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中国地方政府财政危机即将到来!(图)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我曾多次说过,中国房地产危机的根源是银行危机。那么中国的银行危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2008年年底,我们的政府推动了“四万亿投资计划”,这四万亿元投下去,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三方面的重大冲击。

第一,地方政府为了疯狂搞建设借了大量的钱,但是它们已经没有偿还本钱的能力,甚至连还利息都很吃力,所以中国的地方债危机可以说是一触即发。审计署2013年6月发布的报告称,我们36个地级市的负债总额高达3.85万亿元,这里面16个地级市(包括9个省会城市)的负债比例甚至超过了100%。什么叫负债比例超过100%?就是说这个城市已经资不抵债了,属于技术性的破产。那么如果审计署的这份报告取样准确,我们全国很有可能44%的地级市都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

第二,国企透过“四万亿投资计划”进行疯狂的扩张,使得经营效率大幅下滑。这就是为什么2012年中国股市前十大亏损企业统统是国企,而且总亏损达到了497亿元。所以我们的国资委在2012年10月的时候特别说,未来三到五年将是国企的严冬。

第三,民营企业遭到冲击,什么冲击?第一个冲击“国进民退”。政府推动“四万亿投资计划”是以国企为主导,结果民企的经营地盘被国企大幅度剥夺。第二个冲击是资金链断裂。因为我们的大型商业银行基本都会受政府意志的影响,所以在选择服务对象时会向国有企业倾斜,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民营企业在资金来源上的弱势地位。比如,2012年7月份浙江爆发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潮,它的导火索就是2012年下半年建行从浙江的庄吉集团抽回资金2000万元,而庄吉和另外89家民企有交叉担保,直接导致了300亿元的资金链断裂。这之后就出现了,600家浙江民营企业联合上书浙江省政府要求资金宽限的事件。

这三个冲击又带来了银行危机,为什么?因为地方政府办的平台债公司、国企、民企恰恰是银行最重要的客户,如果它们三个同时出现了资金危机,那么银行还能独善其身吗?那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2012年6月,16家上市银行中有10家的股价跌破了每股净值,而且在非银行类股票市盈率接近30倍时,银行股的市盈率只有5倍。这就是危机的前兆。那么到了2013年6月,我们的商业银行爆发了第一次“钱荒”,就是因为我前面讲的三大客户爆发危机很难还钱,银行资金出现了短缺,只有向其他银行拆借。最后发现其他行也没有钱了,于是6月20日的同业拆借利率暴涨到30%左右,相当于银行也开始借高利贷了。2013年12月17日,商业银行又爆发了第二次“钱荒”。那么在2013年年底,银行体系终于透露出了两大警告:银行的资金严重不足,很多股份制银行的资金成本达到了5%。

我想请问各位,如果你是银行的行长你怎么办?第一,你是不是希望资金能够迅速回流,所以对放款时间最长的贷款肯定是不想贷,因为资金回流太慢;第二,希望停止办理放款利息最低的贷款。哪一种贷款放款时间最长而利息最低?就是房贷、按揭。这就是为什么从2013年年底开始,中国70%的城市全面停止办理按揭,这加重了房地产的萧条情况。

到这里,我在之前所说的房地产危机就统统能够贯穿起来了。2014年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是41661亿元,同比下降8.9%,降幅比1—7月扩大0.7个百分点。那么这个下跌的情况只有在2008年短暂出现过,但是如此长时间的下跌还是前所未有的。到了2014年5月份,银行一看房产交易达不到预期,于是乎停止办理中小开发商的贷款,这个雪上加霜,最终导致楼市今天的萧条。

我曾经分析过各地纷纷松绑限购令这件事,这是各个地方政府挽救房地产,进而挽救地方财政的方法。但是取消限购就能救楼市吗?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2014年开始,我们全国的商品房销售可以说是量价齐跌。2014年6月,我们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与2013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6%和6.7%;到了8月份,多地都取消了限购,但是这两个数据和2013年同期相比竟然还是分别下降了8.3%和8.9%。请各位注意,统计局的数据相对保守,但如果连统计局都认同我们的房地产市场销售量价分别下降了8.3%和8.9%,你能不能想象实际状况的可怕呢?取消限购不仅没有提振楼市,反而出现房价持续下降的情况。这就应验了我前面所讲,这一波房地产萧条是因为银行危机所导致的。

房地产危机又会引发哪些其他危机?

首当其冲的就是地方财政危机。我给各位看一个数据,2014年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1%,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9%,可以说是几乎创下了历史的新低,可就是这个数字我相信都是有水分的。另外,2014年9月29日,大陆党媒刊登了《房地产低迷地方财政“空转”抬头》的报道,认为地方政府有用财政资金填补税收窟窿的嫌疑。怎么做的?地方政府动用财政资金借给企业,比如说100元钱,让他们拿这100元钱去交税,然后企业的税金又以税收形式缴回财政。这相当于同一笔钱空转一轮,以倒账虚增收入、虚列支出的方式,完成各方面的年度指标。文章还指出,2013年某市财政“空转”资金占它全部财政收入的比率达到了15%。更可怕的是,这一现象在中国的县级政府更为普遍和严重,“空转”资金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很可能高达30%。

我们来做一个比较极端的研究,如果把2014年8月份财政收入中的“空转”资金去掉,那么我们当月的财政收入增幅就是-6%,是一个负增长。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压力是非常巨大的,我甚至都担忧很多地方政府会因此而发不出公职人员的薪水。而令我感到更加不安的是,我们巨额的地方债不要说还本,就连付息,地方政府可能都做不到。

我将全中国划分成六个板块,来和各位仔细分析一下目前的地方债情况。先说东北,以辽宁省为例,2014年1—8月份,全省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4%,增速回落了4.6%,比年初预算增幅低了7.1%。财税收入增幅只有1.3%,比年初预算增幅低了10%。其中,房地产的税收自2014年2月份以来,已经连续七个月负增长。北部以内蒙古为例,2014年1—8月份,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3%,增速回落了6.2%,其中税收负增长1.3%。最惨的是2014年头五个月,内蒙古的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2.4%。中部以安徽省为例,2014年1—8月份,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6%,增速回落9.2%。西部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2014年上半年的财政收入增长21.1%,增速上涨7.5%。告诉各位,这是因为前一年的基数低,实际的增长金额仅完成了预算的41%而已。西南以云南省为例,2014年1—7月份,云南省财政收入增长5.4%,增速回落13.9%。云南省财政厅厅长陈建国说:“由于经济下行、企业效益下滑、房地产市场降温等因素持续存在,加之我省特殊的产业结构和税源情况,完成全年财政收支任务将十分艰巨。”南部以最发达的广东省为例,2014年1—8月份,广东省的财政收入增长了13.85%,增速回落0.86%,财政收入增速呈逐月回落的趋势。其中,2014年1—7月份广东省财政收入增速分别为23.69%、19.23%、16.22%、14.32%、14.77%、15.27%和14.61%。

以上六个地方的财政数据都完全来自于各地区财政局,而且各位请注意,就是这个数据按照新华网的报道,我相信都是有相当的水分存在。而包含了水分的数据都如此糟糕,我们可以想象地方财政的真实困难程度。

我在前面说过,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危机,怎么解决?还得从房地产上下手。于是我们就在2014年看到了二三线城市纷纷取消限购的通知,而且央行也采取货币手段刺激楼市,同时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还本付息压力。

但是根据我在各地调研的情况,我们的二套房贷款不是那么容易获批的。为什么?根据央行的规定,如果你还清了第一套房的贷款,就可以申请以七折利率的形式贷到第二套房的贷款。那么在一些地方,当老百姓还完第一套房贷后,银行可能不会再给你贷款买第二套房。为什么?银行要确保自己的资本金用在回报更高、周期更短的地方,比如把钱贷给企业。所以,在央行新政出台后,我建议各位审慎借贷买第二套房,因为你很有可能碰到银行拿了你还完的钱用于其他渠道,而不会把钱再借贷给你的情况。至于地方财政会不会因为楼市持续低迷而难以为继,一些银行根本不会考虑这些。

最后,我给各位再梳理一下中国当前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的前因后果。首先,2008年11月颁布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埋下了一系列危机,使得参与其中的地方政府爆发了债务危机;其次,国企由于配合“四万亿投资计划”成为投资主体,且疯狂扩张,最终爆发了效率危机;第三,民营企业受到“国进民退”、资金链断裂两大危机影响。这些危机主体也都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银行又被拉下了水。所以我们看到,2012年6月,16只银行股中有10只股价跌破每股净值;2013年6月,商业银行爆发第一次“钱荒”,12月爆发第二次“钱荒”;2013年年底,银行资金出现不足,股份制银行资金成本高达5%。这些都是银行危机的警告。

银行怎么处理危机?停止办理房贷,从而催生了2014年开始的地产疲软风暴。到了2014年5月份,银行停止办理中小型开发商的贷款,给疲软的楼市雪上加霜。2014年5月24日,央行表态不救市,但是地方政府因为财政非常困难扛不住了,于是乎47个限购城市中有42个城市取消了限购。但2014年1—8月份,我们的房地产市场还是萎靡不振,大部分城市都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到了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仅增长6.1%,其中税收增长率只有1.9%,创下新低。这个时候中央政府坐不住了,于是乎央行在2014年9月30日宣布了更加利好于楼市的货币政策。这就是今天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系列的问题之所在,坦白讲,我在2008年、2009年就在不同场合做过预测,但遗憾的是,我的担忧都成了现实。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告诉各位,买住宅的时候千万注意,从今以后不要再关心房价是涨是跌,而是要看房子的性价比,性价比高的涨、性价比低的跌,这才是正常。未来房价可能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区、同一个街道也应该是有涨有跌,这才对。因此,我建议各位在买住宅时要尽量满足四个条件:第一,住宅是否具有本地的特色;第二,是否是学区房;第三,是否是地铁房,交通便利;第四,是否是刚需房。具备条件越多,这个房子就越抗压。所以我建议各位,以后选择房地产要像选股票、选产品一样,要做够大量的调研,长期思考,才能做出最佳的选择,因为房价有可能呈现多样化的发展。


郎咸平 2015-08-23 08:55:53

[新一篇] 股市之后的出路 其實國家已經指明出路

[舊一篇] 人販是否該判死刑?一名小法官眼中的罪與罚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