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与文化-三国智谋精粹(十)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三国历史与文化-三国智谋精粹(十)

二、斗 智

  《三国演义》写的诸多战役,其胜负虽有种种因素,但智谋是最关键的。

  孙武《计篇》也把智放在为将者应具备的条件的第一位。因为勇冠三军的, 虽能“气盖世”于一时,如其有勇无谋,到头来免不了垮台,只有运筹帷幄之中,才能决胜千里之外。刘、关、张三战吕布,许褚裸衣斗马超,关公力战老黄忠,虽使人惊心动魄,却不如刘备与曹操、孔明与仲达、姜维与邓艾斗智腾挪多姿,因其不只使人赏心悦目,且能启人智慧,举一反 

1.使计设谋:刘备曹操相较量

  《三国演义》作者有时为突出孔明之智,把刘备置于陪衬地一位,他的一举一动,都由孔明幕后操纵,好象一个活傀儡,但从总的来说,作者塑造的刘备是大智若愚的形象。不过,如不是眼明心细,是难于看出的。譬如他和曹操的斗智,则斗得很巧妙,使奸雄如曹操,都被他一次又一次瞒过了。

  曹操是多败少胜。

  “二虎竞食”与“驱虎吞狼”

  第一次较量,是集中在如何对待吕布。刘备屯兵徐州,自领徐州事,吕布兵败投之,刘备便让他驻兵小沛。那时,操方定许都,恐二人同心协力,将成心腹之患,乃聚众谋士议妙计图之。荀彧献计说,“彧有一计,名曰‘二虎竞食’之计。今刘备虽领徐州,未得诏命。明公可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之;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备矣;此乃 ‘二虎竞食’之计也。”操从之。刘备得封官和接操 来书,已识破其机关,但怕得罪曹操不敢公然违命,便虚对来使说:“此事尚容计议。”刘备却暗中实告吕布,使释其疑,与己同心协力。关、张问不杀吕布之故,刘备说:“此曹孟德恐我与吕布同谋伐之,故用此计,使我两人自相吞并,彼却于中取 利。奈何为所使乎?”“二虎竞食”之计被破了, 荀彧又向操献一计说:“可暗令人往袁术处通问,报说刘备上密表,要略南郡。术闻之,必怒而攻备,公乃明诏讨袁术。两边相并吕布必生异心:此 ‘驱 虎吞狼’之计也。”操大喜,照计办。刘备得诏书。明知是计,但不敢违王命,只得出兵讨袁术,留张飞守徐州。因张飞醉酒误事,吕布袭了徐州。这次较量,曹操是一计被破,一计得逞。初次斗智,两人半斤八两。

  临危不乱,随机应变

  第二次较量,是在“曹操煮酒论英雄”之时,有操与刘备青梅煮酒,纵谈天下英雄,刘备装呆卖傻,随便举些人,曹操皆不认可。刘备问:“谁能当之?”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时,刘备正与董承等密谋图操,忽闻此言怎不大吃一惊,手中所执匙筋,不觉落于地下。“说破英雄惊煞人”,刘备如此举止失措,必将引起曹操疑心,而刘备毕竟是个枭雄,是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便从容俯首拾筋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迅雷风烈必变”这词出于《论语·乡党》,说孔子遇到疾雷暴风,必定要改变容色,表示对上天的敬畏。圣人尚且如此,何况刘备,一借“圣人”之语做挡箭牌,刘备便将闻言失筋的缘故,巧妙地掩饰过去了,可说是“随机应变信如神”。操遂不疑刘备。这是刘、曹第二次斗智,刘备是赢了。

  反控制技高一筹

  第三次较量表现在:控制和反控制。刘备因与操擒吕布有功,随操班师回朝。刘备面见献帝,排世谱,被认为皇叔。荀彧等一班谋士入见操说:“天子认刘备为皇叔,恐无益于明公。”对此,操早有筹谋,他说:“彼现认为皇叔,吾以天子诏令之,彼愈不敢不服矣。况吾留其在许都,虽名近君,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奸雄之见,确是与众不同。他让刘备见献帝并拜为左将军、宜城侯,正是为了要更好地控制刘备。刘备也知操用意,故步步为营,谨防曹操谋害。他暗地里与董承等图操,表面上则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不知刘备的深谋,反责问道:“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刘备说:“此非二弟所知也。”及操说他是天下两英雄之一,刘备更感到在虎穴里栖身的危险,于是便谋脱身之计。

  一日曹操又请刘备饮酒,满宠来向操报告:袁绍破公孙瓒并得其军,声势甚大,袁术又归帝号于绍,并将亲送玉玺到河北。并指出:“若二人协力,急难收复,乞丞相作急图之。”刘备听了暗思:“我不就此时寻个脱身之计,更待何时?”遂起身对操说:“术若投绍,必从徐州过。备请一军就半路截击,术可擒矣。”操虽同意,并不放心,却教朱灵、路昭两人同行,暗中牵制刘备。(但这两人顶得甚事,后来便被刘备设法把他两人抛开了)刘备挂了将军印,即催促急行。关、张在马上问道:“兄今番出征,何故如此慌速?”

  刘备说:“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矣!”曹操设谋控制刘备,刘备则使计反控制,这第三次斗智,又是刘备胜了。

  杰出的统帅善用人才,深得人心

  上述三次较量,刘备是胜多败少,可见刘备机智超人,谁说刘备是一味憨厚?历史家陈寿将刘备与曹操比较时,说刘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但小说家罗贯中的看法却不同,他写曹操的计谋诡而露,写刘备的计谋巧而深:他塑造曹操是阴险诡诈的奸雄形象,塑造刘备是大智若愚的仁君形象;他极力赞扬刘备的

  “随机应变”,写曹操甚佩服其人,认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说明作者认为刘备的“权谋于略”并不在曹操之下。而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并非作者臆造。小说家罗贯中评价人有财也许比历史家陈寿中肯些。在历史上,曹操初起时,有强大的宦官势力为后盾,其地位已与各路诸侯平起平坐,而这时,贫贱出身的刘备只不过是公孙瓒手下的一个小将,后来他能成为鼎足三分者之一,完全是靠自己的超人才干闯出来的。要成为一个杰出的统帅,要具有善于用人、决策的条件,刘备是具备这些条件的,他用诸葛亮并纳其隆中决策便是典型的例子。特别是他能得人心。故人心归之,始能称帝于西蜀。刘备若非是大智者何能逮此,所以藐视天下英雄的曹操在刘备仍依托于其篱下时,已能看出刘备是非凡之辈,将之和己并列。这是出于同时代人,又是最了解刘备的人的评价,无疑是真实的、中肯的。何以在人们的看法中,在计谋方面,往往是扬操而抑备,这是因为,曹操之智谋露,易为人所知,刘备之智谋深,人们一时难于窥其中的奥妙。而且两人的性格和战略各异:

  正如刘备对庞统所说的:“今指与吾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裴注《九州春秋》)操急、暴、谲,而备宽、仁、忠,故在人们眼中,操是阴险诡诈的奸雄,备是忠厚仁慈的长者,他的“机权干略”,即其枭雄本色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了。 

2.知彼知己:诸葛司马比高低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是决定战争胜败的一条重要规律。不过,孙子所说的“知彼知己”,如果一方能“知彼知己”,一方不知彼知己。当然前者胜。如果双方都“知彼知己”,谁胜谁败则很难说了,战争也就变得极其错综复杂。《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写的“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和第九十五回写的“武侯弹琴退仲达”,就是描绘诸葛亮和司马懿在都“知彼知己”的情况下,展开斗智的精采镜头,彼此策略确是各有巧妙,胜败之间只差一筹而已。在《三国演义》的诸战役中,这才算是斗智之战:战争千变万化,战争不是由一方来摆布,而是由双方共同设计,任何一方都不能全操胜券,而是胜中有败,败中有胜。它不仅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也说明了战争的严肃性:它是生和死的搏斗,谁要是错走了一步,就有被消灭的危险。这两回书所写的斗智之战,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孙子“知彼知己”的思想,且对我们从事一切竞争都很有借鉴意义。

  愚者不懂因人因事做具体分析

  在“司马懿克日擒孟达”这一回书里,诸葛亮虽未公开亮相,实是写他和司马懿两人背靠背的进行智力竞赛,从而揭开了两人斗智之战的序幕。

  司马懿驻守西凉等处,诸葛亮认为是其伐魏的最大障碍,乃用马谡的反间计,使魏主曹睿将司马懿削职回乡。诸葛亮计得逞大喜,即兴师北伐。蜀师旗开得胜,连取三城,魏国上下震栗,曹睿不得已乃起用司马懿。这时,原蜀将后降魏镇守上庸的孟达正与诸葛亮暗通,谋取两京:孟达取洛阳,诸葛亮取长安。诸葛亮知司马懿复职大惊,急致书孟达说:“近闻曹睿复沼司马懿起宛、洛之兵,若闻公举事,必先至矣。须万全提备,勿视为等闲也。”孟达览书,不以为然,却笑孔明心多。复书说。

  “窃谓司马懿之事,不必惧也:宛城离洛阳约八百里,至新城一千二百里。若司马懿闻达举事,须表奏魏主:往复一月间事,达城池已固,诸将与三军皆在深险之地。司马懿即来,达何惧哉?

  丞相宽怀,惟听捷报!”

  对同一事件的看法,智者和愚者的判断其差别如此之大:孟达不懂得因人因事而做具体分析,只是按照常规的看法,认为司马懿要起兵下新城,必须奏魏主许之而后行,故得出“往复一月间事”的判断。而孔明的看法却恰恰与之相反。诸葛亮看了来书,掷书于地而顿足说:“孟达必死于司马懿之手矣!”马谡问其故,诸葛亮说:“兵法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岂容料在一月之期?曹睿既委任司马懿,逢寇即除,何待奏闻?若知孟达反,不须十日,兵必到矣。安能措手耶?”诸葛亮即回书告诫孟达说:“若未举事,切莫教同事者知之,知之必败。”

  司马懿声东击西,孟达束手就擒

  司马懿接复职诏后,忽得密报孟达谋反之事,司马懿说:“此贼必通诸葛亮,吾先擒之,诸葛亮定然心寒,自退兵也。”司马师说:“父亲可写表奏天子。”懿说:“若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一事无及矣。”即传令教人马起程,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又令参军梁畿赍檄星夜去新城,教孟达等准备进征,使其不疑。梁畿到新城传达司马懿的将令说:“司马都督今奉天子诏,起诸路军以退蜀兵。太守可集本部军马听候调遣。”达问道:“都督何日起程?”畿说:“此时约离宛城,望长安去了。”达暗喜说:“吾大事成矣!”大凡采取突然袭击战术的,必须伪装得好,以麻痹敌人,使其无备,即我要袭击彼而彼完全不意料到我要袭击,袭击才能得逞。司马懿正是这样做,他声东击西,使孟达上其套。孟达闻悉司马懿已离宛城赴长安,以为司马懿不知其举事,故认为“吾大事成矣”而沾沾自喜。讵料司马懿这时正向新城进军。懿在途中,缴获诸葛亮给孟达回书,看后大惊说:“世间能者所见皆同,吾机先被孔明识破。”遂星夜催军急行。未及十日,即抵新城,孟达措手不及,终被擒杀。

  司马路擒杀孟达,诸葛亮谋取两京终成泡影,但从智力比赛看,输家只是孟达,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赢家,两人的智力半斤八两:两人都料事如神。

  诸葛亮认为豁闻孟达举事。必先起宛、洛之兵先至,司马懿料孟达叛变必与诸葛亮通谋。两人都不谋而合。诸葛亮说:“曹睿既委任司马懿,逢寇即除何待奏闻?”司马懿说:“若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事无及矣。”两人都互相惊畏。诸葛亮知司马懿复职“大惊”,告诫孟达不要轻举枉动;司马懿途中截获诸葛亮给孟达回书为之“大惊”,想不到“吾机先被孔明识破”。

  而孟达和司马懿、诸葛亮相比,其愚智则有天渊之别:诸葛亮知司马懿复职告诫孟达“须万全提备”,孟达却笑“孔明心多”,要他“唯听捷报”,司马懿派使要孟达听候调遣并伪说懿已去长安,孟达却暗喜说:“吾大事成矣!”

  棋差一着,全盘皆输

  在这一回书,诸葛、司马两人是背靠背斗智,在第九十五回里,则是两人公开出面较量,双方智力更充分发挥,异采纷呈!

  一方知彼知己,一方不知彼知己时,战争则显得简单化:当双方都知彼知己,战争则曲折离奇、变化莫测。譬如下棋,当高手对劣手时,很快便进入杀局,无甚看头。如果双方都是高手,彼此下棋,不是见一步走一步,而是走一着想到下几着;此方下一着,彼方已料到其下几着,乃用新着以破之。

  如此往复,棋局变化万千,不仅下棋者全神贯注,观棋者也感到好看煞人!

  最后输者只不过是棋差一着而已。第九十五回写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斗智之战正是类此。

  司马懿擒杀孟达后,即与张合率领十五万大军来战诸葛亮。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平生谨慎,不肯弄险,不会从子午径取长安,今必出军斜谷,来取郿城。而秦岭之西,有一条路,地名街亭;傍有一城,名列柳城: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诸葛亮欺曹真无备,定从此进。故决定与张合迳取街亭,以断其归路。诸葛亮行军,果如司马懿所料。诸葛亮闻悉司马懿大军前来,大惊说:

  “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司马懿行军在诸葛亮的意料 之中。因此,街亭决战是势所难免。司马懿能否夺取街亭,诸葛亮能否保卫街亭,是双方胜败的关键。

错用马谡,纸上谈兵

  诸葛立即着手部署街亭保卫战。参军马谡请缨守街亭,诸葛亮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马谡以熟读兵书自夸,说:“若有差失,乞斩全家”,并立下军令状。因马谡曾献“攻心计”服南人,又献反间计使司马懿被削职,诸葛以其有智,乃任他为守街亭主将,又派富有战争实践经验的王平为副将,再三叮嘱要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诸葛亮恐二人有失,又派高翔驻守列柳城为援。同时,唤大将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扎,总守汉中咽喉。诸葛亮的部署,可说是十分到家,无可非议,唯一错误是用了纸上谈兵的马谡。他违背诸葛亮“下寨必当要道”之嘱,只知死啃兵书的片言只语:什么“凭高视下,势如破竹”,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对于当时的形势,来犯的敌将、街亭的地形都不考虑。王平苦谏,再三重申诸葛亮“下寨必当要道”之嘱,认为:

  “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纵有十万,不能偷过。”马谡不听,坚持上山屯军,王平指出,若“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再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马谡仍置之不理,自行其是,结果如王平所料,司马懿大军一至,即断其汲水之道,蜀军不战自乱,不听马谡指挥。魏军轻易地夺取了街亭。

  空城弄险,智退大军

  街亭失守,蜀军处境极危。司马懿曾预料夺取街亭后蜀军的去向:“亮若知吾断其街亭要路,绝其粮道,则陇西一境,不能安守,必然连夜奔回汉中去也。彼若回动,晋提兵于小路击之,可得全胜,若不归时,吾即将诸处小路,尽皆垒断,俱以兵守之。一月无粮,蜀兵皆饿死,亮必被吾擒矣。”

  正如司马懿所料,蜀军唯一生路只有撤回汉中,诸葛亮一知街亭、列柳城尽失,跌足长叹说:“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立即遣兵派将部署撤军。

  当各路兵马刚分拨完毕,忽报: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和二千五百军在城中。因此,众官尽皆失色。只有诸葛亮不慌不忙,大摆空城计,渡过了难关。在一座空城面前,率领十五万大军的司马懿为何不敢进,反而急退呢?这是因司马懿认为“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诸葛亮也知司马懿知己“平生谨慎,必不弄险”,所以一反“生平谨慎”,来个“弄险”,故引起司马懿大疑,不敢贸然进城。诸葛亮摆空城计,也出于形势所迫,正如他所说:“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以兵二千五百不可能与敌大军十五万战,如弃城而逃,必不能远遁,定为司马懿所擒。处此既不能战又不能逃脱的绝境,诸葛亮除摆空城计外,别无他法,当诸葛亮败局已定几乎被擒的时候,谁又料到用一空城计而能退敌军十五万?后来司马懿知是诸葛亮摆空城计后,仰天长叹说:“吾不如孔明也!”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斗智之战,给军事学和军事艺术都添加了新的内容。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是孙子兵法的一个着名论断,是战争胜败的一条 重要规律。如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对敌情毫不了解,曹操粮将断他却无所知,当许攸截获操催粮书知操将断粮,建议“两路击之”,绍反疑是操的诡计,拒之不用;后许攸被迫投操,向操报告绍军内部情况,授以“劫乌巢粮”之计,操一弄清敌情,即亲往烧乌巢之粮,敌军无粮大乱,操趁机出击,大胜袁军。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对敌情摸不清,反而屡得假情报,因而屡中周瑜智计;周瑜则因了解敌情,故能指挥如意,使敌军陷入火海之中。在彝陵之战中,刘备既不知己也不知彼,自夸“朕用兵老矣,反不如一黄口孺子”。

  陆逊则“知彼”如指掌,因而能使刘备按着自己的指挥棒行事,最后用一把火几乎把蜀军烧光。这三大战役都是在一方“知彼知己”,一方不知彼知己的情况下进行的。“知彼知已”的,当然“百战不殆”,但是,当彼此都“知彼知己”的时候,战争则变化万千,谁胜谁败则很难预料,胜负往往决定于一时决策的正确与否。街亭之战,司马懿是“知彼知己”的,他料诸葛亮必从街亭出兵以取郿城,故决定取街亭以扼其咽喉,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诸葛亮也是“知彼知己”的,他原料曹真无备,故由街亭取郿城,后知司马懿来战,料其必取街亭,于是立即部署街亭保卫战。不论从战略或战术方面看,诸葛亮的决策也是正确的。所以说街亭之战,司马懿和诸葛亮都“知彼知己”,彼此决策都无误,而街亭失守,是由于诸葛亮用人失当,在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摆“空城计”能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并非因司马懿不知彼,他对诸葛亮是了解的:“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诸葛亮能用“空城计”,不只因知司马懿也是一个秉性谨慎而多疑的人,也料司马懿能知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因而偏“弄险”,这种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特殊的计策,就非司马懿所能料,故取得成功。毛宗岗说:“知己,而不知彼之亦足以知已,则不得谓之知己;知彼而不知彼亦料我之知彼,则不得谓之知彼。” (第一 百十一回回评)这是说,知己而能料彼亦知己,知彼而能知彼亦料我知彼,这才是真正的“知彼知己”。这是对孙子“知彼知己”的新注,也是对诸葛亮和司马懿斗智之战的概括。而只有真正的“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如司马懿因能料孟达与诸葛亮必暗通,也知诸葛亮能料其所行,故能急下新城;诸葛亮也知司马懿能料己,而他也能料彼,始能摆空城计“弹琴退仲达”。

  所以说诸葛亮、司马懿斗智之战丰富和发展了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 

3.比才斗智:邓艾姜维较输赢

  姜维和邓艾较量时,两人都得孙子兵法之妙:或“近而示之远”,或“远而示之近”,或“强而避之”,或“亲而离之”,以达到“攻其无备,出其无意”的目的(《孙子兵法·计篇》)。《三国演义》写二人斗才比智,确是各有巧妙——

  虚张声势,你来我往

  姜维三伐中原,大败王经,进军狄道城,邓艾来援,虚设旗鼓吓退姜维。

  姜维退兵屯于钟提,邓艾与陈泰屯兵于雍、凉等处。陈泰设席与邓艾作贺说:

  “姜维夜遁,其力已竭,不敢再出。”艾笑说“吾料蜀兵必出有五:蜀兵虽 退,终有乘胜之势:吾兵终有弱败之实:其必出一也。蜀兵皆是孔明教演,精锐之兵,容易调遣;吾将不时更换,军又训练不熟:其必出二也,蜀人又以船行,吾军皆在旱地,劳逸不同:其必出三也。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四处皆是守战之地;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把守;蜀兵合为一处而未,以一分当我四分:其必出四也。若蜀兵自南安、陇西,则可取羌人之谷为食;若出祁山,则有麦可就食:其必出五也。”于是在各处隘口,皆设营寨,以防不测。果不出邓艾所料。姜维也同样认为魏军有“五不利”、蜀军有“五利”,故攻魏有“五可胜”,彼此所见皆同,因都是从彼此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之故。姜维引兵杀奔祁山,见魏兵已立下九个寨棚,势如长蛇,首尾相顾,知魏人早有准备,料邓艾必在此。于是派将在此虚张声势,暗自提大军去取南安。邓艾见蜀兵连日不来搦战,一日五番哨兵出寨,或十里或十五里去而回。艾凭高视毕,慌入帐与陈泰说:“姜维不在此间,必取董亭袭南安去了。出寨哨马只是这几匹,更换衣甲,往来哨探,其马皆困乏,主将必无能者。”乃派陈泰攻破敌寨后,再拦击蜀军,自己侧引军先赴南安埋伏。结果,在邓艾、陈泰前后夹击下,姜维大败,逃回汉中。这次战役,邓艾料姜维“五必出”之由,姜维亦料攻魏有“五可胜”之理,彼此不谋而合,而邓艾料姜维出则出,姜维料攻魏胜却不胜,这是因姜维之料为邓艾所先料,艾早有防御,使姜维不能充分利用其“五可胜”的条件。姜维见敌已有准备,乃避强击弱,采取“远而示之近”之法,在祁山虚张声势而实取南安。深谙兵法的邓艾,已看出其虚实之计,乃就其计而破之。

  姜维六伐中原,与邓艾在祁山斗阵,邓艾另生一计:自己暗引军袭祁山之后,却令人下战书搦姜维来日斗阵法。邓艾不全知“八阵”之法,刚斗阵大败,何以又约斗阵?姜维已知其有诈,批回书去讫,对诸将说:“吾受武侯所传密书,此阵变法共三百六十五样,按周天之数,今搦吾斗阵法,乃“班门弄斧”耳!—但中间必有诈谋,公等知之乎?”廖化说:“此必赚吾斗阵法,却引一军袭我后也。”维笑说:“正合我意”,即令张翼、廖化引一万兵去后埋伏。邓艾声东击西,结果反中埋伏,被张翼、廖化两军夹击,魏兵大败。艾舍命突出,身被四箭。司马望斗阵也大败逃回。二人商议退兵之策。

  望说:“近日蜀主刘禅,宠幸中贵黄皓,日夜以酒色为乐,可用反间计召回姜维,此危可解。”邓艾便派“间谍”资金珠宝,迳到成都结连黄皓,布散流言,说姜维怨望天子,不久投魏,于是成都人人所说皆同。黄皓奏知后主,即遣人星夜宣姜维回朝。邓艾战不胜姜维,却用“亲而离之”之法退了蜀师。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邓艾和姜维都善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且运用之巧,各有其妙。

  姜维八伐中原,不从祁山而从洮阳出兵。哨探来报,司马望对邓艾说:“姜维多计,莫非虚取洮阳而实来取祁山乎?”邓艾说:今姜维真出沈阳也。“向者姜维累出吾有粮之地,今沈阳无粮,维必料吾只守祁山,不守洮阳,故径取洮阳;如得此城,屯粮积草,结连羌人,以图久计耳”。乃尽撤祁山之兵,与司马望分兵两路,分别埋伏于洮阳城内外。蜀兵一到,司马望和邓艾内外夹攻,重创蜀军。姜维知魏兵尽在此处,乃暗派张翼引一军取祁山,他则引兵搦邓艾交战。次日又引兵搦战,邓艾按兵不动。姜维令军士辱骂,邓艾寻思:“蜀人被吾大杀一阵,全然不退,必分兵去袭祁山也。”乃着邓忠守城,已则领兵去救祁山。是夜二更,姜维听得寨外喊声震地,鼓角喧天,人报邓艾引精兵夜战。诸将欲出,姜维止之。因邓艾日间按兵不动,夜间却求战,姜维料其虚作夜战,实是乘势去救祁山,便引三千军来助张翼。正当张翼被邓艾打败,被隔在山后,无路可逃,惊慌之间,忽听得喊声大震,鼓角喧天,只见魏兵纷纷倒退。左右报说:“大将军姜伯约杀到!”翼乘势驱兵相应。

  两下夹攻,杀败魏军。邓艾折了一阵,急退上祁山不出,姜维令兵四面围攻。

  后因后主情谗,拟派人代姜维,令姜维班师。姜维为避祸,便屯兵沓中,以图后计。蜀之伐魏自此告终,魏之伐蜀从此开始。

  邓艾和姜维斗智之战,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呢?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应变之才。因为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人们不能老是抱着花岗岩脑袋去思索,而是要有应变的才智,才能适应已经变化的形势,不然就会到处碰壁,甚至遭受失败。特别是在战争中,应变之才尤为重要。如果双方都有应变之才,这就看谁料得准和抢先一步,捷者胜,迟者败。邓艾和姜维斗智之战便是如此。如前面所述姜维三伐中原之战,他根据当时形势预料蜀军有“五可胜”,因而决定出兵祁山。可是,战争不是由一方所摆布,而是由双方共同策划,你有新策我有对策,邓艾早料到蜀军有“五必出”,故预为防御。姜维出兵一知敌人有准备,立即改变作战方案:在祁山虚张声势,暗提兵取南安。但邓艾并不因料中姜维出兵而盲目乐观,他是步步为营,处处细察,当他见蜀军不来搦战,只派一些哨探往来侦察,而其马皆困乏,因而知“主将必无能者”,故料姜维必不在此而是往袭南安,便派兵虚攻蜀军,自己则急引军赴南安埋伏,终大败姜维。彼此所料都准确,都善于随机应变,而邓艾之所以胜,是因姜维的行动早为其所料。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变化,不可能尽知,所以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邓艾又何能料事皆中,何况姜维也是智者,两人是才均力敌,如果谁在某个环节上有所忽略或疏漏,就易被发觉而遭到挫折。姜维六伐中原,邓艾之所以败,是因姜维从邓艾刚斗阵败又约他再斗阵中,引起他思考:他熟悉阵法,邓艾何以敢“班门弄斧”?故料邓艾明是斗阵,暗是袭祁山之后,乃伏兵大败之。姜维八伐中原,彼此应变之才更出奇翻新:邓艾料姜维必出洮阳,早就分兵两路埋伏,姜维行军果如其所料,便中伏受重创。但蜀军全然不退,姜维次日又来搦战,邓艾便料其“必分兵去袭祁山”,乃按兵不动,在夜虚张声势引兵出战,以乘势救祁山;姜维从其日间不战夜间出战中,已知其在此是虚攻实是去救祁山,乃制止诸将出战,引兵来救祁山的蜀军,前后夹攻大败邓艾。由此可见,邓艾与姜维斗智之战,胜者的共同之点是:既准确地估计形势,又有应变之才,且智在敌先。这不仅战争如此,凡一切竞争也如此! 


2022-12-08 19:04:38

[新一篇] 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九)

[舊一篇] 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十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