中,每一样存在既是手段,又是目的,……祷告也既是手段,又是目的。(21)
  对于上帝在决定宇宙事件的进程时为什么允许人的祷告和其他活动的参与,路易斯与帕斯卡的观点相同,认为上帝这样做是为了“借给人类以作为诱因的尊严,”(22)让人觉得自己是事件发生的原因。加尔文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说:“这些东西,虽然由于宽大恩典,像水一样流给我们,然而他[上帝]愿意把它们当作是由于我们的祷告而赐予的。”(23)
  (二)祷告的有效性无法证明
  基督徒相信所求之事的实现是自己的祷告发生了作用,非基督徒则可能反驳说:不祷告,顺其自然,事情也会朝那个方向发展。这就带来了祷告的有效性可否证明的问题。
  路易斯认为,祷告的有效性不能通过实验来证明。例如,人不可能为了考察祷告的效果只为A医院病人的康复祷告,禁止自己为B医院的病人祷告。为病人祷告须以他们的痊愈为目的,“不可试探主你的神”(《马太福音》4:7),为实验而进行的祷告本身即宣告了祷告的不可能性。“有口无心的祷告不是祷告(Simply to say prayers is not to pray),否则,用一群训练有素的鹦鹉也同样可以进行实验。”(24)
  路易斯同样认为祷告的有效性不能通过经验来证明。即使所有祷告祈求的事都成为现实,人仍然可以说这是事之必然,不祷告也会产生那样的结果。作为一个既坚持超自然的存在、又重视理性的神学家,他认为上帝对祷告的应允与自然原因发生作用是不矛盾的。他以《哈姆雷特》中的奥菲莉娅(25)之死为例解释说:问一件事的发生究竟是由于上帝对祷告的应允还是出于自然的原因,就如同问奥菲莉娅之死究竟是莎翁出于情节需要的安排,还是因为她所坐的树枝折断,使她坠落河中所致。《哈姆雷特》中一切的事件都是莎翁的安排,也是以自然的方式呈现,同样,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件既是上帝的作为,也是因自然的原因而发生。“天意’与自然原因不是二者必居其一,每一件事都由二者决定,因为二者本为一。”(26)
  路易斯认为,祷告的有效性在经验上无法证明对于基督徒的灵性生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凭经验知道某一事件的发生是由于自己祷告的人,感觉会像魔术师,他会自鸣得意,心思会败坏,”(27)不再信靠上帝、将荣耀归于上帝。
  基督徒不问某一事件是否因为祷告而发生,而是相信一切事件无一例外,都是对祷告的回应,因为不管是应允还是拒绝,上帝都考虑了一切有关之人的祷告和他们的需要。(28)
  路易斯认为,祷告的有效性只能根据信心来判断。一个人根据自己对朋友的深刻了解,知道他为自己做某件事是因为自己的请求,同样,祷告者也是根据自己对上帝的认识,知道某一事件的发生与自己祷告之间不是偶然的巧合,“唯有信心能够保证这种关联;(29)
  在祷告问题上,路易斯竭力排除功利思想,强调人不可以将上帝当作工具来利用,上帝应当是人追求的目标,而不是手段,是追求的终点,而不是途径。(30)在自传《惊喜之旅》(Surprised by Joy)中,路易斯谈到自己童年时祷告的经历——为身患癌症的母亲祷告,在母亲去世后又祈求奇迹,但都没有成功。他说这一经历对他的信仰并没有造成任何冲击,因为他的信仰本身就是不虔诚的。
  我走近上帝,或者说走近我观念中的上帝,心中没有任何爱、任何敬畏,甚至没有任何恐惧。上帝……在我看来,既不是救赎者也不是审判者,只是一位魔术师,在满足了我的祈求之后……就会走开。……这种信仰,……失望对它没有意义,正如[成功]对它也没有意义一样。(31)
  “祷告不是机器,不是魔术。”(32)祷告无一例外地‘成功’不能证明基督教有关祷告的教义,它证明的更像是魔法——某些人拥有的控制自然进程的能力。(33)
  三、祷告的应允与拒绝
  (一)为什么有些祷告会遭拒绝?
  不是所有的祷告祈求都得到实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上帝为什么拒绝有些祷告?路易斯认为这是由祷告的本质决定的。“祷告是请求,请求有别于强制,其本质就在于它可能被允准,也可能被拒绝。”(34)上帝拒绝人的一些祈求,一方面是因为人的有限带来的无知。人祈求的东西有些实际上对自己或对别人有害,有些本质上是不可能的,有些上帝若予以应允,就必然导致对别人的拒绝。(35)上帝拒绝祈求另一方面是因为,作为影响宇宙事件进程的“诱因”之一,祷告不同于工作,它“更有力,一旦发生作用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上帝保留了对祷告自由应允或拒绝的权力。”(36)路易斯用学校的管理对此进行了类比。他说这就像校长告诉学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些事情你们可以做,但是另外一些事情太危险,不宜作普遍的规定,如果你想做那些事情,你必须来我的办公室,提出申请,和我仔细地商讨,然后我们再看情况决定。”(37)
  路易斯认为,祷告的重要性不全在于所求之事的实现。
  祈求只是祷告很小的一部分,认罪和悔改是祷告的门槛,敬拜是祷告的圣所,上帝的临在、得见上帝、享受上帝是祷告的饼和酒。在祷告中上帝向我们启示自身,应允祷告是启示的一个必然结果……。我们从上帝的本质中认识上帝的作为。(38)
  他认为,人可以忍受被拒绝,却不可以忍受被忽视,就基督徒整个的灵性生命来说,上帝对祷告的倾听和考虑更重要。
  ……人如果相信手中的石头是上帝因着怜悯、公义或谴责放在他的手中,他就会把这表面上的石头当作饼,它虽然既硬又苦,但可以咀嚼着吞下去。(39)
  (二)如何理解圣经中上帝对祷告的应许?
  经验告诉人们,祈求未必都会得到应允。但是圣经多处记载了上帝对祷告的应许,如,“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马太福音》7:7);“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马可福音》11:24);“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约翰福音》14:14)。上帝的应许为什么有时候与现实不一致?
  这也是祷告超越理性的一面,人只能去揣测。但是根据圣经,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上帝的应许与人的信心相连。以上引用的《马可福音》11:24以“信”为祈求得应允的条件,并且在希腊文圣经中“得着的”用的是过去时,表示祷告时就相信祈求已经得到了应允。加尔文说:“祷告若没有盼望相随,就好像空的声音一般。盼望有如戍楼,在那里我们守候上帝。”(40)
  对有些人似乎带着极大的信心去祷告,却没有得到自己所祈求的,路易斯作出了两点解释。首先,他提醒人们,信心不是一种主观的状态,“极度的渴望加上丰富的想象可能产生的精神状态不是基督教所说的信心,只是心理训练的业绩”,人不能以之为信心,期望它确保祷告的实现。(41)对于《马可福音》11:24中所说的信心,路易斯认为,它指的是大多数信徒从未经历到的一种信心。“人只有作为上帝的同工[如先知、使徒、宣教士],祈求的是与上帝共同的工作需要的东西时,才具有这样的信心。”(42)当人与上帝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工作时,他就是上帝的同事、伙伴、朋友。朋友之间关系密切,他了解上帝的秘密,知晓上帝的计划,拥有一些像上帝那样的先见,他祷告时表现出的信心就证明了祈求之事会实现,即如《希伯来书》11:1所说,是“未见之事的确据”。路易斯认为,不是人人都具有这样的信心,低于这一层次的信心上帝也会接纳,没有那种坚信祷告已经被应允的信心未必是罪。对于普通人来说,重要的是相信不论上帝应允与否,他都会聆听、考虑自己的祷告。(43)
  其次,在上帝的应许与现实似乎不一致这个问题上,路易斯和加尔文一样,认为人有时候误解了上帝的应许,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上帝。加尔文说:“神虽允许了我们的祷告,却不一定按照我们所求的样式赐给我们;在似乎叫我们悬望的中间,他却用别的方法,表现了我们所祈求的并没有落空。”(44)人“不可强迫上帝,不能指定他施恩的时间,地点,或方式。”(45)路易斯在论述主祷文中的“愿你[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时也说:
  我们常常……拒绝上帝提供给我们的好处,因为在那个时刻我们期待着其他的好处。……我们总是回味往日某个似乎完美的时刻,以此为标准,贬低一切其他的时刻。……上帝向我们展示了荣耀新的一面,我们却拒绝去欣赏,因为我们在寻找它旧日的容颜。(46)
  四、上帝在永恒之中应允祷告
  (一)上帝与人的视角不同
  祷告超越理性的另外一个方面是上帝在永恒之中对祷告的知晓与应允。奥古斯丁认为永恒属于上帝,上帝对发生在时间之中的事情的了解不受时间的限制,上帝从“起初”就洞悉天地,他对天地的知晓无一改变。(47)路易斯继承了奥古斯丁的观点,认为上帝在永恒之中,即在创世之前、在人祷告甚至出生之前,就倾听、应允了人的祷告。
  对此,人感到难以理解。路易斯认为,难以理解的原因在于人与上帝的视角不同。一切存在(包括闪电)都是“永恒的实在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受造物的局限,人只能以过去—现在—未来这种时间上前后相继的方式经历他本质上永恒的实在,因而理所当然地认为上帝只有在他祷告之时或之后才知道、应允了他的祷告。上帝则不同,他具有永恒的视角,在他眼中一切都是永恒的。(48)上帝创造了时间,超出时间之外,在他无所谓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永恒的现在。路易斯说,如果我们将时间想象成一条直线,上帝就是这条直线所在的那页纸,人的生命沿着这条直线从A点走到B点,再到达C点,上帝则从上方、四周包围了这条直线,看得见它的全部。
  我们所谓的“明天”就和“今天”一样,对于他是同样可见的,所有的日子对他而言都是“现在”。他不是记得你昨天做了什么,他只是看你在做这些事,因为你虽然失去了昨天,他却没有;他也不是预见你明天做什么,他只是看你在做这些事,因为明天对于你虽然尚未到来,对他而言却已经存在那里。(49)
  所以,人无论何时祷告,对上帝来说都是现在,都在他的视野之内,在永恒之中为他所知晓、应允或拒绝。“我们的祷告以及其他自由的行动只在真实发生之时才为我们所知,但是它们永恒地存在于上帝整个创造的乐章之中。”(50)
  (二)上帝在永恒之中的决定不影响人的行动自由
  上帝既然在永恒之中已经知晓了人的祷告,并且作出了决定,人如何还有祷告的自由?对此,一方面,路易斯认为,上帝的知晓不影响人的行动,人不会因为上帝知道自己此刻正在做什么而失去行动的自由,同样,人也不会因为上帝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而失去行动的自由。(51)另一方面,他认为,祈求之事的结果虽然在上帝那里已经决定,人仍然需要祷告,因为“上帝决定这件事时考虑的因素之一……也许正是人此刻的祷告”(52)他举例说,人中午的祷告可能是上午十点钟发生的事情的原因。也许有人要问:“倘若我停止祷告,上帝会返回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吗?”路易斯回答说:不可能。这件事之所以发生,原因之一就是你现在没有祷告,而是在问这个问题。如果那人继续问:“倘若我现在开始祷告,上帝会返回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吗?”路易斯回答说:不可能。这件事已经发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你现在的祷告。他将人的命运比喻成一部电影,它播出的内容就已经包含了人的祷告及其他行动的结果。(53)
  [人的]自由行动对宇宙的面貌发生作用,这一作用在永恒之中或者说“在万古之先”就已经发生,但是[人]是在时间系列的一个具体点上才意识到它。(54)
  五、结语
  祷告是基督教信仰最基本的一项实践活动,也是一项令人费解的活动。路易斯有关祷告的性质、有效性以及上帝在永恒之中应允祷告的论述揭示了它超越理性的方面。祷告既是人的活动,也是三位一体的上帝的活动,在祷告中上帝给出自己,让人对上帝开放,成为真正具有上帝形象的人,同时也启示自身。人的祷告对宇宙事件的进程发生作用,这一作用不体现在上帝改变他整个的旨意,而体现在上帝改变旨意实现的方式。祷告的有效性不能通过经验或实验来证明,只能根据信心来判断。人与上帝处于不同的维度,人在时间之中祷告,上帝则在永恒之中倾听、应允或拒绝祷告,人不论何时祷告,宇宙事件的发生都已经包含了他祷告的结果。上帝的智慧、公义和怜悯决定了他会拒绝一些祷告。对基督徒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祈求的应允,而是上帝对祷告的倾听和考虑,因为“他[上帝]的智慧决定了他永远能够知道何为本质上的善,而他的良善则决定了他永远不会放弃这样的善”(55)
  路易斯的祷告观突出了上帝的主权与超越,但并不因此否定人的自由及其行动对宇宙事件进程的作用。他独到的见解,尤其是从创造的角度对上帝设立祷告以及祷告的作用的解释,为人们认识这一信仰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他强调祷告中人要真实地面对上帝,反对祷告中的迷信、功利思想,对基督徒正确从事这一信仰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注释:
  ①John Locke,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edited by Roger Woolhouse, London: Penguin Books, 1997, p. 606.
  ②[法]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中册),徐庆誉译,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57,第298页。
  ③同上,第302页。
  ④C. S. Lewis, Mere Christianity, London: Fount, 1997(first published in 1952),p.135.
  ⑤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London: Fount, 1998(first published in 1964),pp. 66-67.
  ⑥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66.
  ⑦《腓立比书》2:12-13:“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
  ⑧C. S. Lewis, Mere Christianity, London: Fount, 1997 (first published in 1952), p.123.
  ⑨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66.
  ⑩C. S. Lewis, "The Efficacy of Prayer", Fern-seed and Elephant, London: Collins Fountain Books, 1977, p. 102.
  (11)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68.
  (12)[德]潘能伯格,《人是什么》,李秋零、田薇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
  (13)St. Augustine,The Confessions of St. Augustine,translated by Rex Warner,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1963,p.275.中译文为自译。
  (14)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18.
  (15)Ibid, p. 19.
  (16)Ibid, p. 21.
  (17)Ibid.
  (18)C. S. Lewis, "The Efficacy of Prayer", Fern-seed and Elephants, London: Collins Fountain Books, 1977, p. 102.
  (19)C. S. Lewis, "Work and Prayer", God in the Dock, Grand Rapids, Michigan: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7, p. 105.
  (20)Ibid, p. 106.
  (21)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53.
  (22)C. S. Lewis, "The Efficacy of Prayer", Fern-seed and Elephants, London: Collins Fountain Books, 1977, p. 101.
  (23)[法]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中册),徐庆誉译,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57,第276页。
  (24)C. S. Lewis, "The Efficacy of Prayer", Fern-seed and Elephants, London: Collins Fountain Books, 1977, p. 98.
  (25)哈姆雷特的未婚妻,其父为哈姆雷特所误杀,她因此发疯,溺水而死。
  (26)C. S. Lewis, Miracles, HarperSanFrancisco, 2001 (first published in 1947), p. 291.
  (27)Ibid, p. 293.
  (28)Ibid, pp. 293-294.
  (29)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p. 46-47.
  (30)C. S. Lewis, A Grief observed, HarperSanFrancisco, 1989 (first published in 1961), p. 80.
  (31)C. S. Lewis, Surprised by Joy, Londo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002 (first published in 1955), pp. 21-22.
  (32)C. S. Lewis, "The Efficacy of Prayer", Fern-seed and Elephants, London: Collins Fountain Books, 1977, p. 102.
  (33)Ibid, p. 97.
  (34)Ibid.
  (35)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57.
  (36)C. S. Lewis, "Work and Prayer", God in the Dock, Grand Rapids, Michigan: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7, p. 107.
  (37)Ibid.
  (38)C. S. Lewis, "The Efficacy of Prayer", Fern-seed and Elephants, London: Collins Fountain Books, 1977, p. 101.
  (39)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51.
  (40)[法]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中册) ,徐庆誉译,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57,第288页。
  (41)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ri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58.
  (42)C. S. Lewis,Prayer:Letters to Malcolm,London:Fount,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p.5 8.
  (43)Ibid,pp. 58-59.
  (44)[法]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中册),徐庆誉译,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57,第343页。
  (45)同上,第342页。
  (46)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24.
  (47)St. Augustine, The Confessions of St. Augustine, translated by Rex Warner, 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1963, pp. 275 - 284. 中译文为自译。
  (48)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106.
  (49)C. S. Lewis, Mere Christianity, London: Fount, 1997 (first published in 1952), p.141.
  (50)C. S. Lewis, Prayer: Letters to Malcolm, London: Fount, 1998 (first published in 1964), p. 106.
  (51)C. S. Lewis, Mere Christianity, London: Fount, 1997 (first published in 1952), p.141.
  (52)C. S. Lewis, Miracles, HarperSanFrancisco, 2001 (first published in 1947), p. 291.
  (53)Ibid, p. 294.
  (54)Ibid, p. 292.
  (55)C. S. Lewis, The Problem of Pain ,Glasgow: William Collins Sons & Co, Ltd, Fount Paperbacks , 1988(first published in 1940),p.80.

基督教文化学刊(诗学与神学)京138~158B9宗教汪咏梅20082008
Relilous Behavior Above Reason: C. S. Lewis's Perspective on Prayer  Wang Yongmei,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The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son and faith is a perennial one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John Locke divided religious beliefs into three categories: beliefs according to reason, beliefs contrary to reason and beliefs above reason. Locke's distinction provided a new arena for the longstanding discussion. C. S. Lewis w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hristian writers and apologists in the 20[th] century. Following the tradition of British empiricism, he endeavored to prove in his theological works that the Christian faithis according to reason. Nevertheless, as a theologian insisting on the existence of the supernatural, he freely admitted that Christian faith is above reason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challenging issues such as evil and pain, prayer and miracles.
  Prayer is an essential practice of Christians.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tifs of Lewis's theology, and played a critical role both in his apostasy and conversion. Based on the Bible and mainstream Christian theologies, Lewis' s perspective on prayer is chiefly concerned with those aspects, which are above reason. His writings on prayer cover quite a wide range, including (1) the nature of prayer: prayer is a human behavior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Trinitarian God; through prayer, man opens himself to God and rises above the category of creatures while God gives and reveals Himself to man; (2) the efficacy of prayer: prayer contributes to the course of events in the cosmos, but its effectiveness cannot be proven by experience or experiment; (3) the granting and refusal of prayer: man offers prayer in the continuum of time while God hears and grants them in eternity; it is still a mystery why some prayers are not granted.
  Lewis's unique perspective on prayer, especially his interpretation of its institution and function from the view of God's creation, sheds a new light on this religious behavior. His emphasis on the true "I" coming to God, and his disapproval of superstitious and monetary motives in praying provide some guidance to Christians in practicing their faith.
汪咏梅,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基督教文化学刊(诗学与神学)京138~158B9宗教汪咏梅20082008

网载 2013-09-10 20:59:44

[新一篇] 走向未來的選擇  ──美國意象派詩歌探源

[舊一篇] 超越的存在、意向的存在與真實的存在  ——兼論布倫塔諾的“意向性”問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