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创新体系的尝试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国语文教材自1902年语文设课以来,经过多次变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1992年教材多样化以后,全国编写了数十套不同体系、不同风格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呈现“百花争艳”的态势。然而,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冲击,多年传统语文教育的某些负面影响,我国语文教材的编写,仍滞后于现代社会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形势。跟不上世界母语教材发展的步伐。
  近20年来,我们先后主持编写了三套经国家审定通过的语文教材,并同步研究了我国百年语文教材发展的历史轨迹。90年代后期,又主持了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联合海内外16所院校的75位专家,对中外有代表性的21个国家和地区(含联合国六种工作语)母语教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纵横比较研究。从教材编写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我们痛感现行中国语文教材从观念到内容体系积弊颇多,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积极探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国语文教材编制的改革思路,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的创新体系,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
  世纪之交,我国教育部全面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近期正式出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和含中国语文在内的20个学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这是50年来我国内地首次进行的重大改革。人们称之为“激动人心的改革”。而与建国后七次教学大纲迥异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和问世,则为语文教材改革带来新的契机。
  为了探索中国语文教材编写的改革思路,我们根据部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试编了义务教育语文实验教科书(7-9年级即初中段)。该教材经国家初审,作为一类教材首批通过,现已进入全国实验区。本文试联系这套教材的编写实践和中外母语教材的比较研究,对如何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的创新体系等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转变理念,是构建创新语文教材体系的关键
  教材编写始终受着教育思想、理念的制约。中外教材编写史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近几年,我国内地语文圈内外人士在语文教育的讨论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了语文教学和教材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人文精神淡化,片面追求语文知识系统的完整性,教材内容繁难偏旧等等。尽管审查委员一再呼吁教材要“简化头绪、轻装上阵”,但大纲规定的48项能力训练20项语文知识要求都必须落实到课本中,教材编者无可奈何;加之许多教辅读物,把每个“项”又分解为若干点,再把点连成系列训练线,就有上百乃至几百个点。这样,血肉丰满的好端端的课文,就被肢解为一个个机械零件,学生只好到“知识树”上去摘下果子,再装进自己的“罐子”里。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根子在哪里?显然,除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之外,就是因为课堂教学、教材编写以及大纲的制定,都不同程度地置于“学科本位”“教师为主”“课堂中心”等的教育理念的直接支配之下。因此,教材编写要创新,首要的是更新理念。
  实验教科书的编写过程,实质上就是转变教育理念的过程,就是转变教育思想的过程。编者要向旧有的经验、旧有的价值观挑战;要超越自我,努力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并转换教材的呈现方式。可以说,转这个“弯子”,要经过长时间的“痛苦”的思索,乃至要有“自以为非”的勇气。经过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们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吸取世界母语教材的先进理论营养,逐步形成六个基本理论: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尊重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体现民族语文的特点;三是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注重丰富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重视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广影响,又注重科学而严格的读听写说语文基本技能训练;四是加强整合优化,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构建全方位开放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五是确认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材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意识,有助于学生自主独立学习,在自我构建的过程中获得能力;六是压缩课本体积,扩大教材容量,拓开语文学习资源,既要减轻过重学习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这六个理念是实验教科书的灵魂,也是实验教科书的理论支柱,它使教材的中心价值发生根本转移。它注重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新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它扭转了旧的语文教育观、教学观和教材观。这些理念的确立,使语文实验教科书既继承了民族语文的优良传统,又充满时代气息和改革锐气。
   优化教材内容和结构,才能达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构建”目标
  新教科书要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优化教材内容和结构。这里所说的教材内容和结构的优化,不仅指范文系统的优化,还应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等系统的优化;不仅指这些内容本身的优化,而且包括教材各个部分之间组合的优化。
  为体现上述要求,实验教科书在内容上,注意充分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范文和读写听说、综合活动、“探究·练习”和编者语,都力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色彩,都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以实验教科书的范文系统为例,从主题思想看,有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也有关注自然、关注科学的;从选材范围看,每册书24-26篇课文涉及中外古今,其中现代作品占83%,外国作品占25%,文学作品占66%,科学作品占16%(统计有交叉),推荐诵读欣赏的古诗文全是名家名篇;从课文体裁式样看,有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戏剧文学,也有实用文;从作品风格、类型看,既有高雅的精品佳作,又有反映民俗风情的通俗而富有理趣的小品和民俗对联;从作者看,90%为名家,也有杰出的教师、出类拔萃的学生。教材内容的优化,体现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反映了教材改革的时代精神,从而保证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结构上,实验教科书围绕“单元主题”,把读写听说、综合活动和专题等加以优化整合,以获取整体综合语文教学效应。每册书设有6个“合成”单元、1-2个“名着推荐与阅读”和2-3个专题。七年级上册6个“合成”单元,分别围绕“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走近科学”“奇思妙想”等主题,组织读写听说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几十字有一定文彩的主题词,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每单元课文4篇,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实际,自行安排精读、略读的篇目和比例(精读一般不应少于2篇);另编1-2篇“诵读欣赏”课文,让学生在大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获得语感,丰富语文积累。接着“以读导写”,设计供选作的开放性作文题,让学生独立写作,自主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单元最后编写“口语交际”或“综合实践活动”。“名着推荐与阅读”和“问题与讨论”等专题教材穿插在单元之间。这样,各部分内容纵有系列,横有联系,若即若离,互相为用。总之,单元教材和全册书都是有机的综合体。
  一个单元、全册书、一套教材固然是大小不等的结构优化的综合体,就是教材的每个局部,也具有综合性。比如七年级下册的专题教材“荷”,由五板块组成:一是赏荷。以主持词形式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观赏荷塘、莲花、荷叶、莲蓬、莲藕五幅彩图(有条件的可以去荷塘边或从网上观赏)。二是咏荷。提供五首分别写莲的花叶实根的古代名家的诗词,让学生借助注释、提示,独立诵读、吟诵。三是读荷。阅读描写荷塘、荷花的一组优美散文,感悟品味其精妙。四是谈荷。编入几则有思考价值且可以形成不同答案的探究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研究,自由发表感受和见解。五是写荷。要求学生在讨论思考的基础上写荷,或记叙,或描述,或抒感,或喻理,或说明(介绍荷之各种价值)。上述五个板块把读、写、听、说活动融合在一起,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相结合。专题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的优化,使教科书不再是各自孤立、互不相通的封闭系统;范文、练习、综合活动、专题等已形成协调和谐、互相为用的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集成块”。
  教科书内容结构的整合优化,往往通过“探究·练习”题来“穿针引线”,从内部融合读写听说;外部则与社会生活、与平行学科相沟通。如巴金写的《繁星》,文后的“探究·练习”是:“巴金在课文中写观察星星,是20世纪20年代的事。当今,人们对宇宙、星星有了许多新的发现。课外找一本介绍星星最新信息的科技书或杂志读一读,晚上去观察星星,谈谈你的体会。”学生做这道题,要读文章,谈体会,想问题,要去了解或感受现代科技社会。这样,在知情义、课内外“整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产生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和价值观,并获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类“亮点”题,几乎每课都有。
   “构建”重点:改革单一文选体例,设计新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
  中国人学母语,语录体例、文选体例已沿袭几千年。世界各国母语教材也多少不等地编入优秀范文,现代社会乃至未来社会的语文学习仍离不开优秀范文的“载体”“示范”作用,不能忽视优秀范文在培养文感、语感,进行语言积累和应用等方面的教育教学价值。然而,从世界母语教材发展的趋势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世界教育的突出主题。单一文选体例教材,已难以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的网络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广泛应用语文的要求。构建语文教科书综合实践系统,关系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改革单一文选体例,设计新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应当成为探索面向21世纪的中国语文教材创新体系的一个重点。
  实验教科书设计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是多维多角度的全方位开放系统,有异于封闭型的语文教材体系。它不仅把语文内部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而且与社会生活、平行学科紧密联系,互相沟通,形成一个时空开阔的跨学科语文综合实践系统,或曰“语文互联网”。
  1.“合成单元”的设计思路和价值 围绕主题词把读写口语交际(或综合实践活动)加以优化整合,使之彼此渗透,互相联系。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围绕“亲近文学”这个主题,先编入中外四位名家的一组文学作品,作为主体课文;接着,编入供诵读的古代诗词四首和现代诗三首,让学生在大体理解、感悟、品味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作文的“导写”语,指点学生自己借鉴单元课文归纳出“有感而发”的写作要旨,并自由地选题作文。最后,组织“我爱文学”综合实践活动。这样的优化整合设计,显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和语文学习效率。
  2.“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思路和价值 这一设计在相关单元课文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某一主题活动把读写听说综合在一起,生动活泼,饶有趣味,集实践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如第三单元的“走进图书馆”,巧妙地设计查书目、看期刊、读报纸、上网等四项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可以在大体了解“目录学”知识的基础上,自由选读自己需要的各类图书,而且能学会检索文本,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浏览报纸杂志,还可以做摘录、制读书卡片,口头交流心得,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网络检索和阅读。这种综合语文能力是单一文选型教材不可企及的。
  3.“名着推荐与阅读”的设计思路和价值 这一设计的意义在于把读整本书引入课堂,打破了历来课堂上只能读单篇文章的惯例,让学生课内外结合独立阅读整本书。借此,学生不仅可以扩大学习资源,增多语文积累,更可以初步培养阅读整本书的能力,逐步掌握读整本书的钥匙,可以说是终身受用的。例如教科书推荐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着,除了让学生通读全书,阅读精彩片段外,还指点勾画圈点、浏览、精读等读书方法,安排了朗诵会、读书报告、出读书墙报、制读书卡片、写读后感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这项设计既可以使《课程标准》提出的读名着的要求落到实处,又可以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同时为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创设了学习情境和条件。
  “问题与讨论”专题的设计思路和价值。这项设计比较集中地体现研究性学习、跨领域学习的课程目标。内容和目标的设计,以学生语文素养、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着眼于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多方面的知识,着眼于促进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形成新的教学关系,着眼于语文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教科书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文化、认识自我这几个方面,选择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容易激发兴趣的话题,如“狼”“荷”“长城”“汉字”等进行专题学习和探究。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狼”的专题,将四篇写狼的文章和资料放在一起:蒲松龄笔下“凶残”“狡黠”的狼;现代作家毕淑敏写的“聪明”“神勇”的狼;《中国大百科全书》介绍的兽性的狼;而《狼和鹿》叙述的是打狼引起生态失衡的客观事实。四狼“相聚”,教科书从社会学、生物学、生态学、语言学等多角度提出蕴含深刻事理、浅近而通俗并充分体现语文因素的8个问题,如:“对中外成语、谚语、故事中狼的形象,应该用哪些词语来刻画?”“从成语、谚语、故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狼的态度,可以用哪些词来描述。”引导学生“思索、质疑”,最后让学生自由讨论、研究、辩论,再撰写观点加事例的小论文或关于人们对狼的认识的简单的调查报告。这样的设计,好就好在不需要教师从事繁琐复杂的知识点解析,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意识,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这里,语文课已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课,还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探究、如何思考、如何做人。“四狼”相会的专题教材,既可以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正确看待事物的民主精神,又能够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作文、口语交际情景设计的思路和价值。这两项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布设情境。教科书不去解析作文技法,不去大谈口语交际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语言情境和想象情境,让学生在这些特定情境中产生表达欲,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自然地进行口语交际。教科书设计的“婉转拒绝”的口语交际专题,借罗斯福任美国海军要职时婉转拒绝别人要他泄露军事机密的无理要求这个幽默故事,三言两语讲清了“既要拒绝,又不伤感情”的交际技巧。“这个引导”,本身就布设了一个情境。两则口语交际题又各设了一个情境:“爸爸今晚过生日,同学邀请你去看足球赛,你怎样拒绝。”“一位同学要趁父亲出差之便随父去游泰山,你是班主任,如何拒绝。”这两则交际题所布设的生活情境和交际情境,显然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互动和自主合作学习。
  实验教科书虽然也包含相当数量的文选,却融合了读写口语交际、综合活动、整本书阅读和专题学习,体现了单元合成式、言语实践式、布设情境式、整本书导读式、跨学科综合式、探究讨论式等多种设计的结合。因而,它较好地体现了《标准》整合化、综合化的精神;可以说,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文选式教材的长处,又吸取了国内外先进教材模式的优点。
   “建构”,必须使教科书成为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学习之本
  传统的语文教科书往往重视学习的结果,或仅仅把课本看作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例子,甚至把好的教材定位于学习语法规范的“公式”。它追求的主要是知识价值。实际上语文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态度、探索精神、思维能力和学习方式,是在综合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掌握的语文规律。它们是语文学习追求的更高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把语文教材仅看成是“语文教学之本”,不如称之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之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之本”“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之本”。教材不是供学生欣赏的知识花盆,也不是展示范文、注释、插图、练习等的展览厅,它是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路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催化剂”。面向21世纪语文新教材体系的构建,归根结底应当弄清楚“学生如何自主发展”这个根本问题。
  为此,实验教科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定位,以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目标,对教材的目标系统、范文系统、导读系统、注释体系、操作系统等作了比较大的改革。
  范文的安排有较大的弹性。编入每册书的主体课文虽则一般只有24篇,比中国百年语文教材平均量30篇还少6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习基础等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精略读的篇目及比例。“探究·学习”中加※的题供选做。有些单元留空1~2篇,让师生自荐课文。八年级后,每册书编一个机动阅读单元,学生可自由选读其中一部分课文,也可全部自选课外读物代之。“名着推荐与阅读”中的“精彩片段”供学生选读,学生也可另选片段阅读。每单元配编作为诵读的精短诗文,不编思考练习题。范文的这种安排,机动灵活,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和弹性,为学生自主阅读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
  实验教科书一改以往教材编者设定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学习重点的做法,并不再编写阅读引导、预习提示、读中提示、读中评点等“助读”内容,只在题注中对作品出处、重点作者和必要背景作画龙点睛的介绍。这并非无目标教学,而是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及对阅读物独特的体悟、感受,自行寻找学习目标,确定学习重点,理解教学内容,摆脱“引导”“提示”“评点”等各种预设的框框的束缚,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
  课文注释减少到最低量。凡学生可以通过工具书或资料书自己查到的字词一般不加注;凡根据上下文语境学生通过推导或与同学合作研究能弄懂的词语一般不加注;凡不影响教材整体理解的生冷词语一般不加注;较深、较难而学生目前尚不需要掌握的词语一般不加注;凡应在其他科学习中解决的自然社会方面的专用词语一般也不加注。简化注释,目的是为了摒弃死记硬背注释的弊端,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当然,这会给一些教师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同时又为教师提高独立教学的能力、提高备课的广度和深度提供了契机。教师可以在学习理解《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在充分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参阅《教学参考书》提供的单元目标要求,自行编定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教学重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艺术的提高,会是一步一个台阶。
  “探究·练习”、活动、专题的设计是改革的重点。着眼点是变单纯继承性学习为自主创造性学习;变被动机械训练为主动求知;变封闭为开放;变教师单向传授为师生之间交流、互动。
  “探究·练习”确立了新的思路:每课3~4题。题目的设计不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记忆、理解、分析上,着重引导学生去独立完成阅读的过程,自己去探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个基点上选择题点,设计题型,确立题的量和度。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仅有85条“探究·练习”,其中属于感知的23条,揣摩品味、语言运用的21条,多解创意的20条,比较阅读的4条,记忆积累的(主要是片段和全文背诵、熟读)17条。而85条中联系生活、沟通学科的占72%。
  整体感知题,注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创意性见解。如《为你打开一扇门》的第一题,是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深入领悟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说说自己心中的文学是什么”。如此设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接触文学的经历,运用各具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不同体会和独到见解。这比单纯记忆文学的定义,分析文学的抽象道理,教育教学价值要高得多。又如《繁星》这一课的感知题,先要求学生初步体悟课文中巴金“从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再问:“你一定也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有哪些感受?比较一下你的感受与巴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这道题非常贴近学生,一下子缩小了文学巨匠与普通中学生的距离。为了比较出不同感受,学生必然要回想以往观察星星的情景,或继续去观察星星,从而产生自己的心灵感受,也必然要反复阅读课文,自己去寻找“不同感受”的答案。而这个答案不会来自书本,只会来自自身的探求和观察实践。这个答案也必然既有自身的实际体验,又有情理之中的想象。
  揣摩品味、语言运用题,从多角度克服肢解性孤立性语文训练的弊端。一是将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置于知情义结合的语境之中;二是改变学生被动“受训”的地位,变“要我用”为“我要用”“乐于用”“善于用”;三是用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跟平行学科沟通;四是控制题量,把课内的“用”作为课外“用”的起点,从而引导向课外迁移和举一反三;五是题面措词通俗活泼。如《伟人细胞》中有一条语言运用题,这道题从课文中引出三个含“连”的关键句子,让学生体会“连”字的运用对表现贾里的伟人梦破灭的作用。又如《端午日》中围绕赛龙船设计了一道题,先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是龙船上的一员,会有什么联想和感受,再要求学生从描写端午日赛龙船的动人场景的文字中,勾画出用得传神的动词、精妙的形容词和准确的数量词,体会这些词的运用对渲染赛船的热烈气氛,对构成如画的场面,以及对表现民俗文化的价值的作用。再如,《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编入唐宋诗人苏轼、王建的两首咏月诗词和现代诗人艾青写的渴望祖国统一的现代诗《我的思念是圆的》(按课序,这篇课文大体可以安排在中秋或中秋前后教学),设计的题目是:“邀请你的家人或朋友办一个中秋赏月晚会。一边播放《月光曲》《二泉映月》等乐曲,一边诵读中秋咏月诗词,如有兴趣也可自己做诗。”窥斑见豹,上述例子从追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的最佳结合上,体现了全套教科书中揣摩品味语言运用题的设计思路。这类设计凸现了语文的双重功能,使陶冶灵性的人文性功能与生活实用的工具性功能得到了较完美、较和谐的统一。
  多解创意题是开放式的设计。多解,即不求答案统一;创意,是说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开放,是指内容“根”在课本,又不限于课本,拓宽到课外生活和平行学科。这类“探究·练习”亮点很多,而且因文而异,几无雷同。如《十三岁的际遇》《伟人细胞》两课写了两位少年,一个是立大志成大才的田晓菲,一个是伟人梦破灭只能做普通人的贾里。课文后设计了一道比较阅读题和一道喻理题。比较题要求对两个人物作比较评论,从比较中多角度多方面地发表不同见解,从而理解成才之路殊途同归的素质教育思想。喻理则让学生先阅读《石墨和金刚》一则材料,然后要求学生“联系课文,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如果真正理解并学活了课文,就会从松散的石墨在高温下加压可以变成金刚石的这则材料中,体悟出“普通人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努力也可以成才”的道理。完成了这两个题,学生可以接受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和正确的人才观教育,又能提高运用语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比较、联想、想象的思维能力。
  记忆积累题主要是熟读、背诵。熟读、背诵作为传统的语文学习经验应当坚持。教科书中记忆积累题的设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精读”的诗文或片段,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背诵;一种是“诵读欣赏”的诗文,仅要求“粗知大意”后的熟读成诵,不必求甚解。
  所有编者语(包括前言“致同学”、主题词、“探究·练习”、活动、专题等)大多采用第二人称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形式,活泼生动,自然亲切,比较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避免了成人化。如“致同学”及各单元“主题词”近乎散文诗,给学生美的享受,使他们始终有新鲜感、新奇感和追求感,从而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
  编写实验教科书只是我们探索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创新体系的初步尝试,而“构建”正确与否,将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在实验中接受检验,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柱,需要不断请教专家,需要与一线师生共同切磋探究。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G31中学语文教与学洪宗礼20022002洪宗礼 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 作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G31中学语文教与学洪宗礼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0:52:16

[新一篇] 構建語文教學和諧課堂的策略探究

[舊一篇] 構架在生活平臺上的地理教學  ——讓地理教學有滋有味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