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 簡體 傳統 |
“世界失败的那天清晨,人们正忙着搜捕几个流浪的孩子。”
《黑暗之心》+《蝇王》,一部虚构的美洲编年史,一部寓言式的现代启示录。
大森林吞没了圣克里斯托瓦尔的孩子,正如浩浩荡荡的埃莱河水带走了成吨的淤泥。大自然试图在孩子们身上孕育出一种全新的、陌生的文明,孩子们也试图在大森林腹地密不透光的树叶穹顶下创造世界。孩子是新世界的美梦,旧世界的遗民,如此野性,如此纯真。最终,他们以弃世的方式背叛了我们,而我们为了活下去,也背叛了他们。只有埃莱河依然不动声色地流淌着,像是一则寓意姗姗来迟的寓言。
如《百年孤独》般厚重,又如《佩德罗·巴拉莫》般神秘;既有浓郁的自然风情,又颇具知识分子色彩。出版当年即广受瞩目,一举夺得赫拉尔德小说奖。
◎ 内容简介
虚构的中美洲城市圣克里斯托瓦尔,曾经与周边任何一座大城市一般无二,地区的经济中心,种植茶叶和柑橘。随着小企业的繁荣发展、水电站的建造与河道的修葺,整座城市开始加入到现代文明的行列。人们如此沉浸在繁荣中,却不知他们身处的世界早已全然失效,变成了一个粗陋的、没有意义的构造,官僚机构像沾了胶水的网一般笼罩着所有人,生活像节拍器一样呆板而乏味,有的房子把它的住户变成了爬行动物,有的把他们变成了人,也有的,把他们变成了昆虫。
有一天,圣克里斯托瓦尔的街头突然出现了一群来路不明的孩子,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说着无人能懂的语言。起先他们靠沿街乞讨过活,随即开展了一系列破坏活动。更令人心惊的是,本地的孩子似乎也被这种暴乱的气息感染了,有人声称能听到他们的心声,有人在暗夜里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在政府的搜捕之下,孩子们先是躲进大森林,后来又藏进下水道,在那里,建立起了一个名为“光明共和国”的法外之地……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不是嘭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孩子们是新世界的美梦,旧世界的遗民,他们的出现,恰如一声轻轻的叹息,宣告了古老美洲文明的终结;如下水道中精心搭建的光之殿堂,破开了目之所及的一切迷雾。
◎ 评论推荐
巴尔瓦不需要任何写作上的建议,他早已创造出了一个完美的世界,早已拥有了一门与其年纪毫不相称的精湛技艺。——诺奖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倾力推荐
在《光明共和国》中,巴尔瓦不仅运用了一如既往的大胆叙事,发挥了处理模糊情境的天赋,更增添了形而上学与暗黑寓言的维度,令人紧张而又不安,颇具康拉德《黑暗之心》式的犀利,呈现出了伟大文学作品的气象。——2017赫拉尔德小说奖颁奖词
合上书页时,你会被一种巨大的无力感笼罩,仿佛我们活在世上,却将永远迷失。而巴尔瓦写作的模糊性(一种严谨、精确而非空洞的模糊),帮助我们承受住了这种沉重的无力感。《光明共和国》是一部宏伟的着作,被一条深深的、不确定的古老河流贯穿。——《西班牙文化报》
事实上,巴尔瓦的重建过程展现了社会中几个重要概念的演化过程:暴力,童年,秩序,恐惧。这是《光明共和国》最深刻也最光明的核心。——《西班牙民族报》
安德烈斯·巴尔瓦(AndrésBarba,1975— ),西语界当红小说家,已出版13部作品,除小说外包括了散文、诗歌及摄影集,作品被翻译成十种语言。同时,他也是托马斯·德·昆西、赫尔曼·梅尔维尔、约瑟夫·康拉德、亨利·詹姆斯和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等着名作家的西语译者。
2010年,巴尔瓦被《格兰塔》杂志评选为二十二个最杰出的西语青年作家之一。曾于1997年和2006年两获托伦特·巴列斯特尔叙事文学奖,2007年获阿纳格拉玛散文奖,2011年获胡安·马奇叙事文学奖,2017年获赫拉尔德小说奖。
译者简介
蔡学娣,毕业于北京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专业,现任教于北京大学西葡语系,译有《迷情》《高山上的小邮局》等作品。
我这一生中对公开展示痛苦都从来没有好感。每次不得不面对时,我都会不安地感到我的大脑封锁了我的感知,甚至封锁了我自己。我记得我母亲在医院去世时,我父亲扑到她已经没有生命的身体上大喊。我知道他一直挚爱着她,而我自己正因为痛苦而茫然,几乎说不出话来,但是即便如此,我仍不免感到整个场面非常虚假,这简直比死亡本身更令我心烦意乱。突然我失去了感觉,房间似乎更大更空旷了,在那个空间中我觉得我们所有的人都像雕像一样僵硬。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重复:“演得好,爸爸,演得真好啊,爸爸……”引自第33页
婚姻真正的主旨就是交谈,这正是婚姻与其他人际关系的区别所在,也正是它最让人怀念的地方:所有那些琐碎的评论,从女邻居的坏脾气到一位朋友的女儿有多丑,那些没有价值也不怎么聪明的看法构成了我们亲密关系的本质,也是妻子、父亲或者朋友去世时最让我们难过的地方。
Note: 听起来有些现实而又残忍的事实,婚姻提供的契约,能让两个人用陪伴来度过漫长的孤独,即便很多交流不过是絮絮叨叨的废话而已,或许所谓的灵魂相契,不过是有人愿意保持安静来听你说话而已, 人类是多么脆弱的生物。
我陷入了一种曾被人准确地称为“痛苦者的高傲”的生活状态,那种长期的怒火使得许多人在经历了漫长的痛苦之后,最终认为这些不幸赋予了自己一种道德上的高尚。
note:作者的文字有一种一针见血的精美。不知是否对于苦难的讴歌都是相同的,无论是五十年代的中国妇女的诉苦叙事,仿佛苦难总是和精神道德的高尚联系在一起,我更倾向于,苦难文化是人为地付诸苦难于意义,好让人们习得压迫和生存的不利地位不至于无视规则和体系,习得了苦难所带来的道德上的高尚感,才能真正去忍受那些可能并无意义的受苦。
我读到一个生物实验,将六只苍蝇和六只蜜蜂放入一个长颈玻璃瓶里,将瓶子水平放置,瓶底朝向窗户,看看谁先逃出:苍蝇从与窗户相反的方向逃了出去,但是蜜蜂一次又一次地撞向瓶底,最终撞死了,它们无法相信出口不在光线明亮的地方。
2023-06-16 14:00:0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