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 簡體 傳統 |
撰文|蔡慎坤 来源|天涯博客 财政部25日宣布:自2015年6月1日起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50%。其中,西装、毛皮服装等的进口关税将由14-23%降低到7-10%,短统靴、运动鞋等的进口关税由22-24%降低到12%,纸尿裤的进口关税由7.5%降低到2%,护肤品的进口关税由5%降低到2%。 下调进口关税,有助于民众更加便捷地买到物美价廉的海外消费品。随着进口扩大,价格降低,中国人赴海外买马桶盖、抢购奶粉现象将大为减少。由于关税偏高,中国进口商品售价明显高于原产地价格,导致不少民众赴海外“扫货”,购买力流失国外。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2014年中国境外消费额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另据中国奢侈品专业研究和顾问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2014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中国去年出境旅客人数连续第五年以20%的速度增长,达到1.7亿人;人均境外购物消费额达到632美元,居全球第一。 中国人每每从海外回来,都是大包小包满载而归,里面塞满了自已中意的商品,或者是朋友嘱托捎带的商品,大到名贵手表,小到蒸锅炖锅以及品牌服饰、奢侈皮具,奶粉香水、红酒餐具甚至是马桶盖垫都是应有尽有。按说“中国制造”早己风靡全球,出国旅行大可不必如此辛劳疯狂购物。但现实又迫使中国人乐此不疲加入到汹涌的海淘大军中,因为在国内,同类商品要么价格奇高,要么就是假冒伪劣,让众多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缺乏足够的信心和信任。 中国制造本来有劳动力的优势及资源的优势,但同样商品的价格却比国外贵很多。中国还不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体,对外贸易壁垒也很高。贸易壁垒包括关税、进口限制、换汇限制、外汇政策等,结果导致海外商品不能像在开放国家的市场一样在中国国内正常销售,因而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除了关税,中国还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加征消费税,很多奢侈品或者是一些日用商品,都是消费税重点照顾的对象。需要缴纳消费税的商品包括烟、酒、鞭炮、化妆品、首饰及珠宝玉石、高尔夫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摩托车、小汽车等。共有13个档次的税率,最低3%,最高56%。 在海外购物,除了品牌放心质量可靠,价格自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美国许多城郊的奥特莱斯,是中国人最爱去的地方,那里面形形色色的知名品牌可谓琳琅满目,即使没有碰上打折季,许多大牌服饰、皮具的价格也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一些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服饰,在中国的商场卖得很贵很贵,而在美国的商场却只卖出淘宝价!想想这些“中国制造”不远万里,来到美国,除了长途运费,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高,美国人均收入水平也高于中国,却能享用到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与深圳毗邻的香港,国内游客包括深圳市民,这几年最热衷的事情,就是去抢购各种货真价实的名优商品,而进口原装奶粉常常一上架就被中国人抢购一空……鉴于中国人对奶粉的抢购习惯,一些西方国家接连推出了一系列购买洋奶粉的限购措施。去年元旦前后,香港甚至出台规定,大凡赴港旅客只能携带两罐奶粉离境,违规者可判200万港元罚款和最高7年监禁。如此严厉的限购措施,以前闻所未闻,只是因为中国人海外购物太过生猛所致。 一个靠出口创汇崛起的制造业大国,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需求的庞大市场,却生产不出让中国妈妈们放心的奶粉,这显然不是一般的耻辱。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奶粉长期过不了质量关?一个涉及千家万户的婴幼儿产品何时才能让中国妈妈们放心?这是“中国制造”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也是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反思的问题。中国人到海外疯狂抢购,并不意味着崇洋媚外,也不是什么钱多人傻!中国人也曾坚定不渝的支持国货,支持本土生产企业,可换回来的却是“大头娃娃”“三聚青氨”以及什么皮革乳粉等等黑心商品,让“中国制造”一再蒙羞! 遏制汹涌的海外购物潮,除了提高自主品牌的美誉度和商品质量外,还需要政府大力推出减税让利政策,减税不仅是对企业减税,更要对商品减税,特别是把进口关税和消费税统统降下来,现在仅降关税还远远不够。以进口车为例,中外市场巨大的价格落差主要涉及到各种苛捐杂税,比如25%的关税、17%的增值税、10%的购置税以及依照排量征收的高至40%的消费税,使得进口车在中国价格翻倍成为普遍现象。 这种税收保护机制,实际上助涨了中国企业的不思进取,或者说保护了落后产能,使粗制滥造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如何让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如何改变国际贸易收支不平衡的状态?中央政府显然意识到减税让利的重要性,尽管减税让利阻力重重,现在看来,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己经悄然启动。
天涯观察 2015-08-23 08:53:1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