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沽名学霸王——论国军名将的排名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本文名将的入选范围,定位在1926年-1949年之间,就是北伐到四年内战结束这段时间国军方面的名将。北洋军阀那段内战和北伐之后的战役,已经是两种风格不同的战争。而这段时间的战绩主要表现在,北伐、中原大战、抗日、内战四个。而抗日战争和其他三个又不同,抗日战争是民族主义的表现,具有完全正面的意义。

  本文评价名将的标准:一是战绩,实战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战绩必须参考多方的数据,尽可能排除虚报的水分。二是其他名将的评价。根据物以类聚法则,得到其他名将认可的将领,大多也是具备名将条件的。

  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几个概念:政略和战略、战术,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注意:在政治思想上,本文不打算作出多余的涉及,只论军事上的东西)

  政略:是倾向于以政治为主的策略。
  例如,希特勒、蒋介石都有政略的才能,但不适合自己统率大军。他们亲自指挥的决定性战役,大都惨遭失败。

  战略、战术:是侧重军事的。

  战略是整个战役的全面大规划。
  例如在抗日战争里面,毛泽东提出持久战,就是一种战略的大方针。

  战术是小规模战斗的优化技术。
  例如二战里面,纳粹德国曾经占尽上风,他们是善于战术的,但缺乏战略,所以最终失败了。

  无可否认,名将也有战略、战术的区分,有些是擅长独观大略的,有些是务于精熟的。但只要在这两个方面任意一个做得出色的,都可以称为名将了。

  在国军方面,谁是名将一直争议很大。我们先找一个参考对象,在红军方面林彪是一支标杆,红军决胜的三大战役,辽沈、平津都是林彪打的。所以林彪就等于汉朝的韩信,他的军事能力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和林彪交手而互有胜负的孙立人、白崇禧,自然也是时之良将。他们两个能名列国军的前五位。

  下面,为大家逐一分析国军的将领,除了孙立人、白崇禧,还包括薛岳、杜聿明、卫立煌、傅作义、张灵甫、张自忠、卫立煌、戴安澜、王耀武、廖耀湘、胡链、黄维、黄百韬、邱清泉等,品评完就并作一个简单的排名。


 国军的巅峰——第2次四平之战

  限于河蟹的原因,大众对国军战史的印象,都是国军被胖揍,一触即溃之类的。这里先普及一下国军鲜为人知的一面,就拿第二次四平之战说吧。这个战役蓝方称之为第2次战斗、红方则称为四平保卫战,你懂的!

  事发在1946年4月-5月。国、共双方在东北出尽精华,决一死战。毛泽东重用林彪,打算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

  参战双方的统帅阵容:

  共军是林彪、黄克诚;

  国军是杜聿明、白崇禧、孙立人。

  兵力对比:

  国军——新编精锐主力第1、6,71军、第52军195师、第60军182师;后期增加60军、93军、53军。
  《四平战役全程 》说国军参战的约25万人,有7个军。但当时国军仓促调兵东北,船运不便,开始参战的兵力大打折扣,后期才不断增兵。

  共军——第1、2、3、7师;共6万余人;第3、7纵队;3万余人。共约10多万兵力。
  有一些日本人担任后勤的技术人员。当时共军的装备并不差,收集到日军火炮700门,坦克12辆,共约合80个各种炮兵连等(《第四野战军战史》)。

  开打!杜聿明、孙立人率领精锐拿下辽宁铁岭,林彪硬撼。两强相遇勇者胜,虽然战斗激烈,但国军略占上风,一直推到四平,这是林总第一次独立指挥大兵团,却打得不如意,林总意志有点消沉、想撤退,毛泽东下令死守四平。

  4月20日,小诸葛白崇禧空降。小诸葛增调60军、93军、53军三个军至东北,打算给林总致命一击。蒋介石兴奋说:“有‘小诸葛’居中调度,东北之战完全可以毕其功于一役。”林总也集结了14个师、旅共15万人应对。

  白崇禧、杜聿明同气连枝,集结10个师的优势兵力,强攻重要高地塔子山,出动10余架飞机、大炮和坦克配合,林彪顶不住,被逼撤退出四平。一清点战果,共军伤亡约25000,国军伤亡约8000。参考资料:军事历史研究部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

  之后,孙立人玩命急追,共军主力溃败。孙一路向北,追击到松花江南岸。这时美国紧急调停,国军差点千载良机!此是后话。


  大可沽名学霸王?

  2战四平之后,白崇禧、孙立人都是主张乘胜追击的,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虽然美国来调停,但接不接受还是国军自己说了算。蒋介石和听话的杜聿明,最后都被迫妥协了,当代张正隆的《雪白血红》提道:“从当年的林彪到今天的老人,都说国民党没向江北推进是失算。否则,他们的日子将更难过。”

  停止追击使林彪的溃败之军,得到了休养生息,最终完成反扑。所以国军不是无人才,战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归于最高决策者。尤其是蒋介石和杜聿明,不是他们一系列的昏招,国军这支最少四百万的正规军,是不会在中国大陆失败得如此之快的。

  此处是反对沽名学霸王,蒋介石偏偏做了这个霸王,落得了项羽一样的下场。读者会问,为什么反对学霸王,文章题目却取了大可沽名学霸王呢?站在国军的立场,反对不追击是正确的,但不追击已经是一个历史事实,是不难改变的了。即使此处不追击,国军还是有很多机会,但后来错失机会的是蒋,蒋还犯了好几处致命的错误。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

  以上这段把读者绕昏了,再简单说一下。国军是有名将的,但蒋运用不当。国军是有机会,但蒋的性格、决策浪费了这些机会。


 2战四平的伤亡争议

  以前2战四平的资料,共军方面只承认伤亡8000。但实际上肯定不止这个数字,具体数字一直讳莫如深,以下是共军的总结报告,可以作为参考:

  “在四平保卫战中,我军伤亡总数在8000人以上,而且都是一些老骨干,等到敌人得到新的力量,集中新六军向四平增援时,我军不得不被迫撤退。

  在四平撤退后,敌人用机械化部队追击,我军在防守中经一月余之苦战,部队已极度疲惫,加以撤退后之急行军,当时我军失去抵抗的力量。

  四平保卫战,我军受到相当大的元气损失,许多主力部队失去战斗力,如下:

  黄克诚部三师七旅,原为井岗山之老部队,四平撤退后只剩3000余人,失去战斗力;
  万毅之三师原有12000人,经四平战斗伤亡及撤退中被追击溃散逃亡只剩4、5000人,失去战斗力;
  一师梁兴初部剩5000人还保持有战斗力;
  二师罗华升部还保持有战斗力;
  邓华部保一旅损失相当重;其次八旅、十旅、杨国夫部七师也弄得疲惫不堪和不少损失。
  部队中发生悲观情绪,要求到后方休养,离主力去做地方工作”

  ——摘自民主联军给军委的总结报告。


孤傲战将——孙立人


210521971.jpg


  孙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孙,字抚民,号仲能,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淮系!孙从少就精力充沛,孩童时曾经因为玩跷跷板而受伤。他青年时文武双全,以安徽第一名的成绩考到了清华大学。孙打篮球也有一套,代表国家队打败了日本。

  孙的学习专业是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毕业之后,他不满足于现状,27岁去游历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孙的企图心很强,天资也聪颖过人。回国后他加入了土豪宋子文的税警总团,担任一名团长。这个总团是德国装备来武装的。

  孙打的第一仗是抗日战争的淞沪会战,战况非常激烈,使日军伤亡惨重。虽然最终败绩,但也表现出了民族的抗争气息。孙在此战受重伤,差点挂掉。

  经过两年恢复,他出任新编第38师的师长。1942年,孙参加缅甸的曼德勒会战。孙负责求援被围困的英军,成功以弱小的兵力挫败日军,日军受损1000余人(据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国军称为仁安羌大捷。此战斗后孙立人开始崭露头角。孙多次献计杜聿明,杜不听,二人开始心存芥蒂。

  10月,孙的38师归新一军管辖,军长是郑洞国。第二年,盟军对日展开反攻,国军归美国人史迪威调度,孙立人在行军中截获可靠情报,日军加迈城空虚,于是他带军绕直扑加迈,日军仓皇退走。之后,孙又攻下南坎、腊戌。为反攻缅北作出了有力的贡献,得到了史迪威的赏识。国内将一些神化故事放在他身上,例如说他杀了1200名日军俘虏,后来证实是无稽之谈。这个反映了孙在国人的地位在升高。

  1945年日军投降,孙所在的新一军被整编,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蒋介石让孙指挥新一军,接替郑洞国。孙身先士卒,新一军士气大振,随后攻克四平,国军内部认为他能力高于郑洞国。这就是前面说的第2次四平之战。

  故事还没结束,1947年林彪反攻,孙开始受挫,但主力没有动摇,受到了蒋介石嘉奖。杜聿明打孙立人的报告,说他不听话,蒋唯有调离孙立人。良将不用,毛泽东认为蒋在东北必定失败了。庸将陈诚接替孙立人,陈诚用尽全力,用一系列新措施加快国军的败亡。新一军全军覆没。

  之后,1949年孙立人参与了金门之战。金门之战孙是获胜了的,共军伤亡约9000人。再之后?没有之后了,之后就是政治事件。孙在台湾被软禁,平和地安享晚年。

  孙戎马一生,胜多败少,的确堪称名将。他孤傲的性格,也使他与同僚、上师格格不入,提前退出了他的战场。


 桂系智囊——白崇禧


210531973.jpg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白字健生,出生于广西桂林。他是根红苗正的桂系。 白的母亲是信回教的,这个不多讨论。白父亲是买粮油,在桂林做生意。

  白年纪比孙立人大七年,白和孙立人一样,也是学霸,他以第二名成绩考入广西师范学校,随后参加了辛亥革命。1914年,白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主修战术、筑城、地形、兵器四大教程。

  1917年,白任桂系大佬陆荣廷的模范营少尉。他结识了黄绍竑,二人觉得跟老军阀没前途,于1921年去求见孙中山,从此成为国军的一员。

  之后,白崇禧开始大展拳脚,制定了统一广西的大计。第一步是邀请李宗仁加盟,李同意合作。李、白联手打败了梧州土皇帝沈鸿英,又回过头来搞定了陆荣廷。陆、沈被逐一攻破,显示了白崇禧的精彩谋略,白因此获得了“小诸葛”的江湖封号。李、白、黄成为桂系三巨头。

  1926年,北伐开始,白任参谋长。白又亲带偏师,包括第2、7军,攻克了江西,打败了孙传芳。蒋介石攻徐州不利,加上被汪精卫分庭抗礼,蒋维新大失。白崇禧觉得桂系需要更大的权力,于是趁机发难,逼蒋下野。

  白拿下浙江,继续北上。1928年北伐军入北京。这几年来,白一直和蒋明争暗斗。当国军名义上统一全国之后,矛盾更加激发,蒋和桂系爆发了多次内战,包括中原大战。但每次内战,白崇禧在政略上都输蒋一筹,处于下风。

  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桂系求和。蒋任命白崇禧管辖第五战区,白提出了“焦土抗战”、“发展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等多项战略、战术,然后又和李宗仁指挥台儿庄会战,出色地挫败日军,日军伤亡16000人,这是国军在抗战中首次大胜。之后,白又协同指挥了武汉会战。虽然败绩,但撤退时没有出现淞沪会战时的混乱。

  1940年,白崇禧指挥桂南会战,抵挡不住日本的疯狂进攻,白被降阶处分。随后,白又参加了豫湘桂会战,由于桂系缺乏重兵器,出现一泻千里的局面。艰难地撑到了45年,日军投降。

  1946年,白到东北督战,在第2次四平之战完胜。与孙立人一样,白被调离东北、负责大别山防务。刘邓大军用牺牲过半的代价,但最终突出大别山。而蒋在三大战役决战失败后,桂系上台。白崇禧打算划江而治,但白没法稳定人心。林彪也没给他坐稳屁股的机会,从湖北打到了湖南。白保存实力,在湖南打了个青树坪战役的小胜仗。共军伤亡1000余人,但已经是林总三大战役后少有的败战。

  紧接着衡宝决战,白主力被痛击。林总紧追不舍,白退无可退,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白崇禧和孙立人有些不同,白一开始是诸侯的身份,桂系保持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势力。白政略不如蒋介石,毛泽东评价白:“缺乏远见。”蒋介石会战的时候,白在后面拆台,等白自己上台,表现得也差强人意。总体而言,白的战术水平要优于战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在1946年初,蒋与国军还占于上风,没有意识到会在三年内迅速溃败的。国运更替的确有其必然性,但蒋战场上的谋事能力也的确有所不足,才加速了溃败。


210579176.jpg


乱世之老男人:

  每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是与其出身,童年环境,家庭教育,少时所遭遇的人、物、事,息息相关。以上几点都是先天条件,是无法改变得到。如认同性格造就命运,就必须要认同,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上天早已注定。国共相争,是天时地利人和总结下的一个结果。一国之运,一个政权的更替,非人力可为。上天,早已注定下来。

  或许可以这样想,正因天命不在国民党,所以蒋在战争中,大至战略部署,小至战术局部策划能力都和主席不能相比。

-----------------------------


用马哲的话来说,个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改变命运。例如刘邦、项羽之争,刘邦也是视为有天命的一方,但大汉朝始终有落幕的一日。说明天命、天运不是永恒的,都是可变的。


智勇兼备——胡琏


210608540.jpg


  胡琏(1907年10月1日-1977年6月22日),胡字伯玉,陕西华县人。胡改过两次名字,初名从禄,又名俊儒,最后定为琏。胡比孙立人少了七年。

  胡家境贫寒,父母务农。但胡勤奋好学,同学叫他胡子奇。胡中学毕业后与张灵甫一起参加黄埔军校,属步科,第四期毕业。据说胡喜欢嫖赌,不拘小节。

  1926年,北伐战争打响。胡被陈诚赏识,在陈诚的第20师做排长。陈诚是蒋的嫡系,胡自然也成为了嫡系。不久后胡由于擅长谋划,在陈诚的第18军升任营长。18军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胡从此和18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9年,国军统一中国,随即爆发内战,蒋和桂系开战。胡和白崇禧有所交手,胡作战勇敢,如猛虎下山,辅助蒋获得内战的胜利,蒋介石开始器重胡。

  1931年,蒋将矛头又指向红军,胡作为马前卒,入江西围剿。第3、4次围剿,国军败绩。蒋惨重损失,主力的三个师被全歼。直到第5次,国军集结了优势兵力50万大军,欲扭转局势。而红军仅有10万,加上王明的错误领导,导致大败,红军伤亡40000人。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胡作为11师的团长开赴上海。此战非常血腥,国军不惜主动进行肉搏战,数次击退日军。随后,胡被派往江苏与日军打游击。

  胡琏获得了独当一面的机会。1943年的鄂西会战,日军进攻四川的石牌要塞,胡担任11师的师长,负责扼守石牌。胡积极地构筑起坚固的工事,然后祭拜天地,誓与要塞共存亡。这时各友军败绩,日军来犯,胡孤军奋战,丝毫没有惧色。胡利用险峻的山地阻敌,使日军的大炮、坦克施展不开,血战了五日,日军伤亡4000人而退。

  之后,胡去当阳增援友军,和日军又打了一个小仗。随即参加湘西的雪峰山会战,雪峰山会战由74军的王耀武主持,胡是增援的援军。湘西正当盛夏,炎热难当,胡根据当地昼热夜凉的特点,下令中午休息,夜晚行军,从而加速到达了湘西。湘西会战成功击退了日军,日军不久后投降。

  1946年,胡的18军整编为11师。胡任师长,纵横于山东。这次胡主要对手是华野的名将粟裕。华野在山东攻势如潮,胡则充当救火队,国军哪处被打,胡就增援去哪处。毛泽东下达了华野要进击中原的命令,于是粟裕和陈毅决定主动打歼灭战,国军这边也打算来一场会战,以报孟良崮战役的耻辱,双方都磨拳搽掌。

  6月,国军收复南麻,胡琏判断粟裕的主力必定会来攻自己,于是在南麻小山头构筑了“子母堡”,即由三个以上碉堡组成一个碉堡系统,互相协同防御。结果和他判断的一致。7月粟裕反攻南麻,打算像孟良崮战役一样歼灭胡琏的11师。

  两强相遇勇者胜,双方都使出了看家本领。但胡琏与张灵甫不同,胡做好了充分的防御准备,华野猛攻不下,又恰逢天降大雨,让华野的攻势迟滞,士气转衰。这次国军来支援的友军给力了一次,黄百韬的25师击败共军的阻击。共军伤亡4000多人,全线溃退。

  此战之后,共军不再与胡琏正面交手,直到淮海战役。淮海之战爆发,18军编入第十二兵团,由黄维为司令,胡为副手。胡认为黄维不行,又对局势已经极其悲观,以父丧去职。不久,第十二兵团被包围,蒋要求胡琏空降,去创造奇迹,胡临危受命但无力回天。淮海的结果众多周知,第十二兵团被全歼,胡仅以身免。

  1949年10月,金门战役。胡扳回一城,扼制了共军的渡海,造成共军决定性的失利,从此没有大规模的渡海进攻。这是胡的最后一战,从此之后他埋头写作,着述了一些回忆录。

  纵观胡的战斗风格,是很符合“狡如狐,勇如虎”的评价。胡曾经大败共的名将粟裕,正如同孙立人、白崇禧大败过林彪一样显赫。相对于孙立人的凌厉进攻,胡琏更善于稳固防守。


  整个南麻、临朐战斗的伤亡数字


  以前研究南麻之战是犯忌讳的,现在越来越自信了,很多资料也开始真实地公布了。南麻、临朐战斗都是由粟裕指挥的,是他的一段不光彩的战史,而胡琏那边则相反,是他的一个闪光点。南麻之战,共军肯定不止伤亡4000人这么少,4000人只是一个纵队的伤亡。


  先看总兵力,在南麻之战开始时,共军集结了第2、6、7、9四个纵队,每个纵队等于一个军,每军约2-3万人。而国军方则被分散了,仅第9、11、25、64师能相互接应,兵力对比显示,共军占优势。


  国军方面,国军的王牌整编11师伤亡4000多,这个争议不大,争议大的是共军方面。国军除了整11师的伤亡,其他部队伤亡约3000-4000人,共约9000人(采其上限)。临朐战斗,国军整8师损失约4000余人,两次战斗一共伤亡在14000人。


  共军的王牌是第6纵队,6纵是后来淮海的主力。那么,6纵的实际伤亡是多少呢?刘统《华东解放战争记实》的数字是4000余,仅一个6纵就伤亡4000人,可见当时战报的水分之大。《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8卷说共军的总伤亡约21000人。、《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简史》也是说自身伤亡2.1万余人,说明共军伤亡21000人是靠谱的。


  总结:


  国军伤亡14000人,

  共军伤亡21000人。


  共军的目标是攻克南麻、临朐,但都失败了。此战役为国军胜利。


大蒸锅

  又说这个问题了,打过江去,总有人觉得打过江去,国军就能把林彪消灭,就能把北满共军主力消灭,但是事实上,这个可能吗?如果打过江去,那么等待国军的将是一个又一个的噩梦,白崇禧不是不知道,只是已经停下来了,这么讲,恶心一下蒋,没什么不好的,事实上,他自己也明白不现实打过去的。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苏联的态度不明朗,江北还有一小部分苏军并未完全撤走,蒋介石要国军不过江,也是用的这个理由,意......

  -----------------------------

  你倒是“大可沽名学霸王”的支持者,这个问题得参考多方资料。


  根据白先勇写的《养虎遗患——父亲的憾恨》,林彪已经准备撤退到苏联境内打游击了。白先勇说:后来蒋介石在《苏俄在中国》的这个书里面自己也后悔,就是他一生,对共军的战争中这次是最错误的一次决定。


  张宇明(四平战役纪念馆副研究员)说:这个时候国民党如果就是再前进一步跨过松花江那么民主联军这个时候按照中央的指示呢已经准备要放弃哈尔滨。


  既然共军有放弃哈尔滨的准备,说明就算国军打过江去追击有风险,但是胜算还是有的。从后来林彪迅速的休养生息来看,不过江纵容了林彪的坐大。所以就算消灭不了林,过江去压制他还是更好一些。


大蒸锅
  放弃哈尔滨有什么了不起的,共军连延安张家口都可以放弃,哈尔滨更不在话下,杨奎松教授写的1946年国共四平之战及其幕后一文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他也认为国军虽然击败共军,但是,远没有一战定东北的能力,更不可能打过江去,南满军区,在四平之战结束之际,即受命发动了鞍(山)海(城)战役。国民党军刚一进入长 春,它就于5月24日凌晨发起了进攻,并于次日攻占了鞍山,歼守城之敌第五五一团。27日再攻海城,成功促使......
  -----------------------------
  你提到长春不稳的问题,是事实。

  孙立人、白崇禧有建言追击也是事实。“倘能一鼓扫荡,不难根绝” 。

  那么我们可以说,向松花江北推进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但偏机遇多一些。林彪部队的士气,已经兵败如山倒了,——根据《雪白血红》等。

  如果你认为《雪白血红》只是小说,我们可以再参考黄克诚自己的说法。

  黄克诚对毛泽东发出电报:“毛主席:东北情况很混乱,很难阻止敌人占齐齐哈尔和哈尔滨,假使退出哈齐,能取得和平停战,则坚决退出求得停战,来整理内部,以求再起,时机紧急,请考虑。”

  黄克诚也认为共军守不住齐齐哈尔和哈尔滨。那么,国军只需要占领哈齐,震慑林彪,扼制他的发展,就已经足够了。并不是说,向北推进就是要彻底消灭林彪。

  历史的结果是,林彪站稳哈齐,背靠苏联,形成强大巩固的根据地,铁路运输线使苏联重型武器运进来装备林彪部队,从而在短短的三年内打败了国军。

  根据这个结果,我们就可以反推出,追击是明智的。孙立人、白崇禧都建言追击,是英雄所见略同。


大蒸锅

 谈历史,不是空谈,尤其是军事问题,一看兵力配置,国军就这么一点米,要南,要北,只能是先南后北,否则就真的不南不北。其次看地利,共军占了优势,两头堵。北满顶牛头,南满拉尾巴。国军空有力气无法施展。打不下南满,有后顾之忧,如何北上?这些问题,楼主能替国军解决再谈北上,最后,南满是个伪命题,只要有朝鲜在,南满永远打不下,共军永远消灭不了,所以事实上,接收东北就是一个失误,国军永远无法接收东北成功,打一百个胜仗都不可能解决共军,接收东北,因为雅尔塔会议已经确认了东北是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朝鲜加上中共,国军注定是饮恨东北的结局,这是地缘政治决定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才能决定战争的结果。东北之战,没打,国军已经输了,他们只有赌苏联不干预,否则,国军没得玩,更何谈什么消灭林彪,北上过江,真的北上,输的更快。


 怎么又成了国军争东北必败了?你知道共军完全控制东北资源、人力后,后果多严重吗?


  没有任何根据的假设更加是空谈了。


  只要是否追击的问题,我们各自都已经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理据,任由读者判断好了。


  你的见识能谈兵?好像你的见识在孙立人、白崇禧之上一样,放任林彪在东北发展,国军结果只能是一个:失败。


  从你上面嚣张而毫无根据的言论看出,你的见识大多肤浅,不值得我回复。


  四大野战军的排名

  四大野战军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很早之前,在1945年年底才略具规模。四个野具体如下:

  西北野战军,后来叫第一野战军。由彭德怀担任司令,习仲勋任政委,在陕甘宁边区发展。

  中原野战军,后来叫第二野战军。由刘伯承和邓小平领导,在晋冀鲁豫边区发展。

  华东野战军,后来叫第三野战军,由陈毅和粟裕领导,其实主要在山东发展。

  东北野战军,后来叫第四野,由林彪、罗荣桓领导,主要在东北发展。

  其实毛泽东已经为四个野排好了名次,打仗他最侧重的是林彪,辽沈、平津都依靠林,所以东北野虽然叫第四野,但实际上是排第一的。

  排第二的,就是彭大将军的西北野了,毛在选择朝鲜战争的主帅时,先找了林彪,再找的彭大将军,间接反映了毛的倾向。

  排第三的,自然是中原野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参与淮海战役。刘伯承可以说是仅次于林彪、彭德怀的大将。

  排老四的是华东野,毛和粟裕恐怕有些芥蒂,详见粟裕后来一直位列十大元帅之后,很多人都为粟裕鸣不平。但毛这样做,必定是有原因的。这也反映了毛心中对四大野战军的排名。


有肉棍的男人

  孙立人才能是不错的,可惜未得蒋的重用,

  有时候不禁想到,倘若国军中有一位如韩信那样的不世出的天才将领(非蒋嫡系),能以超凡的指挥艺术连续几次全歼共军重兵集团, 那么,他会得到蒋的完全信重吗?

  就像刘邦重用韩信一样?

  似乎蒋的度量稍有不足,他会容得下此人提兵横扫全国声威震天下吗?

  -----------------------------

  蒋不是没有气度,而是气度欠缺一些。完全没有气度,也不会爬到这么高的位置。


  蒋如果重用能人,机会还是很大的。至于出现韩信式的人才,蒋恐怕会比较猜忌。


  主张“国军必败论”的人,主观性太强、逻辑自相矛盾,有些是基于贬低孙立人、褒蒋服务的。因为蒋下了不追击这个有争议的命令,所以他们要为蒋洗地。


 如果林彪在打完第二次四平之战后,不幸死去,那他也是败军之将。共军的好多将领当初也是败军之将。

  “成败论英雄”是没有错,本帖在于较为中肯地回顾那段历史,还原一下真实的面目。

  并和大家交流一下当中的成败得失,这就是本帖的意义。


 huliuweiaaaa

  贴子质量很高。和你们比我很低级。看着心里痛快

  -----------------------------

  这话有水平,看着象讽刺,但细看又不象。哈


wj160000 

  其实从某个方面来讲国民党第一名将是共谍 郭汝瑰,国民党军大部分战役的发起,谋划均出自此人之手

  

难得红颜笑

  @汉之战虎
  @大蒸锅 
  又说这个问题了,打过江去,总有人觉得打过江去,国军就能把林彪消灭,就能把北满共军主力消灭,但是事实上,这个可能吗?如果打过江去,那么等待国军的将是一个又一个的噩梦,白崇禧不是不知道,只是已经停下来了,这么讲,恶心一下蒋,没什么不好的,事实上,他自己也明白不现实打过去的。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苏联的态度不明朗,江北还有一小部分苏军并
  —————————————————
  国军兵力太少了~如果东北军,
  h还有完整的建制,此时北上,或者让傅,阎尽出关外~稳固辽东~则可关外决战~
  

  看看,中~共在东北经略的军政经人员配置~可以算是最豪华的阵容了~战略重视高度不同~国军缺乏人员政治军事都懂,又派系淋漓比中共厉害多,苏联问题其实不是问题~国与国之间从来都是利益交换……蒋缺少筹码交换的魄力~不自觉把自己和中共当成美苏的代理人!~
  

特别郁闷

说到任人唯亲,这其实更是主义的力量。老蒋最大的问题或者说败因就是没有主义。没有理论说服别人,只好靠师生、同乡这样的小恩惠。共党的共产主义、让穷人翻身得解放听着挺虚,但却是最大的力量。主席一直强调党指挥枪,就是坚持主义。这是大道!


桂系帅才——李宗仁

211023746.jpg

 上图为李宗仁(中),白崇禧(右),黄旭初(左)合影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李字德邻,广西桂林人,和白崇禧是老乡。后来注重地域的李、白,一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李当过纺织学徒,在陆军小学堂上过学,之后,去到南宁的将校讲习所做教官。李被滇系物色,但重视乡土情结的他,选择加入桂系陆荣廷阵营。注:桂系有新旧之分,陆荣廷是老桂系的首脑。

  1916年,李担任陆荣廷的排长,属第六军林虎管辖。他跟随林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李打仗勇于进攻,富有冒险精神,很快被升为统领,约等于团长一职。

  1921年,陆荣廷认为广西贫瘠,很难发展,于是觊觎尊奉孙中山的广东,粤桂之战开打。在广东掌握军权的是粤系陈炯明,陈炯明实力还是不弱的,他打败了陆荣廷,导致陆的旧桂系集团面临瓦解。李宗仁认为,陆荣廷打的是不义之战,是必败的,李萌生了脱离陆荣廷的想法。

  1923年,李决定投效孙中山,李加入了国民党。李和黄绍竑、白崇禧结成了三巨头体系,整合出6000子弟兵,三巨头首先击败了陆荣廷的残部,然后又打败了另一老桂系头目沈鸿英,统一了广西。

  这时孙中山病逝,滇系头目唐继尧想趁广西、广东群龙无首,乘机入主广东。唐继尧贿赂李宗仁,想收买李,被李拒绝了。唐继尧觉得李不给面子,与李开战,被李的20000精兵挫败,名将蔡锷训练的滇军从此衰落。

  1926年,李参加北伐,统率第七军20000多人,这是李起家的广西精兵,也被称为新桂系的嫡系部队。北伐途中,第七军屡次重创直系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获得“钢军”称号。

  国民政府分裂为两个朝廷,汪精卫在武汉另立小朝廷和蒋介石分庭抗礼,李支持蒋介石一方,蒋开始清党,清理了一些左倾的军队、人士。这时,李又逼蒋下野,完成了国民政府的统一。

  北伐军继续追击孙传芳,全歼孙传芳的13个师, 李宗仁的第七军功劳很大。之后,北伐军之一的湘系唐生智叛变,来攻打南京,李宗仁的新桂系再次站在了拥护南京政府的一方,李击败了唐生智,并拿下唐生智的大本营武汉。

  新桂系的势力进一步上升,李宗仁和广西老乡李济深加盟,李济深被任命去管辖广东,广东也成为桂系的地盘。粤系的张发奎对李济深表示不服,张发奎动员北伐军之一的第四军攻击广州,新桂系和第四军决战,最后以新桂系胜利为结束。桂系表现的军事实力,在湘系和粤系之上,粤系的第四军有铁军之称,。

  1928年,北伐军完成短暂的统一,又开始了内战。新桂系夺取湖南的控制权,被蒋介石击败。不久,爆发了中原大战,反蒋的三大地方派系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联合了起来,一起讨伐蒋。这次大战是由晋系阎锡山主导的,李宗仁也从广西北上,响应阎锡山。

  李这次是志在必得的,李的兵锋一度迫近武汉,蒋让与李不和的滇军抄李的广西老巢,李被迫退军。其他二路的进攻也被蒋的分化利诱所挡下,蒋成为了中原大战的赢家。

  由于日军全面侵华,国民党各派系于1932年完成合流,一致抗日。李宗仁让黄旭初担任广西主席,接替之前作战不力的黄绍竑。李整顿广西,并维持广西为相对独立的桂系大本营。

  1936年,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李提出了焦土抗战的主张,号召全国军民和日军死战到底。李驻扎在徐州,防御日军。日军随即来犯,爆发了台儿庄战役。李亲自督战,观察出日军乃小部孤军深入,于是李调集重兵对日痛击,日军伤亡12000人,李取得了国军抗战的首次胜利。

  随后,李相继指挥了多次会战,会战失利,但李指挥部队有序撤退,使国军未出现淞沪会战撤退时的混乱。李善于治军,要求军队禁烟、禁赌,而且绝不扰民。所以李管辖下的部队,作战力强于一般的国军。

  1945年抗战胜利,为了防范李的威望,蒋介石把李架空。李与国共内战无缘,之后李参选副总统,打算从政治上反制衡蒋。李获选副总统后,依然没有实权。1948年,李谋求迫蒋下野,与共军议和。此时国军在三大战役中大败,军事上已处于彻底下风,毛泽东提出苛刻的条件,李的幻想破灭。但李还打算作最后的反抗,可惜军队不听调度,共军在半年之内就席卷了全国。李唯有飞抵美国,晚年返回北京。

  总而言之,李及其第七军是北伐的主力,从广西打到了山海关。之后李又成功指挥台儿庄战役,是国军将领中的佼佼者。虽然国共内战中他没机会发挥,但前面的战绩已经充分表现了他出色的军事水平,是不可多得的帅才。但李又是拥兵自重的桂系军阀,他的发展眼光没有跳出地方派系的思维,这是他的局限性。


大蒸锅

配置确实绝对豪华,有人开玩笑说,一个中央委员(林彪)出任东北局书记,管着三个政治局委员,高岗,彭冲和陈云。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stonejfstone

当年美国傻,威尔逊的毛病没改干净,以至苏联想让周边哪个国家变色就变色,韩战爆发后,美国彻底认清苏的纳粹本质,海峡半步也跨不过去。现在终于反过来,美国想在哪颜色哪就颜色


俄国人凶悍,北洋想要回蒙古,就让孙蒋在南边搞,让冯在北边搞,蒋抗日成了,想要回蒙古,就让毛搞内战。从沙皇开始,就一直让同是蒙古汗国的中国屈服,康熙开始就不断退让,失地。明朝时葡萄牙在南边搞。文艺复兴后,或者说英国大宪章后, 东方就彻底落后于西方了,根本就是政治制度太落后。后来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甲午,直到现在,仍是只能奉着俄。


清凌子曰

  一直不明白老毛为啥要守四平,这不是他的风格。。。。。。

  -----------------------------

Glelele  毛的军事思维也是有一个成长过程的,不是一上来就英明神武伟光正。东北战事初期共军高层多数都过高估计自己的战力,因为战略区这个级别上,共军数量比国军多,这是极其少见的事情。然而国军均为百战之师,武器装备精良,战力远高于共的预期。


大黄瓜大萝卜

国军能打仗的都在抗日的时候为国捐躯了。


大江宁静


前面的兄台说的对,国军在东北是没法赢的,南满为何打不下?因为有朝鲜。北满也一样,真的打激烈了苏联出兵美国佬是不敢战的,因为他们私下的协议东北是苏联的势力范围。


  老蒋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如果不把精锐投入东北,在长城以南一线平推,也许还有希望守住长城之南,但是老蒋被抗战胜利冲疯了头脑,一再去挑战不可能任务——其实抗日本来也是赢不了的,当从中日两国的国力上来对比的话——所以从他否决美国顾问的建议,出兵东北的一刻,败局已定,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见好就收,把东北和华北部队撤出,守住江南。但是既然如此,又何必当初呢?所以就像一个赌徒一样一定会继续赌下去,直到输光一切。


Core-Logic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国军的机械化、半机械化部队依赖于后勤。前线的将军只要打打打,但后方的油料等等跟不上的话,追上去干嘛?送菜?
  在当时的国际战略态势下,东北除非国军一战定乾坤,在四平把共军主力一举消灭。否则无法避免长时间的拉锯。
  常博士既没有能力快速解决东北问题,又没有能力快速解决关内问题……等TG在东北缓过劲来,把群众发动起来,后方的匪患清除掉。最后以TG的动员能力,国军就悲剧了
  。
  不过当时好像除了毛委员之外,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常博士长叹一声:“早知如此,开政治协商会议好了,打个毛啊??”


大江宁静


开玩笑,不去东北的部队放到关内,关内的共军是守不住的,几大战役都是差了一口气,就像围棋一样凶险恶万分,如果国军不起杀心,想全歼灭TG,TG是没机会的。就像下围棋,你不想杀人家大龙,自己就不会被反杀。

  TG本意是在东北立国。


langht1

 那时的蒋政府代表全国,不去刚刚收复的东北是不可能的。就是在抗战时期国军还进军多新疆呢。


我刚成年 

深以为然,顶兄弟一贴,苏俄在中国近代史上就没安什么好心


亡秦必楚2012

 其实如果统计到48年上半年,
  战场上双方还是平分秋色,
  不分伯仲,
  也是互有胜败。
  但是到了48年下半年实力对比已经发生根本逆转。



  亡秦必楚2012
  其实如果统计到48年上半年,
  战场上双方还是平分秋色,
  不分伯仲,
  也是互有胜败。
  但是到了48年下半年实力对比已经发生根本逆转。
  -----------------------------

有肉棍的男人

这不就是黄俄的赤俄爹48年下半年把几千门重炮加坦克扔进来了嘛,

  立刻攻守之势改变


海蓝k

可惜了· 现在听那些被洗脑 脑残 说什么得民心者得天下 就觉得这帮脑残 连简答的历史 元鞑子灭宋 满清鞑子灭明 都不能思考下


世英豪霸天下 

我觉得光头可以先把南满军队打退到朝鲜,私下找人炸掉朝鲜方面的军事通道,然后找借口不拖延修复时间,同时进攻北满,让南满军无法拖后腿。


就是淘气 

都成为笑谈了,胜者为王,无论老蒋在抗日中有多大的功,但败者为寇永远无法改变


微雨时晴 

 可以看出 @汉之战虎 这位朋友可能还比较年轻,军事决策和我们日常企业或者行政运营有相同之处,当我们在讨论一个重大的项目决策时,需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设定最高和最低的项目目标,进行大量的科学地,理性地,定量地风险评估和资源调配,并确定达标点和止损点。否则架空一切实际情况的所谓自由讨论,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也对个人的能力与知识的提升没有帮助。前面大蒸锅朋友的那些问题,实际上就是引导你向这个方向去思考,我个人觉得可以虚心的学习与思考一下,这对你从一个普通军事爱好者,提升到将来的管理者甚至领导者是很有帮助的。


  前面很多朋友谈了我军方面的优势,既然你一直在问国军方面的情况,我试着粗浅地分析一下,为什么过江是不可行的决策。


  国民党军当时可用的资源和实际战斗力:


  新一军3个师,新六军3个师,嫡系部队远征军系统,战斗力最强。其中新六军廖耀湘与杜聿明关系很好,指挥起来没有问题。新一军孙立人从美国回来之前没问题,孙立人回来之后骄横独断,不听杜聿明郑洞国指挥,是个很大的隐患。


  七十一军3个师,五十二军两个师,嫡系部队陈诚系统,原87师88师即淞沪抗战主力部队,王敬久孙元良所部,战斗力较强。但88师被杜聿明撤换师长之后(韩换胡),71军军长陈明仁意见很大,88师本身的战斗力也有很大的损失。


  青年军二零七师,嫡系部队青年军系统,虽号称为师,但下辖三个旅,实际战斗力等同于军级编制,战斗力很强。


  六十军两个师,九十三军两个师,杂牌部队云南系统。战斗力较弱,且被蒋杜拆分使用,部队内部意见很大。只能用于守城,不能用于进攻。且很有可能随时起义。


  五十三军两个师,杂牌部队老东北军系统。战斗力较弱,且东北军元老与我军关系密切,所以只能用于守土,不能用于进攻。且很有可能随时起义。


  所以这七个军加一个师,实际上只有四个军一个师可用于过江扫荡。而且五十二军主力和新六军一部必须用于辽中辽南一带,以应付南满我军对沈阳的威胁。海城六十军184时起义后,新一军也要抽调回来救急。(其实海城起义就有新一军孙立人的责任,孙立人与友军合作有很大的问题,以后有时间再说)。所以北满实际可用之过江兵力,只有七十一军之残破的两个半师,新一军一个师,新六军两个师,哪怕加上青年军二零七师,也只有十二万人不到,击溃林彪主力已属难能可贵,歼灭无异于天方夜谭。而且一旦全部主力过江,江南只有六十军182师,一旦我军偷袭,长春四平势必全部丢失,国军给养全断,你让新一军新六军机械化兵团无油料无粮食,再松北冰原上哭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吗?


  国民党军在东北的失败,是政治,经济,军事,人心上的全方位失败。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两次战斗甚至战役的胜利,其实没有多大意义。从将领的角度来说更是如此,过于片面地拔高甚至神化个别将领如孙立人,都不是科学理性看问题的方法。


  希望与你共勉。


东坡竹林 2015-04-13 20:24:42 
  这个不能看单纯的指挥能力,老蒋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胜败的结果。 
  说到底,老蒋的战略能力比毛差得太远,手下的将领再厉害,也只是具体几场战役的胜利,对最后的结果
  -----------------------------

我说的你别信

  蒋的能力不及毛?指的是保存实力和内部清洗大练钢铁这些方面吗?

 

hzwan811

都被你总结了, 还说什么呢。 还是那句话, 老蒋有雄才无大略。 其实在四平之战刚打完, 国军有一个过松花江的机会, 毕竟小林子当时减员太多加上连撤几百里地, 必然导致指挥不灵 军心涣散 一口气拿下哈尔滨其实没什么问题。但是 
  东北确实是个死地: 西有外蒙 北有苏联 东有朝鲜 ,只要给小林子时间 迟早可以卷土重来。而且 国军分散在东北各处 也就给了共军打运动战的本钱。

  我认为如果老蒋能在46年中下旬将东北全军调回关内 可以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全力以赴清剿关内解放区。 然后在华北集结重兵集团准备大会战。 此时若开始决战对国军更有利,因为当时共军从未打过大会战 没有大战经验同时新兵很多 反过来看国军将兵不仅大战经验丰富且士气尚存,华北紧贴渤海 接收美援十分方便。 确实有一战之力。


u_98999849


  楼主能找到这点资料也辛苦了,
  不过,我认为,排序还是要区分下,战区层面上和战场层面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评价将军的战略能力,得从整体的排兵布局、战略运筹乃至将将之能来看;而战术水平,则需要从战场局部微观操作来看,不是光堆砌战例就了事了。就好比库尔斯克会战里面的朱可夫和曼施坦因,明显,曼施坦因的战术上用兵精妙的多,但是却也不会降低对于朱可夫的评价,因为,作为战役指挥,在战前统筹、资源配置等方面,他依然无比优秀。
  另外,楼主的资料也看得太少了点,如果是新手也正常。从你对东北的分析来看,可见对当时整体战略态势没有明确的认识,这对于分析战况是致命的,评价也是偏颇的。

  受雅尔塔体系的影响,美国是不愿介入东北的,而苏联将东北纳入自己的影响范围,也是美国所默认的。这样的背景下,东北的国军战绩无论如何优秀,都不能转变这样的战略态势。国军想解决东北,战略上需要拉苏联以限制其对中共的援助,必要时通过联合国等手段,如能控制边境线则更好,战术上逐步增兵,在整体时局变化前可以保住战略要点,如无法确保战略要点,则必须确保有生力量能够退回关内。总之,在美国转变对东北态度前,想一口气解决东北、毕其功于一役,只能寄托于对方犯错,否则只能靠拖,并做好有序撤退的准备。东北拖的同时,重心放在关内,关内平定方有兵力收东北。


taojiang003


 我个人以为,有一本书是天意的唯一表达。

  刚愎自用的介石先生到了宝岛认真地读了这本书,脾气好多了,懂得错在哪里了,对人谦和了,安度晚年了;
  他的儿子把这本书完整地读了十几遍,宝岛经济起飞了,青胜于兰了;

  国焘先生到了枫叶旗下也读这本书,思想大有感悟,据说还成为这本书领导下的一支组织负责人,感悟之后得安度;

  学良先生为国为民兵谏领袖,忍辱负重被囚宝岛,成年累月通读此书,书读透了,人也长寿了;

  中山樵夫也读此书,砸烂菩萨与封建制度,恢复中华堪称国父!

  这本书完整名称是《新旧约全书》

  即世人都知道的《圣经》。

  只有走对路,才能有出路。

  因为天意不可违!


攻防兼备——傅作义


211157468.jpg

  傅作义(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傅字宜生,山西运城人。傅祖上以务农为生,是当地的富农。傅的父亲以运煤获利,成为了一个小富商。

  1910年,傅入读太原陆军小学,接触到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次年,辛亥革命爆发,傅参加学生党的起义,响应辛亥。辛亥革命最后能成功推翻满清帝制,有赖于傅这样的学生参与。

  1915年,傅入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属第5期步兵科。傅步兵四大教程及射击、马术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傅尤其擅长射击,百发百中。马术则为他以后发展骑兵提供灵感。学成之后,傅投效于晋系阎锡山的部下,晋系让傅训练新兵。

  1924年,傅担任营长。第二次直奉战争开始,直系吴佩孚VS奉系张作霖。阎锡山友情支援奉系。阎锡山率傅攻打石家庄,傅治军严明,受到阎锡山重视。直奉战争的结果,导致了直系的下台,奉系崛起。

  1927年形势又一变。受苏联支持的冯玉祥脱离奉系而自立,奉系和直系联手打冯,冯不敌,撤退回西北,途中经过大同天镇县。天镇由傅固守,冯玉祥连攻三个月而不下,展露出傅的守城之才,傅升任第4师的师长。
  蒋介石率国军北伐到来,阎锡山再次见风使舵,表示投效国军。
  阎命令傅进攻奉系,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涿州,这时奉系反扑,晋系各路攻势败退。傅再次展现出高超的防御能力,虽兵不满万,但死守了三个月。最后,傅在无取胜的机会下,假意投降,然后潜回山西。

  1930年,阎锡山要推倒蒋介石,于是发动中原大战。阎以傅为第10军军长,去攻占济南。傅进展顺利,但再次被队友所坑。阎的各路攻势都被蒋的政略所化解,蒋获胜。蒋以傅为第35军军长,兼绥远省主席。绥远为今天内蒙古的一部分。傅到绥远后发展内政,为抗日做准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傅率先发表抗日声明。日军进犯长城,傅率35军支援前线,双方互有死伤。蒋介石与日军求和,长城抗战告一段落。

  傅回防绥远,不久,日伪军三路来攻。傅亲自督战,率部奔袭日伪后方,日伪溃退。傅在百灵庙又大打了一仗,日伪战斗力不强,被全歼。这就是绥远抗战。
  1937年,蒋以阎锡山为第二战区司令,傅为阎下属的第7集团司令。晋系布防于太原北部的屏障忻口,但日军迅猛来攻,各据点相继沦陷。傅提议集中主要兵力歼灭日军的先头部队。阎锡山认为风险太大,拒绝了。忻口战斗使晋系受到重创,晋系退守太原。
  傅请缨守太原,但日军来得太快,傅倚城而战的计划被打乱。日军主力逼近,傅为了保存抗日的火种,突围而出。

  二次大败之后,傅决定仿效八路军,设置政委一职,加强军政控制,又限制地租,收拢下层人心。阎锡山对傅的“赤化”不满,上报给蒋。蒋将傅调任到第八战区,即回到绥远防守,傅脱离了阎的控制。

  1939年,傅为了牵制日军南下,主动提出发动包头攻势。傅率35军、骑7师快速围攻包头,日军急忙调集重兵增援。吸引日军注意后,傅任务完成,马上全身而退。日军觉得被戏弄了,发动绥西之战来报复,日军攻占了绥远西部多座城池。等到日军主力撤退后,傅又率主力对五原发动猛攻,获得大捷,全数收复失地,开创了国军收复失地的先例。

  日军投降后,原先的日本占领区出现真空,国共都在抢占地盘。共军的贺龙本来已包围了包头、归绥两城,但傅天降神兵,反而抢先强占了此两城。贺龙不服,发兵攻打,被傅的兵多粮足所挫败。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贺龙率部包围大同,打算来一场攻城打援之战。傅以35军进攻集宁,以解大同之围。贺龙急忙派军队全力回援集宁,经过四天激战,共军损失惨重,集宁被傅拿下,围大同的共军也主动撤退。傅判断出共军后方的张家口空虚,于是以骑兵奇袭张家口,大获全胜。此战使傅声名大噪,获得蒋的特别嘉许。

  1947年,蒋以傅为华北五省总司令,傅集中兵力防守“北平、天津、保定”这铁三角。共军转入战略进攻,在涞水之战歼灭了傅的32师,自身也伤亡过万。此时辽沈战役告急,蒋命令傅援助锦州,傅拒绝。傅摆出一字长蛇阵,以守平津。共军先佯攻张家口,傅以主力35军去援,此时林彪迅速入关,傅认为北京有危,又令35军回防北京。正中了圈套,35军被包围于新保安。北京、天津亦被包围,共军以优势兵力消灭了35军, 张家口、天津亦失守。傅限于绝境,唯有投降。傅在晚年,改行担任起水利部长。

  傅是晋系里面最能打的,防御能力高,也善于闪电式奇袭。但他不救锦州是有争议的,和桂系一样,他总是想保存自己的实力,最后却面临独木难支的局面。


汉之战虎 2015-04-20 13:35:31
  其实蒋配置的,也是他认为的最豪华阵容。哈!
  -----------------------------

大蒸锅


再比如张家口之战,傅先生所部2万多人,不满3万人,面对晋察冀军区将近15万正规军,傅先生把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战术用的炉火纯青。奇袭张北县,夜夺狼窝沟,偷渡万全县。基本把华北聂帅调动的支离破碎,15万大军被来回调动,狼狈不堪,最终在绝对优势的兵力下,没能守住张家口,被毛泽东称为奇耻大辱。


  一看你这么回答,就知道你没有看懂人家说的话,人家说的配置豪华,是有典故的。修养同志说,东北这样的人员安排是不是不妥当,一个中央委员管着三个政治局委员,这样的配置,是不是过于豪华了?毛笑而不答


  双方东北的主帅,林和杜。林是有绝对指挥权,毛对林说过,关以外,将军主之。再看杜呢?至少,杜头上是有婆婆的,东北行辕主任是熊式辉,杜是副主任兼东北保安司令。林是没有制约的,杜是处处受限的,熊无论是资历和官位,还是人脉,都远在杜以上。而林以一个中央委员的身份,出任东北局书记,管着三个政治局委员,大权独揽,这个仗,还没打,就已经不对称了。杜是一期大老哥,林是四期小弟弟,可是双方对资源的控制却天差地别,老天对杜长官何其不公平。


心远地偏


 国军其实当时新一军部分部队已经过松花江了,只是由于多种原因,奉命撤退,孙立人还在松花江大桥江北桥头堡留了一个连,想将来再次过江留下棋子,这个连可惜最后被共军困死。当时不继续进攻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军兵力不足也是个重要原因,加上南满后院起火,184师起义,东满拉法,新站被吃掉一个多团,说明四平撤退后的一师二师实力雄厚的,并不是溃不成军没有战斗力的。加上美国人又在调停,不过江那是顺理成章的事,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薛岳也没有那么神,宿北战役是华东的转折点,这个仗薛岳是有责任的,这个战役一输,华中共军和山东共军会合后,打了几次战役把山东国军大量整编师被直接歼灭,国军在华东已经没有机会短时期将共军赶过黄河了,从此战局开始僵持,国府被活活拖死直到经济政治崩溃。


langht1


1,毕竟那时国府代表中国,外交问题不得不考虑。

  2,那时国府代表中国,要通盘考虑全国。

  3,正因为高级奸细还在幻想那个天堂的诱惑,老蒋的那套早就被他扔进垃圾桶里了。


汉之战虎

 放弃东北、华北,守江南,也是输的多。
  当时中国的重工业、资源都在东北,一养肥了敌人,你还能守住?而且,北方势力打败南方的例子很多,中国历史上,鲜卑、蒙古、满清等都是从北方南下的。

  不过你起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主张“国军必败论”的人要强。


hzwan811

  我觉得根本原因是苏联施加了压力吧

  话说: 作霖有大略无雄才,老蒋有雄才无大略。老蒋若早早将几十万精锐从东北这个死地抽离调往华中华北。 大胆提拔孙立人为华中山东战区剿总司令 执行放弃东北,守华北而清华中和山东的战略。 历史 则会改写。 孙立人在内战时年龄在45至50之间 正是军人一生中的黄金时间。

  -----------------------------

  守华北而清华中和山东,倒也是一个可供探讨的战略。


@凤翔万里2013 2015-04-21 02:26:07
  毛泽东说过国民党的兵是好的,需要的只是教育。我也相信把共产党和国民党将领全部颠倒过来,共产党一样能获胜。个人之间的差距不足以影响大局,体系的对抗才是决定性的。
  -----------------------------

汉之战虎

  体系的对抗!赞一个,这就是大略。


  兄台总结得好,剑桥版民国史也有过这方面的总结。


微雨时晴

好吧,讨论嘛,就多说几句。你的有些问题超出东北局部,也超出我的知识与能力判断之外,我就不班门弄斧了,等其他能人来解答吧。

  “什么某部随时起义的推演,我持怀疑的态度” - 这个问题可以看这些部队最后的结局,六十军184师(潘)1946年在海城起义(东北国军师以上成建制起义第一例),60军 军长曾泽生,182师白肇学师长,暂编21师陇耀师长,1948年在长春起义,同时胁带暂编52师李嵩师长,及数天后新七军同时放下武器。

  五十三军1948年在副军长赵镇藩带领下,和三个师长张儒彬,刘德裕,王理寰全部在沈阳起义。其中,赵镇藩,王理寰是我中共地下党员。他们随时起义可不是我一个人空穴来风,东北剿总从司令,参谋长,到207师师长戴朴,都一直在怀疑着。

  你问的如何解决“国军必败论”,我才疏学浅,只能提供以下方案。

  上策:说服美国推翻雅尔塔体系,逼苏联让出东北,美军帮忙肃清北满和朝鲜。国府自己在东北实行土改,并惩治早期接受时产生的腐败分子,争取民心。但这在当时不可能。

  中策: 放弃长春,四平,及抚顺以北所有城市。保有辽中辽南煤炭钢铁工业中心。调青岛39军和沈阳49军到锦州,调北平16军,承德13军,天津62军全力确保葫芦岛至山海关一线,原葫芦岛54军派出有力之一部占据塔山,与锦州保持联络。沈阳新一军,新三军,新六军,71军组成防守与机动力量,保持北宁线及沈锦畅通,52军确保营口,并与鞍山辽阳保持接触。但以上增兵要求必然会对全国其他战场产生影响,且会有巨大阻力。

  下策:集重兵粮草,搭建坚固工事,据守沈阳,营口。营口由海上补给,沈阳由美军空中补给。静待国际形势变化,如不变,走北平模式。

  “二、认为自己掌握宇宙真理、容不得半点反对的心态。”我个人认为可能你的社会实际经验还无法与他们进行同层次的交流,所以他们会急躁。过一段时间你阅历上来了可能就好了。

  共勉。


 贴一份资料,孙立人谈第二次四平之战后的局势

  大公报记者陈嘉骥在《白山黑水的悲歌》「杜聿明孙立人失和始末」一文中与孙立人的对谈孙於第二次四平街大战时,孙立人对东北局势的分析更是一针见血,以下为原文:

  「 问:孙副长官,你看四平街情形如何,不知道能不能解围,长官部已两天未发战报了。 
  答:四平街现在情形我不大清楚,我未参与指挥,他们也根本没有人来问我的意见,目前已不是四平街一地的失与守的问题,而是如何扭转目前局势的问题。由这些无军事常识的人来指挥作战,不只四平街,就是东北也早晚被他们断送。 

  问:那麽可如何扭转目前局势。 
  答:他们在东北指挥,扭转局势很难。如想挽救四平街目前战局,只有一条路好走,但我说出来,杜聿明也不敢去做!就是命令长春与吉林所有部队,现在立刻以全部力量渡松花江去打哈尔滨。因为林彪所有力量全部集中四平街附近,哈尔滨现在是空城;果能如此,四平街之围自然可解,但我相信杜聿明绝无比胆量。 

  问:如这样一来,长春、吉林等地再丢了,不更糟了吗? 
  答:你这想法与杜聿明想法可能一样,你是新闻记者,当然难怪。杜聿明就是一向这样畏首畏尾,所以坐失许多良机。共匪战术一向是阻援打点,他们可能留有兵力,准备阻挡长春国军南下支援四平;而绝不会,也想不到我们长春军队北上去打哈尔滨;同时,国军如去攻打哈尔滨,匪军必全力去救哈尔滨,那有心去攻长春。再者,就是长春丢了又有什麽关系,渖阳的国军不会跟进再收复吗?我们今日不能与共匪死拚,他们有的是人,我们需要的是战胜而不是死拚,作战最忌畏首畏尾。 

  问:通化附近作战,我们损失那麽大眞划不来,干吗在冰天雪地中去打临江! 
  答:这完全怪杜聿明指挥不当,他根本就不配作指挥官。就拿这次怀德的事来说吧!怀德处在中长铁路西侧,本身根本无险可守,在军事上只配作个前哨据点,而不能做为作战基地。在怀德摆多了军队根本没用,大股敌人来了根本无法守,所以我只在那里摆了一排人;告诉他们有了情况除立刻报告外,要看敌人来的多少,小股窜扰时当然就地抵抗,大股敌军来时,放几枪就可且战且走,给中长路上部队一个准备时间就够了,只要公主岭不失与中长铁路不被截断,匪军拿下怀德也占不久。杜聿明一定要我派一团人去守怀德,你知道不知道新一军一个团装备对多少,在战场上展开了,共匪一个师也非对手,但在怀德这地方受到限制就施展不开。其後,我将这种理由向杜聿明说明,他同意了,我就把这团人(团长姓项)调回来,没有几天杜聿明忽然又让我调回去;在共匪第四次攻势,长春地区作战时,因战场需要我把项团调到长春,我来渖阳後,杜聿明又把部队调回怀德。这一团人像皮球似的踢来踢去,弄得人困马乏;这次项团长回到怀德,一切尚未布置好,共匪趁机而来,这一团机械化部队就白白的给共匪吃掉了。孙立人把手上的手套脱下向桌子上一丢说:这真叫我心痛!新一军一团人多当用!就这样断送了。 

  问:孙副长官,你为什麽不把打哈尔滨计划,向杜长官建议,也许会被采纳。 

  答:杜聿明这种人有胆量去做吗?我绝不相信。我再告诉你一个事实;松花江北岸大桥底下的陶赖昭桥头堡,我在那里摆了三百人,到今天与长春失去联络半年多了,到现在还在坚守着。共匪发动攻势时,杜聿明曾让我把这三百人撤到德惠,我没有撤;我们如不想光复松花江以北地区那没话讲,如将来还想接收北部,还想拿哈尔滨,有这个桥头堡就有用了,将来作战时,不知可省多少力量,可以少死多少人。陶赖昭桥头堡那里有粮食、有弹药、有水、有发电设备,这是日本人预备和俄国人作战经营的永久工事;共匪如想拿这桥头堡,林彪非准备牺牲很多人不可,我有一万分把握,共匪不会随便去攻这个桥头堡。」 


  再贴一份比较客观的剑桥民国史,看完对东北战场的国军为何失利、共军为何崛起,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战虎认为,东北战场的失败对于国军是致命的。


  “1946—1949年的内战”选段

  实际上,军事力量的对比在1947年就已迅速转变。美国军事分析家在1946年9月曾预言,由于需要更多的军队守卫过长的交通线,政府的进攻将在几个月内陷于停顿。然而,由于政府军在训练和装备上所占的优势,这些分析家预见到一种持久的僵持局面;外国观察家“普遍认为,共产党在与政府军的旗鼓相当的抗衡中,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不会赢得最终胜利”。

  没人预见到共产党的指挥员们能把他们抗日游击战的经验转移到运动战的战役中去的速度和技巧。共产党人在保存和发展自己力量的同时,立即开始部署比他们用来与日军作战更大的部队,零敲碎打地袭扰和歼灭敌人。通过将民兵和俘获的敌军士兵编入正规军,以及通过伴随1946—1947年共产党地区土地改革的大规模征兵运动,人员的损失得以弥补。土地改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共产党政权在农村的发展,也使得在1946年政府进攻中不是首当其冲的地区的民众有可能支持共产党,这种支持对于加强该地区的军事行动是必不可少的。

  东北。在东北的总司令林彪的指挥下,这一战略最早被成功地运用于满洲。1946年底,他的部队已推进到松花江以北,政府军对其最后目标哈尔滨做好了春季进攻的准备。但其后,林彪却向政府占领的地区开始进行一系列打了就跑的突袭,这种打法使他在仲夏掌握了满洲的主动权,并在两年以后的决定性胜利中达到顶点。他的时机选择符合一种突击和声东击西的战略,在东北,严寒的冬天开始以后是一个不太可能进行军事部署的季节。1946年11月,当林彪的部队越过冰封的松花江,首次发起一次小规模的牵制性攻击时,这一行动的重要性还不明显。在这次短暂的南下后,他们迅速撤了回去。1947年1月6日,一支估计为6万人的部队再次过江。这一次,政府军至少在一次战斗中伤亡惨重,他们在入侵者撤出前几乎抓不到什么俘虏。政府军的指挥官们因而很担扰,因为他们预料到了第三次攻击。这次攻击发生在2月中旬,但直到2月底才结束。林彪的部队迅速撤离,而没有与集中的政府军接战,政府军这次不肯像1月份作战时那样落入圈套。

  共产党第四次越过松花江作战,从1947年3月7日持续到18日。这一次他们重创了政府军一个师,在撤回前缴获大批武器弹药。这些短程军事突袭的重要性,至此已显而易见了:政府军已遭到削弱,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东北的战略计划已被打乱。对哈尔滨的威胁被延误,共产党的地位则巩固了。1947年5月,林彪接着又发起他的第五次渡江行动,展开了一场密切协作的战役,这一战役标志着结束满洲战争行动的开始。一支有40万人的部队,参加了5—6月进攻满洲中部、南部和西南部的作战行动。其主力部队进攻的目标,是地处满洲两大城市长春与沈阳之间的四平街。在对四平街五个星期的围城作战期间,进攻的共产党军队伤亡了约40000人,而且未能阻挡住派来援救四平街守军的政府增援部队的到达。林彪在6月30日撤去对该城的包围,并撤过松花江后,他本人承担了这一决策错误的责任,这次错误导致了政府四平街防御战的胜利。

  然而,尽管林彪遭受了挫折,他的东北野战军仍然获得了主动权,并且把主动权一直保持到第二年的最终胜利。政府军已被迫放弃了松花江北岸与长春-吉林战区之间的前哨基地,其前线从六个月前的位置南移了大约150英里。政府所据守的长春、吉林和沈阳这几座城市,也因为联结它们的铁路线遭到破坏而被孤立,其中的几条铁路直到战争结束后才恢复。政府军在武器、物资、人员和士气方面遭受的损失,一直未能恢复过来。

  随着共产党人在东北和其他地区不停地展开进攻,政府军陷入一种固守防御的战略。典型的情况是,他们要么从已经失去任何战略价值的过于分散的据点撤退过晚,要么留在城墙和战壕后的据点里,把主动权留给对手,任随他包围与否。据当时的美国军事分析家指出,政府造成东北迅速溃败的原因,是兵力最初过于分散和军队领导无能,最明显的是保安司令杜聿明将军的指挥失当。但是,司令的更换也未能挽救政府在东北摇摇欲坠的命运。1947年年中,即共产党的第五次进攻之后,东北的指挥官换成陈诚将军;而在1948年初的共产党第三次进攻之后,他也被免职。政府军在装备和训练方面仍然占有优势。然而,共产党在战略战术运用上和士气、战斗意志以及共同的目的意识上所占的优越性日益明显可见。

  士气因素当然有多方面的根源。除了国民党方面的腐败、无能以及决策失误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外,尤其在东北,还存在地方主义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接收东北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阻止张作霖大帅家族所支配的半自治性的权力基础重新在那里出现。政府把东北三省划分成了九个行省,并在实际上任命外来人担任所有最高职务。而政府在当地的帮手,则多是些地主以及其他与日本人有过勾结的人,因为只有这些人既不忠于共产党,也不忠于少帅张学良,他是张作霖的儿子和明显的继承人。少帅因他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时所起的作用,继续遭到拘押,也许因为他仍享有众望,尽管人们普遍预料他会被释放,但他还是被流放到了难以逃身的台湾。

  根据当时的记述,日本投降后,东北对国民党的最初支持看来是真心诚意的。但是不久“南方人”就让人觉得讨厌了。他们不公平的接收政策和官员贪污受贿所造成的怨恨导致地方主义迅速复兴。如果政府在东北的行为不那么容易受到批评,那么,地方性忠诚的影响就不会如此强烈了。东北,像台湾那样,是一个被日本人统治很久的地区,经常听到那里的人民评论说,日本给了他们一个比国民党更好的政府。尤其是政府在这一地区反对共产党的努力,如果没有当地领袖人物的参与,几乎是不能成功的。然而国民党对这些人及其所代表的力量,却有着如此强烈的戒心,甚至对他们愿意提供的帮助都一脚踢开。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把这一错误追溯到蒋介石本人,蒋依然“对当地的满洲人抱有成见”。例如一个当地成立的“东北动员委员会”主动请求组织一支防御部队与共产党人作战。但是这个提议遭到拒绝,尽管政府的司令官们根本没有能力组织一支有效的地方游击队。一个曾在大帅和少帅麾下效力的骑兵军官马占山将军,同意为政府工作,被任命为东北副总司令,但他从没有获准做任何事,也没有获准指挥任何部队。同时,政府在东北的司令官们不得不依靠一些“外来人”作为他们部队补充兵员的主要来源。政府军由于在东北的征兵运动失败,因此只能从关内各地获得丧失和受损的师的补充兵员,而关内各地几乎经受不起失去这些兵员。

  共产党人从这些措施所激起的民众怨恨中得到了充分的好处。他们避免采取中央政府对待东北人民的那种倔傲态度,处处都尽可能使用当地人才。大多数从张作霖和张学良的旧东北军中幸存下来的部队,就像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那样,转向了共产党。共产党将他们当作联军欢迎他们,并允许他们保留原貌,作为林彪全面指挥之下的一支非共产党部队。随着共产党掌管的地区的扩展,东北野战军已能靠当地征兵扩充正规部队;它还组织了一支有战斗力的第二线非正规部队,并动员了一百多万支前民工,在后勤部的指挥下执行任务。

  当时的一位作者概述了共产党的成就:
  须知共产党挖起铁轨埋地雷、丢炸弹,并不是共产党人在这么做,而是老百姓替他们这么做的。中国共产党过去在东北没有兵,现在他们有的是中央不要的兵。共产党过去没有枪;现在有的是中央政府保管不善送给他的,甚至还有偷卖给他的枪。中国共产党没有人才;现在他们任用的是中央不要的弃材。

  国民党政府由于不顾民众要求与感情的惯常做法而受到很坏的对待,几乎不可能有比这更合适的例子了。




天涯/汉之战虎 2015-09-05 22:43:10

[新一篇] 臺北誠品書店:不能錯過的文化風景

[舊一篇] 振興中華之看中國4000年前的閱兵!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