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现代文学史上,文化精英们走动其中的“客厅”沙龙早已成为研究者视野里的一种现象。比如“林家客厅”(主人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家客厅”(主人曾孟朴、曾虚白父子)和“邵家客厅”(主人邵洵美)。四月好书榜中,有一家不那么着名的“宋家客厅”敞开了它的大门。若说它不够显赫,曾走动其中的傅雷、钱钟书、张爱玲、吴兴华几位都是“思接千载”的大家;若说它着名,钱、张二位差点被湮没于现代文史…… 哪怕是客厅主人宋淇,每每被谈及,也多为张爱玲隐隐绰绰的后半生佐证。他坚持“文本为先”的红学家身份,也从未有其他索引派、点评派、考证派、“胡诌派”等师傅们热闹。然而从本书中可知,宋家近世几代,也是诗礼簪缨的风流大族。和那些烈火油烹的府宅不一样,宋家的气象,一直低调存于时代烟云里。也曾富贵跌入清贫,但总能保持从容平静。正是这一份安宁,让那些被百转千回的时代浪潮推举又吞没的零余者,能在这一隅“客厅”里几度留停。西出阳关有古人,宋家的主与客惺惺相惜,往还情深。虽然短暂的安宁后,可能是永远的酷寒。(遇难于1966年的吴兴华曾说,亲爱的朋友(宋淇),我常想在我一生不多的幸运事件中,我之认识你可以算是最大的)。 “多少江山归笔底,万重恩怨属名流”。如今宋淇之子宋以朗,把其父一生缕述成文。一方面描画出宋家诸辈在各自领域之建树,一方面也将一代文人相知相惜的故事披露。这是宋家的桃李成蹊,于“现代文学史”主流枝干外,用私家记忆补全细节。 同样独辟蹊径的还有《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上海》。有人说上海史是历史学界的“宠儿”。的确如此,魏斐德、李欧梵等海外学者都有关于上海的经典着述,国内学界,则有熊月之主编的《上海通史》。此书作者,放弃宏观大径,从里弄、影院等微观层面探讨解放初期上海历史。 书名平静,但翻看其中观察和解释路径:吞金而死的国家主人翁、“镇反”思路下的选民,时代急转弯里的精英……如刀劈斧砍绝断的历史切面,软性对抗着对"党国"叙事场域里的正派,和大众怀旧样板的颓靡。 其实我们需要坦白,本期榜单里有一本书,从艺术上来说,多半是乏善可陈的。这本书就是《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 顾名思义,这本小说集是把英国《Nature》杂志(《自然》杂志)登载过的部分科幻小说选编成集。 被科学家们奉上神坛的科学重镇,居然为同属科学文学两个领域边缘的科幻小说开辟专栏;一份严谨崇高的科学杂志,却荣膺了欧洲“最佳科幻出版刊物”,如此高大上又极具反差,它选刊的科幻小说,怎么可能是平庸的?乏善可陈的?! 多谢译者江晓原、穆蕴秋,于开卷时实言以告我们:“恰恰因为它们平庸,所以才更值得翻译。” 译者认为,这些小说被越多人阅读到,就有越多人知道,被稀里糊涂捧入云端的“华堂箫管”到底是何光景。传闻里“在其下发表一篇文章,中国科学院就给出25万奖金”的《自然》杂志,又究竟是怎样一份切实的杂志。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登载在“世界顶级科学杂志”里科幻小说,恰恰都以揭示科学技术的负面价值为己任。“反思科学”,是他们一致遵循的创作主流。用你赋予我的话语权来反对你,西方人尤为擅长。 神话和童话相互印衬,边缘和主流左右互搏。这正是本书极大的魅力。 另一本小说《说部之乱》,也巧,是一本中文“脑洞大开”短篇小说集。有别于寻常幻想,这个洞,从“文学”里凿开,一片激萌。 榜里小说类压轴,是西班牙作家恩里克•比拉-马塔斯的《巴托比症候群》。“巴托比症候”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大意是“一举成名便再无作为;以各种借口拒绝创作;热衷他业而荒废写作;追求完美而不敢提笔;躲避读者,甚至不以真名示人,行踪诡秘……”作者洋洋洒洒讲了多位患此症的外国作家。服从还是叛逆,沉默或者言语,“巴托比症”被作者入书。有读者心有戚戚,深以为这是时代之病。也有人觉得作者这次只是卖力地炫了一次技。是造作还是杰作,是诗还是胡说,值得开卷探赏。 还有《万物:创世》和《动物生活史》这两本智识之书。“今古毕陈皆乐趣,天人兴感有深情。”宇宙故事、博物经典,不了解时它们于我们来说是不重要的幽秘,了解之后,是值得感知的天真朴素的灵性。而这些于幽僻处被书写被阅读的文字,可成为行路时相见一笑的密码。 对未来社会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想象里,寄寓着作者们充满人文关怀的深刻忧虑。 诺贝尔文学奖大热人选、博尔赫斯与卡尔维诺的当下传人、着名导演阿尔莫多瓦最钟爱的作家之一恩里克•比拉-马塔斯享誉世界的惊世奇作。 稀奇古怪的发明、志趣诡异的怪人、子虚乌有的历史事件,小说以独特的风格,丰沛的想象力,创造出—个个怪诞而富有诗意的世界。 对1950年代的上海社会文化的重访,将历史巨变中那个远去的都市拉回到历史的真实。 一部与法布尔的《昆虫记》和布封的《自然史》并驾齐驱的博物学经典。 一部来自人类智识又挑战人类智识上限的野心之作、“漫画宇宙史”三部曲震撼开篇之作、2000多幅手绘漫画诠释140亿年宇宙进化史。 文学、友情与一个家族的故事,跌宕大时代中的惜别惜聚。 当代艺术大师黄永玉动情追忆与表叔沈从文一生的交往,再现中国黄金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与人格魅力。 最独特的哲学家小史,最值得铭记的哲学死亡事件,让哲学再次被重视起来的一本书。 同样是农业大国,法国是如何实现社会有序稳定的?中国底层意见领袖、当代中国最具人文关怀的学者于建嵘最新力作。
凤凰读书 2015-08-23 08:51:32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