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学的专业对你思维上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Raymond Wang,lawyer

我学习法律受到的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形成了一种“冷冷观察世界的眼光”。 正如牛顿定律也叫做“law”一样,世界上有很多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是否“客观”则不一定),这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法”。冷静地观察这些规律,理解其中冷酷的合理性,在利用规律的同时,尽力推动变革,是法律人应该做也可以做到的。很多人担心学法律会把人变成冷血动物,但我觉得“热血”是人的本能,是不需要专门学习的。正如在球场上,受到对方严重侵犯,冲动地想去揍对方是不需要学习的,而控制自己的情绪,接受裁判的判罚,找出对方体系的漏洞,给以致命一击才是需要学习的。

王文静,成长的智慧不能糟蹋在变老的路上

新闻学出身,这个专业给我最大的警示:不要随便揣测别人的心理,并把你自己的揣测当成事实呈现在新闻中。 这个教训的得来,是惨烈的。新闻评论课上,老师留作业,让我们针对当下的热点新闻写一篇新闻评论。忘记当时是因为什么由头了,总之,我写了吴敬琏,题目大概是《吴敬琏:我是人民的儿子》之类。 结果,我的作业被老师当成反面例子在全年级新闻系同学面前进行分析。因为我在文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吴敬琏惴惴不安,但他依然选择直言不讳”。老师只问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他惴惴不安?他告诉你了?你会读心术?”我面红耳赤。 此后,我问自己,为什么我在写出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这样质疑自己?回想我写出这句话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当时看到了一张吴敬琏与该新闻事件相关的照片,通过他的表情,我自己为之命名为“惴惴不安”。对于这种不假思索就将自己的揣测当成事实写入新闻的“行径”,究其原因,第一,我当时并不认为这种揣测是错误的,我甚至认为我足够准确的描述了新闻当事人的状态;第二,在我印象中,无论是报纸、电视还是广播,这种报道方式(或者说错误)并不鲜见,换言之,我的新闻“启蒙教育”存在根本性的错误;第三,尽管学习了新闻,但对于新闻的本质并没有搞清楚,完全拘泥于新闻编辑、新闻排版、新闻写作这些方法论上了,而新闻的本质在于还原事实和问责,而非耍花腔、砌辞藻。

GayScript

我的专业是软件工程。因为数据库那门课,我开始明白,在网络上,用户是没有任何隐私可言的。尤其是所谓的社交网络。 比如说知乎的匿名用户。每个问题的匿名用户的id是必须要设计在这个问题以及答案数据表字段里的。因为匿名可以随时可撤销。不管通过如何加密的形式,哪怕不允许后台管理员可见究竟谁是匿名用户,不可否认的是,匿名用户的id必须要存起来,否则没办法撤销匿名状态。 再比如天涯、百度贴吧、豆瓣的帖子,或者新浪的微博,你以为真的能删除吗?不。在互联网上,只要是你曾经发布的数据,一旦发布了,永远不可能被删除。数据库永远都会保存内容,甚至备份,操作日志永远都会存在。你在微博上把一个用户名改成另一个用户名的记录都会永远保留。只不过那些删除的内容会被数据库标记一个字段,不在前台显示而已。也许你会问:那么多数据都不删?那数据库岂不是越存越多?答案很显然:是。但是,一个网站之所以值钱,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庞大的数据库和用户。另外还有一点,就那点文字的数据量,实在是不值一提的。所以不要以为你发了微博,删了微博,就没人知道了。那是没人屑于查。你要真做了什么不干净的,立马就能找到你。连QQ聊天记录都是没有隐私可言的。再有,你的ip等等一系列痕迹,除非你是绝顶黑客,否则是抹不掉的。就算你是黑客,不要忘了,要黑你,还是人外有人的。另外,最让我恶心的是人人网。你修改名字后,居然以前给别人的留言记录还是从前的名字和头像。虽然有个所谓的“注销账户”的功能,却保留一切用户数据,自以为可以方便恢复账户,殊不知真心想注销的,没几个想恢复了。太不安全了。恶心至极。不知道多少大学生在人人上发日志发照片写一些有关生活的状态(人人网的粘性到底在哪里?),即使你注销账户了,别人还是能查看得到,完全没有隐私可言。相比较而下,我更支持豆瓣,注销账号的话,豆瓣会在一周之内删除你所有相关的用户数据。虽然还是没有完全删除(也不可能,毕竟这么大的网站了),但至少比人人用户注销后以往的信息还完全暴露展示在别人面前的好多了。所以,不要随便在网上发布不良信息。没找上门,不代表别人没这能力。你要把事情闹大了,别人就能不动声色地查你水表。

蒋志高,南方能源观察执行总编辑

之前做新闻媒体:

1、这个世界没有最糟,只有更糟。出了问题一个个面对,然后解决就好了。

2、做事一定要有deadline。

3、尺度可以通过表达技巧尽量解决。

4、日拱一卒。

现在做行业媒体:

1、找到真问题:媒体呈现的九成以上的议题是假的。

2、建立历史感:不知道过去就不知道现在,更不知道未来。

3、呈现复杂性: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发现自己知道得越少。

4、超越复杂性:最复杂的事情也会有最简单的道理。

Luo Patrick,证券公司 投资银行业务

经济学让我理解事实比观点重要。 经济学分为实证与规范两部分,分别研究两个不同的问题:世界是怎样的,以及世界应该是怎样的。

实证经济学研究“世界是怎样的?”,致力于描述事实、发现正确的规律。例如价格形成的机制是怎样的,销售与供应受什么影响,为何会发生通货膨胀等等。

规范经济学则研究“世界应该是怎样的?”,致力于评价这个世界的好坏。例如怎样的价格决定机制更合理,怎样的销售与供给机制更好,什么程度的通货膨胀比较合适等等。 只有先搞清楚世界的真实情况,才能进一步判断它哪里好或者不好,因此在经济研究领域,实证研究发挥着先导和基石性作用。规范性研究比较像是把事实分拣出来,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提倡那个反对,相对比较简单,学术价值要低。事实重要,观点不太重要,缺乏事实支撑的观点没有价值。 我认为其他领域的大多数争论也是如此。

陈柏龄,男神之友

汉语言文学。

文学是一种体验,而不是一种知识。没有阅读过作品而夸夸其谈作品的内容是不对的。但因为自己读不懂作品而称那些读得懂的人是装逼,也同样是不对的,因为很可能你只是没有人家的「体验」罢了。

文学鉴赏也需要技能点的。 「文学」是一种体验没错,但是「文学史」也有自身发展的逻辑,很多作品没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文学史背景是无法理解的。我们不会要求一个初中的学生去理解量子力学,但是当我们无法理解那些现代诗歌、现代绘画、意识流小说时,我们却往往先从外界去找原因。 这里物理和文学的类比是说,你学习任何一件事物从来不可能从0立马掌握到100,物理学是如此,文学鉴赏也是如此。就算古诗,一个都没学习过《静夜思》的人,那么也很难领会《长恨歌》的内涵。而在小说中,倒叙、插叙的手法还只是初级的运用,到了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那里,这种技巧性的写作方法是插叙倒叙乱叙这些手法的升级版,不是一般的读者能够看得懂的,都需要大量的阅读做基础。

文学作品的表达内容并不重要,表示形式才是重要的。文学不是思想的载体,那是哲学的任务。 举例而言,比如:「春天花园里的花开得很美很茂盛」。——这是日常的表达方式,表达的对象是「花开得很茂盛」,语法正确,但不美。但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表达的也是「花开得很茂盛」,语法不正确,却是名句。这就是文学与日常语言的区别。

艺术不表达为内容和思想,那是哲学的工作。你非要拿知识论的观点去看待艺术,末了来一句:「我整天呆在艺术馆学不到知识」,不觉得可笑吗?!

古典作品都是在极力描绘美,现代的作品不一定要美,甚至追求丑。古典美早已发展到极致,所以有人推翻它另寻新路。因为现代作品摈弃了传统技法,门槛便降得很低,牛鬼蛇神都可以自称艺术家和诗人。因此欣赏现代作品的时候自己的判断力就尤为重要。

理解作品也是要做功课的。除了多读作品之外,也不能缺少对美术史、文学史、电影史的阅读。起码要了解一种文学风格、文学体裁的诞生背景和发展脉络才能更好地阅读作品。

作家写自己的作品,作家花时间在自己的作品上,但作家们不需要花时间向别人解释他们写得是什么,如果有这个时间,他们可以写更多的作品,解释作品表达了什么从来不是作家的工作。作者们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补充自己,写更多的作品。如果你看不懂,请去看你看得懂的作品,或者你可以批评他们写得东西是垃圾,但是他们没有义务解释给所有人他们表达的是什么,这不是他们的工作,也不是你的权利。

永远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自己读不懂的东西上。因为不是你功底不行,就是这作品确实不是好作品。这只能让你事倍功半。

合理的辩论与交流应该是以文章为单位的。要想让一个人简单地知道你想问题的思路,从而让他能够站在你的角度思考片刻,发现自己的不足,这起码得通过一篇不短的文章来完成,因为你不仅要表达观点,还需要证明你观点的合理性。出书立着在我看来是最高效的交流思想和辩论方式。

我喜欢上了用只言片语表达情感的方式,但严重反感用所谓的「精辟」的言语来讨论问题的行为。 因为高水平的交流,需要一些预备的公共知识,而那些公共的知识又需要一些预备的公共知识。几百个字你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不被断章取义就不错了,更何况你还要证明自己的观点?确实你可以用一句话来帮助自己记忆领悟,但那句话也只能说给跟你处于同一层次的人。

所有的学科都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你不懂那是因为你没看过相关的书籍。比如物理的「引力」「磁场」「电场」一样。 拿文学来说,文学理论便有「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批评」等等等等一二十个理论体系,而每个体系都有自己的话语系统,比如「新批评」的「细读」、「内部批评」、「外部批评」等;「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变形」、「支配因素」、「框形结构」、「裸露手法」等;还有中国古代一套自成体系文学理论,其中就有兴会、虚实、形神、品、识、灵、风、妙等等。说到底,它们同自然科学的理论一样,也是人们用于观察这个世界/作品的方式。

没有成见,才能发现更大的世界。 update: 对于评论里那些认为文学的内容是第一性而形式是第二性的人,我只想问你们一句:

如果一部作品可以被概括为一个简介或者某种思想某段话,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读这部作品?

文学学科的独立性表现为什么?是内容吗?那么文学和哲学的区别在哪里?

如果回答不出来,请勿留言,谢谢,否则拉黑。因为我不想浪费我的时间在这种只表达观点却不给论据的废话上面。 所以我会额外添加一条: 13.对无知又刻薄的人,我不会再抱任何引导的态度去和他们交流。

段小灭,心理学,热爱互联网

学心理的飘过,它带给我最重要的是——完全开放的心态,能够接受不同人群的各种行为,观点、生活方式,摆脱了狭隘,这是最主要的。

曾举臣,create like there is no wall

很小的时候,浩瀚的星空对我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抬头看久一些,便会感到眩晕。那时候的理想是成为制造星际旅行飞船的工程师,去看看远方的星星那到底有些什么。一些年之后,忽然意识到我们自己便是外星人,

于是对“我是什么”这个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在此种欲望的驱使下,一头扎进了“心理学”这片星空里。在我眼中,心理是非常大的概念,只要对人类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研究,都属于这个概念里。

在这汪洋中扑腾的我

有以下一些领悟

一、能够对生活中的很多事件给出相关解释(不一定精确,因功力所限及人类的认识总在不断发展)

如:

1.我的语言风格缺乏严谨的构架是由于我的快速转移的注意力维度特质所决定的。

2.楼上大多数答案第一个词用的是某某学是因为人类的随群机制被激发的结果。

3.我回答这个问题是由于追求社会成就动机的驱使(更直白的说,是希望通过回答得到赞同,更多的赞同数和关注数能让我有一种社会地位提升的感觉,从而获得愉悦,这是一种较原始的生存机制)

4.(1.2.3.4)这些排序本没有太多逻辑上的严密相关性,但是简洁干净的排版会让人感觉内容更有序,阅读体验更棒,从而增加这个回答获赞同的机会。二、一系列固有的认知被颠覆,另一些奇特却使我确信的想法产生(因媒介原因不一一解释想法的来龙去脉,以后视情况加上致使我思想发生改变的相关来源)

星座命理说纯属无稽之谈 “潜意识学习”没有效果(或微乎其微),例:忙碌(注意力无法保持微小专注的情况)的时候戴耳机听英语听力,睡觉的时候低音量放英语磁带对英语学习没有效果。思想改变促发源:认知心理学 “单个独立”的灵魂并不存在,自我不过是由多个亚机制构成的一个“有序”机能罢了。 群体的人类很可能是一种层面更高的“生命”形式 时间不存在 我们每个人(包括正在看这个答案的人)都非常的苍老(至少有几百万岁),也非常的年轻(就此刻我们的存在而言)每当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发生显着变化时,或是领悟新的知识后,可以说我们便不再是之前的我们。 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特的经验,却有一种自然的倾向认为他人也具备此类的经验。(例如我这些心得,对于我自己而言非常容易理解,而对于读者而言可能非常晦涩)人是精妙的机器,这种机器和我们自己造的机器在构建方法上有较大不同。 个体行为是可以被预测然而无法精确计算的 情商和智商共同构成智力,任意一种的严重缺乏都可被称作白痴。这个年代最值得警惕的是那些让你持续愉悦的事情,一不小心他们中的一些就会将你的心智控制。电子游戏是恶魔,就和香烟、酒精、麻醉性和致幻性药品(毒品)、赌博、A片一样。我知道很多人要为电子游戏来辩护,辩护的核心最主要就是一点:我玩游戏,我爽,你说电子游戏是恶魔,会让我有不好的感觉,所以我辩护。从这个核心衍生出来的表层理由是:这些东西适度使用有有益功能——适度玩电子游戏益智,香烟有提神功效,适度饮酒有益身体健康,适度试用致幻剂可以增强艺术家的创造力,小赌怡情,适度撸管有益身心健康。

可是,朋友,以上的这些活动您见过有适度使用的吗?当然我也相信有微乎其微的人能够适度使用它们,发挥它们的正面效应。但绝大部分的人,只是用这些表层理由来安慰自己,让自己放心的沉迷。

当我们处于成瘾状态时,我们和实验室养的小白鼠无异,且是非正常状态的实验室小白鼠,远不如野生的大猩猩聪明。

我个人玩游戏的数量和时长可以说要超过99%的知友,高中时代便和同学翘课打牌赌博,曾经是个不折不扣的撸夫。而现在我基本都放弃了,电脑里只剩下围棋这个“游戏”软件,偶尔玩一玩;打牌完全放弃,正在和一个外观算不上漂亮但非常内秀的女性朋友单纯而美好的交往。虽然生活的味道有些淡,不够刺激,但细细回想,与之前充满刺激的生活对比,觉得现在的状态要美好的多。因为体会美好的能力在增强,感觉自己对自己也有更好的把控力。

另:实际上在知乎上不停地浏览各类松散的知识、故事也是一种成瘾,相对来说比较高级,外表更加华美,更难以意识到。 上面说了这些成瘾性物质的危害。有趣的是,根据我现在的知识,我认为成瘾的主要因素并不是这些物质或活动具有成瘾性。而在于环境是否使得这些成瘾性行为是相对最优选择。例如一对父母天天在家里吵架打斗,对于儿子而言跑到网吧去不停玩游戏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是在物理空间上远离了刺激源,二是在心理维度可以进入另一个世界,忘记这个世界的不适。

大部分成瘾者都有某种情感创伤或障碍。所以对成瘾者而言,想要改变的话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同时通过自己的内在控制和外在辅助,逐步改变自己的旧有不良习惯,养成新的习惯。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但它值得尝试。

我们所在的这个时代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欲望刺激,对我而言,只有一种的渴求是essential的,对真知的渴求,对学习和成长的渴求,这是一种向前的力量。也是目前我们认知到的宇宙的发展方向。生活的哲理其实很简单:不进步,就灭亡 以上与各位知友共勉 感谢阅读 ——仁兽

徐湘楠,http://mengua.fm/ 闷瓜电台

盲点决定骗局,重点决定框架,真诚决定眼泪,心照不宣决定笑容。 ——

骗局,最重要的不是谎言,因为谎言,就会有逻辑不合的地方,很容易从外表上就被击穿。而盲点,往往是由既定事实或者部分事实组成,不追溯逻辑的根源,就很难被看透。决定一个故事的,无非是起承转合,即:开始、过程、转折、定论,那么转折点一般就是重点,只要转折点清晰,开始、过程、定论都会跟着清晰,脉络就出来了。 决定眼泪的,生离死别是比较常规的做法,但不管怎么做,目的一定要触及读者的内心,压抑的过程通常用来积攒情绪,然后通过“被人相信的真相”送入内心。 笑点这一块主要是需要“在乎情理之中,出乎意料之外”。出乎意料之外会建立在“在乎情理之中”的基础上,因此心照不宣是基础,也是建立笑点的关键。

逸茗,继续做一个纯粹、实在、热心、给力的人!

法律

一般而言,法律对人思维的影响是引导人思辨,但感觉自己的领悟还到不了thinkinglike a lawyer 的层面,仅仅粗浅地总结下法律学习和实践给自己带来的7点影响。 根据个人经验,能深远影响一个人的思维的与其说是专业,不如说是与专业有关的实践。

在律所实习时被磨练出来的工作习惯可以深刻的影响一个人:

1、永远不要以不懂为由交差(never plead your innocence);

2、穷尽一切可用资源(exhaustany available resource);

3、说理要一步一步来(make statements step by step),这样别人可以回

溯到哪一步出现了分歧;

4、反复核查每个细节,包括所援引法律的效力,所引案件的本意等,力求严谨;

5、在工作的所有细节(无论内容、形式,包括邮件书写的细节),特别是行文上做到用户友好(be user friendly);

6、不断地自学,不要畏惧新的问题;

7、一切以客户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上述七点有些是不少行业共有,而律师行业不断面临新问题或新业务、行文论理都力求严谨的特点对上述七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最后没有选择律师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却发现这些习惯深刻地影响了自己。无论是生活或专业上遇到问题都开始通过自己的检索、自学开始直面问题;做事也会学着从受众的视角思考问题。

文章来源:INSIGHT CHINA

今日编辑:少辉



学术中国 2015-08-23 08:41:39

[新一篇] 張伯駒:貴族是一種人生態度 鳳凰讀書

[舊一篇] 讀詩|女兒悲,青春守空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