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博士返乡手记 知识分子承认自己穷逼吧,别他妈矫情了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世相——博士返乡手记:乡村越来越迷茫》是上海大学的一位博士分享的自己春节回乡的观察和感受,看完后不禁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多少年过去了,知识分子还是这么矫情呐。


原文:直到现在,我每到一个地方,凡是碰见两山相夹或两排高大的建筑物相夹,我的第一意识就是,这两座山或两排建筑物,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所以我在外面经常迷路,尤其在城市里。上海7号线有两个靠得比较近的站:“长寿路”和“常熟路”。我好几次下错站,以致现在每到这两个站就紧张,怕弄错了。


矫情开始,自己普通话不标准汉语拼音没学好关人家上海地铁什么事...


原文:有一次,有个同学忽然在群里说,他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另一个同学紧跟着说,他五年没回家了,接着很多人说起回家的情况。有一个说:不管怎么样,今年过年一定要回一次家!另一个说:如果能在家乡找一个两千块钱的工作,就回去算了。还有一个说:能找个一千块的工作,我这边什么都不要,也愿意回家。


我靠,据我所知中国的小县城再穷也不至于大学生找不上不到一千块的工作啊,“能找个一千块的工作,我这边什么都不要,也愿意回家。”,莫非你家是阿富汗的?


原文:回家过年,其实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一件事。套用贾平凹的话来说:家乡对我们的影响,就像乌鸡的乌,那是乌到了骨头里面。


这博士也够损的,人家比喻都是“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到您这就乌骨鸡了......


原文:你会发现,普通火车与动车的氛围完全不同。在动车上,相对比较安静,大家不是玩电子产品就是睡觉,相互间很少交流。但是,在普通火车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热烈地交流,还有打牌、吃东西的,做什么的都有,也有用劣质手机放歌曲的,大家都不担心打扰到别人,也没有人认为别人的做法对自己是一种干扰。慢车上的风格是粗犷的,是人间生活的那种氛围。


我靠,“用劣质手机放歌曲都不担心打扰到别人”都成“人间的生活氛围”了,合着多花几百块坐高铁动车的都不是人了,都听说文艺小清新爱绿皮,没想到已经爱到心理变态的程度了。绿皮车好啊,汗味尿味泡面味,吹牛的吵架的换尿布的,要不说底层道德水平高有情调呢,“慢车上的风格是粗犷的,是人间生活的那种氛围。”,可不,大兄弟我可不是跟你吹呐......


原文:“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


断了就断了呗,每年过年回家,感觉跟家里的亲戚们简直不是一个星球的,即便是同龄人。强颜欢笑寒暄装熟,累不累啊您。


原文:“如果一个人为了生存,连爱父母爱子女的机会都被剥夺了,你怎么可能指望他去爱别人,爱社会,爱自然?你怎么可能指望他能用超出金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的价值?所以我想说:现代生活是一种让人心肠变硬的生活。”


前半句已经至少把五六亿中国人炮轰成了不爱父母反人类反社会的恐怖分子。不过作者自己也是啊,跑到上海去上学还上了博士,没个七八年下不来吧,这不也是无视父母亲情么。后半句更猛——所以我想说:现代生活是一种让人心肠变硬的生活。这个“所以”太赞了,愣是没看出啥因果联系。


原文:最近一个博士师兄请吃饭,他说他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回家,感觉很难融入到村子的生活,所以他每年过年他都回去得很迟,来学校很早。为什么呢?因为当你一出现在村子里,村里人其他的不问,就问一个问题:“你现在能拿多高的工资?”所以,他过年回家,基本不出门。


是啊,一回家就感觉和他们完全不是一类人,“结婚没啊”“有孩子没啊”“可不小了”“挣多少钱啊”,作者自己都说了,回家都不愿出门,那你还矫情现代人都不愿回家干嘛,自虐狂?


原文: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


说实话看到这句我笑了,敢情矫情了半天还是因为没钱......道路都是自己选择的,是啊你童年伙伴都衣锦还乡了,你一个博士却啥也赚不到,没人信任你的知识......这不是活该么,自己赚不到怨谁。唉多少年过去了还在怀才不遇呢......


唉,说来说去还是钱的问题。在此衷心祝愿这位知识分子,时代没亏待您啥,城市也没亏待您啥,您最好把精力放到养家赚钱上再抒发对人间苦难的关怀也不迟。动车高铁方便整洁,坐不起是不得已,坐得起还整天怀念绿皮车的尿臊味可就真是心理问题了。贫穷不一定淳朴,饥饿和拥挤也不是美德。好好打拼过日子,矫情个啥呢?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今日观点



爱思想的青年 2015-08-23 08:45:47

[新一篇] 復雜的鄉愁 一個新聞人的回鄉瑣記

[舊一篇] 岳重《白洋淀》:我永遠地合上了傷口一樣的眼睛 鳳凰詩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