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望而却步之地我们创造奇迹 开荒不只是种田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前言
铁血军事
这里是叫“北大荒”,几千年来没人真正征服过他,俄国人不行,清朝人不行,日本人也不行,而现在它变成了“北大仓”。
关注“铁血军事”,有趣有料内容及时分享!


北大荒为何一直荒
世界上有三块着名的黑土地:一块是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是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还有一块是中国黑龙江的“北大荒”。
气候原因:
这块总面积5.53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之所以“荒凉”,源自气候和历史原因,南部年平均气温为2.6℃,北部年平均气温仅为零下3.5℃,历史最低温度达零下40℃,自古以来即为苦寒之地。
战争原因:
清朝时期,满族人口大量迁入关内,使沙俄势力乘虚而入,哥萨克匪徒到处杀人放火。
清王朝为了巩固祖宗的“龙兴之地”,下令废止招垦,实行长达200年的“封禁”政策,直接导致其变成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向北大荒腹地开发,却连遭惨败,不少开拓团成员葬身于沼泽之中。



一:自力更生去开荒


1947年,这所房子是北大荒的第一个农场开荒总指挥部。与战士们自己搭建的马架子茅草窝棚相比,已经算是“豪宅”。


1946年6月,林彪指挥的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前身,羽翼未丰),被几十万国民党军精锐大败,被迫撤至松花江以北地区。
当时,解放战争正在激烈进行,人财物极端缺乏,中共中央要求大家自力更生,于是省政府调拨了三台旧拖拉机(日本开拓团遗弃的),一辆烧木炭做燃料的汽车,5名工作人员,11名技术人员去开荒!
几个人和上级拨的1500元钱。荒原上赖以栖身的唯一的房屋,是日本开拓团训练学校旧址,只剩下断壁残垣。
割几捆草堵上窗户,在地面铺上厚厚的羊草,就算安家落户了。12月正式确定这里为场址,定名为东北行政委员会通北机械农场,任命周光亚为场长,全农场只有79个人。
北大荒最让人厌恶的是蚊子,劈空一抓就是一把。到了晚上,蚊子全体出动,‘嗡嗡’声不绝于耳。蚊帐里一次灭个几十只蚊子是常事。



二:部队屯垦时代



这种茅草窝棚,就是当年垦荒官兵的栖身之地。


1952年2月,毛主席批准31个师转为建设师,其中参加农业生产建设的有15个师,主要在新疆和黑龙江垦区。
1954年共和国成立五周年,苏联政府向我国赠送了可供30万亩耕地使用的机械设备。
1955年5月初,友谊农场开始开荒,到6月9日共机械化开荒39.3万亩
到1957年已拥有耕地45.5万亩,拖拉机97台、联合收割机96台、汽车60台,职工2360人,总人口5400人。
这是中国第一个用比较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起来,并实行科学管理的国营农场。
三:日本人望而却步




官兵们在泥水沼泽地里收割野草建设农场场部。建场之初草的用处可不少,脱土坯,建拉合辫草房,扇房顶等等。


谁能想到当年这片日本人未能征服的不毛之地,50年后能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粮食基地之一。
1954年3月,王震将军两次动员刚从朝鲜战场归来的第五师去北大荒,1955年元旦,第一个以铁道兵部队番号命的农场:八五0农场在虎林建成。
1954年至1956年,王震将军命令铁道兵二、三、四、五、六、九、十一师的复转官兵,近两万人马,来北大荒安营扎寨开荒造田。
国营农场很快由15个发展到96个,耕地面积由41万亩发展到457万亩,拖拉机由1.1万马力发展到6.2万马力,年产粮食由2400万斤增加到4.54亿斤。
四:十万大军进军北大荒




1958年,解放军十万转业官兵进军北大荒,照片里这位书生气十足的军人,叫王承烈,他也是其中一员,而且是住在上海华亭路42号大宅里的富家子弟。
他的父亲是上海协新毛纺织厂总务科长,1963年退休。姑妈嫁入无锡唐氏家族(协新毛纺老板),唐家后去香港发展,后辈中有一位是香港财政司长唐英年。


一位历史学家曾对十万官兵进军北大荒作如下评语:“转业官兵们的丰功伟绩值得大书特书,作为垦区的中流砥柱,他们不仅为三江平原的开发奉献了全部心血,而且树立了成千上万个忠诚爱国者的形象。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会师到冰天雪地莽莽千里荒原。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还留着创伤,却始终巍然不动,坚守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他们没有索取只有奉献‘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他们以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无言的行动,树立了一座座雄伟而壮丽的丰碑!




前人创业的艰辛,是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


仅1958年开荒即达345.7万亩。1959年,中国制造的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在北大荒投入使用。
五:中国的大粮仓




黑龙江垦区牡丹江分局8510农场(兴凯湖畔)北大荒纪念馆记录着这段传奇历史。


在这片亘古荒原上,经过百万农垦人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国有机械化农场群,
到1995年,黑龙江农垦总局粮食总产达到100亿斤,提供商品粮70亿斤;2005年达到200亿斤,十年翻了一番,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9年更是突破300亿斤大关,达到330.5亿斤(1652.5万吨)。2009年,黑龙江垦区完成总播种面积3974.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831万亩,比2004年增加了1018万亩。
2010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达363.6亿斤,其中商品粮339亿斤。这个数字意味着黑龙江垦区用仅占全国1/45的耕地,可为1亿人提供一年的口粮。在满足中国四个千万人口级直辖市(京、津、沪、渝)和解放军百万大军全年粮食需求后还绰绰有余。




黑龙江垦区全机械化作业式农场,拥有数万台套大型农业机械。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蕴含着百万农垦人半个世纪的血汗努力,也见证了工业化对于农业发展带来的飞跃式突破。
北大荒只是毛泽东时期奠定中国工业、农业基础的一个缩影。
工业才是强国之根,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没有强大的农业。
六:农场只是种田?



1979年前后,黑龙江垦区八五五农场(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4师第41团)。
该农场建于1955年,1959年改为八五五农场。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改为“金沙农场”,1979年改为八五五农场,隶属牡丹江农场管理局。全场耕地50万亩,人口1.5万人。


八五五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以东46公里,兴凯湖西北60公里,距离中俄边境仅50公里。
——农场,并不仅仅是种田而已!




北大荒(黑龙江垦区)东部,中俄边境农场分布。


如果你注意到地图右侧中俄边境的“珍宝岛”三个字,便会知道这些沿中俄边境密集排列的农场意味着什么。
北大荒开发之功在千秋,并不仅仅只是解决中国粮食供给问题而已。
七:这只是发射“农药”的无后座力炮




1979年前后,黑龙江垦区八五五农场(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4师第41团)战士在擦拭保养56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1969年3月15日8时2分,珍宝岛保卫战中最大的一场战斗打响。苏军集中使用200名步兵、20余辆坦克和30辆装甲车发起进攻。我方56式75mm无后坐力炮排配置在主阵地后方江叉东面的3号阵地。炮8班用该武器击毁两辆苏军装甲车。


该炮存在穿甲能力不足问题,破甲厚度150mm/30°(最大破甲厚度180mm/90°),无法击穿苏军T-62坦克正面装甲。于是我国军工部门开始研制新型无后坐力炮,这就是后来在中越战争中大显身手的65式和78式82mm无后坐力炮。



铁血军事 2015-08-23 08:55:32

[新一篇] 慢讀蘇州 這不是園林。這也是園林。什么是園林?

[舊一篇] 腦殘是如何發生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