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校内国共两党组织(1)
黄埔军校中,分别成立有国民党特别党部和共产党特别支部。前者是公开选举的,后者则是半公开、秘密的。
1.中国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
国民党规定,凡黄埔学生都是国民党党员。因此,国民党在黄埔军校里设有基层组织,连以上设党部,班组设党小组。
1924年7月6日,军校举行国民党特别区党部第1届执、监委选举,选举结果,蒋介石、严凤仪、金佛庄、陈复、李之龙5人当选为执行委员,蒋介石兼任监察委员,国民党黄埔特别区党部正式成立,直属于中央党部。
1925年1月14日,选举第2届特别区党部,蒋介石、吴明、陈作为、罗振声、周逸群5人当选为执行委员,王柏苍、成恭寅、黄锦辉3人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9月,特别区党部改为特别党部,增补邵力子、王伯龄为执委,蒋介石、严重为监委。
1925年9月13日,选举第3届特别区党部,邵力子、王伯龄、袁同畴、余翰邦、焦启铠当选为执行委员,李秉中、吴淡人、张辅邦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蒋介石、严重当选为监察委员,张元祜当选为候补监察委员。
1926年5月22日,选举第4届特别党部,张治中、袁同畴、蒋先云、贾伯涛、范荩、杜心树、陈超、贾声、霍焜当选为执行委员,李尚廉、李园、张与仁、王庭汉、白鑫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严重、方鼎英、熊雄为监察委员,孔庆睿为候补监察委员。(引自1936年出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第六篇》)
在以上4届特别区党部的选举中,第1届共产党员占60%,第2届占75%,第3届占20%,第4届占18%。主持各届党部日常工作的,多数是共产党员。
1927年3月,特别区党部再次改选,时值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前夕,改选后的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中仍有多名共产党员。这次选举的结果是:孔韦虎、陈良、甘竹溪、李诚、邹今海、曾武烈、韦凤嘴、胡启图、陈葆华当选为执行委员,李永光、尹沛霖、周促英、廖朴、杨若涛、陈建文、邱陵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方鼎英、熊雄、吴思豫、谭其镜、何焜当选为监察委员,游于艺、胡彬文、金孟坚当选为候补监察委员。(引自《本校特别党部第5届委员选举代表大会记事》,1927年3月4日《黄埔日刊》)
2.中共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
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人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旗帜下,为响应国共两党的革命号召,献身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才投奔黄埔的。
早在黄埔军校酝酿和筹备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如1921年促成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与孙中山在桂林的会谈,建议创立军事、政治并重的新型革命军校。1923年帮助“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考察,以俄为师,学习创办军校的经验。1924年帮助“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招收学生,等等。特别是国民党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参加大会的代表无论是国民党人或共产党人,都受委托回到各地,为军校挑选和招收学生。大会代表毛泽东和于右任等人,分别在上1926年毛泽东在上海海与西安负责学生的接待、复试和保选工作。以黄埔第1期生为例,共产党人阎揆要(阎奎耀)等,是于右任介绍与保送来的。共产党人赵自选和国民党人郭一予等,是经共产党人何叔衡初试录取后,又转介绍到上海交由毛泽东接收复试和转送广州的。国民党人邓文仪也承认他是“共产党人鲁易介绍来校的”。还有黄埔第1期的共产党人蒋先云原是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支部书记。黄埔第2期的共产党人胡秉铎,原是北京朝阳大学学生。他们为了实现国共合作,献身革命斗争,也来校报考。蒋先云和胡秉铎以优异成绩而先后榜列第1期和第2期的第1名,首露头角,成为军校中学生们政治斗争的领导骨干。史实表明,由于早年国共两党的无私合作,不分政治党派互相推荐学生,以及共产党优秀青年当先报考,带动了全国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投奔黄埔而来。黄埔革命青年由此得以接受先进的军事与政治教育,从而为国共合作培养武装革命骨干首开思想政治工作记录,为黄埔共产党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校内国共两党组织(2)
黄埔军校内共产党员的来源主要有:(1)共产党组织的指派。早在1924年3月、4月的军校筹备时期,广州共青团组织就筹划派出革命青年来校报考,以“预备将来于军人运动”,中共中央于1925年和1926年先后发出第62号和钟字第22号通告,指示各地党组织“迅速多送”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国民党左派来校报考,并强调“此事关系重大,各地万勿忽视。”推动了共产党人和优秀分子纷纷来校就学或任教。(2)共青团员“升党”。由于共产党对共青团的教育抓得很紧,使团员政治觉悟得以迅速提高。他们到校后,都纷纷要求转为共产党员,称为“升党”。如黄埔第2期学生王一飞、第4期学生文强等,都是团员经过“升党”仪式转为共产党员。(3)革命师生入党。在共产党员的积极影响下,军校师生向往共产主义的日益增多,有的师生原先参加国民党,后转而要求秘密参加共产党。如黄埔第1期学生左权是在军校由周恩来、陈赓介绍入党的。侯镜如原是国民党员,也由周恩来和郭俊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共产党员在军校政治工作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政治工作的先驱作用不可低估。
军校共产党员的人数,限于当年处在秘密状态尚未发现完整的统计。但从不同时期的党员人数看,是以倍数速度迅猛增长的。早在军校仅有600多名学生时,据周恩来说:“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五六十人,占学生的十分之一。”这是最早进入学校的红色种子,是黄埔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中做政治工作的最早群众基础。到了第1期学生毕业分配时期,据一期毕业生、共产党员李奇说:“有3个队长,7个区队长,学生100多人,政治工作员三分之二是共产党员。”合计约有120多人,这比军校早期的党团员50多人增加了一倍,按比例占学生六分之一。再以军校“4·18”反共惨案发生时的党员人数看,据军校教育长方鼎英给蒋介石的报告中说:军校“被捕的共产分子为400余人”。而毕业离校和免遭被捕的共产党员尚不在内。仅就这个数字来看,比军校早期的党员人数已增加了约7倍之多。还应指出,当年校长蒋介石对共产党人的摸查是毫不放松的。他查悉陈赓是共产党员,便在同学名册中陈赓的名下写上“此人CP,不能带兵”几个字。1926年蒋介石经调查统计后,曾对师生们说:“在1万名黄埔师生中,约有CP2000人。”折算比例应占学生五分之一。可见共产党人在军校中的数量确实可观,他们分散于军校及军队中,既善于军事,更长于政治工作,为军校赢得了“国民革命中心”的崇高称号,领受了“东方红军”的赞誉。因此,在当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军阀和革命阵营内的右派对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十分惧怕,惊呼:“黄埔赤化了!”“黄埔是共产党的基地!”可见共产党人对黄埔军校的重大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中的组织是秘密组织,开始叫黄埔直属支部,归中共广东区委领导,由广东区委军委书记、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直接指导。1924年夏,成立第1届特别支部,首任支部书记是蒋先云,宣传干事王逸常,组织干事杨其纲,候补干事许继慎、陈赓。同年冬,支部进行改组,杨其纲任书记,周逸群任宣传干事,余洒度任组织干事,王逸常、麻植任候补干事。1925年9月,黄埔军校成立中共党团领导小组,由鲁易、聂荣臻负责。党团领导小组下设有支部或小组。
黄埔军校中的中共组织,一方面帮助国民党发展组织,一方面培养、吸收和发展共产党员。建校之初,中国共产党派遣50多名党员加入黄埔军校,约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的1/20,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军校工作的积极支持与合作。从1925年末到1927年初,经黄埔军校培养发展的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近4000人,表明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中影响之大和对发展组织的重视与努力程度。共产党员在团结革命师生,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巩固革命统一战线等方面,起到了先锋作用,他们对黄埔军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网载 2013-08-27 16:08:4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