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腐败暴利,殡葬才能“清明”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大发死人财”,把殡葬业变成了一个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场,这是社会莫大的悲哀与不幸。让监管者走向中立,管好该管的,让市场竞争进入殡葬领域,殡葬业才能远离腐败暴利,走向“清明”。


4月2日,广东省检察院披露了一起珠海殡葬系统腐败窝案。此案涉案人数共12人,涉案金额超过420万元人民币,个人受贿最多的竟达155万多元。他们有的在收钱后为了方便帮人办事,把下属“拉下水”;有的在周边地市爆发殡葬窝案后一度胆战心惊想“金盆洗手”,可风头一过却又变本加厉……就在昨日,本报也报道北京黑殡仪车背后的殡葬暴利链。


殡仪馆本是亡者在世上的最后驻留之地,一些殡葬官员和工作人员竟把肮脏的手伸向这里,实在令人齿寒。从报道可以得知,腐败之下,大到墓园石料、棺木购进,小到骨灰盒采购、鲜花配送,大大小小的有权者无不雁过拔毛、中饱私囊。毫无疑问,这样疯狂的敛财是对生命的亵渎,也对亡者家人造成了二次伤害。


近些年以来,殡葬暴利屡遭民众吐槽,暴利的源头,正是殡葬领域的腐败。除了这次珠海曝光的殡葬腐败窝案之外,此前各地殡葬行业职务犯罪高发,例如在武汉市民政系统贪腐窝案中,武汉城区的三个殡仪馆中有两个涉案。武昌、汉口两个殡仪馆的多名负责人,均因殡葬用品采购等方面的贪腐落马。此外,还有一些殡仪馆的火化工、运尸工互相勾结,一旦被查也是“一锅端”


清明节,殡葬却不“清明”。眼下,民间的一些不文明风俗往往成为被指责对象。但实际上,这些不文明风俗对于殡葬文明的破坏,远远小于殡葬腐败的危害。要看到,“大发死人财”,向“棺材里要钱”,在每一个殡葬环节进行趁火打劫,把殡葬业变成了一个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场,这是社会莫大的悲哀与不幸。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民间的不文明殡葬风俗消失了,生态殡葬、绿色殡葬普及了,你能说殡葬从此就“文明”了吗?


殡葬腐败,这颗文明社会的毒瘤何以会形成?这与目前的殡葬体制有很大关系。


一是监管的失灵。在许多地方殡仪馆属于民政部门下属的二级事业单位,甚至作为管理执法部门的民政局殡葬管理处,与殡仪馆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这样的体制下,监管实际上就是左手管右手而已。在珠海殡葬腐败窝案中,我们看到,一些负责殡葬服务中心、墓园的官员,基本上独揽大权,十多年索贿、受贿竟然无人发现。


二是竞争的缺位。根据本报的报道,北京的许多医院太平间被包了出去,一件进价200至300元的寿衣,在太平间的售价高达数千元,进价15元的纸花圈售价可达100元至150元。在珠海殡葬腐败窝案中,殡仪馆对各类殡葬用品随意定价,刻一个墓碑的样板,“市面价一个4000元的话,卖给市民一般要加价80%,卖到7200元。”缺乏竞争,垄断经营,这是中国殡葬业的通病,垄断之下,殡葬用品供货商必须跟殡仪馆和墓园搞好关系,腐败由此而滋生。


清明节在即,我们再一次呼吁殡葬改革。让监管者走向中立,管好该管的,让市场竞争进入殡葬领域,殡葬业才能远离腐败暴利,走向“清明”。



新京报评论 2015-08-23 08:47:31

[新一篇] 魏英杰:半拉子的殯葬市場化改革要不得

[舊一篇] 中國股市正上演金融市場最后的瘋狂(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