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百年(四):北洋割据时期(10)——孙中山“联俄容共”(上)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6月8日

1922年陈炯明的叛变不但使孙中山的北伐大业中途夭折,而且还使孙中山本人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孙中山避难上海期间,苏共和共产国际积极与孙中山联络,希望能让中共加入国民党,联手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一大批激进的信仰共产主义且对苏俄革命十分狂热的年轻人在中国崛起,这让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希望能让这些从事共产主义运动的年轻人加入国民革命的行列,因此孙中山便有了“联俄容共”的想法。1922年9月,孙中山召集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改组会议,研究了国民党的改组计划。

讲到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先介绍一下上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情况,因为中共和其它近代政党不同,他们在后来的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直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最后还将民国政府赶到了台湾,夺取了中国大陆的政权,并一直延续到今天,且已然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国共产党所信仰的共产主义理论源于德国人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初衷是要改变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的弊病,本打算以德国为起点,进而推广到西欧,但是由于在资本主义国家,人民一般都拥有一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因此共产主义在这些地区的推行甚为困难(其实就是到今天也是这样的状况,因此在这部分内容中,有很多东西我真是难以启齿)。1913年,俄国共产主义者列宁提出了有关共产主义发展的“亚洲第一路线”的说法:“到欧洲去的捷径是经过北京和加尔各答”,意思是通过亚洲将共产主义带到欧洲。1917年,列宁在俄国成功的进行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此便更加坚定的要将共产主义的起点从欧洲转向亚洲。

民国百年
民国百年

此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传播,到“五四”之后,中国已经产生了一大批探讨和传播马列主义的激进青年。1919年和1920年,苏俄两次发表对华宣言,表示放弃沙俄时代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租界和庚子赔款。虽然这一切承诺最终并没有完全兑现,但苏俄在中国民间却赢得了广泛好感,马列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信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们开始着手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1920年2月,时任北大政治系主任的李大钊在伴送陈独秀去天津途中便与其交换了关于建党的意见;3月,李大钊和邓中夏在北京大学秘密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建党进行准备;4月,第三国际(也叫共产国际)东方书记吴廷康(也就是维经斯基)来到北京,与李大钊商谈组建共产党,李大钊介绍吴廷康到上海拜访正在那里主办《新青年》杂志的陈独秀,帮助陈独秀进行建党的具体准备工作。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陈独秀出任书记,随后迅速向全国发展组织,相继成立了北京、武汉、长沙、广州、山东共产主义小组;在国外,日本、法国也相继成立旅日、旅法共产主义小组。

民国百年

为了控制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达上海,与吴廷康共同协助建党,联络散落在国内外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共13人: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代表陈独秀出席的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吴廷康也列席了大会。

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立了党名,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此后,中共独立发展,先后成立了27个省市支部,党员人数迅速增加。

孙中山在1918年遭桂系排挤第一次离粤赴沪期间,曾致电苏俄祝贺其革命成功,由此与苏俄建立了联络。此后,孙中山和苏俄人士在上海、广州等地多次会晤,争取到了苏俄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中共成立后,苏联于1921年派马林到广州,与国民党干事长张继和中共广州负责人陈公博商谈两党合并问题,陈公博反对,张继赞成,于是马林又在当年底到桂林找到孙中山,建议其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与苏联联合,但孙中山拒绝与中共合并,仅答应与苏联做道义上的联络。

1922年5月,苏联再次派出代表到广州会见孙中山,建议国共两党组成联合战线,孙中山同意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但仍拒绝两党联合,马林对此表示可以接受。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进行;8月,在中共中央特别会议中,共产国际马林提议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1922年9月4日,孙中山在上海召集驻沪各省同志53人交换意见,一致赞同改组中国国民党;6日,孙中山指派丁惟汾、茅祖权、覃振、张秋白、吕志伊、田桐、陈独秀、管鹏、陈树人等九人为国民党党务改进方略起草委员会委员,准备改组国民党,接受共产党员入党。1923年1月1日,国民党发表宣言,申述国民革命之历史,强调三民主义为立国之本,五权宪法为制度之纲,并树立党纪;次日,国民党党章公布。

当时,奉苏联政府之命在北京与北洋政府进行外交谈判的共产国际代表越飞,因谈判破裂,于1923年1月16日离开北京抵达上海,与孙中山直接商谈“联俄容共”问题,并于26日发表共同宣言,这份宣言又叫“越飞宣言”。宣言的内容包括:共产主义及苏联的制度均不能用于中国;苏联政府放弃沙俄时代在华的一切特权;外蒙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待外蒙白俄威胁解除后,苏联军队自当撤出外蒙。

在将叛将陈炯明逐出广州后,1923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建立革命政权,国民党的改组工作也随之加速开展起来。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陈独秀主持大会,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并确立了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策略。当年8月,孙中山派蒋介石率团赴苏联考察政治和军事;9月,孙中山聘苏联代表鲍罗廷为政治顾问,帮助国民党进行改组工作。这以后,国民党的改组很快进入了实行阶段,孙中山为推进改组工作,多次发表演说,总结中国革命一再失败的教训,反复强调学习俄国经验和改组国民党的必要性,并任命廖仲恺、汪精卫和中共李大钊等五人为改组委员。10月24日,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在广州举行,孙中山委任廖仲恺、胡汉民和中共谭平山等九人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李大钊、汪精卫等五人为候补执行委员,组成国民党中央临时执行委员会,全面负责国民党改组的筹备工作。11月12日,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公布了《中国国民党党纲草案》、《中国国民党党章草案》。同时,孙中山还派廖仲恺、谭平山、李大钊等到上海、北京等地,负责各地的改组工作。孙中山力排国民党内右翼势力的干扰,坚持“联俄容共”,积极筹备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12月,孙中山公开声明:我们已经不再依赖西方,我们将联合俄国。 


三鉴斋 2010-07-20 14:59:18

[新一篇] 民國百年(四):北洋割據時期(9)——第二次護法運動(下)

[舊一篇] 民國百年(四):北洋割據時期(11)——孫中山“聯俄容共”(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