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 簡體 傳統 |
荆楚网-三峡晚报(武汉)
三峡晚报讯
本报记者冯汉斌 通讯员王奇笛 张晓强 高光成
兴山追悼朱璧成有关公函。民国抗战徽章。
抗战后期,为提高中国军队素质、鼓舞斗志、加强反攻力量,国民政府提出了“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动员全国学子参军抗击日寇。风声所播,全国响应,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由此展开。宜昌市档案馆珍藏的相关抗战档案及实物,真实见证了当年宜昌学子的抗战英姿。
为抗日战士朱璧成女士设置的灵堂。兴山县档案馆供图
青年军证章见证当年盛举
宜昌市档案馆珍藏着一枚定名为“中华民国白底红字黄梅花纹青年军第171号圆形铜徽章”的证章,它和馆藏民国抗战史料共同见证了抗战期间宜昌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踊跃从军的盛举。据宜昌各县市抗战史料不完全统计,民国三十三年冬,当阳、兴山、秭归、宜昌县、五峰、长阳、宜都等地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动知识青年从军,其中当阳、兴山、秭归和长阳还专门成立了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委员会,形成了以县领导为主任委员、各机关团体首长为委员的组织领导格局。各地有识之士莫不争先恐后,踊跃应征,竟超过政府配额很多,报名人数均突破百名,尤以长阳从军人数最多,一次录取了173名。部分体格学力不够未能录取者,也请求以其它方式尽效忠国家、民族之责。
据《宜都县抗战史料》载,当年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从军时,时任宜都县长的陈宗荣首先响应,“继起而应招之热血青年百数十人,分批编入青年远征军各师受训”,哪知战争形势后来突变,敌寇很快投降,陈宗荣未能身赴战场,为此,当时的档案评价他说,“其志气足以动天地而感鬼神,其勇气足以使敌寇胆寒,更为奴颜事敌者愧赧”。
兴山县花季少女殒命成仁
在这些青年学子中,兴山县的女学生朱璧成尤其值得一说。朱璧成生于1926年冬,上面还有两个姐姐。1939年她肄业于兴山县立初级中学,因品学兼优,后到四川万县,在武昌大公中学高中部继续学习,为当时学校有名的高材生。抗战后期,怀着满腔爱国热情的朱璧成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报名从军,在四川万县入营后,即随队赴重庆,编入从军女青年军第五队接受训练。不幸的是,朱璧成从军的当年5月7日,其母校大公中学即接到青年远征军编练总监部从军青年服务总处的来电,称“本队学生朱璧成,于冬日午前学习手枪,分解结合时,因失火伤殒”。当年的重庆《大公晚报》详细报道了这一不幸事件:“从军青年第五队于昨午举行实弹射击,由康教官率领操作,待子弹装入枪膛后,康教官不慎,手指误撞开关,即时砰然一声,女生朱璧成乃饮弹而死,众女兵以该同志死于非命,皆痛哭失声,闻此惨剧发生后,女青年队之高级长官,已呈报主管当局,除对死者从优抚恤外,对该失职教官不以枪口朝天而误毙女兵,并将予惩处。”
事件发生后,万县和兴山两地分别电请中央予以抚恤,并分别发动各界举行追悼大会,以慰英魂而安忠烈,朱璧成终葬于重庆大坪。极为难得的是,当年兴山县政府为抗日战士朱璧成女士殉职举行追悼大会的照片,被载入民国版的《兴山县抗战史料》,得以一直留存至今。
网载 2015-08-25 16:32:1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