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哀江头》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苦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评析录自《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译文】

  我这个少陵的野老忍不住悲声哭泣,在春日里偷偷地来到曲江的隐僻之地,独自徘徊。曲江两岸的楼台宫殿千门尽锁,一片荒凉。物故人非那细细的柳枝与新生的嫩蒲又在为谁吐绿?追忆往昔,皇帝临驾到南苑,苑中可谓是百花齐放、万物生辉。昭阳殿中受帝恩宠的绝代佳人,同车随驾侍奉君王形影不离。车前的女官身佩弓箭,座下的洁白大马衔着金勒气派不凡。那女官翻身仰面朝天射箭,在美女微微一笑中空中双鸟一齐坠落。如今那明眸皓齿的佳人又在哪里?血染的游魂不得归回。清澈的清水东流去,剑阁巍巍何遥远。君王远去妃停留,生离死别无消息。人生有情难自抑,伤心泪落沾衣襟。江水东流江花开,年年岁岁无终极。黄昏时节胡骑奔,混得满城尘土扬。我黯然神伤情志迷惘,欲往城南却走北。

【注释】

  〔江〕指曲江,位於长安城东南,为当时的游览胜地。〔少陵野老〕杜甫自称。少陵本是汉宣帝许后的陵墓,杜甫曾在其附近住过,故自谓。〔潜行〕偷偷地行走。〔曲江曲〕曲江弯曲隐僻处。〔江头宫殿〕指乐游园宫殿,汉宣帝时所建,唐朝时又增建了亭阁,为皇帝、贵戚游览之所。〔新蒲〕新吐芽的水边杨树。〔霓旌〕皇帝仪仗中有缀着五色羽毛的彩旗,望之如霓虹,故称。〔南苑〕即芙蓉苑,为玄宗的行宫,位於曲江南面。〔生颜色〕增添色彩。〔昭普殿〕汉成帝时殿名,为成帝宠妃赵飞燕所居。〔第一人〕本指赵飞燕,此藉指杨贵妃。〔辇〕皇帝乘的车子。〔才人〕宫中女官名。〔嚼啮〕勒马的嚼绳。〔明眸〕明亮的眼睛。〔皓齿〕洁白的牙齿。〔血污游魂〕指杨贵妃被缢死马嵬坡。〔清渭〕清澈的渭水。〔剑阁〕今属四川。〔深〕远。〔臆〕胸。〔胡骑〕指安史叛军。〔望城北〕向城北,即往城北走。用以表达诗人内心的极度悲伤,乃致精神恍惚,认错了方向。

【评析】

  这是一首吟咏国家哀败的政治抒情诗,表达了诗人悲恸欲绝的哀国之情。公元756年,安史叛军攻入长安,玄宗奔蜀,至马嵬驿,将士哗变,杨贵妃被迫缢死。太子李亨於灵武自立皇帝,号为肃宗元年。这年秋,杜甫置家於鄜州羌村,只身投奔肃宗,不料途中被叛军捉获,遣送长安。又由於杜甫官卑职小,尚未完全失去自由,故能在至德二年(757)春偷偷地跑到曲江边悄声哭泣,并抒发他心中的强烈的悲痛。

  诗一开头就以少陵野老的身分(与安禄山建大燕对举,意在表明是长安之唐代遗老)出现,并以泣泪咽声的悲痛神情、偷偷溜走怕被人知的凄惶行为,表达诗人欲哭不能放声,欲行没有自由的有恨难伸、有忧难释的不安心情,为全篇奠定了一种凝重悲凉的基调。接着,又用楼台殿阁的破败荒凉,与往昔热闹繁华的景致构成暗比,再和今日柳新杨绿形成明衬,进而抒发触物伤怀之情。尤其是那痛彻肺腑的一声诘问,不正是对江山易主、物故人非的深沉感叹吗?此情此景,又怎能不唤起诗人对往昔盛世的由衷怀念呢?於是诗人又选取了五彩旌旗拥南苑、千树万花生光辉的典型场面揭示玄宗的昔日风采;後宫佳丽第一人,同车同行侍君侧的生动概括,讥讽杨玉环的恃宠而娇;才人挽弓马嚼金、翻身箭射双飞鸟的细节描绘,暗示玄宗的荒淫误国,写得十分具体含蓄,虽不动声色却又不言自明。然而有笑且有哭,乐极必生悲。杨贵妃笑观射猎意犹未尽,就「血污游魂」马嵬坡了。李杨二人的荒淫误国报应得竟如此之快,这又是多麽令人触目惊心。

  诚然,李杨二人的个人悲剧毕竟事小,但因之而造成的历史剧变却导致国家遭受到十分惨重的创伤,这是非常让人痛心的。尤其是像杜甫这样具有强烈爱国之心的诗人,更是悲情难以自已。因此他目睹着奔流的江水、盛开的江花,禁不住清泪沾襟,感叹着人世间的沧桑变化与社会法则的残酷无情。最後,诗人用「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的形象语言,把安史叛军的横行无忌和诗人的意乱情迷描绘到了极点。从而在强与弱的鲜明对比中,把诗人的「亡国」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首哀悼国破运衰的政治抒情诗,诗人在题材处理上也是颇具匠心的。作者先从大处着眼,然後又在小处落笔。只藉曲江一岸,睹物抒怀,囊括了开元天宝时代由盛至衰的全过程。并以「霓旌」、「血污」的鲜明对比,揭示出造成国家遭难的根本原因。实在是一首融巨大内容於短小篇幅之中的艺术杰作。


网载 2012-06-10 20:23:33

[新一篇] 立夏以后如何調運?

[舊一篇] 飯糕版:門前清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