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对国民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农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波动的起点,农业的增长或衰退对经济扩张具有强烈的引诱或制动作用。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经典分析,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主要有三方面的贡献,其一是产品贡献,它包括农业向工业提供原料、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提供食品等。其二是市场贡献,农村市场需求状况对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和边际消费倾向的膨胀,农村成为最有潜力的工业品消费市场。其三是要素贡献,主要包括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资本积累,对国民经济增长带来的直接、间接贡献。过去几十年中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主要的储蓄和投资来源。80年代,我国每年从农业部门净转移出的资金平均达1000亿元,比政府农业财政预算支出多出10倍。有人用生产者补贴等值PSE(它的基本含义是:如果没有政府资源调动政策的影响,农业部门收入增加或减少额的变化情况,估算出农业资源流量为:1982年25.642亿元,1984年72.796亿元,1986年为178亿元,1988年为152.4亿元,1990年148.6亿元[(1)]。总之,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农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和起点。在我国解放后40年的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形势的恶化都首先从农业开始,每次调整的成功也都以农业发展形势的好转为前提,而农业波动又成为工业波动和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的基础。另外,根据世界上许多专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也表明,农业的发展变动对工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显着影响。日内瓦大学的经济学家保罗罗赫对40个发展中国家1950—1970年间工农业增长率的比较表明,工农业增长的相关性很强,农业的每次下降或衰退发生以后,紧接着是工业的下降。同样,每次农业增长的加快也能引起工业的加速发展。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农业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导条件。着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迅速稳定的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要使农业发展,必须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化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的涵义
农业现代化是一综合的、世界范畴的、历史的和发展的概念,它作为一个动态的、渐进性的和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随着人类认识程度的加深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历史地考查,现代化是历史从长期停滞的中世纪进入急速变化的现代化社会而获得普遍应用的一个概念。在这个时期,一个又一个的包括思想、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革命,使得人们对自然、对人自身及其所处的社会的认识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现代化概念正是为了概括这一系列变革而获得了普遍应用,农业现代化的名词也随之出现,用来描述工业革命以后农业历史发展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特征以及具体过程。
理论界对农业现代化的定义有几十种。究竟怎样才能理性地把握农业现代化涵义呢,则必须联系农业现代化产生的过程及发展特征进行探析。
(一)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性和世界性
农业现代化作为一具体过程有其深刻的历史性。首先它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出现而开始的,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其次,农业现代化是产业结构变动规律与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广泛的、世界范围内农业发展变革过程的描述。尽管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方式及侧重不同,但都是农业发展共同规律的不同表现。再次,农业现代化在不同的时代和发展时期,其内容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换的社会变迁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由于现代化的动力和源泉的变化而其内容和标准也必然有差别。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在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农业现代化逐渐出现,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跃进,农业生产手段向机器转化;19世纪20—30年代后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引起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巨大变革,以电和钢铁为物质技术基础的现代化浪潮,促动了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的发展。如果说传统工业扩大了石油能源的使用,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大规模使用石油这一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那么,80年代兴起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如新材料、新能源、微电子学、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宇航工程等的蓬勃兴起和发展将完全改变目前工业发展的道路,把工业建立在新型能源、新型材料以及电子等新技术的基础上。工业新技术革命将会为农业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新型能源、新装备,改变以“石油农业”为特征的农业发展道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新兴技术群的出现,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赋予新的内容。
另外,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战后出现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生产大发展时期,从而加速了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整个现代化的世界进程。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化和现代化从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核心地区向边缘的农业地区扩散,使世界的经济结构发生转移。可见,农业现代化并不能单纯看成依靠石油能源维持的机械化和化学化等,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农业现代化的相对性和地域性
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性和世界性,决定了其相对性和地域性。所谓相对性是指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和标准是各不相同的,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则是指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中也是存在着差异的。这主要是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性导致的。尽管农业现代化是以要求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发展起来的,但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自然社会条件的差异性,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各有特色。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主要是机械化和化学化,这也是工业发展的需要。第二次大战以后,工业的急速发展造成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城市的迅速扩大,要求农业提供日益增加的粮食和原料,而人少地多的资源禀赋条件必然选择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学化和以石油为动力的机械化。而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国家,其现代化的道路主要是化肥、良种和水利,对生物技术的要求有所侧重。另外,在50—60年代,农业现代化以“石油农业”为基点,而80年代以后则更注重生物技术的采用,主张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
中国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达9亿以上,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5亩左右,面临着严峻的满足11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和工业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过去政策失误造成的人口压力及二元结构矛盾,使我们在选择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和标准上都必须结合国情,既要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要重视生物技术的采用,不能简单地追求土地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的某一项指标,否则会与农业现代化的目的相悖。
(三)农业现代化的传统性和继承性
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所以现代农业作为对传统农业扬弃的产物,具有深刻的传统性和继承性。舒尔茨在研究农业发展问题时,抽象出两种农业经济形态:传统农业形态和现代农业经济形态。他认为传统农业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即:(1)不存在土地的替代因素,再生产性物质资本从祖辈那里遗传下来,尽管年年在更新,但历年几乎未变,劳动者所拥有的技能和知识完全是经验性的;(2)人们对再生产物质资本的购买偏好长期不变,投资服从于边际需求偏好和资本边际生产力相等的原则;(3)长期内传统农业处于稳定均衡状态,社会无净储蓄或净投资,农业生产停滞落后,农民十分贫穷。在舒尔茨看来,传统农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态,技术状况是不变的,生产形成定局,进一步增加产量已不可能,但这一概念并不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农业的实际。下面我们简要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其与农业现代化结合的必要性。
中国的传统农业的特征可以从生产技术和生产结构两方面概括。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应包括提高农业生物自身生产能力的技术措施(如育种、种子处理保管、对农业生物之间互养或互抑关系的利用等)和改善农业生物环境条件的技术措施(如土壤耕作、施肥、灌溉等),它是以土地的集约利用为基础,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其它领域中。精耕细作属集约经营的范畴,中国传统农业基本属于劳动集约类型,它与多劳集约没既定的联系,只是由于小农分散经营占优势,精耕细作越来越被限制在多劳集约的方式上了。至于精耕细作的原因,既与人多地少的格局有关,同时也与自然条件的压力有联系,是人们在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抵御频繁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建立并得到发展的。中国传统农业的另一特征是以农牧关系为中心的农业生产结构。中国农区生产结构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耕桑并举,农牧结合。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过程是实现现代物质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的过程,现代农业有其传统性和继承性。从农业历史看,中国传统农业以劳动集约为特点,技术上表现为精耕细作;西方农业现代化,也是提高农业集约度的过程,技术上表现为机械化的精耕细作。在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吸收精耕细作传统中合理的、有用的因素,把精耕细作和现代化结合起来,这将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和优点,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基本的依据。另外,从农业科学技术的继承性看,在农业生产系统中环境条件和生物特性变化较慢,不少传统技术是基于对这些条件的深切认识,故能长久适用;就特殊性而言,精耕细作是以增加单产、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主攻方向的,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并且许多的传统技术是以“三才”为理论指导的,这种理论把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条件、农业生物和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人,视为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条件、各种农业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比较正确地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因而也比较符合农业的本质,这对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四)农业现代化的定义
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通过不断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以实现农业总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持续发展的过程。简言之,农业现代化即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过程有其自身的特色,是以实现农民富裕、缩小工农差别与城乡差别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武装农业为支柱,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际集约化经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工业和小城镇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等途径,在国家对农业实施有效保护政策和协调工农业顺利发展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分阶段、分地区、分类型逐步把传统农业建设成为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基础产业,提高农业综合要素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工农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
二、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一)农业现代化的技术性
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动力是科学技术进步和不断创新。由于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生物、化学、物理、气象、地理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的应用和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使落后的、传统的以劳动集约为主的农业转变为以技术集约为主的现代基础产业。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影响农业现代化内容的改变,特别是科学技术上的每一大的突破都能导致农业现代化的大变革,即新的农业革命,如石油农业、生态农业和生物技术对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但是,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不同的地区之间各自的资源禀赋特征的差异性,而必然导致农业现代化的技术结构差异性。从农业现代化过程起步方式看,农业现代化的技术结构大体可归为三类:(1)机械技术为主的结构型。农业技术的重点放在农业机械化,其它技术占次要地位。它主要适应于地多人少、劳动力缺乏的国家和地区;(2)生物技术为主的结构型。农业现代化的技术重点放在生物技术方面,它主要适应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较少的国家和地区;(3)生物和机械技术交错的结构型。农业技术选择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并进的结构[(2)]。当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过程的技术选择向趋同方向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效率性
农业现代化效率性又称经济性,是指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综合农业生产能力的农业发展过程。农业现代化的效益性又可分解为经营效率和经营效益两个方面。前者包括管理效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结构变动效率,后者则包括农民、集体和国家共享的效率(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少。农业现代化作为一投入产出系统,投入的高效率和产出的高效率是维持其发展的基本条件,其中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则是关键环节。60年代后期,美国的拉坦和日本的速水佑次郎分别研究美国和日本农业现代化成功的经验时发现,尽管美日农业现代化道路不同,但资源配置的高效率的经济原理是一致的。美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劳动力;而日本则是土地,所以美国选择以机械化为主的发展道路提高资源总体利用水平,而日本则采用良种、化肥和水利,增加土地面积的有效供给。中国农业现代化变迁过程也表明,传统的低效资源配置方式是农业发展的波动的基本动因。
(三)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它是理顺农业内部与环境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和能量交换的枢纽。在农业内部,要实现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必须有理性的制度作保证,确保利益主体利益的合理分配,以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在农业外部,由于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农民、农村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也必须有理性的制度来协调各业、各部门和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才能使农业现代化达到一“阀值”。制度的不断创新则是实现理性制度的基本手段。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建立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实现资源要素按市场经济规律合理配置;其二建立较为完善的政府干预制度,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波动性;其三是完善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克服因土地使用权分散和规模效益低对农业现代化的消极影响。可见,在中国人多地少、农户分散承包经营和土地要素市场受到禁止的情况下,制度现代化是影响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现代化与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整个现代化也是如此)进程是与国情密切相关的。所谓国情包括三个方面,即资源禀赋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人口数量、自然资源条件)、政治制度和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政治制度及资源禀赋条件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方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文化是农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反映了不同时代而不是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区别。所以,传统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即是农业文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方式有三种:观念的影响,传统农业的影响和政府行为的影响。
1.传统文化对农业观念的影响。文化的核心是观念形态,尤其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特点,这也是传统文化对中国农业发展影响最深远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浑然与物同体”,“万物与吾一体”。农民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为大自然所熏陶,感受着自然的生命力,人与自然培育了一种相亲、相近、相合、相融的关系,从而使自己作为自然过程的参与者,强调人与自然的非对抗关系,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使中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比较注意农业生产总体,比较注意适应和利用农业系统中农业生物、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制约。
2.传统文化通过传统农业影响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对传统农业改造的过程,也是扬弃传统农业的过程。所以,传统农业必然对现代农业产生影响,而传统农业则与传统文化休戚相关。我国的农业文化可以划分农耕文化(又可分为平原农耕文化、草原畜牧文化等)和游牧文化(又分为山林采猎文化和江湖渔业文化)两大系统[(3)],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使传统农业也带有封闭和保守小农经济特征。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中国农业文化发生在辽阔的地域内,内部差异较大,可以相互交流,互相提高。对一个地方来说,经常有新因素的出现和新文化的引进和改造,具有发展和创新的内在动力,使传统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注重主体人同客体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保持地力和精耕细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中仅有的几个没有出现地力衰竭的国家之一,这对今天的我国农业现代化仍具有重要的影响。
3.传统文化通过影响体制而影响农业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和保守性,极容易使管理体制内生集权和专制的特征,进而使体制产生稳定和保守的特征。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生产就已达到西方14世纪的水平,但后来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政府排斥商品经济的出现,制定“禁榷”、“官工”等政策,抑制了古代和近代现代化的发展。政府的意志主要依据集权的行政命令方式实施,直至今天农村的许多经济政策仍然依据职能范围内的行政命令方式执行。当然,不容否认,这种政府行为方式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农业技术推广、经济制度变革等,但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然产生负面影响。
(二)传统文化对农业现代化过程的约束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演化层次的特性,必然对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产生约束,具体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渐进式的发展约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可以归结到耕作居于支配地位,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过程周而复始地处于相对停滞状态的农业文明范畴。这种农业文明的特性,可被概括为:求实精神;循环论、恒久意识、渐进变易观;中庸之道和注重自然节奏。这些特征都抑制着农业发展过程的参与者选择和适应渐进发展方式,以维持农业系统及环境发展变化中的稳定。另外,从中国十几年来的农村改革来看,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即是采取了渐进式改革的发展格式,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无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现代化建设也与传统文化的约束密切相联,必须走渐进式发展的道路。
2.传统文化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强调和重视事物发展中的整合意识和主体、客体的和谐,以及集权主义和民本主义的相辅相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特征。中国传统的整合意识,本质上乃是极端的分散的个别主义与高度集中的权威主义的结合。它植根于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代表的自然经济的单一性,根植于这种经济结构的运行所固有的喜一(单一化)不喜多(多元化),喜静不喜动,喜定不喜变,喜稳不喜乱等秉性。它要求政府行为规范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政府职能实施过程的集权方式,达成统而不死,放而不乱的格局。具体地讲,就是传统文化的秉性要求政府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树立长期农业的指导思想;在农业发展政策上,做到既要激活农户层次的经济行为,又要实现政府对农业的统一管理和职能的集权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是一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传统文化的整合意识和主体客体的和谐思想要求政府以系统论的观点实施管理。既重视政府集权的宏观调控,又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既重视国家和集体参与作用,又重视对农民参与积极性的诱发;既重视现代高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又重视传统农业技术的继承吸收。
注释:
(1)程国强:《农业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研究》,1993.4
(2)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用实证资料证明了农业技术结构存在的三种类型,认为劳均土地在30公顷上的国家走的是机械技术型;劳均土地在3—30公顷之间的国家,走的是生物技术——机械技术交错型;而劳均土地不足3公顷的国家,走的是生物技术型。
(3)邹德秀:《中国的传统农业技术对新农业改革的启示》,《农业考古》,1985.1
(顾焕章,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培志,副教授,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济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天则〕*
江苏社会科学南京30-35F2农业经济顾焕章/王培志19971997 作者:江苏社会科学南京30-35F2农业经济顾焕章/王培志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0: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