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孙子》 第三讲 (始)计第一 (始)计第一(1)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三讲 (始)计第一
(始)计第一(1)
    今天,我们进入正题。在以下各讲中,我将带大家,一篇一篇,读《孙子》十三篇。
    首先,我想讲一下今本《孙子》的结构。《孙子》的特点是言简意赅,道理深刻,章与章的划分,篇与篇的排列,井井有条。魏武帝曹操说,他看过的“兵书战策”很多,但要说道理深刻,还得属《孙子》(《孙子略解》序)。宋欧阳修也说,“其言甚有次序”(《孙子后序》)。但大家要知道,先秦古书和后世古书不同,很多都是由片言只语、零章碎句拼凑而成,好像“文革”期间的首长讲话,或我这样的随堂讲授,原话语无伦次,记录漫无头绪,不经整理,读不下去,整理得好,条理强一点,整理得差,条理弱一点,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自己动手,一边想,一边写,一边改,按起承转合,一口气写出来的文章。《孙子》古本,内容接近今本十三篇的本子,可能形成很早。银雀山汉简本,和今本大同小异,司马迁也提到《孙子》十三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但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本和宋以来的本子,篇与篇,顺序不一样。今本排列这么好,肯定是后人进一步调整的结果,我猜,正是曹操整理的结果。因为今本的最早来源,就是曹注本。曹注本就已如此。当然,这话也不能讲死。没准儿,曹注以前,就有好几种排列,今本这样的排列已经存在。
    今本《孙子》和简本《孙子》,篇次排列不同,哪个更早?当然是简本,但要说哪个更有条理,还是今本。过去,研究校勘学的人经常说,好的本子,应该是汇集众本,校其异同,择善而从。这种看法并不对。因为很多人讲的好不好,主要是指文章的条理。其实好不好和早不早,完全是两回事。要讲条理,今本多比古本强。
    我们这门课,重点是讲今本,当然是按今本的顺序。我觉得这个顺序,比银雀山汉简本要好得多,更有条理。
    银雀山汉简本是分上下两部分,从篇题木牍看,似乎前六篇为一组,后七篇为一组,其排列情况,我分析,可能是以《计》、《作战》、《势》、《形》、《谋攻》、《行军》为一组,《军争》、《实虚》、《九变》、《地形》、《九地》、《用间》、《火攻》为一组。古书着录,《孙子兵法》的传世本,曹注本有一卷本、两卷本和三卷本,一卷本是不分卷,两卷本是分两半,三卷本是分三部分。其他各家的注本也是分属于这三种。银雀山汉简本,可能是两卷本。今本,三大版本,都是三卷本。
    古人编书,常把道理最深、内容最重要的部分编为内篇,其他编为外杂篇。我也把《孙子》分成内、外篇,参考上面的两卷本,把它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再各分为两组:
    (一)内篇。
    (1)权谋组。包括《计》、《作战》、《谋攻》三篇。
    (2)形势组。包括《形》、《势》、《虚实》三篇。
    (二)外篇。
    (1)军争组。包括《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五篇。
    (2)其他。包括《火攻》、《用间》两篇。
    这是从内容上划分,不是按篇幅大小,一切四份。要说篇幅,军争组最大。
    上面四组,内篇两组,侧重军事理论,权谋组以战略为主,形势组以战术为主;外篇两组,侧重应用和技术,军争组是讲如何带领军队开进敌国的各种具体问题,如协同、地形等问题;其他组,是不好归类的两篇,也可视为杂篇。
    我们先讲第一组。
    这一组是讲权谋,即兵书四种中的第一种。权谋是从战略角度,统观全局,讲军旅之事中最大最大的大道理。这些大道理,放在第一组的三篇,不是从概念到概念,而是选择比较直观的描述,即“战争三部曲”,先讲庙算,再讲野战,再讲攻城,用过程描述来展开其想法。庙算是出兵前的事,野战、攻城是出兵后的事。军队开进敌国,先野战,再攻城。这是全过程。
    第一组和权谋有关,我先讲一下权谋的概念。
    班固《汉志·兵书略》的解释是:
    (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这段话,语出《老子》第五十七章。意思是说,治国要用正常手段,不能用阴谋诡计。什么事才用非常手段?那是用兵。这是老子的话。它抓住的东西,是战争中最本质的东西,即克劳塞维茨给战争下的定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是以政治为前提。政治是“正”,战争是“奇”。“奇”是以“正”为前提,“正不获意”,才用“权”(《司马法·仁本》),“权”就是“奇”。战争后面的政治,它的意图,都是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屈人之兵,都是要让你受委屈。屈,当然不可能是心甘情愿。你费尽口舌,好话坏话都不听,软硬不吃,只好动粗,先礼后兵、以剑代笔。这是第一点。
    (2)“先计而后战”。这是概括自《孙子》。《孙子》第一组讲“战争三部曲”,就是庙算先于野战、攻城。《兵书略》以权谋为第一,权谋类以《吴孙子》为第一,《吴孙子》以《计》篇为第一。《计》篇之后,继之以《作战》、《谋攻》,就是这样安排。这是第二点。
    (3)“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即权谋类还有综合性,这也是《孙子》的一个特点。兵书四种,权谋第一,它不光讲大战略,还讲战术应用和军事技术,有理论性,也有综合性。其他三类,形势、阴阳、技巧,《孙子》都有。《孙子》十三篇,《计》、《作战》、《谋攻》讲权谋,《形》、《势》、《虚实》讲形势。《军争》等五篇讲地形,《火攻》讲时日,则与阴阳有关。《孙子》佚篇和孙膑的兵法,也是四种内容都有。

 


李零 2013-08-21 15:25:30

[新一篇] 我讀《孫子》 第二講 怎樣讀 郭化若與《孫子兵法》

[舊一篇] 我讀《孫子》 第三講 (始)計第一 (始)計第一(2)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