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育需要鲁迅  ——谈鲁迅作品的语文价值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2006年是鲁迅诞辰125周年,也是他谢世70年。我想到,作为一位充满智慧的思想者,鲁迅以那种非凡的洞察力和精深的思考,一定预见到身后的众说纷纭,只是他不愿或是不屑发出预言而已。他的思想连同他的智慧穿越了时代,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他甚至连今后的命运是“关在牢里还要写”都预见到了①。他生前饱受攻击,对身后将遭受的非议也无所畏惧。然而,70年过去,鲁迅仍然活在我们的世纪,鲁迅作品仍然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作为现时代的一份精神遗产,它博大、沉重,燃烧般的富于刺激,使人因深刻而受伤,痛楚,觉醒,甘于带着流血的脚踵奋力前行”②。
  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经典作家,英国有莎士比亚,西班牙有塞万提斯,法国有巴尔扎克和雨果,俄罗斯有普希金和托尔斯泰,他们的作品往往成为民族精神的资源,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发展,都有可能从这里找到发展的依据,并以他们的作品为精神高地。而作为民族文化经典的作品,也一定是民族语文最宝贵的资源。从这个意义而言,21世纪的语文教育仍然需要鲁迅。
  语文教育需要鲁迅
  对中学语文教科书收入鲁迅作品,近10年陆续有过一些怀疑的观点,作为学术研究或教学争鸣,是正常现象。有同行指出,中学教材收入鲁迅作品过多,几乎每册都有,认为这是过于抬高鲁迅。其实在中学阶段6年的语文教科书中,鲁迅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和杂文)一共也只有十多篇,根据目前使用的高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作大略计算,约占学习材料总量的4%左右(高中选修部分除外)。对鲁迅这样一位文化巨擘而言,以这个数目远不足以了解他的创作大略,更不用说了解他的全部思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算高的比例,也遭到较多的反对。究其原因:一是社会仍然没有认识到鲁迅作品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存在着许多误解;二是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在教学中没能充分地利用鲁迅作品的语文价值。
  说“过多”,针对的也许不过是教科书的编写技术,而随意贬损鲁迅作品的价值,则显得不负责。这是价值观的不同。近年拒绝鲁迅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一会儿嘲笑他的“不宽容”,一会儿暗示他拿过政府的大洋,一会儿起劲地说朱安的命运,一会儿又埋怨他被政治力量利用了……就连在鲁迅去世30年后的“文革”中他的作品没有遭禁,也涉及对鲁迅本人品行的判断。总之,一些同行对鲁迅作品始终缺乏深入研究的意识,在判断和评价上受简单思维控制,往往带有情绪化倾向,缺乏比较客观的态度。比如,早两年有教师莫名沉痛地说“我们再也不上当了”,认为教鲁迅作品多年,是误入歧路,现在发现应当学习胡适,于是宣言“告别鲁迅”。我对此感到奇怪,明明是自己缺乏独立思考意识,人云亦云,读了鲁迅的作品,这难道也要鲁迅来负责?再说,是不是鲁迅和胡适完全不能并存,非得在二人之间抬一人、压一人?
  多年以来,受社会政治因素制约,特别是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在教科书编写中,的确存在误读鲁迅、曲解鲁迅的现象(这个责任自然不能由教师来负,甚至也难以由教科书编者去负,这是时代特色、历史误会);而由于缺乏政治经验,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误把强加在鲁迅身上的东西当作了鲁迅的思想,在遭受人生挫折后,对鲁迅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误解;这种精神的失落往往又走向虚无,于是不但精神受到损害,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考虑,也失去了重要的学习资源。
  从鲁迅作品面世的年月起,就存在着对鲁迅的误读,这是因为鲁迅的思想对专制文化社会总是不合时宜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即使是在鲁迅被捧上九霄的极左年月,鲁迅也是被玷污被损害的,那些对鲁迅故意的曲解又有哪一点不是对他的亵渎?可以说,他对专制文化的洞察和他不妥协的叛逆思想只会让一切与人民为敌的人感到恐惧。正因为鲁迅无可取代的思想文化地位,专制主义者才企图利用他的作品打压异见者;换个角度看,他的作品能够冲破罗网,在极端年代,也使广大渴望自由思想的青年得到一份可以利用的精神资源。我们这一代就有许多人能在文革中认真地读鲁迅,用鲁迅的思想观察那个年代的魑魅魍魉,让思想穿透时代的黑暗,冲破瞒和骗的专制罗网,并能在以后的岁月中保持冷静的独立的思考。因而可以这样说: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读鲁迅”,而在于“如何读鲁迅”。
  有些同行认为中学生读不懂鲁迅,中学教材不宜选鲁迅作品,甚至有教师认为鲁迅的一些作品对中学生精神成长产生误导,集中的意见,是认为鲁迅作品“难懂”。当然,原因因人而异,值得注意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可能恰恰是因为我们没能走近鲁迅,我们可能仰着头看他,没能把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对待,这才会使一些同行认为他的作品“深奥”“难度大”(也因为中国人长期以来习惯于跪着读书,所以他们读出的是另一个鲁迅)。而编者和教师不恰当地让教科书中的鲁迅作品负载过多的政治意义,也必然在教学中忽略其作为语文教材的真正价值。同时由于时代政治因素,中学教科书也曾选择过一些不宜作为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如《论“费厄泼赖”应当缓行》《“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文学与出汗》等),造成了一些教师的困惑。
  不能低估鲁迅作品的思想价值
  鲁迅以自己作品特有的思想丰富了时代精神内涵,20世纪的中国文坛如果没有鲁迅,也许将黯然失色。试想,讲授20世纪的中国语文,有没有可能绕开鲁迅?列举20世纪对中西文化都十分熟悉并能有批判眼光的作家,又有谁能像鲁迅那样视野开阔、博大精深?因而,无论从语文要求还是从人文高度因素考虑,就目前语文教科书编写的要求及社会政治环境而言,选择鲁迅作品是各方面都能接受的。
  课改以来,在讨论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问题上,有一点是不存在争议的,即语文教育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能积极地思考大问题,是课改的重要任务。深刻的思想性,敏锐的洞察力,体现在鲁迅作品中的这些特征,最有利于发展中学生思维能力,是最优秀的语文教育文本。鲁迅作品的人文教育价值是无可取代的。
  只要专制主义文化还存在,像《狂人日记》这样思想火种般的作品的教学价值就永远不能低估;学生真正读懂专制制度的“吃人”,可能需要十几年几十年乃至一辈子,但是从青年时代起就懂得关注人的命运,则是读书做人的要义。今天,我们未必需要每个人都像鲁迅那样,点燃自由平等的火把照彻前路,像鲁迅那样做勇猛的前行者,做不妥协的战士,但是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应当是青年一代的精神追求。
  至今没有一部文学作品能像《阿Q正传》那样深刻地“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在鲁迅之前,没有一部作品能具体地剖析国民性弱点;在他之后,没有一部类似作品能在深刻性上超过《阿Q正传》。毋庸置疑,鲁迅对落后的国民性的批判产生的巨大影响,还将延续几个世纪甚至更远。到目前为止,在引导人民认识国民性方面,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全面深刻,没有人像他那样诚挚,也没有人能具有他那样怀有巨大的悲悯之心。冯雪峰曾说,鲁迅在写到阿Q“他又睡着了”时内心一定是非常悲痛的。青年们如果能读懂鲁迅的内心世界,他们还会轻浮地唱“何不游戏人生”吗?
  同样,鲁迅在写夏瑜因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而被红眼阿义殴打、而被茶客当作疯子时,内心可能是极度悲凉的。读懂这悲凉,就读懂了夏瑜,也就读懂了作为启蒙者的鲁迅的心灵世界。鲁迅的作品渗透了悲悯情怀:底层人民牛马猪狗一样的生活,不觉醒的人们的愚昧可怜,读书人被扭曲的灵魂,社会的冷漠病态……这些,全都通过形象故事去感染读者,或是作出深刻的剖析传达给读者。更为可贵的是,作为思想家的鲁迅的非凡的预见性,没有谁能像他那样持久地作思想的探索,剖析中国社会的病因、剖析中国专制文化的种种表现,而他的探索和发现,在当今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鲁迅的作品,一直是寻求真理的青年的精神食粮。在鲁迅生前,他的作品已经成为青年读者的精神支柱,鲁迅去世后,他的作品仍然对青年有巨大的吸引力。无论哪个年代,富有责任感的青年都把鲁迅着作作为重要的精神资源,从中汲取营养。青年完全能接受鲁迅,问题在于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读鲁迅,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认识鲁迅。同时,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也注意到,鲁迅身上,具有多种可以成为青年楷模的品德,他勇于解剖自己,他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不讳言自身的缺陷与痛苦,在当今之世,在我们的教育中,这样的榜样并不多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诸多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教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为青少年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独立精神,不懂得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无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所造成的社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隐患,“明天,谁来建设这个国家”的疑惑已不再是杞人忧天。因而,我国基础教育迫切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学习鲁迅的作品,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有效途径。
  鲁迅作品的语文价值
  有关鲁迅作品的语文价值,业内已有许多精辟的专论,这里没有必要做过多的重复。
  鲁迅是20世纪最了不起的语言大师,他运用母语创作,而他的创作也丰富和发展了母语。由于他的经历,也由于他的智慧,他在写作中总能灵活自如地调动一切有利于表达的语言元素。可以作为佐证的,是收入中学教材的十几篇作品,虽然经过几十年的教学磨砺,教师仍然在教学中对其语言能有新的感悟,不断地发现他语言运用上的创新。
  由于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表达个性,鲁迅作品中一些语句隽永精深,要把握其思想内涵绝非一日之功,读者往往需要有一定的理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逐步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并从中获取语文素养,这正是学生学习中国语文的必由之路。比如,《野草》是中国散文的精华,应当说,80年来,很少有散文集的思想成就和文学成就能超过《野草》,其中许多语句也成为现代汉语教学的经典,所抒发的情感非常丰富,文本也适合于诵读,培养语感。学生在中学阶段阅读这种经典作品,熟记其中典型的表达和修辞方法,受到启迪,进而举一反三,必将受益终生。从初中到高中,《阿长和〈山海经〉》《故乡》《社戏》《孔乙己》《祝福》《药》《阿Q正传》等脍炙人口的篇章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也是难以取代的。
  经典作品常读常新,经典作品是一个时代人文与语文的最高成就,这类作品不能指望以朝夕之功读通读懂,只能期望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有所发现。如果青少年对鲁迅作品能一览无余,能做出“标准答案”,以为这就是鲁迅,这就是作品的全部,那鲁迅也就不成其为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也不可能是经典。我们在幼年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被告知鲁迅通过回忆表达对旧式教育的不满(多年来,初中语文教材几乎一直坚持这种观点)。然而按一般规律,人渐入老境,回望童年,很少会有不可排解的怨忿,完全能以豁达的态度解读人生,有谁还会对小时挨过的板子睚眦必报?特别是对鲁迅这样一位终生读书写作的思想者。即使以我们教师的经验,也不应当误读:且不说百草园,就连三味书屋的氛围,也比当下的中小学教育有情调,更不用说还可以用纸蒙着描画《山海经》,回家不用做那么多的作业了。鲁迅作品的多义性足够我们用一生去反复体会,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失误也往往就在于我们要给鲁迅作品以惟一的“标准说法”和“标准答案”。随着对鲁迅研究的深入,也因为对阅读经典作品的宣传,对鲁迅作品的重新解读将有可能成为推动阅读、进一步发展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
  作为白话文的倡导者之一,鲁迅躬行实践,致力于推行普及,在创作中摆脱文言文的羁绊,让白话文逐渐走向成熟。鲁迅的作品,特别是他的杂文,语言凝练简洁,富有内涵,极具创造精神。在他写作的那个年代,像他那样敢于并善于冲破语言束缚的人并不多,读鲁迅的作品,经常会为他的语言智慧而开怀。他的杂文中那些奇异的语言组合,往往产生荒诞之美、奇峻之美,这对青少年学习使用祖国语言,是极好的启发。同时,鲁迅杂文高超的讽刺艺术开拓并丰富了中国现代杂文。
  读鲁迅教鲁迅,也有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把这句话说得简单一些:读一些需要动动脑筋的书可能才是专业进修的正途,所以不妨多读一些鲁迅的书。
  注释:
  ①《鲁迅杂感选集》,何凝(秋白)编,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②《鲁迅的最后十年》,林贤治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8~10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王栋生20072007
王栋生,江苏南京师大附中。
作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8~10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王栋生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49:36

[新一篇] 中學語文教師繼續教育芻議

[舊一篇] 中學語文素質教育中幾種基本能力的訓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