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 簡體 傳統 |
1937年11月,抗日战争已经打了五个月,中国已经丢掉了全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军民伤亡超过200万。不过,中日两国却并没有宣战,不宣战似乎意味着当时两国之间还存在一些政治斡旋的空间。“七七事变”后,日本内阁虽然在7月11日的会议上决定派兵增援华北,但仍希望“把战事控制在平津地区”,不愿扩大战争,可惜日本政府的这一决定就如同当初“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扩大政策”一样,并没有受到军方的重视,因为在成功占领东北后,日本天皇等于是追认了关东军的抗旨行为。另外,卢沟桥开战后,日本陆相杉山元曾对天皇说,中国事件可以在三个月内解决——此即所谓日本“三月亡华”一说的由来。
“淞沪会战”后,国军退出上海,蒋介石开始考虑在德国的调停下和日本进行停战谈判。当时,德国已经和日本及意大利签订了三国条约,它愿意出面调停主要是因为中国和日本都是德国的友好国家,那时欧美各国都在国际事务上围堵希特勒,德国因此朋友不多,所以十分重视和南京政府的关系。另外,中国是镍等战略金属的主要供应国,德国希望以调停和租售军火为交换,换取中国在镍资源上的供应。1937年11月5日,德国大使陶德曼向南京透露了日本讲和的条件:一、内蒙成立自治政府;二、华北非武装区域扩大,主权归南京政府,治安由中国警察维持;三、上海非武装区域扩大,治安由国际警察管理;四、中国停止反日排日政策;五、共同反共;六、减低日货关税;七、尊重外国人在华的权利。
12月2日,蒋介石与国军高级将领开会,大家一致同意了日本的条件;12月6日,汪精卫在汉口主持召开了国防最高会议常委会,也同意接受日方的条件。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日本人以为中国的抵抗已到穷途末路,于是在12月22日增加了三项苛刻的和谈条件:一、在华北、内蒙、华中的非武装地带设立特殊机构(亲日政权);二、承认满洲国;三、中国向日本赔偿战费。日方请陶德曼将新增三项条件转达中国,并把谈判期限规定为1938年1月15日。对于这些新条件,中国没有接受,于是日本政府开始向中国施压。1938年1月16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了由大本营联席会议通过的《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宣布:“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能与帝国合作之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并将与此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协助建设复兴的新中国。”。1月18日,国民政府发表声明,表明了中国的强硬态度:“全力维持主权与行政之完整,任何恢复和平方法,如不以此原则为基础,决非中国所能忍受。”。日本在中国发表声明后即日撤回驻华大使,中国也于1月20日撤回驻日大使,两国外交关系正式断绝,陶德曼的调停以失败告终。
另一方面,由于当时英法在欧洲忙于应对希特勒的不断做大,无暇顾及远东事务,出兵干预,因此蒋介石开始考虑请求苏联干涉。对此,汪精卫因担心苏军进入东北后,将东北交给中共,故坚决反对,但随着国军在战场上的节节失利,蒋介石不得不铤而走险,于1937年8月21日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承认过去沙俄占领的中国领土为苏联所有”为代价换取苏联的支持。不过,苏联并没有大举出兵参战,只是在11月派出一批志愿军飞行队参与中日的空战。11月底,斯大林拒绝了蒋介石直接出兵的请求,但加大了援助中国的力度。1937年底,国府立法院长孙科访苏期间,苏联答应向中国提供20个师的装备;1938年3月,苏联又正式向中国提供了3000万美元的军事借款。
由于英法隔岸观火,苏联又不肯出兵,中国的抗战只剩下“焦土战”一条路了。由于日本是一个资源贫瘠的岛国,非常不利于打持久战,因此蒋介石便寄希望于用持久战来拖垮日军。当然,日本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提出了“以战养战”,用中国的资源打中国人的设想。蒋介石为了不让敌人利用中国的资源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在中国各战场大搞烧光毁光的焦土战术,这一点我们在今后的介绍中会逐渐看到。
在“淞沪会战”中取胜的日军虽然拿下了上海,但其所付出的代价却是超乎他们想象的,被此损失所激怒的松井石根没有理会东京参谋本部11月7日发出的“驱逐上海附近的中国军队,以苏州、嘉兴为追击界限”的命令,恣意独行,于11月15日提出攻下中国的首都南京,严惩中国军队,使中国屈服的军事计划。11月20日,已经有日本军队擅自向南京进军了,参谋本部虽然下令制止,但毫无效果。11月22日,松井石根向东京发去电报,要求军部批准向南京进军并占领南京;同时,日军各部已经按奈不住,开始前进了。在国内少壮派军人的积极支持下,日本参谋本部最终于11月28日批准了占领南京的计划。
南京方面,蒋介石在上海失守后立即召集国军高级将领商讨保卫南京的问题,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等大部份将领都主张放弃南京,因为上海和南京之间仅300多公里,且一路都是平原,无险可守,更何况此时国军主力伤亡巨大,急需时间休整补充。在“对日持久作战”的大方针之下,蒋介石及其德国顾问也主张放弃南京,不作“无谓的牺牲”。唯一唱反调的是唐生智,他提出“南京不仅是首都,还是国父陵寝所在,不战而放弃南京,对不起国父的在天之灵”,并表示自己愿意与南京共存亡。因为担心不战而逃会遭致国内舆论的谴责,使本来就被贴上“不抵抗”、“恐日病”标签的自己再次被指为投降卖国,所以蒋介石最后决定,在南京进行象征性的短期抵抗。11月19日,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刘兴为副司令长官,并抽调刚从上海前线退下来的已损失过半36、87和88师以及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为守卫南京的主力。同日,苏州、嘉兴被日军攻陷。
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军政机关开始陆续迁往武汉,国军主力也于当日由苏州退入江阴、无锡一带。11月22日,宋希濂率36师残部抵达南京;23日,日军以主力向无锡推进,开始进攻国军阵地;24日,国府军事委员会正式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25日,沿太湖南岸西进的日军分三路攻长兴、宜兴、在湖州附近集结,同日,无锡失守;27日,日军两路进攻江阴;29日,沿太湖南岸西进的日军已抵广德前郊,宜兴也在当日失守;30日,国军在南京城东完成布防,日军则在当日占领广德,直趋芜湖,形成围攻南京之势。
1937年12月1日,在攻占江阴的同时,日军大本营下达华中方面军战斗序列令,由华中方面军、上海派遣军、第十军组成,方面军司令官为松井石根,同时又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南京保卫战正式开始。12月2日,日军大举向南京推进;4日,国军各部陆续进入阵地。12月5日,南京守军与来犯之日军接战。此间,南京政府机关已全部撤离,各路国军陆续抵宁,蒋介石夫妇也于12月7日飞离南京,国府遂于当日宣布南京为交战区。12月8日拂晓,日军分三路同时发起对南京的正面进攻,至当日晚,南京所有外围阵地均被日军占领,日军形成了对南京的三面包围,守军只剩下北渡长江一条退路。
此时,唐生智“背水布阵”,将长江的渡船全部销毁,自断南京守军退路,并部军于面对长江渡口的挹江门,下令如果有人试图向城外逃跑就开枪阻止。12月9日,松井石根向南京城空投“投降劝告书”,要求国军在12月10日前投降,但唐生智不为所动,下令各守备部队“应与阵地共存亡”。12月10日,日军对南京发起总攻,与国军在光华门进行了惨烈的战斗,阵地几次易手,至12月12日,日军伤亡7200余人,但仍没能突入南京城内。12月12日,南京各城门相继被日军攻破,晚7点,唐生智下令守军撤退,并与主要高级将领乘坐一条小汽艇北渡长江逃走。
由于当时南京三面被围,唯一的逃生之路就是北渡长江,因此大量国军士兵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蜂拥向挹江门。然而,唐生智先前向挹江门守军下达的“开枪阻止试图出城逃跑的守军”的命令此时尚未解除,所以守军开枪阻止了试图出逃的国军,中国军队内部发生了冲突,最后城内国军动用了准备进行街巷战的坦克,击破挹江门出城,随后,大量逃兵和难民也乘势冲出城外。但是这时,渡江的船只已全部被销毁,很多人只能抓一块木板、一条树枝泅水渡过近两公里宽的长江,因此其中绝大多数人被冻死在12月冰冷的江水中。另一些无法渡江的国军士兵再次返回城中,丢掉武器,脱去军装,穿上平民服装逃入保护一般平民难民的“安全区”。
1937年12月13日早,日军进入南京,下午两点左右,日军先头部队抵达挹江门,向试图渡江的拥挤在一起的逃兵和难民开火,持续了四五个小时,造成血染长江的大惨案,事后收得的尸体多达五万一千余具。由于南京城内四处都是中国士兵丢弃的军装和武器,日军因此认定有大量的中国军人化装成平民潜入“安全区”,于是开始对“安全区”进行大搜捕,抓捕曾多次袭击日军的“便衣队”。对于藏在“安全区”内的逃兵,日军一旦抓到,就立刻处死,很多无辜的平民也因此遭殃。
从12月13日攻入南京之日开始,日军在南京城内进行了前后长达45天的屠城,这便是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在这场无法用人类的语言、文字以及智慧所及的一切工具所能描述的空前浩劫中,大量无辜的中国平民遭到日军的杀害、强奸或抢劫。据中国政府估计共有约30万人在这次大屠杀中丧生,而战后远东军事法庭也确认1937年日军在南京屠杀的中国人为34万,其中被炸死或零散虐杀的约为15万,遭集体屠杀的为19万,屠杀场地遍布城内共12处,从北到南分别为:燕子矶、草鞋峡、宝塔桥、鱼雷营、煤炭港、龙江口、中山码头、下关、大方巷、汉中门、上新河以及雨花台,甚至就连所谓的“国际安全区”也难以幸免。
占领南京后,日军一部渡江追击国军,进占滁县至扬州一线,切断了津浦线及江北大运河;另有两个师团南下,于12月24日攻占杭州。至此,沪宁杭地区全部被日军占领。
三鉴斋 2010-07-20 15:01:3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