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韬略》作者:徐兆仁(四)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三国韬略》作者:徐兆仁(四)

突破精神防线:心力论

击垮敌方有两大途径:一是从肉体上加以消灭,二是从精神上将其摧毁。前者为力取,后者为心攻。三国韬略中的心力韬略,有着崭新的时代内容,是中国韬略理论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三国时期的心力韬略沿着《孙子兵法·军争篇》“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的思想,继续向纵深发展,韬略家们提出: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志·蜀书·卷三十九·董刘马陈董吕传》注引《襄阳记》)

此论经诸葛亮征南中时对孟获的“七擒七纵”实践,而得到了高度评价,攻心思想也因此被吸收为心力韬略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受到后人的重视。

三国攻心原则是作为力取原则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而被运用的,据《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诸葛)亮在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并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阵,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通“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七擒孟获之事不见于陈寿所着《三国志》,司马光《资治通鉴》则予以采用。根据诸葛亮自《隆中对》以来一贯主张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政策,南征中采用马谡“攻心为上”的计策和孟获后任蜀汉御史中丞的事实,七擒七纵孟获,攻心服人之举不至于是捕风捉影之谈。诸葛亮对孟获展开的心理攻势,是以有利的政治、军事、外交环境作为后盾的。而强大的力攻已经给对方造成了心理压力,使之产生心理动摇,陷于心理崩溃状态。诸葛亮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得南征顺利结束。诸葛亮以心力韬略,取各族强壮者为兵,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取各族贡赋,弥补蜀汉物资的不足。稳定南中,“夷汉初安”,为日后北伐奠定了较好的后方基础。

郑浑广开降路击破梁兴,钟会先声夺人、攻心为上等战例,均属心力韬略的巧妙运用。

三国心力韬略除了心攻力取双轨齐下,互补互用的原则之外,就是单独发挥攻心、心战的作用,去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伟大胜利。同是攻心韬略,形式则多种多样。

攻心韬略的第一种形式是发挥传统力量。传统之力,足以撼动人心,激发群情。董卓听说关东起兵,迁天子定都长安,自留洛阳,并烧毁宫室。对此行径,曹操一针见血地说:

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三国志·武帝纪》)

董卓原本可以利用汉代皇帝的巨大号召力,使关东联军之举在舆论上成为叛逆行为,从而赢得全国民心,至少是暂时地赢得,立住脚跟,以图进取。结果却坐失良机,反而使自己被推到舆论的对立面,极大地失去人心。相反,曹操有此认识,机会一旦出现,就及时抓住不放,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大批智囊人物远来相附,也使中原民心投向己方。

攻心韬略的第二种形式是深入敌人的内部,实施分化瓦解,破坏对立阵营的心理结构,使事态朝有利于我方的趋势发展。三国韬略家们大都能够设法了解对手的性格、气质、特点和弱点等心理因素,对症下药。刘备争取张松、法正、孟达等刘彰部属之心,吕蒙、陆逊计袭荆州,曹操间离韩遂、马超,王允分化董卓、吕布,曹操退兵激化公孙康、袁尚矛盾……无不深入敌人之心,不露破绽,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预先设计好的圈套,完成攻心大计。

此外,通过交往、语言、事理、外力、形势等各种形式,收取攻心奇效。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三国政权,鼎立而存,实为天下人心归属分流所致。

三国心力蹈略的第三个原则就是充分发挥智与谋在其中的作用。“上兵伐谋” 之谋,包括谋取人心。王肃治民以信,贾逵得道多助,刘备得人死力,张鲁以教治国,田畴保民而王,曹操招降纳叛,孙权征少数民族为兵,都充分表现了智与谋在其中的特殊作用。兵强于心,不强于力。攻心之法,必以智为本,以谋为用,方能奏效。解剖每一个集团,其最初的凝聚,后来的发展,经历的衰盛,最后的成败,无不可以心的聚散为标志、以人心的归属为尺度加以衡量,作出结论。

冲突双方的最大也是最后的防线,是精神筑就的防线,无论武力也好,舆论也好,无不对准这一点而发。各个集团的任何韬略,也无不是为了加强或冲击这一防线。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三国心力韬略的价值、意义,以及变幻莫测的三国形势、人生百态,无疑会有横扫风云,廓清天宇,洞若观火,豁然开朗的畅透明快之感。

拨云见日:谋决论

三国时代,是斗智斗谋的时代;三国的历史,是韬略家左右命运的历史。

韬略家们服务于各大集团,他们与所在集团最高统帅者的关系,是谋与决的关系。三国时期各大集团的发展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关系。

谋决理论在三国时期发展的侧重点是实用性、创造性、灵活性、久远性和渗透性。

谋与决的价值,早被人们所认识,《尉缭子·兵教下》记载:“伤气败军,曲谋败国。”军队中士气低落、沮丧,必然失败;而谋略错误,就会危及国家。《左传》曾总结过决断的重要,“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在斗争激烈的战乱年代,谋与决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个人、集团、国家的生死存亡、成败祸福,因而人们对谋与决的重视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三国时代,谋决理论十分重视自身的实用价值,有着强烈的现实感、迫切感和使命感,而较少虚幻色彩。三国时代,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实践表明,成败的双方,实际上是重视谋决与忽视谋决,谋决水平的高与低,谋决结合的好与差等因素造成的。何进、董卓、吕布、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刘彰、刘禅、孙皓等,均为无谋而败,误决而亡。相反,曹操、刘备、孙权等则因有谋而胜,善决而存。谋决理论中的实用性原则促使运用者去建立庞大的智囊团,韬略家们正是在这个组织机构中发挥其才干。

实施谋决的最大难点即在于创造性,因此,三国时代的韬略家们在这一问题上狠下功夫,并作出了突破。首先,注重设法网罗智囊。曹魏的智囊团人员多达八十余人,水平之高,人才之众,阵容之强,作用之大,在争霸的集团中首屈一指,成就也最大。第二,积极发挥智囊的作用。蜀汉诸葛亮采用集思广益之法,发展霸业,·其中诸如以攻为守,心攻为上等战略,均通过集思广益的途径创发。三国时期各大集团均注意到“智不备于人,谋必参诸群士”的戒律和“谋之欲众,断之欲独”,“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的古训,走上胜利与成功之途。第三,运用逆向思维。孙策、孙权和刘备等人跳出中原激战的旋涡,向西南、东南发展,以图成功。曹操在群雄割据,视朝廷、皇帝如弃履的情况下,尊王攘夷,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成功,并在军事上也进展顺利。刘备凡事与曹操对着干:曹以狭,刘以宽;曹以急,刘以缓;曹以残,刘以仁。由此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支持者。逆向思维的运用范围极广。成果也极为突出,对谋决理论效益的体现也很大。第四,谋决主体的紧密团结,使得谋决的创造性原则达到最佳状态。董卓与吕布谋丁原,王允与吕布谋董卓,曹操、荀彧、荀攸、郭嘉等谋袁绍,刘备与诸葛亮、庞统谋荆州、益州,孙权与吕蒙谋关羽,孙权与陆逊谋刘备 ……正是这种亲如鱼水的融洽性,使得谋决的创造性得以爆发出强大的能量,作出惊人的奇谋妙决。

谋与决能否保持灵活性,是三国韬略家积极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要问题;客观情况瞬息万变,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保持正确的状态,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三国韬略家对谋决理论中的灵活性原则,予以高度的重视,他们探索的结论表明,灵活性实为谋决的生命线。曹操对袁谭的联合,孙权对曹魏的称臣,诸葛亮对东吴的立场等重大政治、外交、军事事件,充分表明了三国韬略家们对灵活性原则的认识高度。

“谋先事则昌”(《说苑·说丛》),事先谋划,就会成功,这表明谋划与决断相对于现实中的发生的事、计划要去实施的事存在着时间上的超前性。这种超前性若从谋决角度而言,则存在久远性。俗语说,深谋远虑,当机立断。一旦浅谋、则临时无策;人无远虑,则有近忧。谋与决的久远性,是任何一个韬略家所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这在实际上,是具体的谋与决的指导方针。曹操听取一批智囊之论,放眼社会历史发展大势,制定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策略,谋深虑远,坚定不移,从而击败强手,统一北方。刘备听从诸葛亮隆中对策,百折不挠,终于在西南部中国称霸,成为鼎立之足。诸葛亮南中政策的制定,孙权联刘计划的敲定,吕蒙袭夺关羽荆州的思想,曹魏统治集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策略……无一不是谋决久远性原则的体现。三国时代的韬略之士对于谋决久远性原则的理论贡献在于:精通历史大势,洞察社会现实,掌握多种思想工具,把握问题的实质,他们对于物理、哲理、事理、情理的深入了解,对于体制、传统、形势、环境的准确把握,保证了谋划的深远性,一旦决策者采纳这些方案,就会显示巨大的威力。三国时代那些高水平的韬略家中,都具备高瞻远瞩的素质,原因即在于此。正是这种谋决理论中的久远性原则在三国时代得到高度重视,从而使既定的割据形势能长期地维持下去,直到这一原则在决策者手中废弃。

渗透性原则是谋决理论付诸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所谓渗透性,是指谋决主体、谋决双方的高度协调。正是由于这种渗透性,才使谋划和决策得到不断的修正、调整,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渗透性原则使谋与决能适应形势,作出最快的反应;使谋决双方能承担最大的压力,发挥内在力量的极限。曹操集团中智囊云集,这与曹操奉行的政策在某种意义上同智囊的理想、目标存在着一致性有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决定了智囊为曹操霸业献计献策,不遗余力。刘备与张飞、关羽、诸葛亮、庞统、法正等韬略家的关系,也充分表明谋决双方存在着高度的渗透性。这种渗透性的状况再进一步发展,即转化为融合性、一致性,从而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否则,诸如沮授、田丰等一流水平的韬略家,在袁绍阵营中却一筹莫展,因为谋决双方的渗透性程度极差,甚至到了阻断不通的地步。不过,谋决过程中渗透性原则被践踏,也就根本无法指望决策的正确与行动的顺利。

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然谋而不决,多谋少决,优柔寡断,好谋无决,则枉费心力,徒劳无功。三国韬略家们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谋决的分寸,改变了命运,也改变了前途。他们十分丰富的谋决实践,为谋决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素材。

向虎豹借取胆魄:勇怯论

两军交战,如何使怯者不得独退,勇者不得独进,发挥整体优势,取得最大效益,是三国韬略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而使怯懦者有刚猛胆魄,勇猛者有文韬武略,更是三国韬略家改造形势,扭转敌我力量对比的难题。

何进握有重权,面对宦官专政局面,却束手无策,怯懦如鼠,以至调动京城之外的军队,加以镇压。结果纷纷扬扬,走漏消息,被宦官设计,斩于宫闱之中。造成董卓进京,引狼入室,废黜少帝,改立献帝,京都大乱。在此之前,曹操听说何进的对策,大加耻笑,以为:

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以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而袁绍诛杀宦官的情形是:

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犹见及,其滥如此。死者二千余人。

何进之策,为怯者所为;曹操之论,为智者所言;袁绍之行,为外勇内怯者之举。决策者的气度品性,雄勇怯弱之异,造成截然不同的后果。依曹操之智,何进擒宦官“一狱吏足矣”,袁绍制宦官“不当假(通‘借’)以权宠”即可,根本不必兴师动众或大张杀伐。而曹操之智的价值所在,是启发人们作这样的思考:智谋韬略可以赋于人极大的勇气,也可以节制鲁莽刚暴之勇。换言之,在韬略家手中,勇怯的情状可以逆转。利用这一逆转,即可创造勇怯韬略。

韬略家们认为造成勇怯的区别,除了人的自然禀性之外,还在于人们对于客观世界、外部形势的认识与否。曹操深知董卓无道,不顾兵力单薄,西进荥阳汴水,虽败于董卓将领徐荣,但豪气冲天,表现了非凡的勇敢。相反,关东联军十万之众屯兵酸枣,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不敢进兵,其统帅对形势的认识浅薄,决定了行动上的畏惧怯懦。荀彧之所以在官渡之战曹军兵力为袁军的十分之一,被围缺粮,岌岌可危之时,连曹操都要打算退兵之际,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关键在于他认识到“先退者势屈”之理,曹军扼袁军之喉使其不能前进之势,袁曹双方已对峙半年,袁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之机和出奇制胜之时。

赤壁之战前夕,孙权接到曹操的一封书信,上称: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东吴上下震恐,胆破心惊,议者都认为:

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指孙权)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周瑜传》)

东吴大臣如张昭、秦松等人慑于曹操的强大威势,纷纷认为双方实力悬殊,主张投降曹操,表现了怯懦的心理。而诸葛亮、鲁肃、周瑜等深入分析双方,不被表象所蒙蔽,认为曹操南下,利少弊多,双方交战,取胜可能性极大,因而生出无限胆略,力主抗战。正是因为诸葛亮等韬略家的真知灼见,高瞻远瞩,才带来抗战的百倍勇气。勇怯之别,受认识的影响,由此更可察见。

魏吴合肥之战,也是能阐述勇怯之别受智略影响的深刻道理。曹操征伐汉中的张鲁,留七千人屯守合肥,孙权率领十万之众,将合肥团团围住,张辽、乐进、李典遵曹操之计,奋力抵抗。张辽表现尤为出色,披甲执戟,冲锋陷阵,叱孙权于万军之中,拔部众于重围之内,勇猛如虎,使得吴人夺气丧胆,合肥城十余日保守完好。张辽固然为魏勇将,但更因为他是智将,所以敢于信心百倍,以寡击众。战前,张辽有一个思想认识:

公(指曹操)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 (《三国志·张辽传》)[奇+书+网]

三国韬略家们还认识到,勇怯之别,在于外部压力的大小与否。于是,勇怯韬略的使用,便讲究营造各种压力,使勇者为怯,怯者为勇。曹操反击刘表、张绣联军,运用步骑夹击,大获全胜。荀彧询问原因,曹操指出:“虏(指刘、张联军)遏吾归师,而与吾死地战,吾是以知胜矣。”(《三国志·武帝纪》)原本曹操前后受敌,形势十分不利,然而曹军为返国之兵,士气奋发,又陷入死地,不力战则无路可走。外部的高压,激发了士兵的潜在能力,人人浴血奋战,终于变怯为勇,击败敌手。曹仁励众胜敌,于千军万马中救出部将牛金。赵云面对强敌,急中生智,设空城计破敌。三国时期,在强敌面前,危急之中,使怯者为勇之例,是相当多的。至于虚张声势,声东击西,示形作伪,设为疑兵,迫使强敌退兵,勇者丧胆之例,亦不胜枚举。

三国勇怯韬略的使用,还讲究互变之术:大勇若怯,大怯若勇,勇生于怯,怯生于勇。大勇若怯旨在使对手解除思想上的武装,不以为意,然后猝起,予以致命的打击。陆逊反击刘备,司马懿谋除曹爽,吕蒙、陆逊对待关羽等,均属此类。大怯若勇,是营造虚势,恫吓敌方,以便撤退。陆逊从襄阳退兵,孙坚击海盗胡王,于鲁阳城收兵等,均为典型。而勇怯之变,则由势而成。

三国争霸,离不开力的拼搏、智的较量,力搏以智为本,智斗以力为用。而力斗中勇怯异势,则胜败有别。由于三国韬略家们创设的勇怯韬略能改变争斗双方的原有力量对比,使勇者丧魄,怯者壮胆,因而被广泛运用。而那些影响历史发展、形势格局变化的重大设计,则是高明的韬略家的杰作,非一般人士所能效法。

化解千钧之力:刚柔论

三国以前,人们对刚柔的认识已形成一些重要的观点。《老子》上说:“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淮南子·兵略训》指出:“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柔能制刚,弱能制强。”(《三略·上略》)以柔克刚,成为弱小集团或势力寻求的有力武器。

三国时代,群雄争霸,更多的是以刚克刚,实力碰撞,但那些掌握刚柔韬略的势力,则发展迅速,所向无敌。一旦敌对的双方旗鼓相当,不相上下,那么刚柔韬略的运用则更为重要。因为刚强而无柔韧,部队的战斗力势必丧失殆尽。当然,纯柔纯弱,则其势必削。只有能柔能刚,不柔不刚,刚不可折。柔不可卷,才 能真正达到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三国韬略家对于刚柔韬略的理论贡献有三个方面:

一、刚柔相济,优势互补。曹操迎接汉献帝,进而以此为政治资本,是刚中带柔,柔中藏刚。网罗群英,任其所长,不为个人喜怒为断,是藏刚露柔;而赏罚分明,御之以道,是柔中寓刚。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言辞中刚柔相杂,促使孙权下定决心主战。南征孟获,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刚柔并重,实效显着。孙权对曹魏的政策,内强则刚,内弱则柔,作为调节器,用于同蜀汉的外交斗争。司马懿对付曹爽集团,外柔内刚,先柔后刚,刚以柔为用,柔以刚为体,终于取得权力斗争的胜利。

二、以柔克刚,取胜之道。三国韬略家所辅佐的集团,大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寡到众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面对极其险恶的形势、强大的对手、难以逾越的障碍。从而,如何战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就成了当务之急。严峻的形势,促使了对刚柔韬略的研究,促进了对以柔克刚原则的探索。以柔克刚最先为老子韬略思想的精华和核心。老子从自然界的大量现象观察到了这些结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老子·七十六章》)“物壮则老, 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三十章》)“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坚强处下, 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只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三国韬略家们积极寻求军事实力以外的途径,发展自己,并逐步将其转化为实力,从而将以柔克刚的原理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法则。克刚之柔的内涵,被三国韬略家们诠释为传统观念,如王权至高无上的思想,仁义道德的理想等。柔的内涵被赋于新的政治模式,如太平道、五斗米道的政治纲领。柔的内涵被理解为软性的、妥协的、和平的方式,如联盟的思想、统一战线的思想。柔的内涵被确认为一种文化内核,如以汉族文化吸引周边少数民族的思想等等。从形式上观察,与军事抗衡相对的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活动的频繁开展,也可以认为是对柔的内涵的一种拓展,总之,三国时代的韬略家们以其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将古代难以实际运用的以柔克刚韬略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取之以刚,守之以柔。韬略家们认为,攻城掠地、克敌制胜,无不以刚为主,以柔为辅。而一旦结束激烈的争夺,则刚退柔进,柔主刚副。董卓以刚继刚,刘彰柔而又柔,袁绍刚柔错位,刘表刚柔无适……最后均遭失败,不能成就霸业。曹魏篡汉,司马氏代魏,均取之以刚、守之以柔。民众并不呼啸反对,社会并不因此而乱,关键即在于其所制定的政策、方针不是以暴代暴,而是以柔克刚。孙权的继承者们,尤其是孙皓,守之以刚,守之以暴,从而加速了灭亡。

无敌之敌:内外论

董卓气焰嚣张,结果,部下吕布被王允吸引,两人联合攻杀了董卓。袁绍 “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而杀田丰,黜沮授,官渡败后,二子争强,惨淡经营,毁于自家。曹操南征北战,创立曹魏基业,数代之后,被司马氏取代。刘备集团经营蜀汉,不遗余力,诸葛亮竭尽智谋,死而后已,铁打江山。毁于刘禅,蜀汉霸业,二世而亡。东吴孙氏,盛时能抵御曹操数十万南下大军,衰时杀戮良将大臣,自毁长城……三国时代,那些富有战斗力的集团,不是被敌对势力所兼并、消灭,就是被自己或者自己培养的势力所葬送。而那些曾几何时无敌于天下的势力,无一不是首先被自己所击垮,然后被敌对势力所击败。当事者的困惑,旁观者的不解,成为韬略家下大力气去探索、解决的课题。而内外韬略的提出,就使这些困惑烟消云散,使不解之谜迎刃而解。

内外韬略将攻击的爆破点选在敌方内部,使其内部震荡,然后以外力摧之。皇甫嵩遣突击队冲出重围,在波才黄巾军包围圈内放火,造成震动,然后率兵冲击,取得胜利。官渡之战中,曹操接受前来投奔的袁绍谋士许攸之计,率领精骑五千,深入袁军后方乌巢,烧毁袁军屯粮。乌巢粮谷被烧的消息传到官渡,袁军上下军心浮动,张合、高览等率部投降曹操,袁军其他将士不听从袁绍指挥节度,夺路逃命,袁绍、袁谭父子率领仅存的八百骑兵匆忙渡过黄河,逃回到冀州。曹操为了稳定河东,派杜畿插入内部。赤壁之战中,黄盖诈降,取得曹操信任后,以蒙冲斗舰装置干荻枯柴,灌以油膏,乘风而进,发动火攻,突入曹营,打开缺口。刘备夺益州,有张松、法正等在刘彰内部潜伏。赵俨稳定韩遂、马超旧部,以分而治之之计.在其内部釜底抽薪。曹操篡位,在汉朝廷中另立魏国,夷灭密谋搞垮曹操的董承等人,杀了董贵人、伏皇后、皇子及汉室百官,架空汉王室,以便取而代之。诸葛亮北伐之际,东吴乘魏西进而北上。司马懿发动旨在攻灭曹爽的政变,是乘曹爽与魏少帝往谒明帝高平陵,使郭太后下诏关闭城门,以腹心之地的占领为优势。举凡祸起萧墙、釜底抽薪、里应外合、取乱侮亡等计策,均可属于内外韬略。

内外韬略将信息的触角伸向敌方内部,使其任何变化,均能及时反馈回来,从而迅速设计应付的策略。其中具体事例遍于史书,此不赘述。

三国内外韬略十分重视内部的建设。各大集团的决策者及其智囊,在其开初的发展阶段,均极其注意加强内部的凝聚力。扩大智囊规模。增强人才的素质,荀彧脱离袁绍阵营,归依曹操。曹操大悦曰:“吾之子房(即张良)也。”曹操得荀攸,接谈之后,大悦,对荀彧、钟繇说:“公达(荀攸之字),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曹操召见郭嘉,谈论天下大事后,曹操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曹操集团的智囊是三国各大集团中阵容最强大的。曹操刻意追求内部建设,是其精通内外韬略的突出反映。刘备三顾草庐,得诸葛亮出山相助。当关羽、张飞对诸葛亮表现出一些不服心态时,刘备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东吴孙权同样精于内外韬略,延览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一时间人才鼎盛,蒸蒸日上。三国早期的最高决策者还致力于政治、制度、经济、军事、外交的建设,努力发展、壮大自身。而后期的最高决策者则与开国者相差悬远,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或昏庸无能,或柔弱寡识,或目光短浅。或刚愎自用,以致山河日败、形势日危,最终被强敌消灭。而强敌之敌,不是别人,正是后来日趋腐败的他们自己。

三国时代,内外韬略在对待内与外的关系上,是侧重于内的。诸葛亮的大策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改理。”陈寿评其为“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矣。”四大原则中,有三点是针对内部问题而提出的。曹操与袁绍共同起兵讨伐董卓之时,就前途问题,曾作过对话,袁绍以为:“吾南据河(黄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侧重外在因素。而曹操则认为:“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侧重内在因素。曹胜袁败,不由战定,二人对内外韬略的识力即可判明。孙策临终之时,对其弟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氏对内外韬略的认识深度,由此可见。而孙策重外,孙权重内。因孙策早死,东吴政权的重外一线,进展缓慢。而因孙权执政,重内之举,则较孙策时大有突破。

内外韬略十分讲究内与外的配合一致,无所偏废。蜀国由于关羽之败,包围魏国的战略形势非但不能形成,国内也受到来自东吴的压力。加上刘备失策,猇亭之战遭到惨败,元气大伤,内部再怎么发展,也难展鸿图。曹操由于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过份追求内的一面,将相当一部份精力用于争权夺利的斗争,发动赤壁之战,以求—战而胜,企图在统一全国之时实现篡汉愿望,结果促使孙、刘结盟。形势向三国鼎立的格局发展。三国时期,各国相对重内的政策导向,也强化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三国内外韬略属于规划型韬略,实践证明,这—韬略的成功运用,即能成为无敌者之敌。

成败祸福的原点:动静论

三国时代是个动乱的年代,这种动乱,忽如暴风骤雨,使人难以行动;忽如万马奔腾,使人不可抵挡;忽如洪水猛兽,使人落荒而逃;忽如惊雷闪电。使人猝不及防。个人、集团、乃至一个政权,如何在这种难以逆料的动乱中保持正确态势,就成为—个十分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成了三国韬略家和统帅们的最高使命。作为选择的基本型式,动静理论便成为引人关注的课题。

三国时期的动静理论,最大限度地吸取了传统的成果。从态势的营造上,不动如山、动如雷震。从价值观念上,非利不动,合于利而动。从目标的确立上,动而不迷,动而胜人。从运用的灵活上,悬权而动,动于九天之上。此为善动的标志和原则。从动与静的内在原理上,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反过来 将这一原理运用在实践中,便产生形形色色的从静、动、止、行出发而去达到安、危、方、圆的目的。

三国时代动静韬略的新的发展,重点表现在互补性、隐秘性和制约性上。

无论三国时期的军事、政治或外交、一动一静均意味着决策的效益趋向,发展过程中往往也同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力量制约。因此,动静韬略的使用,一般都以决策者的眼光见识来作为选择的前提。察而后动,谋而后动,见机而动,视利而动等原则,几乎成为这一时代韬略家们的规箴。

动静韬略中的互补性原则,被三国时期的韬略家们所充分认识。互补性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一动一静,一静一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体动而局部静、整体静而局部动;外动内静,外静内动;先动后静,先静后动等等。官渡之战期间,曹军正面动而侧面静,对西部割据势力采用稳定、妥协的办法,以免背腹受敌。前方静而后方动,根据袁绍个性,敢于出兵,击败刘备。正面牵制袁军,出奇兵捣毁袁军后方基地。一动一静、—静一动的动静韬略使曹军化不利为有利,有力地发挥了原有的实力。孙权在对魏蜀的外交策略上,基本型式为联蜀抗魏,但也有时联魏抗蜀,其韬略手法,也不出一动一静和一静一动,避免多方受敌,难以应付。诸葛亮受命于动乱危难之际。运用动静韬略的互补性原则,较好地处理了东西线的关系、内外关系、军事与政治关系。

与互补性原则密切相关的是隐秘性原则。动静韬略的互补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得有隐秘性原则作掩护,方能奏效。隐秘性原则的具体内涵为,阴动阳静,阳动阴静。刘备投奔袁绍、曹操,庞统袭夺益州之策,诸葛亮游说孙权抗击曹操,吕蒙向关羽攻击,吕蒙计败郝普,诸葛亮北伐退兵,陆逊撤围退兵,吴杀诸葛恪……无一不用阴动阳静的韬略。而诸葛亮进兵南中,孙吴解决賨越问题,都是阳动阴静韬略的成功典范。动静韬略的制约性原则,主要指以静制动。孙坚静退董卓围攻。张辽静定军中之乱,荀彧反对曹操围击张绣,赵云空城计。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的治国方略,司马昭制服钟会,羊祜、杜预的对吴策略……极大限度地发挥了以静制动韬略的作用。田丰、沮授、贾诩、傅干、张范、田畴、崔琰、华歆、司马朗、杜畿、张辽、傅嘏、桓阶、崔林、郭淮、王基、诸葛亮、王平、孙坚、吕蒙、陆逊等韬略家,均是运用以静制动韬略的高手。他们在实践中创设了十分巧妙的计策,将以静制动的动静韬略原则推进到—个新的台阶。

由于三国时期玄学的兴起,《老子》、《庄子》、《周易》思想广为流传,这使以静制动的韬略原则、动静韬略中静的思想内涵得到了很大的发挥。面对动乱的形势,曹操视之若闲,以为御之以道,则能化乱为治。诸葛亮则满怀信心。宁静以致远,指点江山,规划鼎足之势。在曹操大军压境的严峻形势下,周瑜神闲气定,部署有方,以静制动,以逸待劳、表现了宽阔的胸怀和气度。乱世之中,却有无数镇静之士,力挽狂澜,拨乱反正,形成与时代形势的鲜明反差。所有这些,均表明了三国时代动静韬略的发展。韬略家们坚信暴雨不终朝,乱去治必来的规律,镇静自若,因势利导,从事物发展的内在趋势、世界演变的长远轨迹出发,谨慎地进行选择,大胆地从事行动,努力从事物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因素双方考察,决定动静。使事物的发展沿着既定路线进行,从而取得预期的良好后果。

智囊锁钥:阴阳论

三国以前的传统韬略均认为,“谋之于阴、成之于阳”,“难知如阴”,“阴以图之”。事实上。古今中外的任何计策,为使其实施成功,必然要求处于阴的状态。阴的状态,即绝密状态。竞争激烈的时代,争夺的双方中。若有一方的行动方案、行动计划被泄露,无异使自己成为别人的刀下肉、俎上鱼。任人宰割,无力反抗。密谋、阴谋的原始意义,即是如此。至于对这种阴的贬斥意义,则为时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所使然。这种意义上的阴阳韬略在三国时代仍然被遵循。违背之,或谋泄而败,或机露而亡;成功者,总是讳莫若深,密不示人。

三国时期阴阳韬略的发展,并不停留在上述方面,而是将阴阳韬略提到智囊锁钥的高度进行认识,加以总结。

韬略家们将阴阳视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认作包括人类社会、世间事物在内的宇宙规则的消息,看成形势变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主流。因此,谁能把握阴阳,谁就能把握命运;谁能洞知阴阳,谁就能洞察—切,高瞻远瞩。从这种意义上说,阴阳韬略,实质上就是一种获得真知灼见的韬略。

东汉王朝行将崩溃,军阀割据势力的形成,暴政必将被民众推翻,王权的巨大号召力,北方中原的战乱,三国鼎立的形成,魏、蜀、吴之间的既斗争又联合,回归统一的趋势……被不少韬略家所洞知。基于对形势发展的清醒认识,选择或创建各种组织。崛起—方,争夺天下。由于朝廷的失控,起兵割据便是最佳时机。由于军阀蜂起,武力夺取政权便成为最有效的道路。认识到暴政被民众所唾弃,新的政权必须改弦更张才能生存。深知王权的潜在力量,就不因皇帝蒙尘而不予迎请。中原战乱,难解难分,就会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另辟蹊径,另谋高明之策。面对种种社会现象的发生,若能从深处寻找原因,就能把握本质,察知社会、历史、心理、情理、事理、物理等内在因素,就能超前思维,早作准备,提前动作。胜于无形。

阴阳韬略重在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把握。重在对事物本质变化的测度。因此,所有其他韬略,都是以上述前题为起点,进行创设。一旦离开这一前提,许许多多的具体韬略,在实施过程中就会被对方识破,从而无法奏效。

三国韬略家们为了打开智囊的宝藏,首先在掌握阴阳韬略上下苦功夫。他们大都博览群书,吸取精华;体察玄理,直契道要;深入社会,洞知细微;反复比较,权衡轻重。从而对事理、情理、物理、哲理获得超乎常人的独到认识。他们深知事物的矛盾、动力、变化、定势不在其外,而在其内;阴不在阳外,阳不在阴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于是注重从内部认识问题,为解决问题找到了捷径。

三国时期阴阳韬略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全面把握,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对宇宙的独到体察。所用的方法、除了理性的分析、综合、归纳、推理之外,还运用直觉体悟,整合事物本质所暴露的蛛丝马迹、碎片残块,以获得真知。并根据这一从事物对象所得出的准确认知,作出相应的对策。

三国时代一流水平的韬略家及其韬略实践,均清楚地表明了阴阳韬略与其他韬略的关系和区别,阴阳韬略对于一个大韬略家的重要性。试想。一个能直楔韬略堂奥的哲人智士,与不知大道阴阳的江湖术士,他们所分别设计的具体韬略之间,该是具有何等不同的差异。

阴阳韬略帮助了韬略家获得总体认识,荀彧、贾诩、诸葛亮、鲁肃等人的选择,正表明了他们精通时势的变化,表明了阴阳韬略在他们手中的成功运用。在这一前提下,他们发挥各自的才智,为所在的集团设计了霸业蓝图,或走出困境,或走向兴旺。

前程从此辉煌:有无论

有与无是三国时代韬略理论中的重要范畴。运用有无理论,就可以从根本上改造当前所处的境况,创造辉煌、灿烂的前程。

综合三国时代的韬略类型,有对抗性与非对抗性韬略,有战略性与战术性韬略,有思维性与实践性韬略,有对外性与对内性韬略,有创造性与工具性韬略,而有无理论即属于创造性韬略。

与玄学中的有无理论不同,韬略中的有无理论不注重对世界本体的探讨,而是将重点放在实现既定目标、营造有利格局、改变敌我关系、走向霸业峰巅上。

三国韬略中的有无思想,内蕴十分丰富、深刻。撷其要者,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化有为无,实现本集团的根本利益。二是从无到有,创建新型政权与实力。三是有无对抗,发挥己方优势。四是有无相依,作为对策的两手。

自从黄巾起义动摇东汉统治的根基之后,英雄豪杰纷纷崛起,他们借重东汉政府的封号,发展自己的实力,条件成熟时,就完全脱离与朝廷的关系,斩断各种对朝廷的义务之索。化有为无,实质上是清除了外在力量对自己的束缚,摆脱了敌对势力对自己的控制。由于新的力量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不暂时依附旧的力量,同时,新的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可能不脱离旧的力量,化有为无韬略的运用,就成为十分必要和重要了。东汉末年朝廷中的一些政治势力既依靠宦官,又打击宦官。各政治派别既把皇帝抓到手里,又千方百计削弱皇权,各路豪杰反击董卓,却又不敢真拼实打。各大军事集团都利用少数民族的军事实力,却又不断对其加以分化瓦解。刘备到处投奔,寄人篱下,却始终借助外力又限制外力,最后发展自己的实力。魏、蜀、吴三国在外交关系中的立场变化,也频繁地采用化有为无韬略,或粉碎对方的企图,或转嫁矛盾、压力,或在双方斗争中,寻求利益。曹操从丞相到魏公、魏王,步步扩大个人势力,置东汉朝廷于虚设。司马懿如法炮制,安插亲信、党羽,从曹魏手中夺取政权。钟会在灭蜀后寻求个人势力的发展,企图在蜀地建立新的独立王国。无论是大的集团,抑或是小的派别、无不寻求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化有为无的韬略原则被运用得十分广泛。实践证明,这是扫清前途障碍,从内部取而代之,从外部削而弱之的有效手段。

三国韬略中有无理7的另一个原则是从无到有。各派在创建新的政权、扩大实力之前,都在运用从无到有的韬略原则。至于那些未能自觉运用者,不是被别的势力所吞并,就是被击败。魏、蜀、吴三国的创立者,在敌手如虎、强者如林的动乱时代,之所以能自立一国,关键在于他们有一套切实可行的、从无到有的发展规划。曹操取天下,有一套独特的韬略,其从无到有原则,着重体现在“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的思想中。曹操收揽天下的杰出人才,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智囊团,终于赢得旁人难以比拟的胜利,比起曹操来,袁绍就显得大为不如,袁绍看不到人的力量,以为“南据河(指黄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在有无理论的修善上不及曹操,最后优势转变为劣势,终于败北。刘备取天下,历尽坎坷,后遇诸葛亮,终于认清形势,从无立锥之地,到有巴蜀之险,成为鼎足之国。孙策、孙权避实击虚,营建江左,从 无到有,从小到大,靠的也是无中生有的韬略思想。 三国时代有无理论中还有一个原则是有无对抗:以己之有,抗敌之无;以己之无,对敌之有。从而注意发挥自己一方的优势,取得主动。曹操迎汉献帝,在政治上以皇帝的名义号令各方,得天独厚。而与其抗衡的各派势力,在这一方面往往被动,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这就是三国时代最典型的有无对抗韬略。刘备利用曹操的残忍暴戾,缺信寡义,事事与之相反,以其无,营已有,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在斗争中取得最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从而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吴、蜀的灭亡,若从有与无的韬略视角分析,则一方有德、有识、有智、有力,另一方无德、无识、无智、无力。有与无的悬殊,会形成双方实力的消长,也就最后决定了双方的前途和命运。

有无理论中的第四个原则是有无相依,互补互用。无论曹操集团,抑或刘备、孙权集团,在各自草创阶段,大都是有智谋而无实力,有实力而无地盘。在群雄逐鹿,激烈争战中,他们广泛地运用有无相依、互补原则,既联合,又斗争;既斗争,又联合。依时而变,不一而论。军事上,无论是大的战役,还是小的战斗,都十分讲究有无相依、互补原则。赤壁之战,刘备、孙权任何单方面的力量,都不能抵抗曹操大军的凌厉攻势,而刘孙联合,以长击短,使孙权有刘备这一前线屏障,刘备得孙权水军支持,形成战术优势。政治上,从曹操改编青州黄巾军,到接纳张鲁、张绣、袁谭等敌对势力,从刘孙联盟的破坏到诸葛亮派遣下属出使东吴,恢复外交关系,均以有无互补思想作指导,奠定新的格局,绝无僵化不变、固守一途的愚顽。正是有无相依、互补原则,使得三国时代的各派势力分化、组合,日新月异,也使得当时的形势扑溯迷离,不可逆料。

三国韬略中有无理论、原则的蓬勃发展、普遍使用,是与当时的严峻形势以及社会思潮密不可分的。动荡的社会,迷悯的前途,多变的形势,复杂的斗争,促使人们去思考。许许多多政治蓝图,在严酷的现实中,逐步从无到有,从虚到实,从局部实现到全面实现,其中所依靠的,正是这种创造性韬略。作为创造性韬略,有无理论在三国时代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整个三国鼎立的时代,就是在这种韬略的宏观指导下产生的。

三国韬略家们敢想敢为,富有创造精神。新的势力的形成,新的格局的确立,新的胜利的取得,都离不开有无理论的指导。而创造性是这一理论的灵魂,灵活性是这一理论的生命,利害性是这一理论的价值。


2022-12-08 19:05:00

[新一篇] 《三國韜略》作者:徐兆仁(三)

[舊一篇] 目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