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2008年李慎之纪念会上的谢韬

 

 

谢老走了。

一片惊痛。

随着入秋的清凉,落英缤纷的时节未至,人,先行了一步。

 

没有动用国家公帑的奢华,没有堆砌赞美的盛誉,或,没有强制同悲的肃穆。

喧嚣依旧喧嚣,热闹依旧热闹,一个为理想苦苦奋斗了一辈子的老灵魂悄无声息的走了。

天空划过一颗流星,地上洒落阵阵叹息。

而熟知者的心中是沉重的,悲愤的,那深沉的哀思萦绕在每一个正直人的心头。

这些人苦苦思索着政治清明、社会进步的大道,否定着强者书写的历史,否定着伪装的一切,也否定着自己。

他们与谢老一样成了这个时代峭立峥嵘的思想者,异议者,和,这个民族最可宝贵的“伟大反骨”。

 

他们是“两头真”的人:

早年投身革命,为理想而奋斗,为追求真理而战,一真也;

晚年,他们痛思历史,一生奋斗回原点,回首过去也否定过去,思索今天又大声疾呼民主自由,“脱却乌纱真面目,拈来直笔向黄昏”,深思之,敢言之,一真也。

为什么?

因为风华正茂的中年全废了

因为早年的理想是个天大的错误

因为中国至今还在泥潭里不能自拔

因为依然有追求真理的冲动与激情

 

两头真的人是“不合时宜的人”,他们在依然追求社会进步的人那里受到追捧,却让满脑肥肠的既得利益者皱眉,让那些曾经豢养他们、诱惑他们的“民族罪犯”痛恨,而不同意他们观点,脑子被邪教绑裹的人那里几乎要击掌相庆了。

这就是谢老走后的中国——

讲真话依然是稀缺的品质,不同观点之间的真正探讨还没有建立起来,有人依然在拿着大棒与胡萝卜左右逢源,知识界在威逼与利诱的一个甲子里完全虚脱,失节,所有的探讨依然闪烁着权势和利益的影子,他们痛哭流涕、他们痛心疾首,却眼睛瞄着主子,盘算着谁强谁弱,二丑的样子是改不了。

这个世界,知识人的世界还在一盘散沙之中,有人笑得很狂,只要你们没有气节。

 

 

我与谢老只见过一面,却是他天然的精神同盟、追随践履的后生仔

李慎之逝世五周年的会上,他的发言激情四射,根本看不出是88岁的老人

特有的语音,巧妙的比喻,详细的叙说,把老一代知识分子憧憬、幻灭、更生的情景讲得动人心魄。

他的民主社会主义情怀,他的报国理想与追求真理的勇气让我辈后进感念不已。

 

如今,斯人已去,空怀一世之忧。我辈苟活于此,大哀思间可有大长进吗?

谢韬先生千古!

 

 

 

谢韬,194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社会学系。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重庆《新华日报》记者、延安新华总社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社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副院长。撰有《论墨子哲学思想》、《西藏宗教问题史略》等论文。

学术争议:谢韬在《炎黄春秋》杂志2007年第二期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指出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是正统马克思主义,而中国所一直执行的是左倾路线,并鼓吹中国应该回归民主社会主义路线。该文章在网上发布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对意见。

  针对谢韬的观点,许多人表达了激烈的反对意见。特别是在左翼人士主办的一些互联网站上,批判文章可称应接不暇,甚为壮观。一些人还在网络上编辑了批判文集,供公众下载。同时,纸质报刊也出现许多相关评论。关于民主社会主义,争论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发展演变过程,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如何理解恩格斯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股份制”的思想,如何评价列宁和斯大林、毛泽东,等等。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的“六二五讲话”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随着整个改革发展进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强调“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2008年1月,胡锦涛再次指出,“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决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胡锦涛的讲话与文章客观上回答了争论中的实质问题。

  总体来看,围绕民主社会主义的争论,是十七大召开前引发的一场重要的思想激荡。它的意义在于,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的认识;它使人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不能走其他道路。

http://blog.sina.com.cn/zhaogj197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0675030100kuy8.html


赵国君的BLOG 2013-08-31 17:01:26

[新一篇] 關于達瓦里希的一點感想

[舊一篇]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