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诗意地生活着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活,是一种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触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是远离粗俗、鄙陋、愚钝,走向精致、高雅、聪慧的生活。它能使活动主体拥有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氛围和人际互动,使人生活在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和谐之中,生活在艺术的和诗意的氤氲之中。
  语文教师尤需诗意的生活。语文学科有更多的文学、艺术,有时其本身就是鲜亮的诗;语文里有更多的幻想和想象,有时其本身就是活着的童话;语文里有那么多的情和爱,有时其本身就是表达情和爱的滴着露水的花朵。窃以为,语文教学的失败在于它有时太像诵读《道德经》或研读科学论文;语文教师的失败在于他有时太像道德说教者或科学研究者。“儿童思想的本性要求有诗的创作”,“儿童的思维是艺术的、形象的,饱含着情感的思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语)语文教育应该是充满诗意的教育。充满诗意的语文教育有着丰富的价值旨趣和精微的义理,它能更直接、更深邃地涵蕴着语文教育的真义,因而也能更凸显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应具有的独特的风格、识见、创意和襟怀。
  诗意,是对世界、对他人的真正的爱意、敬意,也是对自己的真正的爱意、敬意。诗意的生活是真正的“人”的生活。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幸福之路》中首先讨论了什么导致人的不幸,他指出最重要的原因是过分地自我专注,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到自己身上,过分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所作所为。因为所关注的对象十分有限,就扼杀了任何其他活动带来的乐趣,缺乏不断引入新的视野从而不断更新自身的愉快经验,结果导致无聊之至、烦闷之极,倦怠、厌烦,既厌倦这个世界,又厌倦自身,生活变成一件难以忍受的事情。应试教育的功利性,使我们教师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到“名次”“待遇”上,丢掉了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真正的关爱。诗意地生活着,会使我们感觉到每一个早晨和夜晚,每一个日出和日落,每一片树叶,每一朵鲜花;会感觉到过去不曾感觉到的那竹外桃花,春江中的鹅鸭,嫩嫩的芦芽,荷尖上的蜻蜒,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可以遥看而近却无的草色,以及在黑暗中啜泣呻吟在阳光下欢笑奔跑的种种生灵,所有的那些不知名的事物,我们生活于其间的现世与在岁月深处闪光的往世,以及他人的存在、他人的欢乐和痛苦、悲伤和喜悦……这实际也就拓展了自己生命的疆界,充实了自己生命的内涵,提高了自己生命的质量,消除了生命与生俱来的鄙吝、黑暗、逼仄和隔阂,以及由此带来的忧愁和恐惧,和他人一道,肩并肩地站在升起的朝阳之中。这样的生活,是坚实、宽厚有力量的生活,是摆脱物欲脱离低级趣味的生活,是散发着人性光芒的生活,是有目的的纯洁的朴素的生机勃勃的生活。
  诗意地生活着,当然爱诗、爱文学、爱书。宁愿没有像样的服装,也不愿舍弃喜爱的书籍。案头上、饭桌上、床头上,到处都是书。看到好书,会手不释卷,甚至通宵达旦,直到读出诗文背后那些鲜活生动的形象,读出字里行间流动着的诗人们青春的活力与人生的热情。诗文读得多了,自己也变得有些深情蕴藉,温文尔雅,兴之所至,甚至不合时宜地想卖弄一番。一年的中秋节,在家里小斟几盅的我惦记着班里的学生,便信步朝教室走去,见学生们正悄无声息地上自习,想到这些学生们为了学业,中秋节不能与家人团圆,那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此时灵感忽至:何不在这特殊的时刻与学生交流一下感情?于是便悄声细语地说:同学们,此时此刻,中秋佳节,皓月千里,万千家庭正在月下品尝着月饼和美酒。而我们,此时只能以知识为美酒,以课本为佳肴,度过这美好的夜晚。我想起了900多年前的苏轼,在密州任上他于中秋之夜欢饮达旦、大醉,写了一首流传后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一边小声背诵这首词,一边作解释,同时又用行草在黑板上从右到左竖行板书出来。学生们都放下了书和笔,听我带着三分酒意,讲了苏轼外放的寥落情怀,旷达睿智的人生理念,困惑徘徊的意绪情态,殷切绵延的亲情思念,超绝奇拔的浪漫构思,引人向上的风神情韵。我发现,我的细声慢语产生了课堂上很难达到的直抵学生心灵的效果。他们凝神细听,似乎懂得了苏轼那迥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和无物不适随缘自娱的人生态度,一个个浮想联翩的神态仿佛随着作者进入了那澄澈辽远挥洒自如的诗词境界。我知道,我讲的很拙劣,但诗词本身所具有的那种“自是天仙化人之笔”,超绝尘世之情,让学生们感动了。这就够了,让学生暂时远离一下这苦苦研读的现实,知道世界上曾经存在着一个月明风清、充满凄切诗情的境界,给他们的心灵注入一点诗意的感受和情趣,这就很好了。当我深情祝福他们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应当大展宏图时,我的感情完全和学生共鸣了。在他们远离我以后的十多个中秋之夜,有时偶然接到他们的电话,回忆那晚上的经历,会使我们又一次进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境。
  诗意地生活着,会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育充满厚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诗歌这美神的骄子引进课堂,使课堂充满浓郁的诗意,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审美空间。教学朱自清的《春》,在引导学生朗读、想象春的鲜活可爱生机盎然之后,让他们课后广泛搜集古诗词中对春风、春雨、春花、春草、春水的描写,课堂上再将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与课文精彩的描写对照着读。比如写春雨,学生找出“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清明时节雨纷纷”“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沾衣欲湿杏花雨”(志南)、“子规声里雨如烟”(范成大)等诗句。学生们读得意趣盎然,如醉如痴,课堂上荡漾着的浓浓诗意,像一泓甜美的清泉,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教学《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曲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浪花。带着这种诗情去感受周瑜的6次“笑”(其中3次“大笑”)、豪壮的语言和所唱的慷慨的歌词:“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又让学生诵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李白《赤壁歌》:“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一时,课堂上回荡着慷慨豪放的英雄气概,奔涌着激越豪迈的情感的洪流。经过这样无数次豪壮的、缠绵的、甜蜜的、悲哀的等等情感的陶冶,学生的情感会趋于丰富、细腻、深沉、纯朴、明朗、美丽,同时知觉敏锐、思想活跃、想象丰富、乐于创造。这是明显能够感觉到的变化。
  诗意地生活着,生活便真的充满诗意。学校生活本来就是浪漫、欢乐和青春的,如果再随时随地指导学生用诗人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诗人的思维去想象生活,以诗人的身份去参与生活,并用诗来表现生活,生活便真的诗意盎然了。哪怕是悲哀、无奈和叹息,也好像不那么可怕,变得富有文学意味了。请看上课、下课、做操这些日常生活在学生们的笔下是多么富有情趣。《上课》:“龙腾虎跃沸盈天,同学欢愉声正喧。忽然上课铃声响,校园寂寂思悄然。”《下课》:“寂寂校园三月天,春花春草正悠然。突然下课铃声响,百鸟出笼满院欢。”《上操》:“校园静静复空空,转瞬急急声汇腾。口令一出齐自舞,红花碧树笑东风。”《课堂》:“注目凝神细细听,不遗一问定求通。眉头微皱思潮涌,多少新知注心中。”《自习课》:“浏览一堂悄无声,读思写算皆专情。只听走笔沙沙响,恰似蚕食桑林中。”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带着学生去参观、游览、采访、看电影,或慰问老人、打扫街道、擦洗栏杆、植树造林,以及夏令营、野餐,甚至平时生活,不光引导学生写新闻、通讯等记叙文,有时也让学生写小诗。比如《雨后春晨》:“细雨叮咚敲夜窗,清晨十里杏花香。未及谋得春风面,已遣翠微绿草堂。”《夜听蛙鸣》:“读罢朦胧渐梦乡,蛙鸣隐隐入耳房。人间春来第一唱,仁立窗前月茫茫。”当然,不少学生也写了长短不拘的新诗。这样十几首、几十首往墙上一贴或一印刷,就是一期吸引力特别强、师生争相阅读的诗歌专栏。这些诗虽然十分稚嫩,但通过读诗、诵诗、写诗,学生都好像有了一颗灵动的诗心,有了那可贵的诗情,甚至有了那朴拙得有些可笑复可爱的诗人气质。这难道不是一个语文教师所期待着的收获吗?
《中学语文教学》京G31中学语文教与学朱学坤20012001朱学坤 江苏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中学语文教学》京G31中学语文教与学朱学坤20012001

网载 2013-09-10 20:53:44

[新一篇] 語文教師要強化四種素質

[舊一篇] 語文教材中范文編選策略初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