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只接待了一位读者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在网上读到了不少同人的开放日侧记,我觉得他们太谦虚了,写的明明就是“直记”嘛 :)侧着写的,让我来吧。


我的岗位本来是大客户部接待室(就是孙机先生接受采访的地方),引导参观并回答读者提问。后来临时调整为:上午到大门口接待组,午间协助顾青总编辑进行微访谈线上互动,午后回到样书室原岗位。名为流动哨,实则打补子,没得机会直面读者悉心服务,就说说偶然接待的唯一一位读者。


在门口协调读者排队入场时,就留意到一位想要排闼而入的长者,心想,可能是与书局同仁约好的作者吧。后来在午间筹备微访谈时,书局徐俊总经理也到大厅样书室,旁边,就是这位老人。徐总向市场部的同事介绍:这位是逯钦立先生的公子逯弘捷。



前排左二为逯弘捷先生


提起逯钦立三个字,对于中文专业的人来说,真是如雷贯耳。读书时,《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就是我的案头必备。来到书局工作后,恰逢百年局庆,有幸参与了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中华书局百年历程暨书画档案展的筹备工作,其中的书稿档案我们选取了最能代表中华书局的五种出版物,其中有叶圣陶为影印本《永乐大典》修润的出版说明、钱锺书《谈艺录》与《管锥编》(计一种)、好像还有《万历十五年》,其中就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的书稿档案,可见逯钦立先生此书在中华书局的重要地位。


弘捷先生刚从台湾回来,道经北京,恰逢读者开放日,便来书局给我们捧场。他还带来了新获的八十多年前的陶渊明诗选的法文译本。该本大开毛边,版式疏朗,品相绝佳,译者来头更大,梁宗岱。梁氏不仅是新诗写得好,一手诗词也相当有晚唐风韵,有《芦笛风》行世,他是最早译介法国印象派诗歌的翻译家,由此看来,此书也算名诗名译。逯老研究陶诗,弘捷先生虽不专研文史,也继承父志,收藏陶诗各种版本,今获此佳籍,欣然与我们分享。徐俊总经理让我请一位懂法文的编辑来给弘捷先生解惑,我一出样书室,恰好看见孙文颖老师,她负责为读者盖纪念章,岗位正在读者交流处门口,我便请她进来。孙老师专攻海外汉学,曾赴法国参加学术会议,举重若轻地解答了弘捷先生的提问。这让弘捷先生对中华书局的编辑力量更加刮目相看。



陶潜诗选法译本目录


后来,一位《中华读书报》的编辑也来到这里,一同聊起了逯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陶渊明集》在中华书局出版的掌故。我忽然发现《陶渊明集》或许是书局文学板块最牛丛书“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中最早的品种。后经核查,陶集不是最早的丛书品种,但在重印后加入丛书的品种中也算比较早了:


《古诗源》,196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1977年7月第2次印刷、1978年3月第3次印刷,皆非丛书版,1980年3月第4次印刷才使用丛书统一封面;


《李太白全集》,1977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1981年2月第2次印刷才使用丛书统一封面;


《陶渊明集》,1979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1982年6月第2次印刷才使用丛书统一封面;


《柳宗元集》,1979年9月第1版第1次(天津10月第1次)印刷,1982年7月第2次印刷才使用丛书统一封面;


《王船山诗文集》,1962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1983年4月第2次印刷才使用丛书统一封面;


《顾亭林诗文集》,1959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1983年5月第2次印刷才使用丛书统一封面。


 

逯钦立整理《陶渊明集》初印本、二印本书影


如果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堪称文学总集类文献在搜集整理、编纂体例、校勘方法等方面的典范,那么,《陶渊明集》则是别集整理的代表作。对比中华书局的“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与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中华的中古时段强而上古的明清时段强,各擅胜场。逯老的力作与书局的擅长恰好吻合,出版社与作者间的相得,成就了一段佳话。


弘捷先生是书局的作者家属,又是书局的忠实读者。在开放日,我没能在第一线接待更多的读者,但有幸与他结识,也是获益良多。中华的作者和作者家属,很多同时都是中华的读者,而中华的读者也有很多后来发展为中华的作者,牵系其间的,是化不开的深情厚谊,是割不断的文脉书香。




(统筹:启正 编辑:豌豆)




中华书局1912 2015-08-23 08:50:44

[新一篇] 給媽媽的一份特別禮物

[舊一篇] 原創授權 靈光乍現的時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