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均:带你参观我为地震受难者建造的纪念馆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嫉恶如仇 从善如流
杨恒均微信号:yanghengjun2013

欢迎分享转发


文 | 杨恒均




我一直在思考,应该为去年5.12地震受难者建造一座纪念馆,这几天看到新闻,地震博物馆和纪念馆陆续建好了,但总感到那和我心目中想建的纪念馆如此不同。虽然我没有设计天份,也不会画图纸,没有钱,也没有权,但我还是想随心所欲为他们建一座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当然不能像毛泽东纪念堂一样占住共和国的心脏地带,为了陈放一个“伟人”的尸体而弄得如此奢华,可是,我想要建造的纪念馆毕竟要装进近十万个灵魂,所以,我要用质量最好的钢筋和混凝土建造一座朴实无华、不倒的纪念馆。


这样一个纪念馆是什么样子的呢?我说不清楚,不如,我现在就带你去参观——


纪念馆就建造在那四面青山环抱的山坳里,请你们随我一步一步走下山,走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废墟——我用尚没有清理掉的石头瓦砾覆盖在我建筑的纪念馆的楼顶上。


看到这片废墟,你一定急不可待地加快脚步,你想知道废墟下面是什么,更想知道我建造的纪念馆是什么样子的。于是,我们一起继续向废墟走去。当我们来到山脚下,一座巨大的正方形的白色建筑物呈现在你面前,你们都忍不住东张西望起来,眼睛在到处搜索。你们中的一位小声问我,杨先生,你请谁为这个纪念馆题的字?


我没有回答你,我知道你们的目光在搜寻什么,你们在搜找“5.12地震受难者纪念馆”这几个大字——那是我建造的纪念馆的名字,但你们什么也没有看到,即便你们绕着纪念馆转一圈,你们也只能看到四堵墙,白色的墙,但如果你们不只是搜寻大字而忽视了小小的字,你早就应该注意到,这四堵巨大的白色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地镌刻着一些小字——


你们看清楚了那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是一行又一行相同的字:5.12地震受难者纪念馆。面对眼前墙上成千上万条纪念馆的名字,你们迷惑不解。因为你们马上看出来,墙上这些相同的字,竟然每一个的写法和笔划都各不相同,很多东倒西歪,一看就知道是孩子们写的。


一开始你们中有人认为那是涂鸦,是当地老师没有管好的小孩子们在墙上搞的彩绘,但你们中大多数也隐约感觉到这是怎么回事了。其实,那就是我为这个受难者纪念馆设计的特殊的馆名,墙上的那些字确实是孩子写的,但每一个字都出自不同的孩子那一只只曾经灵巧的小手,……


你们的表情复杂地变换着,但我还是看出来,有些表情带着失望和责怪。我知道,我知道,所有为伟大的逝者建造的纪念碑、纪念馆和纪念堂的馆名,几乎都是由活着的、未来也注定要“伟大”的人题写的。


但我也看到,当你们目光反复扫过挡在你面前的这堵墙后,你们脸上的失望都逐渐消失,——你们没有让我失望啊。你们猜到了这堵墙的字是谁写的了,我能够感觉到,因为你们的目光逐渐变得温柔。


于是,你们默默地地和这些最珍贵的“书法”合影。于是,我松了一口气,当初当我把那些散落在废墟中的孩子们的作业本收集起来,从中一个字一个字地挑选出“5,12,地,震,受,难,者,纪,念,馆”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你们和我一样,如此珍爱这些再也不可能写得更好、更整齐的字儿……


刚才那个打听我请谁题字的声音又响起来,杨先生,就算你请到中国价格最高的政客或书法家提字,可他们的题字和眼前的相比,也是毫无价值的……


我压抑住激动,轻声说,我们该进去了。于是,等你收起照相机,我和你们一起朝我设计的“5.12地震遇难者纪念馆”走去。


来到门前,你想推门进去,那门却好像被一块大石头堵住了,只有我们一起合力才能把大门推开,我让你们一个一个钻进去,进去后,你抬头一看,就怔在那里……


因为在你们眼前,竟然是整个纪念馆——而这整个纪念馆也只有这一个硕大无比的大厅,当然,让你们目瞪口呆不只是这些,而是这整座大厅里竟然空空如也,不但没有被分隔成不同的小厅和隔间,甚至连一张桌子、一张板凳、一个柱子、一个垃圾桶、一个……什么都没有,空空荡荡的,就一个空空荡荡的大厅,就是你杨恒均设计的地震受难者纪念馆?


你们中开始有人揉自己的眼睛,担心是眼花了,产生错觉,可定下神来后再定睛一看,还是空空荡荡的。你们随即就把充满疑虑的目光投到我身上——怎么没有地震废墟上收集的遗物?那些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涌来的救援队的光辉业绩怎么没有贴出来?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现场与民同苦的照片挂在哪个房间?全国人民踊跃捐款献血的感人场面为什么没有重现?那张让很多人泪流满面的一群学生泪流满面的“中国加油”的照片放哪里了?还有,还有……,都到哪里去了,杨恒均,这就是你设计的“5.12地震受难者纪念馆”?你是不是脑残了?你对得起那些死难者吗?


你们不高兴了,你甚至有些愤怒,想对我发火。说话的声音也大起来,不知道是空荡荡的大厅的回声,还是你们吵醒了沉睡的灵魂,空空的大厅里突然嗡响起来,你们吓了一跳,不再作声,警惕地竖起耳朵,眼睛突然露出一丝恐惧。我伸出一个手指头放到唇边,轻轻地对你们“嘘”了一下。等你们把视线收回到我身上,我示意你们跟着我走,你们跟上来,可能已经感觉到什么了,因为你们自然而然地轻手轻脚……


走了不到十步,我已经可以感觉到跟在我身后的你们呼吸渐渐急促起来,这又有点出乎我的意外,我没有想到,仅仅走了十步,你们已经开始感觉到,这座一分钟前还让你们觉得空空荡荡的纪念馆,此时此刻,竟然变成这个世界上最拥挤、最拥挤的纪念堂,拥挤得快让你们喘不过气来……


原来,在这座“空空荡荡”的纪念堂的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包括地板上,门把上等等都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名字,每一个名字后面的挂号里都有两个年月日,前面那个是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日,后面那个是同一个年月日:2008.5.12——他们是同一天遇难的!


对不起,将近十万个名字,只有这么大的一个纪念堂,要一个不漏地刻上他们的名字,只能刻得这么小,以致你们刚才一进来竟然没有感觉到。现在你们轻轻走在纪念大厅里的名字之间,穿过拥挤的灵魂,你们也看到了,这个纪念馆里凡是可以写上和刻上字地方,都是他们的名字……


你们再次沉默了,小心地移动脚步,目光在一个又一个名字上温柔地扫过。我仔细观察你们,但此时还没有发现我想看到的效果,就在我有些失望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你们中的几位开始一动不动地凝望某个名字——我知道,你们终于看到了让你们的目光无法一下子移开的名字……


我观察着你们,心里想知道,有谁没有找到他熟悉的名字吗?不一会,我就发现,你们都搜寻到了各自熟悉的名字。——很熟悉,不是吗?那也许是一个读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名字,也许是村里东头那个老婆婆的名字,又或者是四十岁的壮年或十六岁的少女……但相信我,这个纪念馆里的某处,一定有一个,或者几个名字,让你停下脚步,让你凝视良久。


中国人的名字大多是两个字、三个字,平平淡淡的,可你们每一个人还是被其中不同的一些名字分别吸引了,于是,你们慢慢和我拉开了距离,在大厅里逐渐散开来。我的心仆仆直跳。我知道,由于中国汉字组合限制,包括姓名变化不大等原因,在一万个名字中,你至少可以找到一个,甚至多个和你、或者你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相同的名字……这时,你会想什么?


也许这样,你一定会对这场夺去了那么多同胞的生命的灾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看到你们此时此刻驻足在这拥挤的“空空荡荡”纪念馆里凝视那些被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纪念馆屡次忽视了的普通人的名字,我欣慰地笑了。我的笑虽然和纪念馆里肃穆的气氛不太合适,但我知道,此时和我一起微笑的绝对不止是我一个,你们也感觉到了,这个空空荡荡的纪念大厅里,有近十万个同胞的灵魂……


时间过去多久了?我不知道,因为这个大厅里的所有的钟都停留在一年前的这一天,和那一个时刻。我们只知道,双腿已经酸软,你们中的一些已经盘腿坐在了地板上,坐在刻满名字的受难者中间,……我向你们轻轻挥挥手,示意你们该离开了。你们不情愿地站起来,移动脚步,依依不舍的样子。


当我看到你们离去时饱含泪水的双眼,我知道我不用对你们解释了。我原本想告诉你们,我想建的是一座纪念地震中遇难者的纪念馆,不是弘扬救灾精神的大会堂,更不是对领导人和救援队员歌功颂德的功德厅,也不是树立一个旨在激励活人继续爱国的文艺大舞台。

我还需要对你们解释吗?在这块神奇的大地上,那些大多以纪念死难者名义建起的纪念馆其实是为活人建的。我要为地震受难者建立的这个纪念馆,只是让你们记住,在这场灾难中,有这么多成人和孩子离开了我们,他们的鲜活的身体消失了,但名字永远刻在这里。以及请你们只要记住哪怕一个名字!一个连死难者的名字都弄不清、不愿弄清或者不愿意公布的纪念馆,又有什么意义?


谢谢你们花费宝贵的时间参观我设计、建造的“5.12地震受难者纪念馆”,虽然我没有才能去设计和画图纸,更没有钱和权去建造,虽然我只是在虚拟的空间带你们参观了我心中的这个纪念馆,但你们一定不会忘记有这样的一座纪念馆吧?


我就是想你和我一起,把这样的纪念馆建在我们的心中……


杨恒均 写于 2009 年纪念5.12四川大地震周年 墨尔本


杨恒均 2015-08-23 08:51:06

[新一篇] 魏茨澤克:牢記歷史,才能得救

[舊一篇] 警察引發騷亂,政府為啥不抓他來維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