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侄孙曾昭抡夫妇无言的结局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提起曾昭抡、俞大絪夫妇,在民国时期的学界也是知名人物。事实上,二人乃是表兄妹,曾昭抡是清朝后期着名大臣曾国藩的弟弟曾国潢的曾孙,俞大絪则是曾国藩的曾外孙女、“三百年来第一学者”陈寅恪先生的表妹,其哥哥俞大维曾任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国防部长。在国民党撤离大陆前,蒋介石曾力劝二人前往台湾,但二人拒绝的结果是在文革期间均被迫害致死。兴盛百年的曾氏传承,至此不复见于神舟大地。

1899年出生在湖南的曾昭抡,毕业于清华,后留学美国,并于1926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辅仁大学教授,是中国化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知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

1905年生于浙江山阴的俞大絪,1927年与曾昭抡结婚,1931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其后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并获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在巴黎大学进修。1937年回国,先后任教于重庆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等。

曾昭抡、俞大絪夫妇感情甚笃,可以说是琴瑟合鸣。不过,因为是表兄妹近亲结婚,他们担心如果生孩子会有遗传问题,所以一直没有要孩子。上个世纪20世纪40年代末两人受时局影响,滞留在香港,蒋介石派人劝说他们去台湾,但被二人拒绝。其后二人返回大陆。

中共建政后,曾昭抡先在北京大学担任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1951年改任教育部副部长兼高教司司长,1953年后任高教部副部长兼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等职。而对英国语言文学有着很高的素养和深入研究的俞大絪在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后,在新北京大学西语系做教授。两人同其他对新政权怀有希望的知识份子一样,全身心地投入了自己的热情。

1950年代,俞大絪曾经受命向台湾喊话,对其哥哥俞大维作“统战工作”;当时还在燕东园的草坪上照了她家人的照片,说要送到台湾去。

1957年“反右”运动前,曾昭抡响应中共号召,和其他科学家共同就科研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如针对一些科学家脱离科学的偏向,提出要协助他们妥善解决时间、助手、设备、经费以及合理安排使用等问题;针对科学院、高等学校和工业部门之间存在本位主义,提出了合理使用人力和协调彼此关系的建议;针对在升学、升级、选拔研究生和留学生时片面强调政治条件的倾向,提出了今后应当业务与政治并重、人民内部在培养机会上应一视同仁等建议。然而这些宝贵意见在当时不仅没有被采纳,反而被视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科学纲领”,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了批判。曾昭抡等提建议的6位科学家被划为右派。

被打成右派后的曾昭抡被撤销了职务。1958年4月,他应武汉大学校长李达之邀,并经中央有关部门同意后,只身一人前往武汉大学化学系执教。在武汉期间,他除了上课、做实验室外,其余时间大多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1961年,曾昭抡患上了癌症,但他依旧不曾休息,抓紧时间做研究,写论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此同时,身在北京的俞大絪在北大也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并与丈夫比翼齐飞。她运用多年英语教学经验和英国语言文学素养,潜心编写全国统编教材《英语》第五、六册,受到各方重视和好评。

然而,文革的序幕拉开后,天各一方的俞大絪、曾昭抡先后被迫害离世。1966年8月24日,清华大学红卫兵请清华附中红卫兵出面,拆毁了清华大学的汉白玉牌楼,并在清华校园里开始抄家和打人。当天晚上,在清华大学活动后的一部份中学生红卫兵来到和清华校园邻近的北京大学燕东园教工宿舍,开始抄家,毁坏书籍文物。第二天,北京大学的红卫兵再次来此抄家。这其中就有俞大絪先生的家。

俞大絪被抄家时,恰好是独自一人,她被强迫下跪不说,红卫兵还剥除了她的上衣,用皮带死命抽打。红卫兵走后,俞大絪悲愤难抑,遂服药自尽,终年61岁。那一天是1966年8月25日。

而她的丈夫曾昭抡在承受着丧妻之痛的同时,也被武汉大学作为“大右派”、“反动学术权威”进行批斗。当癌细胞开始转移、病魔严重威胁着身体时,他不仅没有必要的治疗,而且依旧没逃脱被隔离审查和批斗的命运。1967年12月8日,曾昭抡悄然离开了人世,终年68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昭抡、俞大絪夫妇相继被“平反”。只是这样的“平反”对于他们还有什么意义呢?一叹!


林辉 2012-01-26 09:24:22

[新一篇] 1949:李宗仁差點兒取代蔣介石劃江而治中國?

[舊一篇] 許知遠:傷痕與再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