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 簡體 傳統 |
撰文|山水微言 来源|关天茶舍 摘要:胡适“暴得大名”,虽有运气,更是实力。他是中国新文化的引进者、启蒙者、开拓者,在中国思想界、文化界、学术界开风气之先,领时代之先,其思想方法和学术观点影响深远,泽被后世。 胡适(1891年-1962年),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910年入康乃尔大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46年7月至1948年12月任北京大学校长。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 文学革命 暴得大名 “恢复这多年无声的中国。”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的台湾校园歌曲,名叫《兰花草》,改编自胡适1921年10月4日写的白话诗《希望》。 胡适对中国思想、文化和社会最大、最深、最远的贡献,是他首倡白话文运动,掀起“文学革命”,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是第一部白话学术论着,他的《终身大事》是第一部白话戏剧,他的《短篇小说》是第一部白话翻译外国文学作品集,他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诗集,白话诗《希望》就是其中一首。这些均为开山之作。 《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新文学的“八不主义”,是胡适的成名之篇。先在《留学生季报》发表,反响风平浪静,泡沫都没起一个,又抄了一份寄给国内的《新青年》。陈独秀独具慧眼,在1917年1月1日《新青年》上发表后,文章轰动全国,胡适风靡学界,成为文学革命的“宣言书”、“播种机”。胡适当初没想到,“一稿两投”竟然无心插柳柳成荫。历史吊诡之处在于,这篇大作拉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帷幕,却用文言文来写。 胡适打响了新文化运动的“第一枪”。陈独秀接着写了篇《文学革命论》,首提“文学革命”概念,狠批“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比胡适的“火药味”更猛。胡适继陈独秀之后又写了篇《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他刚出道、出名,典型的文艺“小鲜肉”,鼓吹“革命”还有些心虚,所以标题中加了“建设”两字缓冲。 陈独秀、胡适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双子星座”,或者说是“双发动机”。两人带领志同道合者推波助澜,星星之火,迅速成燎原之势。1920年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训令,“自1920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 4月再发通告,分批废止旧国文教科书,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其他各科教科书也“参改语体文”。流行了几千年的文言文,仅用3年多时间,就被白话文取代了。 鲁迅在《无声的中国》演讲中认为,胡适倡导的白话文运动,“恢复这多年无声的中国”。周策纵在《胡适对于中国文化的批判与贡献》中评价,“白话文在一切写作文件上都成了正宗,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是胡适对中国文化的最大贡献。” 余英时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中感慨:“胡适以一个二十六七岁的青年,回国不到两年便一跃而成为新学术、新思想的领导人物,这样‘暴得大名’的例子在中国近代史上除了梁启超外,我们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胡适也不矫情,毫不吝啬地称赞了白话文的作用和地位。认为语言的形式不打破,思想内容的更新无从谈起。白话文运动就是中国人精神解放的第一步,破除掉第一层“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他在《尝试集自序》中写道,“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字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在《口述自传》中又说:“这一个转变简直与西洋思想史上,把地球中心说转向太阳中心说的哥白尼的思想革命一样。” 道不同不相为谋,新旧文化难免有碰撞、有火花。蔡元培主掌的北大“兼容并包”,各式学术大腕云集,趣闻逸事也多。黄侃推崇“国故”,师从章太炎,瞧不起新文化。这个“狂狷”思维敏捷,口才了得,与胡适泾渭分明,互存芥蒂,常调侃胡适。 例如,黄对胡说:“你口口声声说要推广白话文,未必真心。”胡不解,问何故。黄说:“如果你身体力行的话,名字不应叫胡适,应叫‘往哪里去’才对。”又如,黄侃常在课堂上大骂新文化,大骂胡适和师弟钱玄同。“假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用白话文发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个字,而用文言只须‘妻丧速归’即可,光电报费可省2/3。”
天涯观察 2015-08-23 08:54:4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