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教材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在语文教学内容僵化和随意性过大并存的现实条件下,课程目标内容化,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应该是语文教材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我国目前所迫切需要的,是确定性程度相对较高的语文教材,也就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期望的“在合理安排语文课程内容基础上”的语文教科书。
  关于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语文教材的开放性、语文教学的模糊性。
  一、关于语文教材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就语文课程内容来讲的,俗称“弹性”,意思是说,在“教什么”的问题上,语文教材要给教师留有开发的空间。开放性是与确定性相对的。落实到文选型的阅读教材中,在以单篇课文教学为主导的现实条件下,语文课程内容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某篇课文“教什么”的问题。比如在有限的两个课时里,《拿来主义》教什么,《别了,“不列颠尼亚”》教什么。这样,开放性问题就分化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课程内容开发的责任问题。“教什么”由谁来“开发”?是课程研制者和教材编撰者,还是语文教师?
  第二,教材对课程内容呈现的确定性程度问题。是只提供课程内容的指引,还是具体地呈现课程内容?是把所确定的课程内容较系统地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还是留有一些缺口有待于每个语文教师去创造性地填补?
  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显然都不会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答案,因为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条件,需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师备课工作量过重又普遍难以把握“教什么”的情况下,①语文课程研制者和教材编撰者应该承担起课程内容开发的责任。在我国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僵化和随意性过大并存的现实条件下,语文教材应该具体地呈现课程内容并把它系统地提供给教师和学生。
  就阅读教学而言,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呈现,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文本的合理解读。第二,在合理解读文本的前提下,“转个为类”,提炼出与文本体式相应的阅读态度、阅读方式和阅读技能,确定某篇课文阅读教学的核心课程内容。第三,核心课程内容较系统的展开。通过潜藏式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整合与建构相应的阅读态度、阅读方式和阅读技能。
  例如,教师们普遍把《拿来主义》当作典型的议论文来教,主要教学内容都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采用“拿来主义”?怎么“拿来”?②强用议论文的套路来解读《拿来主义》,实际上是按先验的线形逻辑来对付杂文,因而对课文的分析,还是大量采用段落大意分析法,而段落大意分析法,既不适合诗歌、小说等纯文学作品,也不适合散文、杂文等杂文学作品。③换言之,教师们对《拿来主义》的解读普遍出现了偏差。显然,这不能单用语文教师素质不高来解释,也不能单靠提高教师的素质来解决。我们认为,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树立这样一个原则: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集团性的问题乃至错误,一定不是教师个体的素质问题,一定是语文课程研制、语文教材编制上的问题乃至错误。也就是说,对文本的合理解读是语文教材编制者的责任,语文教材设计必须建立在合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并且鲜明地体现在教材设计中。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定篇”,④绝大部分课文的学习并不是为了读懂某一篇课文,而是要通过读懂某一篇课文学会阅读同类的课文,比如通过《拿来主义》学会阅读杂文。因此,某篇课文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显然不是对这篇课文的“阐释”,语文课显然不是用来讲述教材编制者或语文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感受乃至阐发——对课文的理解、感受、阐发,是学生的事情;语文课需要教学生的,是如何理解、感受乃至阐发。这就要求语文教材必须做好“转个为类”的工作,提炼出与文本体式相应的阅读态度、阅读方式和阅读技能,以确定某篇课文阅读教学的核心课程与教学内容。不仅如此,还要通过潜藏式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整合与建构相应的阅读态度、阅读方式和阅读技能。就是说,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
  下面是《拿来主义》的教材样章,力图体现上述努力:
  预习
  1.你还记得初中阶段学过的鲁迅杂文吗?方便的话,找出初中的语文教科书,再读读那些杂文。
  2.你还学过鲁迅的一些散文和小说。你喜欢鲁迅吗?你觉得鲁迅伟大吗?说说你的理由。
  3.默读一遍课文,并随手做三处以上的旁批。
  课文
  《拿来主义》(略)(选自《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本篇最初发表于1934年6月7日《中华日报·动向》,署名霍冲。)
  整合与建构
  一、认识杂文的针对性
  1.杂文针砭时弊。参阅课文和链接材料,了解杂文的现实针对性。
  (1)根据历史知识和《拿来主义》的写作时间,讲述下列两方面的典型事件: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2)课文开头部分讲“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课文最后说“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有人据此认为《拿来主义》谈论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文艺)的问题。你同意吗?
  (3)“别的且不说罢”,作者是不是真的就没有说到“别的”?“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中的“什么”,包含哪些方面?
  (4)有人根据“大宅子”的设喻,认为《拿来主义》谈论的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遗产的问题。你的意见呢?
  2.比较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课文: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注释:1932年至1934年间,美术家徐悲鸿、刘海粟曾分别去欧洲一些国家举办中国美术展览或个人美术作品展览。“发扬国光”是1934年5月28日《大晚报》报道这些消息时的用语。——《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40页。
  课文: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注释:1934年月5月28日《太晚报》报道:“苏俄艺术界向分写实与象征两派,现写实主义已渐没落,而象征主义则经朝野一致提倡,引成欣欣向荣之概。自彼邦艺术家见我国之书画作品深合象征派后, 即忆及中国戏剧亦必采取象征主义。因拟……邀中国戏曲名家梅兰芳等前往奏艺。”——《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40页。
  (1)课文与注释说的是同一件事情,它们在说法上有什么不同吗?
  (2)你了解徐悲鸿、刘海粟、梅兰芳吗?有人认为,这篇杂文主要是讽刺徐悲鸿、刘海粟、梅兰芳等人,参阅链接材料第一则,谈谈你的看法。
  3.鲁迅所批判的“什么都是‘送去主义’”,所提倡的“拿来主义”,在今天仍有警示的意义吗?参阅链接材料第二则,谈谈《拿来主义》“超越时空的意义”。
  二、推敲作者的主要观点
  1.朗读第3、4、5、6段。然后与周围同学讨论:
  (1)“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会带来怎样的后果?鲁迅是不是主张一概不可以“送去”?
  (2)“抛来”与“抛给”有什么差异?鲁迅是不是主张一概拒绝“送来”?
  2.朗读第7、8、9段。然后与周围同学讨论:
  (1)“譬如”这个词,管到文章的哪里为止?“‘拿来主义’者全不这样的。”这一句似乎也可以作为下一段的起首句,把它放到下一段里去,妥不妥?
  (2)“譬如罢”,是譬如“拿来”这件事呢,还是譬如“拿来主义者”那些人?
  (3)“他占有,挑选。”这一句与上文中的“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是什么关系?有人说,这一段是论述“怎样实行拿来主义”,联系上面两小题的讨论,谈谈你们的看法。
  3.阅读最后一段,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然后与周围同学讨论:
  (1)“总之”,是对全文的“总之”,还是对上面段落的“总之”?
  (2)“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这一句与上文中的“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是什么关系?有人说,这一句是对“怎样实行拿来主义”的概括,你们的看法呢?鲁迅所说的“拿来”,包不包括“存放”与“毁灭”?
  4.朗读全文。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
  应用与拓展(略)
  链接
  《杂文的思维与表达——读〈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节选)——钱理群着《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第66~70页。(略)
  《关键词语所揭示的生存困境——鲁迅杂文名篇的一种读法》(节选)——钱理群着《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4~55页。(略)
  我们认为,语文教师不是对付教材的。作为教学专家的语文教师,应该面对学生,他备课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研究他的学生、他的课堂,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语文教师的无可替代性,正是由于他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的工作必然带有创造性,也要求具有创造性。当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时,当教材转化为活生生的课堂教学时,当一个个学生具体地表现他们的学习状态时,正如数学等学科的教师一样,语文教师也始终有开发“教什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事实上,我国的语文教科书目前远没有发达到急需研究开放性程度的地步。笔者读过的语文教育研究专着和数千篇论文,至今也没有谁认真地研究过语文教材的开放性问题。所谓开放性,很大程度上是语文课程内容研制缺失、语文教科书编撰水准低下的托词。
  二、关于语文教学的模糊性
  与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相关联的,是语文教学的模糊性。模糊性是就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效果来讲的,典型的说法,是“学生上两个月语文课,几乎没什么长进;缺两个月语文课,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我们认为,把模糊性看成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做法,因为那将导致语文课被取消,将导致语文教师集体下岗。学两个月没长进,两个月不学没损失,这样的语文课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模糊性相对于有效性而言,涉及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语文课的课内所获与课外语文学习的关系问题;第二,语文课实际所学与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构成问题。不断有人这样提问:语文素养的获得主要是靠课外还是课内?谨慎的回答,我想应该是“不知道”,因为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任何数据。但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念:尽管课外的语文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但作为一门课程,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该主要落实在语文课内,语文课是要教东西的,在语文课里学生是要学东西的。对语文课实际所学与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构成问题,谨慎的回答,我想也是“不知道”,因为也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念:根据目前的研究,我们知道有些内容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有直接的作用,因而应该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
  语文教学有模糊的一面,有我们至今还未能认识的一面;但是,语文教学也有清晰的一面,也有我们已经认识到如果不学习就会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造成不良影响的一面。在我看来,语文教学应该关注的是清晰的部分,而不是无奈地纠缠于模糊的那部分;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就是要不断地把原来模糊的东西变成清晰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原来“不可教”的东西变成“可教”的。
  事实上,我国的语文教学目前也还远没有发展到急需研究模糊性的地步:笔者所读过的语文教育研究专着和数千篇论文,至今也没有谁认真地研究过语文教学的模糊性问题。所谓模糊性,很大程度上是语文教学内容及组织不合理、语文教学研究水准低下的托词。
  学两个月没长进,两个月不学没实质性的损失,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去深入考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究竟在发生什么、何以会发生。比如《拿来主义》,比如《别了,“不列颠尼亚”》,为什么学了没长进、不学没损失呢?我们的研究表明,这是因为在语文课里本来就没有教什么东西,本来就没教多少有用的东西,或者说,教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教了不少没用的乃至似是而非的或明显错误的东西。
  以新闻报道为例。新闻报道向来是语文教材内容之一,落实到教学内容中,则主要是获取事实信息、学习新闻结构、揣摩语句内涵、学习表达技巧。这显然是需要斟酌的。
  提高可读性是新闻报道自身的追求。在长期的实践中,新闻在结构、语句表达以及排版形式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特有的规范,这些规范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新闻“力求用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甚至要求“不带一个让14岁智力的人感到迷惑的句子”。⑤从这个意义上说,获取新闻报道的事实——关于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情的信息,是不需要在中学语文课特意教的。中学语文课需要教的,是把学生提升为理性而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者。也就是说,在新闻阅读教学中,所谓获取信息,主要不是指报道的事实信息,而是指在报道的叙述中乃至报道的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因此,新闻阅读教学的要点,是要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辨析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了解新闻结构是必要的,但了解的目的,不仅仅是明了“引题”“导语”等知识,而且要把明了的知识转化为阅读图式的自觉。过去的新闻教学,基本上是走“为学写而读新闻”的路子,所谓“读写结合”。而“读写结合”又被狭隘地理解为按所读新闻的结构模式学写新闻。把新闻写作当成一个结构模仿的问题,这是十分肤浅的,而且导致了一个很不正确乃至有害的观念:新闻的真实性被简单地理解为表层的真实。我们认为,学习写作从来不是单纯的语言表达问题,学写新闻必须让学生像新闻记者那样去写新闻。为理解而读新闻,与为学写而读新闻,是两种很不相同的阅读方式。
  揣摩语句内涵,在新闻阅读不是一个合理的说法。一方面,新闻报道追求“直达读者”,崇尚简练质朴,一般情况下没有微言大义,因而也不需要揣摩。另一方面,“揣摩语句内涵”在新闻阅读中通常不含褒义色彩,新闻阅读是理性的、分析的,“揣摩”实际上是鉴别,以辨析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一些教材设计了揣摩语句内涵的题目,可能是误把新闻当散文了。这里还有选文的原因。编入教材的新闻作品,往往是打破常规的优秀作品,有的还积淀为经典名篇,阅读这些作品,已超越了日常的报纸阅读,而上升到了名作鉴赏的境界。但新闻毕竟是新闻,鉴赏新闻名作,一般不宜去刻意求索语句的微言大义;有一些看起来有深刻内涵的语句,在新闻作品中应该是可被感觉的,一般也不需要“揣摩”;即使需要“揣摩”的,比如《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的一些语句,也要指出它们在新闻报道中的“独特”、它们对文学笔法的“借鉴”。
  学习表达技巧,实际上是“为学写而读新闻”的延伸,而且把学写扩展为学习表达的技巧。学习表达技巧,是写作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优秀新闻作品鉴赏的一个方面。但是,第一,技巧不仅仅是写法,它不能被简单地还原为章法、句法。“技巧有它自己的位置,它的正确作用是帮助准确传播。”⑥所谓好词好句,离开了特定的目的和语境就会变成辞藻的玩弄。第二,所学习的表达技巧要对路。在新闻作品中学习表达技巧,要学习的是其准确而客观的写实技巧,比如使用具体的名词和生动的行为动词,避免滥用形容词,避免滥用大量副词修辞动词,区分报道语言与评论语言,在直接引语和转述中寻求平衡等。一些教材中,学习表达技巧实际上被理解为学习某种写法,而写法又被理解成学生在其“好作文”中可资“应用”的写法。为学写而读新闻与学习“好作文”的表达技巧,是当前中学新闻教学的大误区。
  语文教学的模糊性,实质是“可以随便教什么”!据我们观察,一堂普通的语文课,大大小小的“教学内容”一般是30个左右。也就是说,在45分钟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在“教”、学生在“学”的,是相互之间缺乏实质性关联的30个左右的“教学内容”,平均每个内容1分多钟。⑦一堂课之后,教师不知道自己教了什么,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说这样的语文课会有成效,说这样的语文课会变成学生的营养,说这样的语文课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显然是自欺欺人。
  在我国,语文教学的所谓模糊性,与语文教材的所谓开放性,是紧密联系在一块的;改变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随便教什么”,需要建设课程内容确定性程度相对较高的语文教材。以下是我们试编的《新闻二篇》,供教材编撰者和老师参考:
  准备与预习
  1.查阅历史教科书,了解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浏览一份近日的报纸,了解报纸的排版形式及各版面的内容。
  3.说说新闻“倒金字塔”结构的含义。
  课文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略)(戴威国,选自《1997年新华社优秀新闻选》,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别了,“不列颠尼亚”》(略)(周婷、杨兴,选自《通讯名作100篇》,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整合与建构
  一、新闻重读:历史时刻的再现
  1.新闻报道最新消息,也真实地记载着历史。通过下列活动,重温香港回归这一时刻。
  (1)听老师扼要讲述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
  (2)参阅链接材料,回顾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有条件的话,观看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实况转播的录像。
  (3)模仿播音员的语速,读两篇新闻。
  2.两篇课文对香港回归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报道。分析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在下图中填写《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报道的事实。
  G31R701.JPG
  (2)逐一画出《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的事实,并依次标上序号。
  (3)想一想,记者是如何采访到上述事实的。
  3.香港回归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与周围同学讨论:
  (1)两篇新闻在哪些地方体现出了这一事件的划时代意义?
  (2)它们是如何体现的?是直接论述,还是隐含在事实的报道中?
  二、新闻结构:阅读图式的自觉
  1.请指出《别了,“不列颠尼亚”》中交代背景的语句,并具体说说它们对所报道事件的作用。
  2.假设你是报纸的编辑,由于所用版面逐渐缩减,不得不一再对《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加以删略。你将:
  (1)从前面开始删,还是从后面开始?为什么?
  (2)是按次序逐段删除,还是在各段中分别删略一些语句?为什么?
  (3)如果只能保留一段的话,应该是哪一段?为什么?
  3.如果要对《别了,“不列颠尼亚”》加以删略的话,你的做法会不会跟刚才不太一样?参考下图,比较两篇新闻的结构异同。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G31R702.JPG
  《别了,“不列颠尼亚”》
  G31R703.JPG
  4.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为例,与言论文章作比较,完成下表。
比较项目             新闻               言论文章标题开头              概括最重要的事实材料的组织                            按事理的逻辑结构的典型特征    组装性

  5.下面是研究者得出的三个结论,请用你的阅读经验予以验证,并试着概括新闻的阅读方式。
  ●很多新闻报道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被阅读过。
  ●阅读标题和导语所产生的回忆性效用和阅读整篇报道所得到的回忆性效用一样。
  ●人们一般只能记住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只有在特定情况下读者才注意重要细节。
  应用与拓展
  1.再次阅读你课前浏览过的那份报纸。
  (1)统计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总数。
  (2)挑选其中的两篇新闻,使用彩色笔:用红色涂报道的事实,用蓝色涂背景信息,用黄色涂直接引语,用绿色涂转述的信息。
  2.看当晚的新闻联播节目。
  3.有条件的话,上网浏览香港回归5周年的报道。
  链接
  《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略)
  (中华网http://news. china. com/zh_cn/history/photos/11025921/20050630/12446561. html)
  注释:
  ①王荣生、许志先《语文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现状调查及分析》,《语文学习》2005年第1期。
  ②李娜《〈拿来主义〉教学内容述评》,《语文学习》2006年第6期。
  ③孙绍振着《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第181~187页。
  ④王荣生着《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七章。
  ⑤⑥梅尔文·门彻着、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1页、211页、161页。
  ⑦王荣生《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以〈竹影〉的教学为例》,《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2005年第1期。

语文建设京11~15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王荣生20072007
王荣生,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
作者:语文建设京11~15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王荣生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51:24

[新一篇] 建設教師發展學校的思考  ——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發現教師、重新認識學校

[舊一篇] 開發學生課程資源,建設鄉土歷史課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