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我写的不是性,是人性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原标题:冯唐:我写的不是性,是人性

近日,作家冯唐就辞职风波在微博上发表声明,但有关他在职场与写作上的新计划仍引发读者的关注。昨日,晶报记者在香港书展上专访了冯唐。关于辞职、写作、未来计划、日常生活等等,冯唐对各种问题来者不拒。他的新长篇《素女经》近日由香港天地图书推出,该书内地版本《不叫》将于8月由金城出版社出版。

辞职后40%时间用于写作

日前,冯唐发微博确认从华润医疗集团辞职。在接受晶报记者采访时,冯唐自言不方便讲细节,但他交了辞呈之后,觉得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更自由支配在他看来最为珍贵的时光,做最想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包括,继续完成小时候的愿望:写完上天交给他的十本长篇,目前出版的《素女经》已是第六部,剩下的四部,已在心中,只等落笔。其中包括以三世章嘉活佛与乾隆皇帝为主角的《圆觉经》,以诗人顾城的故事为蓝本的《山海经》等。他说,以前有工作的时候,写作只占10%时间,现在可能会用40%的时间写作。

冯唐自称,过了40岁之后,“最为感谢的就是别人愿意花在我身上的时间,最为吝啬的,就是我花在别人身上的时间”。他说,世界上有那么多美好有趣的事情,值得去花时间,比如美食与玩耍,他甚至还想学习甲骨文,研究宗教,想做翻译家,目前确定了要翻译泰戈尔的两部代表作《飞鸟集》与《新月集》,在有趣与好玩之外,他要做一个对世界有用的人,除了自渡,也要渡人。

志在挖掘“大坨的人性”

冯唐的新书《素女经》与此前在香港出版的《不二》,在民间有“黄书”之称。他认为《素女经》更世俗,更接地气,写的是身边的清华理科男的故事,他说:“尽管无数人写了无数小说,关于爱情、奸情、婚姻、婚变,但是似乎这些表象之上和之下,还是有大坨的人性没被挖掘出来,于是,就有了这本《素女经》。”他希望通过此书,深挖人性,诊断问题,解决问题,希望读者不要停留在所谓肉体问题的层面上,看到精神层面的问题,“我写的不是性,是人性,不是黄书,是纯文学”。

此书中,冯唐也穿插了一点形而上的描述,涉及地球之外的时空,因而从广义上而言,冯唐认为,此书也是他的第一本科幻小说。

小说解决内心的肿胀”

写作会有被掏空的累感

晶报:适逢香港书展,谈一下书。你认为纸书会消亡吗?

冯唐:不会。第一,跟物质感有关系,人有时候是希望抓住一些实物的,比如,大部分人有个房子的时候,都希望有一些柜子、架子或者箱子放自己私人的物品,很少有人家里空空荡荡,弄得跟酒店一样,一直拿着箱子出出进进,临死的时候再拿着箱子去医院,这种人非常少。人的本性都希望有一些实体的书摸摸,有一些私人的物品可以拥有。别说人了,鸟还会捡一些小石头小羽毛放在自己的窝里呢,这是生物的本性。第二,纸张有触感和味道,而人是需要这种触感与味道的,这些电子书是无法替代的。第三,对于单本书而言,最方便的,还是纸书,打开电子书要好几个动作,而书直接打开就可以了。

晶报:你本人说话与书里所呈现的冯唐有点距离,文字里的冯唐貌似更自负霸气一些。

冯唐:你觉得我本人还不错对吧?文字里可能更嚣张一些。内向的人可能会在文字或者音乐里面呈现出另一面,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坏人,只不过想在文字里揭示一些世界的真相而已。

晶报: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吗?

冯唐:嗯。内向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如果你给他两个小时自由时间,你看他做什么,看他选择自己待,还是选择与一个人说话。我100%会选择自己待着。我习惯一个人安静地待着。

晶报:写作对你来说累吗?

冯唐:很累,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但是这种累就像去健身房一样,虽然很累,但是非常轻松、舒服、快乐。作家的手艺,就是能够把别人心里有的东西,用笔说出来。

很多人内心都“肿胀”

晶报:爱你的人称你为“男神”,不喜欢你的人说你自恋。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冯唐:如同世间绝大多数事物一样,除非你只认识几个人,大家可能意见一致,但是只要认识你的人达到两位数字,难免会有各种意见。随他们便吧。我也琢磨,大家喜欢我啥呀,不喜欢我啥呀?我就这个问题问过我相对比较远的朋友,结果他说:除了长得好,其他都是附加功能。但是作为作家,还是希望书写得好。很多人说我太自恋,但是,自恋对我而言是一个伪命题,它不是喜欢自己还是喜欢别人,喜欢A还是B,而是说,作为当事人本身,他对美好的事物有没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如果你真好,别人该喜欢就喜欢,如果我非说自己打篮球比姚明强,那是我傻。

晶报:我发现你特别喜欢用“肿胀”这个词,这么多年过去了,写作上有哪些变化?

冯唐:我最开始喜欢用“肿胀”这个词是在学医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发炎就意味着红、肿、热、痛,一般都会肿,肿这个状态特别有意思,它不是流血,不是癌症,但只要红肿还在,只要你还没有挤,它就一直会困扰你。你说是不是不能解决,其实也能解决,挤出去就好了。这很像写作过程本身,虽然这个比喻有点冷,但我一直觉得很贴切,就像是说,你被一个人性的问题困扰了,挥之不去,会死人吗?也不会死人,但你会觉得别扭,会觉得有个东西在心里面,但是你写出来后,通过这个表达,对写作的人来说,内心的肿胀可以缓解。对于读者来说,如果别人也有类似的问题,那他的内心就觉得并不孤单,会有同病相怜之感。写长篇小说,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途径,《素女经》最简单的归纳,就是一个清华理科猥琐男海归创业、私奔的故事,但是,远远没这么简单,它涵盖着一个理科生对世界的质疑,包括外面的世界,内心的世界,包括中国的与外国的。这本书的缘起,来自于我身边的人,他们已经有很多的个人财富,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是他们还是不能完全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有一系列的困境,我找到一个文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问题……这本书与写《万物生长》、《欢喜》等一样,解决内心肿胀,但不同的是角度,以前是半自传的角度,是自己的一孔之见,当时的阅历毕竟浅,但能保证真实,就能保证一定的典型性,至少有这么一批人。慢慢地,随着见识的增长,会看到别人的困扰,然后把它写出来。

晶报:对于《不二》与《素女经》,普通读者难免会留意“性”这个层面,你期待读者能够读出怎样的冯唐?

冯唐:我对读者怎么看我并不太在意,因为毕竟那是他们的事情,而且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我的目的相对比较单纯,拿性爱当作一个切口,我切下去,因为这个切口相对比较自然,重要的是走下去。写《素女经》,我想达到的目的是:给我一个周末,解你十年情困。

晶报:你心中的读者是怎样的?

冯唐:我心目中的读者,还是女生居多,我没有大数据,但做过小范围的抽样调查,发现男生基本不读文艺书,如果一个男生拿着一本安妮宝贝的书,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

创作时放开尺度,不考虑出版问题

晶报:你书中的性爱描写众所周知,这方面你的偶像是谁?

冯唐:有的人写性,犹如杂花生树,群英乱舞,而我写性,是为了解决灵肉冲突。这方面,我以为写得好的是《金瓶梅》,写得真实,不夸大,如同喝水吃饭,也有欢乐精神,没有让人觉得性是肮脏的,而是有一种正面欢乐精神,这是其可取之处。国外的作家里,我喜欢劳伦斯与亨利·米勒。

晶报:你在写作之前,会自我审查吗?

冯唐:在尊重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规范的前提下,我会自由地去写作,我会防止两种自我审查,第一,不考虑能不能出版;第二,不迎合市场。否则,我离纯文学就太远了,就朝通俗文学的方向走了,这不是我写作的初心。我一般会放开写,然后给编辑全权去改。《素女经》内地版叫《不叫》,将于8月中旬出版,删除了2万字,但是我补充了几千字,但即使如此,这本书依然是好东西。

晶报:你对名气怎么看,有过为名气所累的阶段吗?

冯唐:关于名气,我不赞成成名要趁早,名气应该是自然而然比较好,如果10年前我有今天的名气,我不认为我能够驾驭得好,有可能我被巨大的夸赞搞得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也可能因为被谩骂而过分贬低自己,不会像现在这样,对自己有基本正确、基本平和、基本合理的认识。修行到一定的程度,你的笃定感会更强。

晶报:被上头条的感觉如何?

冯唐:上头条的感觉很怪,基本上像一艘船出去,周围射来无数的箭,你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需要练习自己内心。

晶报记者 尹维颖 /文、图


晶报 2015-08-26 21:56:55

[新一篇] 莫言:人類的好日子已經不多了

[舊一篇] 淺評民國選舉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