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江南柳——记第二届“西湖笔会”暨“新世纪中国语文教育论坛”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江南四月,春意盎然。20年前的四月,《语文战线》编辑部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召开了“西湖笔会”,徜徉于山水,促膝于茶室,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培养智能的问题,在当时的语文界传为美谈。20年后,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里,由浙江大学教授张春林动议,会同本刊编辑部再邀全国语文教育专家、学者,举行第二届“西湖笔会”,老朋新友,再聚西湖。2001年4月9日,由本刊编辑部主办,绍兴市教委教研室承办,浙江教育学学院(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协办的第二届“西湖笔会”如期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刘国正,着名特级教师于漪,扬州大学教授顾黄初,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巢宗祺,广西教育学院教授王世堪,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陈钟梁,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审范守纲,绍兴文理学院教授王松泉,成都石室中学特级教师李镇西,上海建平中学特级教师程红兵,北京五中特级教师梁捷,浙江大学教授、“西湖笔会”总策划张春林等。上海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包南麟、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晨、着名特级教师林炜彤、老编辑吕正之、浙江教育学院教授蒋承yǔ@①、浙江省中语会秘书长管瑶,以及《浙江教育信息报》《教学月刊》等兄弟刊物的代表也到会表示祝贺。
  语文教学已经进入新的世纪,在这个历史的新起点上,应该怎样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怎样正确认识我们民族的传统?继承什么,扬弃什么?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如何创新?我们怎么回应时代的挑战?这些问题关系到日常教学的开展,关系到语文教学向何处去,关系到千千万万的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
  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不同的领域,有老一辈的语文教育的专家、学者,有专门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大学教授、导师,还有年轻一代的仍在教坛勤奋耕耘着的一线教师,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他们在平时忙碌的工作中难得这样齐聚一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都愿意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贡献一份力量,添上一把火。正是出于这种真诚的愿望,他们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展开热烈的对话。会议延续了第一届“西湖笔会”“雅集”的形式,新茗添趣,畅游融情。热烈的讨论场面不仅在百合花饭店的会议室,在“门耳茶室”幽静的大厅里,在胡雪岩故居的高墙大宅内,在中国茶艺博物馆满坡茶园的树阴下,在烟雨迷蒙的西湖游艇中,“湖光山色收眼底”,他们或满满落座,或三两成群,在宽松自由舒适祥和的气氛中敞开心扉,交换着各自的意见。
  继承和创新是21世纪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刘国正先生认为首先必须尊重传统,吸取传统中的精华。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要多读多写,“行万里路”就是要与生活相结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多读多写,与生活相结合,是我们的可贵的家珍,需要继承和发扬。不能轻易否定语文训练,从教学的角度看,语文实践就是训练。中学阶段的学生必须“为文有法”,才能进而“有法不泥”。没有足够的语文修养就谈不上感悟。顾黄初教授对语文教学现状表示了几许困惑,提出语文教学不要训练而只强调语感是不够的,“创造教育”有一个继承的问题。王世堪教授回顾语文教学的历史,认为应该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语文课不要上成文学课,语文课不要上成政治课”等提法。关于语感与训练的问题,巢宗祺教授通过对中西语言文字的比较,从汉字独特的字型、结构、文化内涵等角度论述了现有的语法规则在汉语言运用上的不适用性,认为“汉字的特点是平面型的方块字,培养的是人的直觉思维”,学习汉语“必须进行形象思维,必须要有好的语感”,语感不是与训练相对立的,而是与理性分析对立的,因此凭借西方的语法规则来学习汉语,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效的,汉语学习必须立足传统,强化感悟和诵读。张春林教授提出对外界批评语文教学的现象要进行分析,撇开“政治化、情绪化、空壳化”的偏向,寻找其合理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讨论有益于语文教学。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传统首先是培养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通过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一个没有民族精神的人一打就垮,还谈什么创造呢?其次是要通过读写的实践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人”,要花力气把学生教好,学生的青春只有一次,是无价之宝。她对语文教育的现状表示担忧,一是整天忙于训练的应试教育贻害无穷,使学生远离语文,厌恶语文,这是一种“悲哀”。教育必须有前瞻性,“立竿见影”式的教学“终不成大器”;二是语文教学内存在大量的这法那法,无所适从,实质上是形式主义,“教育中的虚假现象是最大的腐败”,而最终的受害者是广大的青少年学生。
  信息网络化时代对语文教学的挑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陈钟梁老师呼吁教师转变理念,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时代的能力,特别是交际和对话的能力。因此要格外重视教学案例的研究。李镇西老师认为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师生之间关系,为此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认真对待。新世纪的教师素质“首先表现在要有民主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不要搞知识霸权和知识垄断,以为学生的心灵是可以任意塑造的”,其次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要企图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某一种类型的天才,这是教育的人道主义”,语文教师要有激情,敢于独立思考,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要能读书会写作。王松泉教授提出语文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注重应用,突出言语教学。
  理论和实践是语文教学的双翼,理论的探讨是从实践中来,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推动更高一级的螺旋上升。与第一届“西湖笔会”一样,这次会议也贯穿了这样的精神。4月11日,会议移师古城绍兴,在承办单位——绍兴市教委教研室的精心安排下,与会专家和特级教师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一线教师和教研员作了报告和公开课演示。
  于漪老师结合从教几十年的实践经验,论述了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师素质的关系;巢宗琪教授介绍了从“语文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讨论过程,进一步阐述了课程标准的立论依据;《语文学习》副主编唐晓云先生回顾了二十年来历次语文教学大讨论;北京五中特级教师梁捷介绍了语文高考命题的改革动态;会议还邀请上海金山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张鸿昌作了“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与语文教学”的报告。上海建平中学特级教师程红兵和绍兴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特级教师沈江峰从创新的角度,演示了“创新作文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作文指导课和《项链》的阅读教学课。会议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践操作,内容丰富精彩,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4月14日,历时六天的第二届“西湖笔会”,在完成了理论探讨、实践演示和大会交流的过程后圆满结束。与会代表意犹未尽,表示将对相关的议题继续思考、讨论下去,建议这种风格和形式的会议今后多开几次。
  短短几天的会议结束了,但语文教学是任重而道远的。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开拓与创新,需要有大无畏的探索精神和力求突破的壮志豪情,语文教育的继承与创新不仅仅是此次会议的主题,也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新世纪所要面临的共同课题。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王加禹
《语文学习》沪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麦客20012001 作者:《语文学习》沪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麦客20012001

网载 2013-09-10 20:52:12

[新一篇] 明了和滿足學習需要是遠程開放教育的兩大任務

[舊一篇] 晚清條約:中國近代史教學中不可忽視的課程資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